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话西游》来源于我们所熟悉的“西游”母题,因此,在考察《大话西游》的精神内涵及其潜在结构时,我们不可避免要追溯到它的母题,即古典小说《西游记》。在古典小说《西游记》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部小说在结构上是一个“加冕”的过程。如果把目光集中在孙悟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整部《西游记》是一个对孙悟空不断加冕的过程。从天生石猴到得道成仙(被封为“齐天大圣”)再到取经成功最终成佛,这是一个典型的“加冕”过程,而且这种“加冕”是被正统的神话话语系统所认可和推崇的。然而在《大话西游》里,这一切都被彻底地颠覆和解构了。与小说《西游记》相比,影片《大话西游》则是一个彻底的“脱冕”过程。下面我们来看看《大话西游》是如何进行“脱冕”的。与小说《西游记》相比,影片《大话西游》已经不再是一种文人生存方式和文学承当形式,而只是一种游戏、休闲方式和宣泄、狂欢途径。它采用一种极其“另类”的话语形式破除了文学旧制,使“脱冕”后的文学女神走下了神坛。正如巴赫金论及狂欢节活动所说的“以丑角弄人身份亵渎神灵”,让充满欢笑的怪诞、嘲弄、调侃、滑稽、耍贫嘴、假正经,以及各种民间民俗文化来颠覆尊贵和典雅,把传统的文学经典范式和文学价值弄得“兜底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