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中的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22:4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路繁花相送 于 2018-1-29 23:01 编辑

生活中的经济学
17金融工程2班 17210180209 何芝璐
       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侦探小说,所以我怀着好奇的心态去阅读了它。我发现书本的作者将经济学知识很巧妙地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读起来感觉既轻松愉悦,又接受了知识。是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致命的均衡》是奇案中的经济学,是一种讲述知识的新奇的方式。本书哈佛大学某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主席的丹顿▪克莱格在他的人类学巅峰之作中使用了自己编造的数据,不幸的是这被经济系天才的年轻人——助理教授丹尼斯▪戈森发现了。担心身败名裂的克莱格设下圈套杀死了戈森且几乎逃脱了法律的惩罚,但是最终那些造假的数据还是被睿智的老经济学家亨利▪斯皮尔教授发现,并识破了克莱格的阴谋,克莱格最终跳海自杀了。
       其实斯皮尔教授就是利用了经济学知识中的效用最大化侦破了案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意味着贵重物品的价格差异应该比廉价物品的价格差异小,因为在选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贵重物品可以为消费者节省更多的钱。比如说我们在外面吃饭,尤其是在宴请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选择用餐环境好、人员服务好的饭店,而这样的饭店又往往价格比价高,但现实是这样高质量的饭店也并不少,所以我们会“货比三家”,这就是价格差异决定了人们在消费活动中的选择。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对边际效用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边际效用即效用最大化,通俗说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利益最大化,就比如我们会在小价钱的物品上花费很多时间与他人讨价还价,但却对高价格的物品则表现得很随意,稍稍便宜一些就觉得自己得了很多便宜,其实不然。
       此外,我对本书的书名《致命的均衡》的理解是这样的,书中的克莱格的自杀就是致命的,他的一系列谋划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说人在利益面前是没有人性可言的,但往往这种非正义与正义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均衡,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克莱格能承认自己的失误,或者从他编写那本书的时候就不用伪造的数据,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但说到底也是他自食恶果。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0-6 14:26 , Processed in 0.16503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