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88|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工商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21:2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直接在此贴回贴提交。每人占一楼,不要重复发贴和回复。
个人作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写这四个方面,但应该尽量从这四个方面来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5-17 15:5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1工商谢满满 于 2022-5-17 17:31 编辑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32 谢满满
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第十章


效用最大化:效用就是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


案例分析:Apple作为电子商品界的领航者,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中,iPhone系列手机的更新换代在国内引发的消费热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今年来看,iPhone13在国内一经上市就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领头军。那么一款iPhone手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能够如此吸引消费者?
在经济学中,我们把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定义为”效用“ 。
商品效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观性。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一种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 也就是说,效用有很多不确定性,效用的度量也只对消费者个人的心理体验而言。
(2 ) 相对性。相对性说明效用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消费者,商品的效用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由此可见,一部iPhone手机的真正价值早已远远超越了它的使用价值上。换言之,虽然能够上网、发微信、刷微博、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的手机早已屡见不鲜,但是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中崛起,是因为它的效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iPhone手机被赋予了高端、时尚、个性、奢侈等内涵。这些内涵的追加不是单纯靠研发生产所能带来的,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消费者认为iPhone手机能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它的效用就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通讯工具转变为满足消费者虚荣心的时尚奢侈品。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iPhone手机,部分消费者甚至对人们痴迷iPhone手机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iPhone手机的诞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孤立了使用非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因此,对于购买iPhone手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再次说明商品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当一个消费者在得到第一部IPhone时他的满足程度是最大的,换言之边际效用也是最大的,此时若他再得到一部两部三部同样的Iphone,他的满足程度绝对不会高于第一部,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现实中很多东西偶都可以给人带来效用,如:金钱,权力,美貌,或者说是别人为你做的每一件事等等。现在社会的通行看法就是:这是一一个充满物质的社会,金钱或者说是利益能够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但是往往会出现很多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自己挣钱或者谋取权力等,这些往往不能用个人金钱最大化原则来解释,比如,许多人放弃高薪职位,宁愿去偏远地区支教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看来:每一个人的效用函数都非常特殊,以至于不能用特定的公式表达,比如去偏远地区支教的老师,戍边战士,无私奉献的各种英雄人物等等,他们也许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带给他们的效用不低于金钱、物质、权力等等带来的效用,于是他们做出来那样或这样的选择。理论上,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他人的效用,就能够提前知道他将要做的选择,这是非常可怕的,然而每个人的效用函数并不是公开的,普遍的,最后的选择有时候让人难以琢磨也是很正常的。综上,最为普遍的的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需要我们发现。解释世界、现象,是经济学理论最为厉害之处。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32 谢满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17 17: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冲 于 2022-5-17 17:28 编辑

孙冲·21工商管理 21210150127
导致那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绝望的事情,正是有三位职称评定委员对他的研究成果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实际上,来自其他院系的六位评委,基本上都无法按照经济学研究的标准作出客观的评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评定委员们对于候选人戈森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和假设提出了各种疑义,比如数学教授从污染的道德性方面认为戈森得出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可以征收污染使用权费是缺乏道德评判的,化学教授根据自己购买日用品的经验认为戈森对于品牌数量的判断有误,文学教授完全不懂得现代经济学该研究什么,而心理学教授认为戈森所做的只是循环论证,社会学教授认为经济学中对于人性的假设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些质疑虽经斯皮尔曼教授的精彩评点都一一驳倒,但最终还是有些委员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形成了3票否决3票赞成的平局。                                                                                                        
------第九章
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特征是解释,是实证,而不是规范。这个演进方向是更趋向于自然科学的数理模型和量化分析,而不是侧重于道德评判和政策设计的规范研究。尽管马克思也主张一门理论只有上升到了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时候,她才配称得上是科学,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身还一直没有提升到这一阶段。马克思本人采用的研究视角正是基于阶级分析的道德判断,当然,现代经济学是否就已经成为了科学也存在着争议。但是,她是在这个方向上前进着。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类似,先将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模型化,抽出一些基本的特征,甚至进行一些理想化的处理,然后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就像物理学中使用的真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当然很少存在,但是人们却可以借助这一极端情况下的假设条件,顺利地推导出重力加速度的公式,并对生活中的落体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稍具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加上了空气阻力,仍然没有改变有重量的物体会从天上加速降落这一在真空条件下得出的结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也是这样,在理论推导过程中使用的假设条件可能过于简单到不符合人们的常识判断,也没有使用包罗各种可能性的面面俱到的模型,但是却能得出能够解释甚至预测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同时,经济学理论是可以证伪的,经济规律也像自然定律一样,可以用数据和事实进行检验,并不断加以修正。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现代经济学过于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批评都显得十分虚弱无力,毕竟,这个学科正在像科学分析的方向前进,而不只是道德判断和说教了。
现代经济学可以这样用
    斯皮尔曼教授是如何在这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恍然大悟地发现了真凶呢?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噱头,实际上,斯皮尔曼也只是应用到了他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马上看出了凶手的破绽。而这一破绽也确实曾被年轻的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发现,并最终导致了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而当院长得知丹尼斯·戈森曾经试图与其他评委联络,可能会对他造成名誉伤害时,投下了最关键的一张否决票,导演了丹尼斯·戈森自杀和另外两位他接触过的两位教授被杀的惨案,并巧妙地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当院长意识到斯皮尔曼教授也发现到了同一个破绽后,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以结束无法承受的心理负罪。真相大白之后,其实经济学也只是找到了凶手作案动机的根源,并不是说经济学可以代替专业的刑侦手段。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17 17:54:02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07 杜沁雯
“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这里是亨利和卡尔文·韦伯的对话,菲琳百货大厦持续喧闹着,不得不佩服菲琳百货大厦别出心裁的廉价商品价格体系的设计,它最大限度地索取了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在竞争的经济世界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
情节选取————第五章

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着的支付意愿减去买着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益。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果等于边际支出。
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

现实例子
生活中当你去购物的时候,你看中了一样非常喜欢的东西,可以是衣服、食品或者别的任何商品,并且你有十分强烈的购买欲望,这种欲望溢于言表。当商家发现你有强烈的购买欲望是,他会考虑以较高价格卖给你。尽管中间你会尝试砍价,但商家知道你更加想要商品,所以他们对于你的砍价,会以较低的程度减少价钱。其实,你对商品较强的购买欲望,表明你有较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你询问价格时,老板会把价格提高,由于你消费者剩余较多,就会毫不犹豫的把商品买下来。

感悟
当消费者以低于消费者价格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时,消费者的满足感会油然而生,甚至有一种占了便宜的窃喜,这就是“消费者剩余”带来的喜悦与热潮。菲琳百货大厦利用这种心理,销售廉价商品,尽可能多的索取消费者剩余,刺激消费,未尝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是,也促使虚假广告和不法商家雇佣“托”来害人的风气,通过夸大商品的效用获人为制造的紧缺感,提高消费者价格,从而增加购买者“消费剩余感”,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所以,消费者也需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可完全看某一商品的表面,也许这就是商家营造的假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18 17:03:08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35  杨宁

小说情节:
      权衡了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吴教授意识到,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通过分析,这恰恰是对成本一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在那厚厚的镜片后面,吴教授的双眼微闭着。他没再去注意交通了。出租车的窗户都关上了,他几乎都听不见远处的大钟敲响的声音了。他觉得心神不安。他的思绪朝着一个方向。而那方向是他最初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犯罪时所没有预想到的。不停地玩功利主义的计算实在是太压抑了。障碍都清除了。在他的头脑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最大的敌人——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仇恨的人的脸。他的头脑又在进行快速的计算。然后又停住了。在这个游戏里,吴教授发现了致命的均衡。          ————第四章

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在特定条件下,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商品的购买中,以达到总效用最大。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即分配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使总效用减少,因此,消费者不再改变其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这被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这一过程是成本和效益的权衡过程,经过计算和分析(通常会应用到博弈论),达到最终的最有利的均衡状态。

相应例子: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利己的,都会为自己追求最大利润,减小成本。比如去菜市场买菜,和买菜的人进行讲价,同样那么多的菜,可能消费者会认为现在的价格超出了预计的成本,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和买方协商要求便宜一点(减少成本)或菜再加点(增加效益),同样,买方也就是生产者也会对自己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权衡。很多时候消费者均衡也是在已有预算约束线的条件下,不同商品组合之间的权衡结果。比如出去玩的时候会想,看电影的时候是喝奶茶还是吃爆米花,在消费者心中,由于奶茶带来的满足感更大,且价格和爆米花相比也相差不大,其带来的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因而在消费者会在权衡各个方案后选择最有利、带来效益最大的组合。

认识与感悟
      均衡体现在方方面面,不止是消费者会有均衡现象。无论是生产者还是供销商,都会在既定的条件限制下分析和采用对自己最有力的策略,取得最大利润的同时达到均衡。放到偌大的社会上看,在诸多均衡的条件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达到一般均衡的方法,使所有人都受益。经济市场体系中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同样,人际社会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的。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最大效益均衡,就会选择将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而这很有可能会损害更多人的利益。就想小说中吴教授所研究的社会犯罪一样,其实之所以会有社会犯罪,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某些人后某些事妨碍了罪犯们的效益最大化,为了达到最大效益之下的均衡状态,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除掉某个人,换来的就是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均衡状态,即所谓的“致命的均衡”。“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信奉丹尼斯·戈森的理论,他们只在乎价格,而不是价值。”可能对于罪犯们来说,这样的冒险行为是边际效益最大的结果。
      无论是经济市场还是人际社会,追求自己的效益均衡的同时不应损害更多人的其他利益。只有各方都达到现有条件下的均衡,才是最为稳定且持久的,打破平衡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必然会受到很多的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18 20:54:02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21210150139虞莹莹
小说情节:
  戈森有要紧的事去哈佛经济学明星人物亨利·斯皮尔曼的家里和他商议,但亨利不乐意停下手头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回家,因为现在回家意味着他损失了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损失了获取高额报酬的时间。       ————第三章
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
  该情节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案例分析:
  机会成本在现实中有很典型的例子,例如朋友送了你一张价值60元电影票,如果你决定拿电影票看电影,那你付出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和电影票成本,即使这张票是别人送你的,但仍然有60元价值,卖掉它就能有60元。所以,当你选择拿电影票去看电影,此时你放弃掉了的机会成本,就是你的时间成本+60元票价。又比如说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我们考虑是否要投入一笔资金去投放广告,除了要测算广告的效果是否能够覆盖投入成本外,还要考虑这笔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如果这笔资金投入其它工作会带来的收益,比如增加设备扩大产量,或科研创新提高效率等等。
个人感悟:
  在我看来,一般人一般情况下,在手握多个选择的时候,首选肯定是机会成本最小(价值最大)的选项。机会成本思维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1、关注机会成本,做一个更理智的人。工作或创业是选择,学习或摆烂也是选择,甚至吃不吃饭,熬不熬夜都是选择。因此大到择偶就业,小到日常琐事,我们都面临着选择,而有选择就会有机会成本,有机会成本就值得去关注。30分钟健身的机会成本可能只是葛优躺+刷抖音,读一本书的机会成本只是追几集电视剧;而沉迷吃鸡的机会成本是你原本可以学习掌握某项办公技能。关注机会成本,很多选择也就明晰得多。2、善用机会成本思维,逆向思考进行抉择。我们在面临未来选择或改变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去考虑选择了某条路或作出某些改变后,有可能会面临的损失和风险,而甚少去考虑,如果不去做这个事,我可能会损失什么样的机会和收益。前者是典型的会计成本思维,后者是着眼未来的机会成本思维。毕业时要选择北上广深还是回老家县城?是留在体制内朝九晚五还是下海创业放手一搏?诸如上述问题,不妨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做做衡量。3、一个人的精力分配,往往决定了他的层次。“我做的事情价值多少,是由我放弃的事情反映出来的。”这正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平时上课回寝室后多余的时间,你是选择拿出手机刷抖音让自己乐一乐还是利用空余时间写完作业,晚自习可以学新的东西呢。如果你一个下午都在网上为了“哪个男明星更帅”的话题骂战,那说明了你一个下午的时间也就值这点争论。
  机会成本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做出决策。通过考量每个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的选择。所以,我认为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浪费中去,你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留给价值更高的人和事。
                      ——21工商管理21210150139虞莹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19 13:24:44 | 只看该作者
张博森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40
小说情节:索非亚‘乌斯提诺夫清楚地知道,很多商品尽管商标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液体的漂白剂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哈佛化学系的一个同事曾经请教过一个著名的淡炼乳生产商。生产商告诉她,以他们公司的品牌出售的淡炼乳和食品杂货商出售的淡炼乳是一模一样的。但食品杂货商在出售时,会在炼乳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而且,两者的售价相去甚远。她还知道,阿司匹林的成分都是乙酰水杨酸。因此,她每次都会买最便宜的牌子。“如果高斯曼先生懂一点点化学的话,他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她边选购商品边咕哝着,“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品牌。”  来自第七章

经济学原理:虚荣效应
虚荣效应。 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偏好。拥有某种虚荣商品的人越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艺术珍品,特别设计的跑车,以及定制的服装都是虚荣商品。此处,顾客从艺术品或跑车中获得的价值,多半来源于“因几乎没有人拥有与我的一样的东西”这一事实而产生的特权、地位和排他性。

案例分析:虚荣效应主要体现在奢侈品行业中,这其中,做得最好的品牌之-当属爱马仕 皮具中的爱马仕“柏金包”和爱马仕“凯莉包”。 以“柏金包”为例,尺寸有30cm、3cm、40cm、45cm四个不同的选择,皮质有90种不同的素材与颜色可以选择,其中牛皮、羊皮、猪皮比较常见,售价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但如果选择购买鳄鱼皮、鴕鸟皮或者蜥蜴皮等珍贵皮质制作的“柏金包”,低则需要30万元人民币,高则需要超过百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够,即使是购买普通的“柏金包”,消费者也很难拿钱就能购买,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过于受欢迎,而皮包的产量有限,“柏金包”全球采取订制方式,每份订单都需要返回法国生产总部,由师傅们手工制作,一个皮包的完成时间为3个月,所以,通常在订购之后的6个月到1年时间才能取到货。然而,即使购买过程如此繁琐,那些缺乏耐心的富豪们面对长长的等候名单仍然趋之若鹜,爱马仕专卖店更是门庭若市。

个人感悟: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作为消费者在面对玲琅满目的商品时应学会鉴别价格中的虚荣效应,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尽量规避购买书中所出现的所包括内容一样,只因多了商标价格就昂贵的商品。
从企业角度出发,要利用虚荣效应来进行定价策略。首先,要满足消费者归属感,体现出产品高定价和成功人士的身份和地位相匹配,奢侈品价格过低会无人问津,生活必需品价格低会吸引消费者,所以企业要利用高定价来满足消费者的归属感。其次,还应有高价格的支撑,不能简单的高定价,需要解释出高定价背后的原因,让消费者感觉物超所值,对于奢侈品而言,他不仅仅满足正常必需品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还要在精神层面,例如审美,设计,背后故事,文化等方面烘托,让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19 17:3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1工商尤莉媛 于 2022-5-19 17:36 编辑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37 尤莉媛
章节内容:
“我能想像得出他们的惊讶,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这些邮票能引起你的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        ——第七章

经济学原理:
1.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在一个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人数很多,买卖的商品完全相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非常密切,以至于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进出该市场有不存在任何的障碍,那么,这就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企业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其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微不足道,二是其产品与同一市场中其他企业的产品毫无区别。
这两个特点意味着,对于完全竞争企业来说,市场价格是一个既定的“参数”,即不会因为完全竞争企业的行为而改变:在现行的市场价格水平上,完全竞争企业可以多生产一点,也可以少生产一点,市场价格不会因此而下降或上升,完全竞争企业就是所谓的“价格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现行的市场价格。
2.顾客感知价值(消费者剩余):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各感受到的实际价值。它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差,如图 2-3 所示。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或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和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本支出,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

现实例子:
我们在购物时,总希望尽可能把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等成本降低,同时又希望以中获得很多实际利益,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为此,我们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权衡,从中选择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或服务。
而且,不同的顾客对总价值的期望与对各项成本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以提高顾客感知价值。例如,低收入群体在购买汽车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汽车的购买价格和后期使用成本,在有能力支付货币成本的条件下,他们寻求尽可能高的包括产品价值在内的购买总价值。对于工作繁忙的顾客而言,时间成本是其最为看重的,企业应尽量缩短顾客寻求产品信息和购买的时间,提供方便和快捷的销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顾客求快、求便利的心理要求。

对原理的认识感想:
      顾客感知价值大小受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的各个构成因素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中某一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顾客购买总成本的高还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变动,进而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企业在做出各项场营销决策时,应综合考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的各项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用较低的生产与市场营销费用为顾客提供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为此,企业总是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提升产品、服务、人员与形象,进而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服务效率,减少顾客购物的货币支出以及时间精神与体力等方面的耗费,从而降低购买总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19 23:10:58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21210150144 朱桐谊
小说情节:
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第九章
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益递减
  该情节反映的是边际效益递减理论或者说边际效益理论。我们可以用各种理由来解释边际效用递减,但最重要的是一种生理解释。效用,即满足程度使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即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这个规律对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非常重要。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实际案例解释:
  《边规》举反例:“某工程队要以南北走向用10000节铁轨铺一段铁路,与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相接。当然越铺得多,铺这段铁路对于工程队来说,重要性就越大,成就感也越大,即边际效用越大。”如果只铺了第一节铁轨,铁轨就因缺货而涨价50%,该工程队很可能放弃这个工程,这说明这第一节铁轨是可有可无的,其边际效用最小。如果在铺完9999节铁轨时,铁轨没有了,该工程队绝不可能放弃这个工程,哪怕涨价300%,也一定要买一节回来铺上,如没有它,前面的9999节铁轨的效用就等于零,这说明最后一节铁轨是最重要的一节铁轨,因而它的边际效用最大,这里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这里,如果作者换一个角度来看,把一条铁路的完成作为一次完整的消费,当一条铁路建好之后,再在相同两地之间建第二条铁路,它的效用增加很显然比第一条铁路的效用要小得多。这是完全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
不否认作者分析的第9999节铁轨重要性,可是作为一次消费是具有完整性的。在对消费品中一个元素进行消费时产生的 作用暂不用“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如一辆汽车,必须要有所有的汽车零件包括引擎、轮胎、车身等等组合在一起才可能完成汽车的消费,产生效用。只使用引擎、或只推动轮胎、或光坐在不能前进的车厢里是永远也达不到消费汽车的效用。所以,我们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一定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坏习惯。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就是说对于每一件事情,开头就是第一次,它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最大的。因此“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这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问道:“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的价格却非常低。钻石对人的生命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钻石却非常贵,这是为什么?”是呀,为什么钻石那么贵、不能当饭吃,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买?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愣住了,直到了解到这个概念——“边际效用”。因为水的量相对比较多,所以其边际效用就很低,而钻石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简单来说其边际效用比较高。什么是边际效用?先打个具体的比喻,饿着的时候,吃上一个馒头感觉太满足了。这个因为吃了馒头而新增的幸福感,就是边际效用。根据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所说,边际是指“新增”带来的“新增”。边际效用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刚才提到饿着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感觉太幸福,而吃两个感觉还是很好,继续吃下去,因吃馒头而带来的收益就依次递减,吃到最后就不想再吃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几年前听樊登解读某本关于戒瘾的书,提到如果想让孩子戒游戏瘾,可以让孩子一直玩游戏,直到玩不下去了,继续让他玩,到最后可能孩子看到游戏就怕了。这里用到的正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感想及认识:
  简单来说,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第一,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第二,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前一单位商品用在较重要的用途上,将后一单位的商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因此正是这样的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市场上形成了众多的价格垄断以及各种的营销策略,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钻石与水的价格差异,必需品与奢侈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边际递减效用就可以完美的解释,正是因为边际效用的不断递减,使得水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为0,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则趋向于尽可能的大。正是有微观经济学如此的理论的出现,才能够更好的解释其背后的真正的本质属性何在,我认为,这正是微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成就点以及突破点所在,与此同时,边际递减效用而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市场规律中,更广泛的来说其甚至可以突破到整个社会的众多事情,当我们将边际效用赋予人,或者赋予一件事来说,不仅仅只是价格,那么所有东西都有其的边际效用,只不过是其表现形式以及表现的状态不同,但是归根结底,其都满足了由经济学中的边际递减效用的一个本质规律,我认为,这就是这个定理乃至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最重大的成就所在,可以以一个简单的本质普遍规律,从而覆盖归纳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19 23:26: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1210150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6 08:55 , Processed in 0.25120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