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5|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金融工程1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3 21: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直接在此贴回贴提交。每人占一楼,不要重复发贴和回复。
个人作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写这四个方面,但应该尽量从这四个方面来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11-26 21:42:37 | 只看该作者
聂雅静21210180124
1、本段选自第三章
他的父亲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经济学之前,斯皮尔曼一直没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作为一名裁缝,父亲的良好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衣服做得好,更是因为他对顾客的礼貌与友好。但是当父亲沿着楼梯爬到裁缝店上面的褐砂石房屋时,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彬彬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亨利·斯皮尔曼还记得母亲曾经对父亲说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在店里,你对每个人都那么和善。但是一回到家,你就总是满腹牢骚。当西尔弗曼先生在和你说有关袖口的问题时,你会认真听他所说的每个字。而对我呢,即使是谈论我<big></big>们女儿的结婚礼服,你也漠不关心。”

    现在,亨利·斯皮尔曼能用一个理论来解释父亲那令人费解的行为反差了。这种反差并不是说比起妻子和孩子来,父亲更喜欢西尔弗曼先生。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很关心全家人。但是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小斯皮尔曼学会了用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父亲做生意要和其他的裁缝店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亨利.斯皮尔曼知道一些很少有人会相信的事情。如果他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别人会误解他的:他的父亲,一个对顾客最有礼貌的人,对待自己的家人竟会像百老汇那家加油站的职员一样粗鲁。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无需去改变父亲的性格,只要改变那一成不变的价格就行了。
2、体现的原理和用原理分析文章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大于人们想买的欲望,当人们的欲望满足时生产者手中仍有未出手的商品或服务时,生产者就会降低手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来吸引买者为进一步的出售,卖家就会提升自己的服务态度等其他的条件来吸引买者。当供不应求时,情况则相反。文中斯皮尔曼的父亲对顾客十分友好就是为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加的吸引买者,还有油价下跌时加油站的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态度会十分友好也是同一道理。在经济学中,为提高自己的利润生产者就要考虑自己要付出多少成本,文中斯皮尔曼的父亲如果对顾客发火要比对自己家人发火要付出的成本多的多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区别。
3、当旅游旺季的时候酒店的价格会增长,人员服务态度出现下降,旅游淡季的时候酒店价格会下降,而且服务态度良好。人往往对陌生人彬彬有礼对自己的家人态度随意。
4、结论总结
成本的道理让我们做事情有了衡量,经济学原理不但可以解释市场的情况而且可以解释人的心理行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11-26 20:36:44 | 只看该作者



徐威隆19211710241

1.片段选自第五章:
戈森收集了这类职员工资的数据,并从中发现如果采购员所在企业是快速发展,并生产流行性和季节性产品的,那么比起那些受过培训和教育的、在更稳定的企业中工作的采购员,他们收入反而更多些。举例来说,一个购买时尚服装的采购员比一个购买机械工具的采购员能获得更高的工资。
  这个年轻的经济学家宣称他正在测试的这一理论或是解释是很有价值的。这个理论是有关制止犯罪的。在一个很难监控采购员的工作技能和诚信度的市场中,理智的雇主会付给理智的职员,比如采购现成商品的职员,更高的工资。因为有时候,衣料的生产商可能会贿赂采购员。在贿赂的诱惑下,采购员可能会采购那些本不大合他们意的衣料。而雇主给出的高工资能确保采购员抵制贿赂的诱惑,使他们从雇主的利益出发,采购那些合意的货物。在那些贿赂较少的市场,采购员的罪行容易被雇主发现。
因此,雇主不必用高工资来确保职员对他们诚实。在戈森的理论中,他认为诚实的雇员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诚实而获得了更高的工资,而是雇主给他们高工资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诚实。

2.对情节的理解
1)流行性和季节性产品需求量更大、消费群体更广,因而进行的采购频率与采购量都会多于稳定企业中的采购员。采购员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劳动量也有所加大,所以获得工资也能得到相应增加。
2)假若市场允星和管理方的策略不受任和其他因素干扰,那么劳资双方都会各自履行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资方获得高利润,雇员获得高工资、福利和工作保障,形成“双赢”格局。

3.现实例子
        美国是判例法国家,其雇员发明制度主要由判例形成.“shop right”就是在判例法的不断演进中依据默示许可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和公平原则而发展出来的.在“shop right”的机制下,公司与雇员签订的协议更具有平衡性.因此美国雇员的发明奖酬在此权力下也能得到充分实施,既维护了雇主的利益又保护了雇员的合法权益,可谓是双赢,同时也推动了美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4.结论总结
通过对于经济学原理的把握与利用,在现实中无论是作为劳方还是资方都能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因而要及时把握经济形式、熟练运用经济原理,是实现利益的重中之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1-27 15:16:59 | 只看该作者
  1.本段选自第三章
  亨利.斯皮尔曼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这个个头不高,秃头的教授摘下角质架眼镜,用手帕擦去上面的雾水。他总是不能温文尔雅地应付这种干扰。但是这次是他自己选择回家去的。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他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因此,而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了。但矛盾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他觉得自己不那么承受得起这种打扰和分心了。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现在回家意味着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对于个体高收入者,这些机会成本会变得很高。正如斯皮尔曼经常告诉学生们的那样:一个按小时收取高额费用的著名律师,你是不应该和他聊天谈论天气的,因为他的计时表在不停地计时收取费用。同理可得,比起那些机会成本低得多的公司法律秘书,这种律师可能很难舍得去享受假期。
       2.经济学原理和现实例子
   我认为该段体现的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比较目标。斯皮尔曼如果要花费时间来见戈森,就意味着他在做其他事情上缺少了见戈森花费的时间。
     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我们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物,或全家度假。他们也可以为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1美元用于上述用途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其他用途上就要少花1美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结果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与平等之间。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某些此类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的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
          4.总结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1-28 10:48: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本段选自第三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1-28 12:5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1210180108高蕊金工1班,第九章,亨利斯皮尔曼给维勒莉在评选会议上讲经济学循环性的看法“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这我并不反对。”她说。   “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换句话说,亨利,”奥利弗·吴回答说,“边际效用递减的含义就是出售报纸与出售块状糖、香烟的方法不一样。”   “完全正确。”斯皮尔曼回答道。   “你所说的我明白了,”吴教授说,“理论能够预测,正如你先前告诉我们的一样。我肯定我以前没有用那种方法来理解效用理论。”。该情节反映了边际递减效应。原理内容: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称之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是增量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例子:比如谈对象,当谈第一个对象时,映像往往是最深刻的,第二个就没有第一个映像深,第三个没有第二个映像深,以此类推。感情的效应值随着你所谈对象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初恋为什么难忘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2-4 14:39: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1210180115 于 2021-12-4 14:46 编辑

21210180115黄书阳该片段取自第三章
1、他的父亲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经济学之前,斯皮尔曼一直没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作为一名裁缝,父亲的良好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衣服做得好,更是因为他对顾客的礼貌与友好。但是当父亲沿着楼梯爬到裁缝店上面的褐砂石房屋时,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彬彬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亨利·斯皮尔曼还记得母亲曾经对父亲说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在店里,你对每个人都那么和善。但是一回到家,你就总是满腹牢骚。当西尔弗曼先生在和你说有关袖口的问题时,你会认真听他所说的每个字。而对我呢,即使是谈论我们女儿的结婚礼服,你也漠不关心。”    现在,亨利·斯皮尔曼能用一个理论来解释父亲那令人费解的行为反差了。这种反差并不是说比起妻子和孩子来,父亲更喜欢西尔弗曼先生。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很关心全家人。但是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小斯皮尔曼学会了用另外的角度去看问题。父亲做生意要和其他的裁缝店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亨利.斯皮尔曼知道一些很少有人会相信的事情。如果他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别人会误解他的:他的父亲,一个对顾客最有礼貌的人,对待自己的家人竟会像百老汇那家加油站的职员一样粗鲁。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无需去改变父亲的性格,只要改变那一成不变的价格就行了。  在家庭范围里,市场供求平衡价格不会决定资源在每个人身上的分配。因此,老斯皮尔曼乱发脾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在楼下,在他的裁缝店里,同样的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父亲视环境的不同调整控制自己的脾气。而小斯皮尔曼也同样遵照了由此理论预测出的模式。今晚,为了招呼那个不速之客,亨利.斯皮尔曼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因此,他是不会开心的。
2、经济学原理:该片段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脾气经济学,该原理是指你在职场摆出笑脸,在家中不控制脾气纯粹是因为不用顾忌在家中失业。脾气经济学的背后是均衡问题,以克制自己的脾气为成本,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如果选择以经济利益为成本,就可以充分发泄自己的脾气。这个原理简单来说是成本与收益的均衡。
3、现实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选择去哪里吃饭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看该店的菜品如何,如果菜品的质量已经过了我们心中的那一关。接下来我们就会查看各种大众点评以确认该店的服务态度良好。如果说菜品是里子,那么服务就是面子,缺其一都不会对顾客有太大的吸引力。在这个案例中,菜品质量是成本,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更倾向于服务态度更好的一家。这就是为什么相同的菜品,有些店面门庭若市,有些店面十分冷清的原因。所以为了增加收益,许多店家会付出额外成本--良好的服务。
4、总结:虽然经济学原理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它。比如购物,我们会权衡利弊去挑选哪样物品更适合我们,这是我们对这些商品进行了理性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性其实就是对于一件事情的成本、收益的均衡判断。而当把惩罚当做成本来考虑时,我们就离致命的均衡不远了。我们要学会利用这种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均衡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和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2-5 19:09:45 | 只看该作者
一,情节内容 第四章
吴教授没理他。他的思绪又转向了边沁,转向了计算。一个功利主义者会辩解地说那辆蓝色轿车的司机做出加速的决定是通过权衡利弊了的。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司机可能会因此被罚款。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了人甚至撞死人,那么处罚会严厉得多的。
  权衡了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吴教授意识到,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通过分析,这恰恰是对成本一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二,经济学原理 成本效益原则
内容:成本效益原则规定,在会计系统中,一项活动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成本。一项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会影响内部和外部使用者的决策。其他系统原则(控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方面的决策同样会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
在成本效益观念下,成本绝对数并非越低越好,关键看一项成本的发生产生的效益(收入或引起的企业总成本的节省)是否大于该项成本支出。成本效益观念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均体现了成本效益观念。而传统成木管理则强调成本绝对数的节约与节省,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三,举例   
今天超市免费送价值20元的玉米油,而坐车来回费用需要5元,那么会选择去领。同样,三天后,超市1免费送20元玉米油,来回费用19元:超市2免费送30元玉米油,但来回费用需要31元,则会选择超市1.
四,感悟
马克思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成本效益原则就是看总收益减去成本后的利润多少决定了是否去做。同样,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去考虑成本和收益,无利不讨好的事情没必要去做,要让自己做出对自己有益处的决定。

五,个人信息

张宸语 21金融工程2班 21210180246




分享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7 14:55:07 | 只看该作者
一,内容十二章
        斯皮尔曼读到的这种原始的货币是圣塔克鲁兹岛上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维系的基础。这种货币是由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一种个头不大的,猩红色的吃蜜鸟的羽毛做成的。人们用树液和树纤维把这些羽毛做成一条条的腰带。每条腰带都有准确的价值,这些价值用其他腰带的价值来表示。当然,每条腰带的价值取决于羽毛的质量。如果要做一笔大交易,岛上的居民就得带上大量长长的羽毛腰带。一想到这里,斯皮尔曼不禁咯咯笑起来。在他看来,羽毛腰带和现代的塑料信用卡的对比太明显了。而在二百多年前,在美国,一美元被定义为一定量的黄金和白银,这被认为比珍珠串珠进步了。那个时候,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通常使用珍珠串珠来交换商品的——那一串串的串珠是由彩色珠子组成的。而且,斯皮尔曼觉得如果在现代经济中取消美元钞票的话,现代的人会很快回到用实物来进行商品交换的。最好的例证就是在监狱中广泛使用香烟作为货币,而在军营中,战俘又成了货币。
二,经济学原理和举例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每条腰带的价值取决于羽毛的质量。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同样是卖苹果的,他的苹果甜,更好吃,那它的价格就高。
2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羽毛腰带,监狱中的香烟,军营中的俘虏都被当作货币,用于商品交换。
三,感悟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交换经常是不等价的交换。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赚了,才会交换,没人愿意做亏本买卖,也没人愿意做不盈利的买卖。因此购物时,商人门会用各种手段,如买一送一,清仓大甩卖等,使你觉得自己占到便宜,从而消费。
四,个人信息
        21金工1  沈浩天   21210180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2-7 17:30:57 | 只看该作者
    一,内容第六章;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菲林百货由林肯·菲林主导,他设计了一套定价系统,用在波士顿市中心的百货商场地下楼层,与店内其他区域有所区隔。地下楼层摆放的都是特价商品,但打折的方式并不只是单纯按照定价给予固定折扣,而是随着时间,按照比例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增加折扣。首先,地下楼层所有商品都打上一个特惠价格,但是这些价格每个星期会再减少25%,这些商品留在店里的时间不会超过四个星期,因
  为此时的售价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到了这时还卖不出去的东西,菲林的策略就是捐给慈善机构。
撇开“流动折扣”不谈,菲林和一般的地下廉价商场不同,不是因为质量较差所以卖得便宜,事实刚好相反,菲林地下楼层所售卖的商品,原先可能摆在楼上最高级的部门,为商品陈列架增添光彩。除此之外,从某些商品的标签上可以看出,它们来自美国最高档的百货公司。
二,经济学原理:
              1: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2: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是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逐个确定产品卖价的行为,因此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数量的同一产品,而对于每一个购买相同数量商品的消费者则收取相同的金额。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不同的市场对同一商品给出不同的价格,而在同一市场中则给出相同的价格。
3:如果超市,在没有实施价格歧视时,商品按标签统一定价,对所有消费者都按同一个价格出售。
很快,超市管理员发现汽水卖不动,为了促销,定了一套规则:原价5元的汽水,现在可以买3瓶套装,定价13元。这时可能就有不少人,原本只想买一到两瓶甚至不打算买汽水,也多加钱买了三瓶的套装。
三,感悟
            对于打折这个词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对于一些必需品打折的我们可以直接拿下,对于商家来说打折是促销和清仓的一个好办法,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去选购商品,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打折,购买一些必需品而少买一些无用的奢侈物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6 08:52 , Processed in 0.17663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