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标题:
《活着》观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叶静娴
时间:
2020-3-23 11:01
标题:
《活着》观后感
《活着》这部影片反映了文革和大跃进两个历史时期中,富贵一家人的悲惨命运。我们在为主人公们的生活感到同情时,也了解到了当时生活时代的黑暗性。文革时期人们抵制了几乎所有的文化而一心拥护毛主席,人们的思想没有了自由,也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而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利用一切铁质的东西去炼铁。虽然人们看似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失去生产资料的人们注定会导致生产积极性落后,最后因劳动成果有限而陷入普遍的贫困当中……学校让需要学习的学生去炼铁,更是凸显了那个时代人们思想的愚昧与荒谬,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动荡的时代当中,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如果社会不能良好地发展,那最终受伤害的就是老百姓。
作者:
程浩
时间:
2021-12-21 00:50
我从《活着》中看到了制度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制度通过经济又影响了每一个人,牛二对还是少爷的福贵尊敬有加,却只是贪那一个院子,最终也因制度改变,对院子的贪,变成了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贫穷的福贵却因牛二借他的皮影为共产党士兵表演而成为革命人士;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肯定没想到会有个叫有庆的孩子因为炼钢到深夜,第二天区长视察炼钢时在墙根昏睡而丧命;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也不会想到文化大革命会给中国带来黑暗的十年。规定制度的人,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我作为一个公民,一个学习过经济学的公民,应该学会看国家的政策,为国家制定政策提意见,相信但不迷信政府,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发展之道。
作者:
20政教李嘉欣
时间:
2021-12-23 02:40
希望是梦里会开的花,带着梦,带着希望,才能拥抱明天
作者:
20政教李嘉欣
时间:
2021-12-23 02:50
20政教李嘉欣 发表于 2021-12-23 02:40
希望是梦里会开的花,带着梦,带着希望,才能拥抱明天
认可这个观点
作者:
20政教李嘉欣
时间:
2021-12-23 02:51
这是一部关于希望的经典之作。监狱关不住希望。主人公安迪遭人误解,身陷囹圄,靠着内心无比的坚定,在无尽的等待中,利用智慧和希望,用一把小铁锤救赎了生命,同时救赎了监狱,并将希望的种子播种到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说,安迪是英雄,是强者。安迪与瑞德的缘份和友情也很打动人心。值得一看再看。
作者:
赵韩欣
时间:
2021-12-23 18:45
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像蝼蚁般力量微小。
作者:
Sjh0917
时间:
2021-12-23 21:06
人们的思想没有了自由,也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而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利用一切铁质的东西去炼铁。虽然人们看似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失去生产资料的人们注定会导致生产积极性落后
作者:
ZAO
时间:
2021-12-23 21:27
认可这个观点
作者:
ZAO
时间:
2021-12-23 21:27
认可这个观点
作者:
听听歌
时间:
2021-12-25 12:16
其实普通老百姓只不过想活着,简简单单就好
作者:
yuxingyu
时间:
2022-5-12 19:01
人生就是起起伏伏,跌宕不断的,活着也成为了一种勇敢,电影留下的希望也成为了活下去的动力
作者:
111
时间:
2022-5-17 19:23
《活着》这部电影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从原著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轻松些。张艺谋加了一些讽刺的东西。例如:救凤霞的教授因为太饿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去动手术,眼睁睁地看着凤霞被红小兵们弄得大出血死亡,还有加了福贵靠皮影吃饭的情节。导演完全理解了原著,并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东西。相比余华的小说《活着》,电影《活着》则有种入世的味道,是张艺谋拿了一个讽刺的笔,给观众展现了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个生离死别,风风雨雨的农民家庭。
作者:
21国贸2王一雅
时间:
2022-5-17 22:26
人的一生当中所经历的苦难绝不会比这本书中的还多了,每当想到这里在面对那些小挫折的时候,都会觉得已然豁达了很多,这也许就是作者余华的另外一层含义,希望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活下去,终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作者:
章丽萍21国贸
时间:
2022-5-18 15:13
我怜惜的不是家珍,虽然在书里为她唏嘘过,不是福贵,多少有自己造孽的成分,不是有庆,小说里是因抽血而失血过多夭亡,电影中未免过于血腥,砖墙倒塌后的血肉模糊,真实的...我怜惜的是从头至尾,一句话也未曾说过,想说却不能说的凤霞。
作者:
啵啵的小宝贝
时间:
2022-6-7 20:51
《活着》这部电影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从原著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轻松些。张艺谋加了一些讽刺的东西。例如:救凤霞的教授因为太饿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去动手术,眼睁睁地看着凤霞被红小兵们弄得大出血死亡,还有加了福贵靠皮影吃饭的情节。导演完全理解了原著,并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东西。相比余华的小说《活着》,电影《活着》则有种入世的味道,是张艺谋拿了一个讽刺的笔,给观众展现了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个生离死别,风风雨雨的农民家庭。 这部有着玄色幽默的影片,触及了太多的时代硬伤,人物 命运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悲苦和无奈与时代气味严密相连,与社会内涵息息相关,在对“大跃进”和“文革”看似温顺的嘲讽中,实际上带着太多的时代烙印,那种游 荡于人们糊口生涯空间中的无助与绝望让人不禁窒息。
作者:
韩正阳
时间:
2022-6-12 19:38
很不错的电影
作者:
石卓凡
时间:
2022-6-13 17:54
这部电影将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关系处理很好,同时也具有史诗般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同时其种人物的经历给人心灵带来无限的触动,人物的品质带给观众无限的精神鼓励,这又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
作者:
庞晶晶
时间:
2022-9-28 21:53
这部电影记录了主人公命途多舛的一生,在这部电影中,真实地刻画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苦难,电影中的皮影戏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要线索,充分展现了电影的美感和真实感。也是整部电影的另一条暗线,蕴含深意。
作者:
Emily
时间:
2022-11-27 15:05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影片以福贵一家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透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解放战争、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最后,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得麻木,失去的太多,面对生活,大概只剩下“活着”。影片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
作者:
X-min
时间:
2022-11-27 16:35
看完电影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被笼罩在一卷黑色的篷布之中,而这张蓬布又有多处破损,零零星星从破损处可以透入明亮的光束。这群生活在特殊时期的人的生活是艰辛的,厄运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去,生活里充斥着黑暗的色泽。然而不得不说他们又是顽强的,任尔东西南北风都不曾向生活妥协,那“会越来越好的”眼里闪烁的光啊,是会蔓延成大把的光束啊,在黑暗中照亮他们的生活。纵使是艰难岁月,也要顽强地活下去。
作者:
21国贸沈佳
时间:
2022-11-27 19:48
好好活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去追寻自己活着的意义。
作者:
21211860222
时间:
2022-11-29 21:58
福贵女儿因难产而死,看似是个人命运,但其实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若不是资龄大的医生因文革被打入牢中,她或许还有命在!
作者:
delores
时间:
2022-11-30 23:02
没病没灾,健康活着依然是很大的幸福了。这大概就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
作者:
manshen12
时间:
2022-12-3 16:55
《活着》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历史下人民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从解放战争,大跃进,下乡劳改,文革批斗......时代在进步,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和繁荣,也许文革这一代的故事,再也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活着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奢望,甚至成了很多人唯一的追求,大跃进时候导致的逃荒,知识分子等等受到的迫害,都成了那个时代有力的步伐,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可以左右时代,没有人可以反抗时代的力量,他们所做的就是默默忍受,默默坚持,直到拨开浓雾的那一瞬间,阳光洒向土地,生活重燃希望。
作者:
晏南NMX
时间:
2022-12-9 14:35
福贵到最后只剩下人生存的唯一理由--活着。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活着的,只是再想起这本书时, 也许刚好在疫情期间,每天能看到很多生死别离的新闻,内心有了些许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远比我们想 象的宽广,而活着,就要担当更多难以承受的苦痛,这是对生命最后的敬畏,也是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乘 性--活着。
作者:
21计本1王露仪
时间:
2022-12-11 21:17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动荡的时代当中,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作者:
22财务1任书梵
时间:
2023-5-7 01:45
活着》是一部看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电影,作品中的亡家,亡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但是所有的情绪都在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入侵观者的思想。看完后,不觉悲凉,悲哀,悲伤起来。似乎所有的苦难他都经历了,不禁自问:活着的意义何在?
欢迎光临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http://wdjjlt.org/y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