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生意义 VS 找女儿,电影选择了后者,一个更容易被视觉化呈现的行动目标。但这项改动使创作者面对了一道难题,如何让观众共情"找女儿的人疯狂到去杀一个无辜的人"这件事,如何让观众产生"啊,他真的太可怜了,去杀人完全可以理解嘛,要知道他失去的可是自己心爱的女儿呢,要是我要会大开杀戒的"的想法。我认为电影给出的答案不够信服。
关宁对女儿的爱和一般父亲有什么不同?他之前为女儿做过出格的事吗?他为什么能做到没有心理障碍的杀人?这些事情都没有铺垫。也许会有些做了父亲的观众只要听到"女儿丢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内心马上就会涌上来杀了全世界的狠心。但我想多数观众仅靠一首儿歌应该无法充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