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vil 于 2018-12-16 20:18 编辑
一.分享一个本人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叫《举起手来》,主演是潘长江,在我心里,它是代表着我童年和家乡的一部电影。这也是我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电影是我们的村子里播放露天电影。在开播的几个小时前,村子里到处都在宣传:“今天晚上毛大屋放电影了。”,于是我早早吃完饭洗完澡,拉着我的妈妈和弟弟去看电影。我第一次坐在一张大大的屏幕前看电影,也好奇那个发光的仪器。那一整个晚上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有小伙伴,亲人,街坊邻居聚在一起共享欢乐。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村子里在慢慢的发展。后来,我又看了三四遍,再也找不到童年的那种感觉。再说说它的内容吧,那个时候我只是傻乎乎的跟着大人笑,觉得那个像一样走路的人好生奇怪,也不懂得电影要向我们传达什么。而现在再看这部电影:除了拍摄手法有点俗之外,其情节还是环环相扣而且悬念总可以在搞笑之后被揭开,这也是其他剧所不能及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很有高明之处,便是再让观众笑翻之后才想起这还是一部爱国教育片。除此之外,电影浓厚的东北味还有朗朗上口的台词,这都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把原本沉重的历史演绎出令人捧腹的效果,让笑声成为历史的回音。
二、对在本课程中看过的前十部电影按照我自己喜欢的程度打分,分数范围1-10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喜欢,只打整数分,不出现小数点。并且说明我的理由。
1.《活着》10分,
我看过余华的原著《活着》,看书的过程中我的泪水滴在了书的每一页,完完全全地被小说人物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而感动,也同情那个时代中那些人的悲惨命运,也在愤慨那个缺乏人性的年代。电影营造的氛围又激起了我内心的情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主人翁的绝望、无助、无力,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讽刺。影片中人物的渺小无奈,被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于此中“活着”成为了富贵的信念,也成为了电影的信条。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引人深思。
2.《居家男人》8分,
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力一般,但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却值得我们去思考,反省自己拼尽了青春换取所谓成功,在摩天大厦下孤单,在地铁人海中拥挤,在泡吧喧嚣后落寞,把爱情与回忆交付拼搏的人们;可能你在宽敞的办公室内享受着成功的欢愉,可能你在迈向成功的路上欢欣鼓舞,也或许最惨的是你在茫茫黑暗的绝望中品味苦涩,但是有时候“成功”并不是我们所想像中的那样,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往往没有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是盲从了社会的庸俗标准。影片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平静,而不是优越与炫耀,也不是金钱与地位。所以我对这部电影还满意。
3.《出租车司机》10分,
由“光州事件”中的一段真实历史改编而成。 德国记者尤尔根·辛兹佩特在1980年作为日本特派员访问韩国光州,亲历并记录了“光州事件”,在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他冒着枪林弹雨,将记录着冲突现场画面的胶卷送出戒严区,镇压屠杀平民的光州惨案的真相得以公布于世。影片中的场面十分震撼,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生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民的正义感。这种誓死也要让同胞们清楚军政的所作所为,揭露他们的丑恶面孔的责任感,真真实实地触碰到了我的内心。同时也感受到主人翁人性的光辉,他是一位勇敢的爸爸,勇敢的斗士。
4.《开水房》7分,
塞斯-戴维斯是个有创业斗志的小伙,他有梦想,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然而他却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他给顾客买股炒股,最后却弄得别人家破人亡。他也意识到公司干的是违法的买卖。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选择不再继续错下去,最终在警局和父亲解开了多年的嫌隙。这部影片告诉了我:只有经历了磨砺才会成长。不要妄想通过走捷径获取财富,做人做事还是踏踏实实地好。
5.《你整我,我整你》6分,
讲述了两个人互换身份之后的一系列故事。这部电影的内容还是比较有趣的,但是人物塑造我不是很喜欢,电影要表达的东西也是不太明白,有点雨里雾里。
6.《首席执行官》9分,
海尔总裁所说的,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形成国际化的大公司,就要成为狼,这样才能与狼共舞;一个民族要发展强大,就不能只有一个名牌,而要需要很多名牌。我觉得很对,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走出国门,立足世界的企业战略目标,让海尔企业用短短十七年时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通过电影我感受到了,成功是深埋于地下的矿产,要将他挖掘出来,人们往往缺少的是坚持,始终怀着一颗坚持的心,坦然面对一切,将勇气化为战斗力,通过努力,将汗水变成硕果,你定会成功!有人说这是一部鸡汤电影,没什么好看的价值,我认为生活中需要一些鸡汤,需要给我们的大脑充充电。
7.《美丽心灵》9分,
影片是中主人公的原型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纳什,从大学开始就患有精神疾病,一直到遇到了美丽的女主角,他们结婚后他的幻想症越发严重,后来进了精神医院,直到后来,他发病甚至想杀了女主,但是美丽的艾丽西亚并没有弃他而去,在她的的相助下,主人公与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我认为美丽心灵实在歌颂主人公的妻子(个人想法)。人间大爱、美丽心灵历来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愿由心生,景需人定。
8.《入侵华尔街》8分,
这部影片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以及对人们的致命打击。男主角吉姆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经过经融危机后的一系列悲剧的事件,致使他转变成为冷血无情的杀手。让人不得不深思与反省,罪恶的资本主义市场的黑幕重重,我们入市须谨慎,同时世界各个国家也需要实时防范类似2008年的经融危机再次上演。在有秩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赢家永远都是实业家,金融家,普通的人穷其一生所做的不过是巩固他们的地位,名望与金钱。同时也警示我们面对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时,投资者们要勇敢地联合起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像电影的主人公一样以暴力的途径解决,伤及无辜。
9.《伪钞制造者》8分,
故事是以倒叙手法描写了伪钞制造者索洛维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这个关于苟且偷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光辉的同时也是赤裸裸的人性。索洛维奇有自己的原则和独特的智慧。比起缥缈的大义,比起激进的抵制,索洛维奇的“适者生存”更有力量,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道德价值。正如索洛维奇说的“我还活着,这不可耻”,“活一天赚一天”,“就算明天进毒气室也比马上死在枪口下好”,很多时候,我们活着就够了,因为上帝安排的最大。
10.《浪潮》9分,
一位老师用一周的时间培养出了一个班的纳粹分子。仅仅五天,这些学生们完全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完全丧失了了自我判断的能力,而仅有卡罗没有迷失在这股浪潮,他试图去唤醒这些傻子,却遭到了死亡威胁。而影片出乎意料的结局使我震撼不已,甚至算得上是悲剧了。我不禁深思:保持自我独立冷静的思考,在遇到不合理的准则与权威时,能够分辨出来,与之对抗,不让自己身陷其中,做出伤人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警醒与考虑的事。
三、推荐一部没有在本课程播放、而我认为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并说明推荐理由。
我想推荐的电影是《狗十三》,这部电影是由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静林、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理由: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子从童年到成年人残酷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的故事。《狗十三》这部电影,称它为「禁片解禁」更妥当。本片曾在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放映过,但首映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影片被雪藏,这一封就是五年。
主人公是一个少女,李玩,13岁,一名初中生。她的父母离婚了,她被判给了爸爸,父亲再婚后,她便有了弟弟。父亲担心李玩一时接受不了多个弟弟,于是她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怕李玩寂寞,他给女儿买了一只狗。狗被李玩取名爱因斯坦。有了爱因斯坦后,李玩开朗活泼了很多。但在一次偶然疏忽中,狗被爷爷弄丢了。对家里的大人来说,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于李玩来说,它是她的全部,它是朋友玩伴,也是唯一能讲悄悄话的“人”。她不顾家人阻拦,疯狂要冲出去找狗,推搡中,爷爷的脚扭伤了,而从那时开始,错误全变成了李玩的。“爷爷都这样了你还要狗”“怎么这么不懂事!”后来,李玩的爸爸买一只长得一样的狗,骗李玩说是爱因斯坦找到了。可李玩知道,她大哭着对家人说这根本不是爱因斯坦。在大人看来,她是在无理取闹。就这样,叛逆的种子在李玩心中埋下,她开始和家人们对抗。她学会了半夜离家。也学会了找姐姐的混混男友喝酒。她用争吵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可在大人心中,这是李玩变坏了。在一次争吵中,父亲暴打了她一顿。李玩不敢再反抗,她只能萎缩在浴缸一角,啜泣··。从此之后,李玩变乖了,听话了,“懂事了”。父亲的教育成功了······
看过这个影片的人大都会共鸣和共情,这些故事情节真的太真实了。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李玩与父亲的冲突,在每个家庭中,都应该不陌生。他对女儿的爱毋容置疑,在物质上,他从不亏欠女儿。在有二胎后,也在意女儿还给女儿买宠物,除了那次动手,他也从来没动过粗。于他自己而言,他尽到了父亲的责任。但他没想到,女儿竟然会反抗他。女儿顶嘴,吵架,不“听话”,也不“懂事”,还学坏。他不管女儿的情绪,大声呵斥。他也不遵守诺言,带女儿去酒桌。他甚至在不明真相下对女儿动粗···。对家长而言,他们最大的错并不是教训孩子,也不是对孩子动粗,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耐心思考什么是家庭教育。也没想过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他们想的单纯粗暴——“我把好的给你,你就必须听我话”用“为你好”的名义,强迫你去“懂事”。可笑,但绝对真实。影片中,隐喻有很多,也暗示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细节的忽视。就拿牛奶来说。李玩喝牛奶会吐,但奶奶依旧会每天给她准备一碗。“喝牛奶好”李玩有了爱因斯坦后,把牛奶给狗喝,奶奶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皱禁的眉头无声的向观众说出了“真不懂事”这句话。讽刺的是,影片最后,李玩的弟弟也表现出了牛奶会吐这个细节时,大人们依旧没有注意到,依旧觉得是“小孩金贵”“不懂事”···而弟弟,可是备受全家力宠,但依旧,于情感,于细节,没有大人在乎。当影片的最后,李玩妥协一切当了大人心中“听话”的小孩时,我知道,她的青春期过完了,向成人世界的屈服,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在我看来,这才是一部真正的“国产青春片”。不矫情,不造作,不狗血,不痛,也没有爱过。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会在青春期的自己身上找到共鸣。那个人,可能是自己,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生命中的路人。但每一个,都实实在在的影响了青春期,乃至一生。
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学号:17211231230 姓名:尹萍 班级:17化学创新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