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命的均衡――边际效用 17金工1 缪邑晨 1721018012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3:0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的结局还是出人意料的,但我也发现作者似乎有意识的避开了对克莱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在最后,克莱格自杀前留给亨利斯皮尔曼的书信里,才完整地记录了他的心理活动历程。但,最重要的线索还是贯穿着全文的一条暗线——边际效用理论。当真相揭开时,回过头来才发现全文一直在强调着这一点。
   主人公戈森最先发现了院长克莱格一直引以为傲的书中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当他忧心忡忡地找到各位教授想向他们提出并寄去信件时却一直被拒绝。另一面,克莱格因为他的造假被发现便一直惴惴不安,才有了之后他谋杀戈森并伪装成戈森因未评上终生自杀的假象,另外两位教授也相继被杀害。但这一切有目的的谋杀都被归咎于戈森未婚妻的复仇。直到——斯皮尔曼发现了克莱格书中的问题,并确认了凶手。书中提到:“确认凶手是谁并不是出于本能的意识,而是一种完善的逻辑。一种流淌在所有经济分析中最稳固的原则之一里的完善的逻辑:消费者要最大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个完美的逻辑,便是边际效用理论。真相大白后斯皮尔曼也对其他教授进行解释,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山药价格的变化应比独木舟地价格变化要大。这让我不由想到在故事的开始,斯皮尔曼与他的女儿一起去买刀时,“刀”与“汽车”的故事,边际效用即是价值尺度,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高价商品中的较低价,而不会花很多的时间购买一件低价商品,因为,时间也有价值。正因如此,低价商品的价格变化应比高价商品价格变化要大。其实,“刀”与“汽车”也为“山药”与“独木舟”埋下伏笔。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书中也不断暗示着“消费者剩余”这个概念:乌斯提诺夫购买漂白剂以及宠物用品时的差异;韦伯花50美分买的笔;波可哈德的邮票交易;船上的食品买卖。
    整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菲琳百货大厦的价格体系,我觉得林肯菲琳的确是个管理天才。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等待的同时也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实际上这也利用了消费者剩余。
    边际效用理论以及消费者剩余是破案的关键,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0-6 04:12 , Processed in 0.16097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