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秋 于 2018-12-31 01:23 编辑
一、分享一个本人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小时候吧,不爱看电影,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普及,电影院对我来说,也挺遥远。 真正接触电影的时候,是初中,我到县城上了初中。我们的班主任每周六晚会为住宿生放一部电影以舒缓身心。走读生自由可以去看。我每周六就去看电影。班主任爱放喜剧,周星驰先生的《喜剧之王》《西游降魔》《功夫》等,徐峥的《泰囧》,大家一起看得说说笑笑也挺不错。那时候,电影票价70到80,我一直觉得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事。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腾讯、优酷什么的开个vip,可以看几个月电影了,还随便看。后来,支付宝出什么的出现了,电影票价20到40,我也很少去电影院看,一定是值得我看的,才去看。 后来,上了高中,对电影的看法,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们班主任讲,他每年都要花很多钱看电影。因为,有的电影真的值得看,有的电影,是把一个人的一生浓缩成了一部电影,看电影,就是看人生。像《阿甘正传》、《返老还童》、《美丽心灵》、《傲慢与偏见》、《闻香识女人》《一代宗师》等,这些人身上折射出了东西,小一点来说是人性的光辉与品质,大一点来说,是一个时代。当然,也有很多歌颂情感的,人与自然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爱情《脑袋里有个橡皮擦》《假如爱情自有天意》《这个杀手不太冷》《狼少年》等,人与动物《战马》、《忠犬八公》等。 有一段时间,我暑假尽量争取一天一部电影,我看电影喜欢看影评,真的是值得我花时间的电影,我才会去看。经常把评分高的电影调开,一部一部看。我不太喜欢看科幻片,什么拯救世界之类的,也不太喜欢看那种纯为了娱乐的片子,看完之后,真的就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觉得并没有意义。这就造成了,我看的很多片子都比较催泪,经常看到后面感动到哭,我妈妈问我“咋了”,我回一句“看电影看的”,我妈哭笑不得,那时候,就最近的一个暑假感觉很催泪的电影是《和声》、《美丽人生》《完美的世界》。 也看过很多经典的喜剧,阿米尔.汉的《三大傻》《我的个神》《摔跤吧,爸爸》都看过,憨豆先生的所有爆笑的喜剧电影,我都很喜欢。
生命只能算是一个过程,对于演员来说,他便是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对于戏子来说,生命就是一场大戏,对于作者来说,应该算是一本书,这本书的厚度与他的智慧经历有关,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也是如此,电影只是将人生的起起伏伏浓缩,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起伏,也就都有故事,有人、也就是电影。
电影终将结束,戏剧终将谢幕,书本也有读完之日。
就如生命之火,有朝一日,终将熄灭。
既然不容逃避,那么如何在这个看电影或者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变得从容或者精彩,这才是我们所要做的事情。 感觉自己与电影的缘分以后,还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吧。。。 二、对在本课程中看过的前十部电影按照你自己喜欢的程度打分,分数范围1-10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喜欢,只打整数分,不出现小数点。并且说明你的理由。 1、《活着》9分 看着真难受,每次感觉日子过得不错的时候,就要出事了。人们都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给别人看”,这部电影还是一黑色幽默片,真的感觉挺嘲讽那个时代的吧。《活着》这部电影,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个凄婉悲惨的命运。反映了中国抗战时期、内战、大跃进、文革时期人民的生活图景。在那个时代下,活着,真的不容易。 2、《居家男人》7分 比较科幻片的感觉,有点像穿越的情节。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在于幸福的生活物质追求不应该凌驾于幸福之上。 3、《出租车司机》10分 这是个大头。 感动到我了,来好好分析一下, 这部电影其实可以拍成纪录片,但太乏味而且黑暗了。以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视角展开,正是电影的精妙之处,增加了趣味性,能够在一片黑暗的电影气氛里添一点幽默。在我的理解里,这部电影有条明线是出租车司机的信仰的变化,从单纯地想挣钱解决家里的经济问题的视钱如命,到被光州人民的爱与热情及对黑暗的抗争所打动,最后,奋不顾身地回到光州救回外国记者的故事。暗线是司机与记者的感情变化,从置身事外到并肩作战。 人物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自己的“小家”,他的女儿和他的房租要到期了,他挣不到钱,付不起房租钱,但他真的舍不得女儿,所以,他通过小计谋带外国记者光州,是为了钱,迫于生计,由于他的家里还有一个每天晚上等待他回来的女儿,所以他到光州以后。看到极其混乱及命如草芥的场景,他很想拿到钱以后与一切光州的事情撇开,回家。这时候,他不是很理解外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光州拍摄真相。另一方面,光州的情况极其黑暗,极其需要出租车司机的帮忙,而且;和他同行的外国记者一直置生死于度外为了帮助光州人们展现的真相,这关系到光州千千万万人民的“大家”的幸福。“大家”与“小家”是一对矛盾。人总是自私的,没有人能够要求别人高尚,电影很真实地展现了司机内心的挣扎,所以,当他一个人撇开一切,快回到自己的“小家”时,在一家面馆里看到被封锁的虚假外界消息触动,“大家”需要他还原真相,所以他奋不顾身地回到光州,与外国记者并肩作战,并将外国记者带回。人物实现了信仰的改变。从“小家”到“大家”,从“小爱”到“大爱”。从“自我”到“无我”的转变。
4、《开水房》7分 《开水房》告诉大家,当我们想获得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失去或者放弃另一些东西。其实在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权衡取舍,每当我们做出一个决定之前都会在此目标与彼目标之间进行抉择和权衡。你的付出和回报应该是平衡的。所以我们无法去憎恶这个投资市场,而要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它。毕竟,自己的选择愿赌服输。 可能主要是它感觉距离我的生活比较远吧,我不太喜欢。 5、《你整我,我整你》6分 感觉不太现实,但当个喜剧笑一笑还是比较有趣的,比较烧脑。 6、《首席执行官》8分 剧情就是海尔集团的发家史,一句“德国能够造出来,凭什么我们中国人造不出来!”喊出多少当代国人的不甘和骨气! 比较正能量,支持。 7、《美丽心灵》9分 这部片子我很早就看过了,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这才是真真的传奇,再好的编剧也想不出来吧。 以前对心里疾病毫无概念,甚至觉得不存在的。看了这部电影,才了解到心理疾病的可怕。 影片隐晦地暗示纳什的妄想症,铺设与暗喻特别多,比较烧脑。很难看懂,以前看的时候,看了很多影评,才能大概参悟。天才与疯子一念相隔,纳什到最终也没有治好妄想症。那三个人也一直存在,他只是习惯不去与他们交流。他的病后来好转,也是他获得了人们认可之后,人言可畏,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个体。 7、《入侵华尔街》7分 好血腥好疯狂的电影。美国贫富差距激化的社会矛盾所导致的后果。吐槽一下。个人拥有枪支这种事,真的挺可怕。 8、《伪钞制造者》7分 讲纳粹的影片,看了很多精彩视角的这类影片,千篇一律啦,将犹太人人不当人,战争真可怕,要珍爱和平。 9、《浪潮》9分 影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令到人们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极权组织中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自由?影片借助一个“浪潮”积极分子的话作了回答:极权组织提供了“平等”的幻象。更传销一样,有些东西,挺洗脑。
三、推荐一部没有在本课程播放、而你认为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并说明推荐理由。 《和声》这部电影我真的哭到不行。 我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总会遇到一类电影,你不是那么在乎演技,不是那么在乎情节,也不是那么在乎画面,你总是忍不住一遍遍地看,看的时候总是抹着眼泪擤着鼻涕。 只因为它的某些个细节触动了你最善良的一面。
音乐,和母性一样,是上苍给女人最大的恩典。
而影片里最美丽的女人,是那个原本是音乐教授的老太太。 “心很累吧,我也累,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笑着活下去,总是因为思念一些人,很累;想到一些往事,很累。大家在一起,在累的的时候,一起聊聊。在思念的时候,一起哭泣。” “即使想死想哭也要笑,只有笑了你的子女才会笑,该相见的人总会在某天相见的,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你也不能这样。” 我一直对上了年纪的人的人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她清醒地看到生命无意义的真相之后,仍然不厌倦它,不否弃它,依然热爱它,祝福它。时间慢慢过去,她依旧优美,淡然,乐观,坚强,热情。 音乐教授几十年来给女儿写了无数封信,犹豫地打了一遍又一遍电话,却始终无法得到一句话。 在大家都见到了自己该相见的人时,只有她又一次失落。 而那个该相见的某天到来的时候,生命也被迫走到了终点。 她回头一笑。 “妈妈每天走的路,长满白色栀子花,白色美丽栀子花,饿的时候摘来吃,叫着 妈妈 妈妈” 真的看完这部电影后,对生命和母爱深深地敬畏。 建工学院 17土木一班朱莉叶 1721151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