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与电影有关的故事
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去年,看的是《少年的你》,这个电影从高中就开始盼起,和朋友约定好上映的时候一起去看,可惜后面报志愿没有取到一个学校,所以就变成我和大学的一个朋友去了。电影的主角易烊千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青年演员,选取的题材是饱受社会关注的“校园暴力”,里面的很多桥段都很催泪,记得我们在的电影院坐满了人,所有人因为同一个片段一起哭一起笑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算是我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电影吧。
二.电影评分加理由
1.《美丽心灵》:10分
曾看到一句话“电影总是把精神疾病逼到角落里去。把它表现得古怪、感人、可爱、滑稽、任性、悲惨或是不正当,在这里它就只是一种疾病。”我觉得这句话特别贴合《美丽心灵》这部电影。电影里的纳什、艾丽莎等都拥有美丽的心灵,纳什在面对崩溃的精神分裂症时没有向命运屈服,最后甚至成为国家的英雄,为学术科研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他的妻子在面对这样一个“精神分裂”的丈夫,并没有放弃和离开他,一直对他悉心照顾,陪着纳什战胜了病魔。他站在领奖台上,镜头给到他的妻子的时候,那个场景特别催泪,很有意义的一部电影。
2.《活着》:9分
在看《活着》这部电影之前,我先看过了余华的小说。比起电影的结局和桥段,更打动我的是小说。客观来讲,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里的轻松些。本来是一个喜欢大团圆结局的我却觉得这里的“活着”过于简单了,当时读完小说的时候,我甚至很久没走出来,太压抑了,富贵的一生活的太艰难,最后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生活看不到一丝盼头。相比余华的小说《活着》,电影《活着》则有种入世的味道,轻松搞笑的元素呈现的更多一些,个人觉得没有小说那种沉重深刻的感觉,不过,总体还是很好的。
3.《寄生虫》:9分
对这部电影的最初印象是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给我们,那时候没有机会去看,想不到后面居然能在大学的教室里看完。电影里的“寄生虫一家”实在让我厌烦,到最后那个爸爸因为躲避牢狱不得不常年又居住到地下室,可这惩罚实在太小,我知道他们生活不容易,大暴雨将他们的家冲刷的一塌糊涂,每天下班只能挤在狭窄的地下楼里,可这都不能成为他们去白嫖别人财富的理由,何况那个朴社长的妻子和一对儿女是无辜的。不得不说,如果这样的人如果存在于社会上那可就太悲哀了。
4.《居家男人》:8分
看完电影后去网上看了一些网友的观点,很多人对于“杰克在一个人的单身贵族生活和柴米油盐的美满家庭之间的抉择”争议很大,但其实这个就相当于当局者和旁观者一样的道理,处在那个状态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呢,我们不会有这种先经历一遍再做选择的机会。更多地便是带给我们一种思考,在面对一个人的“意气风发”和两个人的“家常琐事”该如何抉择。
5.《你整我,我整你》:8分
环境到底对一个人会有多大的影响?不同的人在面临同一个环境所做的选择也是各有差别的。电影里的两个主人公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瓦伦丁在得到一个好的环境时牢牢把握住了,而不像另一个主人公,知道事实真相后只想到怎么用武力解决。这一点上明显瓦伦丁更胜一筹。再看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有很多一夜暴富和一夜之间从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的,此片通过戏剧性的呈现方式将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出来了,很容易吸引人的题材。
6.《入侵华尔街》:8分
电影从始至终都是一部悲剧,看完除了结局吉姆勇敢地惩罚了那些华尔街的寄生虫之外,看不到一丝生的希望,生活从来都不公平,只会在你不如意时进行雪上加霜。吉姆本是一名普通的保安,过着不富裕但平静的生活。可是突然间,一切都变得不再平静了,妻子患重病,欠下巨款这些任何一项发生都足以将一个男人压跨,妻子自杀时看的人太压抑,吉姆的生活太艰难了。
7.《首席执行官》:8分
这部影片是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有志青年,奋斗多年当然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发展成为大型跨国企业的辉煌经历,。影片的主旋律很明确:弘扬民族正气,歌颂民族自强自立精神,风格也很新颖,执行官们穿上西装的干练模样真的很帅。
8.《开水房》:7分
赛斯最初的梦想在他的聪明和努力奋斗下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而随着金钱欲望的加深,赛斯贪婪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他开始蒙骗对他一直深信不疑的投资者,自己从中牟取暴利。不久,赛斯意识到他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好友、工作以及公司承诺给他的百万薪酬,甚至还会丢掉父亲的信任。幸好最后赛斯的良心没有让他一直沉默,在为善与作恶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算是给我们良心的一种警醒,比起不正当途径得来的财富,朋友和亲人的信任更为重要。
9.《伯纳德行动》:7分
主人公在面临道德底线和助人为恶的选择时,选择受到了生命威胁的左右,通过对主人公的这种在极端环境里变现出来的矛盾心理的渲染,让观众有了代入感,让人不禁也自发思考如果是自己面临那样的状况该怎么办。
10.《浪潮》:7分
影片中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这些场景都很震撼,特别是那个饮弹自杀的学生的镜头让人汗颜,严肃而有力的抨击了独裁教学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片中的“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个体是如何被集体所异化。但是整个电影的画风都偏单调,讲述的独裁体制也不是很有感悟。
三.电影推荐:
《放牛班的春天》
在没有遇到克雷芒马修之前的莫杭治只是一个空有天才外表的叛逆少年,但也鲜少有人如他那般幸运,在天使般的马修的帮助下,从“地狱之底”般的学校逃出,成为了站在舞台上发光的音乐家。电影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年老的莫杭治的叙述向我们缓缓道来了一个善良的马修在一个特殊学校的事迹,以及他给那些孩子带来的改变,里面的每一首音乐都特别打动我,孩子们合唱的天使嗓音也很清澈。
最后,每个星期六都等爸爸来接他回家的佩皮诺最终和马修坐上了“回家”的车,让我不禁觉得:你看,这世界也没那么坏,太阳下山了夜里还有灯打开。看完也更让我相信,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池塘之底,但它也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光。
四.学院、班级、学号、姓名
人文学院 创意中文 19210614101蔡红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