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温州大学精品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07|回复: 1072

[延伸阅读] 张树民: 经济学的标签:经济人假设

  [复制链接]

76

主题

460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发表于 2017-6-17 12: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在一次学术会议的间隙,我对一位国内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说,我所在的学校的研究生正在兴起一股阅读科学哲学的热潮。他对我说,这是因为教师的失职。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50岁之前谈论方法论问题属于无知者的无畏(这个转述不是很准确,大意如此)。因此,见到最近经济学消息报发表的一系列讨论经济人假设的你来我往的文章,本不想插言,但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有些话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认为,一个人经常思考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大概反映这个人的经济学还没有入门。我最喜欢的是张五常的说法,一门学科的基础假设是不容置疑的。对经济学来说,是否从人的理性自利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就决定了你是否在经济学的框架内思考问题。这看似武断的断言,没有对这门学科的内在的知识的演绎逻辑和在现实当中的应用的数十年之功大概无法领会。对于初学者,存在本能的疑问,总是试图寻找替代性的假设似乎在情理之中,从而也需要我们对于经济学在这一假设上的处理的方法做出更详细地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60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科学地看问题就是片面地看问题

批评经济人假设存在盲区,实际上是没有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局限。相对于我们有限的认识能力,世间万事万物由于普遍联系(有人发明了蝴蝶效应的说法)而复杂无比,没有一门学科能够穷尽所有的宇宙当中的奥妙。我们知道,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早期,没有学科分工,但当时的知识增长也非常缓慢。科学是近代的事情,其主要特征就是人们开始采取分工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结果形成了由不同的学科组成的知识体系,每门学科都限制了自己的边界,结果,知识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了。

第二个局限含义是每门学科都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角度和工具,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重要的标志。例如,社会科学都把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学帝国主义运动当中,当经济学把研究领域大量的扩展到人类各种社会事务当中后,人们识别这些研究的学科归属依据的就是研究的角度。

记得有一期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访谈嘉宾是金庸先生,最后天津科学院的何祚庥院士在场发言。他说,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侠客在修炼时,既要练内力,又要练外力。而在科学上,没有内力、外力之分,只有一种力,叫牛顿力。

是的,科学就是选择一个角度来片面的看世界,当然这个角度有其局限。我们要知道,如果把多个不同的角度混在一起,似乎能够更为全面地看问题,但却不仅会导致学科内部逻辑上的不一致,更会导致思维上的混乱。

全面地看问题等于思维混乱,我举一个例子。记得曾经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罪犯的后代是否应该得到社会的抚养。一位有经济学背景的人说这要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但是他又接着写道,罪犯的后代也是人,凡是人都应该得到爱和关怀。所以到底该不该抚养呢,说不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60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标签

实际上,经济学的很多奥妙就体现在经济人假设上。经济人假设是指自利的个体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理性的不现实性的批评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共识,人们认识到不能通过否定理性假设的方式否定这一假设对人的行为的解释性,这属于否定前提的错误,而阿尔钦的方法论思想则认为理性假设与生存竞争一致。

从而争论更多的来自人的行为产生于自私的考虑这一假设。人被作为理性计算的经济动物来看待,从而忽略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是的,人的行为受多种动机影响,马歇尔就曾经说过,宗教和经济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力量。除此之外,心理状态,价值观等也会发挥影响。但是,从不同的动机思考问题恰恰体现了科学的分工。也就是说,人是否是自私自利的属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而自私自利好不好则属于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家不讲道德)。经济学选择这个起点,从而在经济学里面讨论问题就不能怀疑这个起点。

实际上,选择自利,还是利他作为解释行为的基础,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看它们被用来解释或推断人的行为时的可靠性。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承诺为捐赠者减免税负,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捐赠行为更多了,试问,如果人的捐赠行为仅仅是仁慈心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现象之间如何可能有这样的关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60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偏好无法解释行为

但是,总有人想把这些因素也纳入经济学当中来,而且他们还发现了引进的途径。经济学在理解人的行为时,把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偏好和约束(选择集)。情感和道德等的作用就通过偏好的改变来改变人的选择和行为。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做法在科学上是不被允许的。

反对用偏好差异和变化来解释行为差异和变化的原因并不是人们的偏好相同或从不变化,问题是,我们无法利用它来解释行为。为什么呢?

第一, 偏好的解释是把需要解释的行为本身作为目的。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了一个非常怪异的举动,利用偏好的解释提供的回答是,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想这样做。你能认为这种回答的逻辑回答了问题吗?

第二, 偏好的变化无法观测。任何一个科学的解释都必须能够被验证,即含有可以被事实否证的含义,但是偏好变化和行为之间无法构成可以否证的假说。因为偏好虽然是现实之物,但却是不可观测的。是的,理论概念并不要求而且也不能与现实直接对应,极端的科学方法论认为假设可以完全无关,但这些抽象的理论却必须能够与现实发生联系,联系的方式就是蕴含着可以被观测从而被验证的现象的规律性。

  举个例子来说,你如何解释一个教师在课时费上涨之后增加了教学工作量的现象呢?我说我的思想道德水平上升了,你能反驳我吗?张五常在《交易费用的争议——可以观察的重要性》中就写到,在合约理论的发展方向上,有些人走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道路,他坚持走交易费用的道路,因为,交易费用可以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60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科学就是调查局限条件的学问,经济学也不例外

那么,如果不能用偏好来解释,那么是否大量的行为无法运用自利假设来解释呢?经济学是否应该声称,他天然的局限无法理解大量的人类行为呢?实际上,不运用偏好,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调查局限条件来理解大量的看似反常的现象。
让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吧。雷锋经常被人们拿来否证经济学的假设。经受不住考验的人开始修改雷锋的效用函数,认为雷锋除了追求货币收益之外还追求非货币收益,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得快乐,从而雷锋仍然是一个自利的个体。

结论是对的,但回答的逻辑却错了。雷锋和很多人一样,在这两种收益当中,我们要假设他更偏好前者,他的选择不是产生于特定的效用函数,而是产生于时代的约束。在那个时代,货币的分配功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当时流行的是带有明显的等级特色的配给制度。请问,在这种制度下,你会理性的追求什么呢?实际上,在无法通过货币交换来满足欲望的地方,人们都会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并不是感情投资,而仅仅是为了能够在以后获得别人的帮助。

对反常现象的另外一个反应就是轻率的认为不理性。实际上,好多经济学家就是拿着理性的方法调查了大量的所谓的非理性的领域。结果,理性假设并没有被证伪,人们发现的是以前被忽略的局限条件。

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去农村调查,临走时给当地的乡亲们出了一些主意。回来后跟我抱怨,说农民们比较愚昧,不愿意采纳他的建议。我详细地问了一下,结果发现他所提供的方法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必要的资本量比较高;其二,风险比较大。当我跟他说,农民存在筹资困难时,他翻出了一份报纸对我说,中央明文规定地方银行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民贷款。对此,我一时无语。

是的,理论工作者似乎只能告诉人们想问题的逻辑,却永远无法代替当事人进行决策。想到这一局限,我突然有一个担心:不知道那些总是想到企业家那里蹭饭吃的所谓的专家还能维持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帖子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1
发表于 2017-6-19 14: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22-6-29 07: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You have hit the mark. Thought good, I suppor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微观经济学--温州大学精品课

GMT+8, 2024-11-30 00:23 , Processed in 0.19425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