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电影《小丑》拿到金狮奖,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往年金狮奖得主都是一些文艺片,《罗马》《水形物语》《离开的女人》《来自远方》,而文艺电影经常不注重叙事,在拍摄手法、剪辑和内涵上下功夫。而超英片本质是爆米花电影,以观众老爷看着爽为根本目的,把观众老爷伺候好了就有钱赚。和漫威电影不同,DC电影总是以黑暗人性为特点,甚至有些反社会,像《v字仇杀队》《蝙蝠侠》三部曲这些电影,在追求商业化的同时,也有艺术成分在其中。斯特塞斯(《华尔街之狼》)和弗朗西斯福特科博拉(《教父》)等大导演抨击漫威电影不是电影,却不抨击DC的理由。 严格意义上说,《小丑》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超英片,在这部电影中,蝙蝠侠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父母也刚刚遇刺身亡。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怎么一步步走向我们所定义的正义的另一面的。亚瑟也曾努力使自己变得不那么像一个笑话、也曾一次吃七种抗精神病药物、也曾随身带着一张写着我有病的纸条、也曾希望把欢乐传给身边的人们,但是在别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怪胎、只是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只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小丑。当他一次又一次地碰壁,扮小丑被一群混混抢广告牌并暴打、逗小孩开心却被小孩妈妈警告离我孩子远点、发现相依为命的母亲在小时候虐待他、意识到暗恋的隔壁女主人根本就不喜欢自己,最后,最喜欢的主持人嘲笑鼓起勇气做脱口秀却狂笑不止的亚瑟成了压垮亚瑟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在这时,亚瑟才真正成为了小丑。我更倾向于亚瑟和小丑是依附于同一躯体的两种人格,在经历了这一切,小丑人格逐渐占据了主体。 想要了解小丑,首先要了解哥谭,我没看过《哥谭》电视剧,也没看过原版漫画,只能从电影《小丑》《蝙蝠侠》中尝试去理解哥谭,哥谭,正义和邪恶并存,贫困和富裕并肩。在哥谭,小混混黑帮随处可见,警察腐败不堪,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负更弱的人,在哥谭,没有钱你什么都不是。亚瑟就是生活在哥谭最底层的人,他一开始只想好好在哥谭立足,将欢乐带给身边的人,但当发现妥协行不通时,亚瑟只能反抗,正如他在节目上说的那样,“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为什么都是由你们来定的?”亚瑟想从秩序的受害者成为一个秩序的制定者,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失败的理由是他生活在别人制定的秩序中,而那个人刚好是他的对立面,亚瑟受够了这种被秩序拴着的生活。 当小丑在节目上大谈自己杀死三个人并以此为荣时,当小丑在节目上拿枪杀死了曾经最喜欢的主持人时,哥谭的市民纷纷暴动,戴上小丑面具,像极了《V字仇杀队》结尾人们戴上v的面具,人民不是能忍受这种生活,他们只是缺少一个领袖,一个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船上的领袖。而小丑,这个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这个漫画史上最受人欢迎的反派角色,这个蝙蝠侠一生的宿敌,恰好符合这个领袖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