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2019第一学期作业(周四,北校区)

  [复制链接]

0

主题

20

帖子

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2
111#
发表于 2019-6-24 20:48: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与电影有关的小故事
前段时间,被禁了5年的电影《狗十三》终于在影院上映了,我发现影片中少女李玩的成长经历里,有太多场景,真实、熟悉,且令人似曾相识。影片中为了让好动爱玩的少女李玩收心,大人送了她一只狗,来分散她的精力。李玩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强塞的礼物,但是后来,她接受了——它给她带来了陪伴与安慰。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狗不见了。一开始,李玩是有些任性的,她不顾一切地想找回狗,遍寻不到,就郁郁寡欢,甚至在外买醉。年迈的奶奶为了找她,在街上走丢了。这触怒了孝顺的父亲。他用毒打,用最传统的棍棒教育,让李玩认错,逼她答应再也不去找狗。后来,李玩接受了家人安排的第二只狗,并按他们期待的那样,假装它是走丢的那只。但最后,第二只狗也在一系列的冲突中被送走。这一次,她终于“长大”了,不再为失去狗而闹事,她懂事而顺从地陪父亲的朋友喝酒、若无其事吃下狗肉、也不再跟弟弟争吵。而镜头另一边,我们来看李玩的父亲。在家里,他对爷爷毕恭毕敬,爷爷一不高兴,他就会迁怒于女儿;奶奶为孙女走丢,被他一气之下暴打。在社会打拼,他在合作伙伴面前圆融世故,可以毫不在意地让女儿和他一起在酒桌上敬酒,如大人般奉承客人。因为他自己曾是个懂事的孩子、成熟的大人,自然而然地,他也在把女儿往这条路上走。电影最后,李玩的弟弟被送去学滑冰。冰场上一次次地无措摔倒,教练只坚持让他自己站起来,而没有给一点安慰鼓励。“牛奶换了红酒,旱冰变了刀冰,成长中总有我们学不会的事情。”仿佛预示着,这个家庭曾经施加给李玩的壳,也注定会落在这个男孩身上。原来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里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所以,家庭既可以作为向外厮杀的盔甲,也可以是让你倒地而亡的软肋,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最初的养分与情感体验,也影响着我们后续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缺点,有支持,也有伤害与阴影。

二、喜欢的前十部电影的评分及理由
1.《活着》(10分) 影片透过对男主福贵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活着》这部电影的跨越了冗长的时间,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平的30年: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相争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最后到60年代末的结束浩劫。短短两个小时之间,仿佛经历了好几个年代,从开始的一盏茶杯、一本赌账,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最后到区长的汽车,每一个变换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经济背景下的不同生活状态。影片最后福贵说的:鸡长大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就变成了牛,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中国农民的朴素观念,鸡、鹅、羊、牛,中国农业的基本要素不断膨胀,就是财富的累积,最后“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代表了当时的意识形态的宣传,过分理想化,仿佛突然突破天际,实现了人类的终极梦想。
2.《美丽心灵》(9分) 本片主人公拉塞尔•克劳在研究生时期便发明了自己的博弈理论,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一时之间名声流传,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但是才华出众的纳什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该症状困扰了他的正常生活,使他向学术上难以迈出更高的步伐。面临着这个令人害怕的症状,妻子艾丽西亚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尽管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妻子也并未放弃纳什,并且一直帮助丈夫与病症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凭借自己个人的意志力量,纳什始终坚持工作社交,并且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博弈理论更是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在无常的命运中,学会与自己和解,与平平凡凡的世界相处,平淡才是生命的主旋律,伟大也许只是平淡生活中闪耀的一个里程,拥有一个美丽的心灵,学会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在平凡之处有伟大之时。
3.《你整我,我整你》(9分)  影片采用故事情节设置巧妙,总是在不经意间出乎观众意料,两个主演黑人比利和金融家路易斯风趣生动地演绎了在杜克兄弟的一美元赌约下发生的类似互换身份的游戏。影片不单单只有幽默风趣,还意味深长。将期货市场巧妙地嵌入到影片中,影片的高潮部分就是金融家路易斯和黑人比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期货买卖橘子,让吸血资本家杜克兄弟在引以为荣的期货市场上濒临破产,报复两兄弟的恶劣行径。电影采用夸张的方式,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的事情,在电影情节的铺垫安排下,又显得不突兀。农业部部长在电视上宣读橘子的收成、一个街头乞讨的黑人小混混却在短时间内学会买卖,无良吸血资本家以一美元做赌注证明是环境影响人,还是人影响环境,万贯家财的杜克兄弟面临交易所追加保证金而破产,一天时间内就可以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两者的转变等等,很多情节的设定都与现实世界好不相关。可是,就是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情景设定下,当看完这一部看似无厘头、似乎只有笑点的影片后,我在感受到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在众多的桥段设定中都暗含这很多道理,包括人生、财富、经济等等。看完影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经济对于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4.《浪潮》(9分)  《浪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德国一所学校的故事。独裁统治课教授文格尔在授课时问及学生独裁统治在当代现实中是否还有可能重现时,学生们都表示怀疑,并对文格尔教授的肯定答案嗤之以鼻。文格尔因此在班级中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他给他的班级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服饰、统一的口号以及统一的打招呼方式,并给这个组织取名为“浪潮”。逐渐地,“浪潮”变得越发庞大与复杂,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制,当一系列冲突爆发后,文格尔教授在大礼堂里召集了所有浪潮成员,在所有成员将他视为领袖的时候当头棒喝,一语点破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独裁统治。然而事态发展已经超出预料范围,一位名字叫做蒂姆的“浪潮”狂热拥护者由于不愿意接受突如其来的现实而开枪打死一名同学,他自己也饮弹自尽。回溯历史来看,每一次极权主义的兴起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自称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活跃其中,他们以教育群众、改造人性为名,为全能的权力出谋划策,制造出了千奇百怪的人间地狱。
5.《首席执行官》(8分)   贯穿始终,影片讲述的就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演变成一种精神,一种海尔精神,一种民族精神。故事主人公凌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成就就取决于他的思想体系,正是他高瞻的眼光,果断的决策,才是海尔杀出重围,走出今天的成就来。最初到德国引进生产线,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生产线,几乎是毫不可能的事情,谈判过程是艰辛的。正是主人公的坚强信念深深打动了对方,最终将生产设备引进到海尔来。当时凌敏说过一句话,大家都记忆深刻:“今天我们不砸冰箱,到时候别人都来砸我们厂了”。成功是深埋于地下的矿产,要将他挖掘出来,人们往往缺少的是坚持,始终怀着一颗坚持的心,坦然面对一切,将勇气化为战斗力,通过努力,将汗水变成硕果。
6.《居家男人》(8分)   普世价值观的winner,如华尔街的Jack,事业成功,冷静聪明,开好车住豪宅,寂寞长夜有美女相伴。“凡事有规划。从不怀疑,绝不遗憾”。当然也有压力山大、忙碌到圣诞节了别人与家人团聚,他却如工作机器一样为下一桩生意做准备的时候。这样优越的生活需要出众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反观作为轮胎销售员生活在新泽西的Jack,有温馨的家,有善良迷人的爱妻,有一双正在成长的可爱儿女,有可以痛快交谈运动的哥们朋友。就像大多数平常人一样,收入平平,地位平平,买不起法拉利,穿不起上万的定制西装,但小日子过得简单实在。淡如流水觉得安心,胜过一切刻意营造的罗曼蒂克。选择没有对错,也没必要用winner或loser来贴标签和评价。只要做出选择的人没什么后悔,对选择的生活甘之如饴,不管哪一种,对你来讲就是合适的。
7.《开水房》(8分)  在电影中,吉姆向新员工展示了自己的法拉利和豪宅,直截了当地给他们灌了一大碗毒鸡汤:他们说钱买不到幸福?看看我脸上的微笑!最后,莱昂纳多喊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我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赚大钱,来解决这些问题!语言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魔力的事物,隔着电视屏幕,笔者也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激昂和狂热。至于如何鼓动客户入瓮,他们更是有一套。哪怕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话听筒,好的话术也能像一把无形的钩子,把电话那头的贪婪和欲望钩出来,成为砧板上待杀的鱼。装腔作势似乎是最高的水平。
8.《国家破产之日》(8分) 在《国家破产之日》的三条线里,政府和平民这两条线都是在不断沉沦中,在危机发生前一周,政府相关部门便已经觉察到了金融危机的来临,然而,他们却选择不预警,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维护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稳定”,而在危机发生后,政府高官们想着的,无非是如何为自己捞好处,以及保护大财阀的利益,理由同样煌煌——保护了大企业,就保住了韩国经济的根本。而平民们呢,他们太过信赖韩国政府,坚信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有解决之道,同时坚信韩国经济仍然会一马平川,举债、扩大再生产,结果陷入资不抵债的恶性循环中。老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国家破产之日》对于那场金融危机的反思,归因在于人性、政府和IMF,或许能投国民心头所好,但实在是子弹射偏了。
9.《入侵华尔街》(8分)  影片中的吉姆就是其中一个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下层普通民众。金融危机不仅仅对银行等一些大企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平常百姓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货膨胀降低了人们的支付能力;众多企业工厂倒闭,致使许多民众丢失了赖以为生的工作;经济困境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日常开支也要一再缩减。面对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时,投资者们要勇敢地联合起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不是像电影的主人公一样以暴力的途径解决,伤及无辜。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金融企业,TBC海湾资本必将不忘初心,始终致力于合规经营,助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10.《阿丽塔》(7分)  在26世纪,讲述了身处末世,幸运重生的机械女孩阿丽塔为了改变世界而勇敢奋斗、踏上探索真相旅程的故事。仔细思考电影的背后,会发现悬浮半空的撒冷之上,似乎是住着一个能操控一切的“神”,或者说是一群自诩为神的高等人,他们冷漠地看着脚下的大地沦为废墟,无情地嘲笑着底下的低等人苟且地聚集在他们所丢弃下来的垃圾身上,建造城池,改造身体,并引以为傲。他们戏谑地看着,建立了所谓的规则,似斩断了与人的所有联系,让人们不免望而生畏。只要有一点点的不平凡和不一样,就足以激起人们厮杀和奋战的欲望。似乎就是人性。我们浮沉在人性的悲凉和伟岸之中。可是在那“撒冷”上,高等人俯瞰的眼中,他们终究只目击了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三、推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监狱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秉持的价值观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生活里某种默认的形式非常相同。我们常常就处在这些一堵堵高墙所构建的牢狱当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为之所同化着。“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人一旦没有了希望,就几乎和傀儡没什么区别了。电影中的男主角也曾浑浑噩噩,深以为自己也会一辈子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愧疚的一生。但在他得知杀死自己妻子的真正凶手后,安迪开始反思自己,进行自我的灵魂救赎。于是他开始越狱,在狭小的臭水沟管道中,他整整匍匐爬了500米,于他而言,那就是通往自由的方向。最后的他,也终于如愿完成了,对灵魂的自我救赎,重获新生,以另一个身份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电影的最后,瑞德出狱,重获了自由,被体制束缚已久的他自然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也想过和狱友老布一样,死了一了百了。但安迪交代给他的任务支撑着他没有倒下,他如约去找了安迪留给他的铁盒,盒里的纸条上说:如果你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也许你还可以再往前走一点。最后,他在海边找到了安迪,像往日他们所构想的一样,投入了自由的怀抱里。鲁迅先生说过:“人这一生,贪图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经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处在逆境之中,放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坚持一定是最酷的事。也许我们被困在各种体制下挣扎不得,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体制所同化。只要坚持,有朝一日我们也一定会有能力打碎枷锁,在体制下完成自救。因此,自由和救赎是掌握在自已手中的。
四、法政学院 18政教 18210231116 雷沁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112#
发表于 2019-6-30 01:03:35 | 只看该作者
—17210821310吕韩伦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学期的影视鉴赏课结束了。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另一种角度来欣赏电影——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通过经济学来看电影会明白电影带给人们的实际意义。 这学期欣赏了近二十部电影,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节课的电影——《活着》。 《活着》是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个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但影响最深的还是像徐福贵这样普通的底层人物;任何一个时代的经济变化都一定能影响到徐福贵的一生。我们常说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那么究竟是时代的改变带动着人的改变;还是人的改变推动了时代的改变? 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法国人这么说。余华被誉为当代的查尔斯.狄更斯,德国人这么说。余华对历史进行清算,其中的讽刺会咬人,冷嘲热讽中充满苦楚,他的文字神奇又尖锐,壮丽又肮脏,他永远不敢在故事中太过纪实,人们便称他后现实主义。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们不是“富贵”,但每个人也都是“富贵”。因为我们自己,但我们面对时代带给我们的苦难时也同样的无助。我们有太多的悲哀,太多的无法掌控,太多的不可预测。而这是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与赋予的。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113#
发表于 2019-6-30 01:17:57 | 只看该作者
一、由于本人之前并没有看过这些电影,所以改为影评望老师见谅。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学期的影视鉴赏课结束了。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另一种角度来欣赏电影——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通过经济学来看电影会明白电影带给人们的实际意义。 这学期欣赏了近二十部电影,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节课的电影——《活着》。 《活着》是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个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但影响最深的还是像徐福贵这样普通的底层人物;任何一个时代的经济变化都一定能影响到徐福贵的一生。我们常说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那么究竟是时代的改变带动着人的改变;还是人的改变推动了时代的改变? 余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法国人这么说。余华被誉为当代的查尔斯.狄更斯,德国人这么说。余华对历史进行清算,其中的讽刺会咬人,冷嘲热讽中充满苦楚,他的文字神奇又尖锐,壮丽又肮脏,他永远不敢在故事中太过纪实,人们便称他后现实主义。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们不是“富贵”,但每个人也都是“富贵”。因为我们自己,但我们面对时代带给我们的苦难时也同样的无助。我们有太多的悲哀,太多的无法掌控,太多的不可预测。而这是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与赋予的。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 二、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打分:7 这门课我确实收获了很多,并且没有无故旷课。不足的地方是在由于学院的事情的的确确缺了几节课,为此跟老师道歉。这门课使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赏析电影,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三、推荐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很激励人的电影,也是一部在看后带给人很多思考的电影。影片的主人公在经历了种种不幸的事件后,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认为自己是不行的。成功,首先要坚信自己能行,就像他对自己儿子讲的话一样:“永远也不要让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就算我也不行。你有梦想的话,你就得保护它。”  关于幸福,幸福是什么?它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加德纳成功地成为经纪人之后,他走在人群里,说“This is little part, it is call happiness”(这短暂的一刻,叫做幸福)。我们为什么常常感到不幸福?因为,我们常常有意地把目标定在我们的能力之上,以至于我们努力了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时就会有挫折感,幸福感就消失了。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 四、 学院:音乐学院 班级:17音教3班 学号:17210821310  姓名:吕韩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GMT+8, 2024-11-30 06:15 , Processed in 0.2722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