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网络》,一部急风骤雨般的电影。它似乎在模仿着主人公的成功之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急速上升之后,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创始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不过是个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的26岁年轻人。 那天在离Google总部不远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片中当Zuckerberg决定将当时的the facebook推广到Stanford时,全场欢呼。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自己正生活在世界的中心。而那些因为某个想法就能改变世界——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奇客们正坐在附近某幢房子里猛敲键盘。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先锋,因为在网络上发生的一切,比任何其他的技术革新都能更快速更深入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为什么让作家,电影人,媒体抓住不放的单单是Zuckerberg,而不是Yahoo, Google, Youtube, Twitter…的创始人和CEO?也许是他们的发家史太波澜不惊了吧,不像Facebook几年来不断在官司和关于网络隐私的讨论中挣扎。《社交网络》的故事也正围绕着直指Facebook原罪的两场官司,在听证会和凌乱的过去间跳跃闪回。Zukerberg到底有没有窃取Winklevoss兄弟的创意?他是不是有意背叛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合伙人?就像《社交网络》的编剧,大名鼎鼎的Aaron Sorkin所说,Facebook早期的故事囊括了艺术作品中恒久不变的主题:友谊、忠诚、嫉妒和背叛。在鲜明的时代感之下,它其实有着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子。 Zuckerberg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他的动机不明,似乎永远躲藏在密不透风的语言背后。Sorkin给这部电影奉献了异常凌厉的台词。词句与词句的短兵相接,往往比拳打脚踢的动作场面还过瘾。大卫·芬奇似乎也回到了他拍MV的早期时代,剪辑快速利落,一扫《本杰明· 巴顿奇事》的故作深沉。在这样的节奏下,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被卷入了难以阻挡的漩涡中,每一个人的道德和能力都一样接受审视。如果Zuckerberg是个混蛋,那么与他对簿公堂的人也都得为自己的平庸付出代价。 一个“混蛋”与他周围人的关系始终是这部电影的中心。其实,让Zuckerbeg的故事变得引人入胜的不仅仅是那些争端,而是那些争端在Facebook编织的巨大社交网络的笼罩下形成的反讽意味。Facebook之所以比Google更能引起话题,是因为Google旨在改变我们接触事物的方式,Facebook却直接插入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不论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Facebook的横空出世似乎扰乱了很多东西。当一个人动不动就能拥有几百一千个“好友”时,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人际交往越来越变成单方面的展示与观看时,我们是不再孤独还是越发孤独? Zuckerberg拥有五百万个“好友”,他最好的朋友却在起诉他——这部电影随处可见这样的黑色幽默。对于这样一个略显阴暗的故事,它甚至都有点过于好笑了。 无奈,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史诗。讽刺正成为唯一可信的时代精神(相比起纯情和悲壮)。《社交网络》一方面似乎在反省,可在某种程度上,它与它试图呈现的对象如出一辙,终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影像制造机器的一部分,超高速地记录、展示人类的历史。 今天,Zuckerberg会坐在黑漆漆的戏院里看着几年前自己说过的话被另一个自己念出来。我们或许也会面对那样一天when we are taking the picture even before the event has happen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