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与电影的小故事
《忠犬八公》,讲诉了一位老人和一只柴犬从相识到永远分别的故事:一个表演系教授在火车站发现了一只装在木箱里的小狗,教授把它交给站台的管理员,遭到拒绝,无奈之下把小狗带回了家。这只秋田犬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排斥,慢慢地变为他们家不可分离的一员。它的脖子上挂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他名字——小八。主人上下班它会在火车站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有一天,它的主人再也回不来了,小八一直在等待,整整八年,从未停止,直到在风雪中死去……一部几乎没有剧情的电影,却足以让每一个人为之落泪,因为小八的忠诚,主人猝死之后,它就一直坐在火车站门口的树下等待,没有人能和它交流。它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主人回不来了,也被教授的女儿接走过,但又在夜里跑了出来,盼望着主人再一次出现在它的面前。
电影中特别放映了那棵柳树,从冬日的萧条到春日茂盛再到秋日的枯黄,十几次重复播放,也代表小八足足等待了十几年。最后,曾经幼小的小八,已经老得走不动路,又一连遭遇风雪,最后满怀期待地望一眼站台,便消逝在了暴雪。
人们常说:“狗是最忠诚的动物。”人类更应向动物学会真诚,正如影片中小八用尽一生的等待,或许那时没有人能做得到。但人们只要摘下头顶上虚伪的帽子,藏起心中一瞬间的狡猾就足够了,社会有太多这样的负面新闻,每个人都曾为别人的贪婪狡猾所气愤或因自己曾经的贪婪、狡猾而后悔,但若每个人自身都能做出些改变,就必定能改变这个社会。
二、电影评分
1.《活着》8分
福贵,一如众人,在命运的洪流中无处躲藏,被历史的车轮碾成扁平,对自己无常的命运束手无策,只能眼巴巴看着命运之神不断地残忍地揭出人生的谜底,哪怕这些谜底是多么地可怕,也只能坚韧地活着,活下去,为了活着而活着。像皮影人物,在人生的舞台上戏梦。
福贵年轻时是个败家子,赌钱输掉自己祖上留下的房产,从此一贫如洗,沦落为穷苦人。而颇具讽刺意味地是,那时候得了福贵家房产的龙二,却在文革时代做了福贵的替死鬼,福贵因此逃过一劫;再有,一把刺刀刺破皮影戏的幕景为始,福贵被拉到军队做壮丁,不可能逃跑,没有挣托的可能,福贵的人生轻易地被他人改写,他化作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不再是活物,只是军队里一个符号一样的一员小兵。生与死只一线牵,没有人会在意;又是一把刺刀,挑起散落在雪地上的皮影,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开始为解放军唱戏解闷,从此算是干上了革命;福贵在这样无关生死的年代,苟且活了下来,从一个符号般的活物武器回归到活人的状态,回到家乡,和家珍凤霞有庆团聚,福贵终于重新活着了;文革时代,一纸“干过革命”的证明,被福贵和家珍奉若珍宝。要在那段历史里存活,人的命要靠那样的纸来做护身符和通行证;大跃进时代的特殊背景下,有庆死在砖墙下;文革时代,因为红卫兵的轻率无知,和老教授荒唐的死,最终导致了凤霞的悲剧;我们不禁感叹,福贵这惨淡悲苦,起伏无常的一生,就像是一副皮影,被历史和命运的无情地捉弄。福贵虽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却也能一次次坚忍地面对。我为此中蕴涵的人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洪流中人们的可悲命运而深深感动。
2.《居家男人》7分
那场分别的两个选择就是两个人生,一个进化为霸业凯奇,一个平庸为居家凯奇。霸业凯奇瞧不起居家凯奇的生活,居家凯奇也有霸业凯奇体会不到的平稳幸福。老黑给霸业凯奇一次体验居家凯奇的机会,霸业凯奇由一开始的不适应慢慢变为珍惜眼下生活。他发现,自己还爱着那个女人。整部的垂泪片无疑就是提醒看官们珍惜眼下生活,因为大多数观众都是居家凯奇的生活条件霸业凯奇的性格脾气,正是这个不协调带给了编剧灵感。宛若一剂镇定药,让大家思考觉悟,原来平淡才是幸福。
3.《伪币制造者》8分
像某种单元纪录片与田园巴黎时代剧混合体,没有原作辅助理解的话,的确不知所云,也难怪本片能在声画和演员都比较出色的情况下保持如此低迷的知名度,其音乐得单拎出来说:开局就和一片布满虬枝的巴黎天空打出冷峻的配合,观众情绪迅速与影片同步;小提琴噪音更妙,它在属于影片世界内部的同时,充当了那位父亲的情绪背景音;古典乐的运用贯穿始终,无一不贴合至极
4.《浪潮》9分
国家体制周里文革尔老师说的独裁主义,而他们脑海里的独裁主义便心照不宣地指向了希特勒,然而整个实验活动隐喻地却是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左翼激进运动。电影强调“文革尔老师被学生的崇拜冲昏了头脑”,同时用“一个极端狂热分子的荒唐举动”和文革尔老师的被逮捕来结束电影,呼应了自由主义对左翼运动的批评——要改良不要革命,要英国式的革命而不要法国式的。要人们回归自己,而不是集体献身于某种集体意识。于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展现了人们如何自然地遵从了集体意志而成为运动的一份子。这部电影的缺憾之处在于,它无法正视这个现实,必须以过激行为来夸大左翼运动的危害,因为它背负着“自由主义”的道德重任。它必须潜在地批判希特勒专制,苏联的专制,甚至中国的专制,一切和纪律有关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泯灭个性,是极端的罪恶。这就是现在的意识形态,我无法说它是正确还是错误。人们反思法国大革命,雨果做的很好,他弘扬了人性,但他也明白法国革命的确是有着不可置辩的重要性。21世纪的年轻人是反思的一代,他们反思专制,反思文革,反思苏联的文化禁锢,他们看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要大呼过瘾,因为那是知识分子的受难,仿佛他们自己像人类文明的基督一样被钉在专制的十字架上。但我觉得有必要对这种反思进行反思,而这其中可能就包括对当今横扫世界的自由主义的反思。
5.《美丽心灵》8分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励志片,更是一部心理洞悉案例,男主看似正常在数学上有着超强天赋,实际却存在着精神分裂的症状,没有人发现,甚至他自己起初也没有发现那是这个陪在他身边的小女孩,无处不在,当我们意识到这个是虚幻的,想竭力去克服时,那么势必会出现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男主也挣扎过,但挣扎无效,他选择了用另一种心态去面对,他坦然接受这个困扰,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幻像存在,同时不被它困扰,正常的生活着,结局很令我惊讶,我以为会是最终克服,皆大欢喜,但并没有,这才是现实!
其实每个人都有心魔,也许是怯懦,也许是退缩,也许是屈服,也许是更可怕的,它藏在我们心中,无法摆脱,电影只是将这个心魔实体化了,然而只要我们漠视它,它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你强它便弱,你弱它则强!
6.《你整我我整你》8分
我曾经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环境到底对一个人会有多大的影响,故事一直留了一个悬念,知道看到瓦伦丁听到杜克兄弟的对话,差不多可以预测到故事的结局了。瓦伦丁在得到一个好的环境时牢牢把握住了,再加上他本身就有这方面的才能吧,再知道事实后也是去不理想办法,而不像另一个主人公,知道事实真相后只想到怎么用武力解决。这一点上明显瓦伦丁更胜一筹。它展示了交易市场经纪人的生活状态,故事后面交易市场的场面,那热闹的场面,在里面有多少人一下由富豪一下变成穷光蛋,此片有许多戏剧成分在内,把矛盾突出表现。
7.《开水房》8分
这是一部反映公司丑闻的剧情片,男主角将选择良心还是金钱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恰到好处,表演相当成功。难以想象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电影表现出来的金融行业的激情,浮躁,疯狂,以及高智商,高风险,高回报真是很典型,连空气中都能嗅出一股钞票的味道,他们拥有了金钱却失去一切。
8.《入侵华尔街》8分
为了给妻子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家产,保险公司拒赔,唯一指望的积蓄,却被经纪人的投资失误石沉大海,负债累累,连工作也失去,妻子自杀,房子被法院会收回。朋友的无能为力,世人的冷漠,美剧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在片头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都想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可这些在现今的社会中变成了一种奢侈。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冗长的铺垫,让人有一种想要按快进键的冲动。结局的大快人心,应该是现今国产电影所缺乏的吧。美国电影一如既往的个人英雄主义,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就自己解决。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要而没有勇气的。所以,当看到最后吉姆同时拥有正义和自由时,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吧。一个人,当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要么低迷不振,要么就站起反抗。当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碰撞,理想会被现实所吞噬。当现实给你致命的一击,这个时候,你是选择认输?还是站起反击?
9.《ceo》9分
一个人会因为个人魅力而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则会让他更有魅力。凌敏是一个需要承担责任的CEO,要命的是,他还是个有魅力的CEO。在开场,漫天的烟花庆祝的不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厂子历经艰辛买到了德国的生产线,而是德国家电展览的开幕。这个时候的凌敏握着玻璃酒杯,沉默地听着德国人说“在80年代中国的企业要是赶上美国至少也要50年。”他还什么都不能承诺,工厂里八百来号人的生存就系在他的身上,他不能后退,他也不允许自己后退。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预想中的顺利,面对七十六台不合格冰箱,这个年轻的厂长对自己狠了心。“产品没有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只有好与坏的区别。外国人都强调产品的质量,用的是一等品,我们不能把二等品、三等品留给自己,因为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一锤子砸下去,砸在对那个刚刚开始经济发展的年代来说数量少得可怜的冰箱上,砸在全厂所有工人的眼睛里,砸在凌敏滴血的心上。这无疑是场壮举,正是这场壮举,砸碎了海尔踏上优质名牌之路的第一个障碍。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诚信,用高质量换来的诚信无疑是凌敏描画宏伟蓝图的正确选择。这份对产品质量近似苛刻的高标准,才造就了后来的辉煌。
10.《伯纳德行动》8分
人性到底是怎样的?什么是真实的人性?这是导演意图做出回答的问题。真实的人性并非是伟大的人性。人性本身或许并不伟大甚至丑陋,但是足够真实。集中营里的一个年轻人希望从中破坏假钞的制造从而达到阻挠纳粹计划的目的,但是这一举动的后果是需要牺牲这些做假钞的人,因为一旦假钞不能按时交出来,他们的下场将显而易见。没错,这很伟大,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革命牺牲精神。但是,到底是别人活自己死还是自己先活下来别人再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Salomon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后者,他不能让这些同伴送死,或者说他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国行为的殉葬品。我相信这是忠于人性的选择,牺牲不能说不是人性的一部分,但那起码不是最真实最底层的人性,人性始终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的。导演很赤裸裸的揭示了这一点,他抛弃了英雄,我们不要做英雄,我们要活着。这就是导演的回答。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三、我推荐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它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安迪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一切都变得不同于以前的古板呆滞,开始有了生气。他是囚徒们的人性救赎者,他要救赎的不仅是自由,还有活力、幸福、知识……他让囚徒们开始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希望不是个危险的东西。安迪建立起图书馆,给他们放音乐,教他们知识。就连固执的瑞德也有了可喜的改变。正是有了安迪的救赎,瑞德出狱以后虽然极不习惯,但毕竟没有步老头子的后尘,因为他拥有了希望,他渴求自由,他想要幸福,他明白了安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真义。面对压迫,面对不幸,不能苟活,要敢于追求幸福。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很多,很多电影,都是在用黑暗的背景,来映衬在这种背景下,人性的光辉。坚强,勇敢,希望,理想,这些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只要我们还是一个“人”。我们的一生总不会一直平静,你要有勇气迎接命运带给你的挑战,咬紧牙关,怀着希望,我们总会踏上那片属于自己的沙滩,同样人终需善良,以一颗善良温暖的心,接纳别人
四、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1电气2班
学号:21211764250
姓名:孟凡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