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标题: 《活着》观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18211457229    时间: 2020-3-8 13:40
标题: 《活着》观后感
说实话看完这部影片——《活着》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惨,最开始是富贵赌博输了家产老父亲被气得去世了,后来儿子也出了意外,总以为女儿能有个美满家庭了,可是最终却也因难产而死,这部剧真的是叫惨不忍睹啊

作者: 林慕肖    时间: 2022-11-26 22:06
我觉得福贵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缩影,生活在苦难当中却又能凭借自己的顽强坚毅和苦难抗争。

作者: 21应数1杨帆    时间: 2022-11-27 00:59
这部电影看的十分压抑,富贵的两个孩子也十分让人惋惜

作者: HuiJN    时间: 2022-12-4 21:01
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就是蹉跎了一辈子。生活不易,还是得这么活着。笑中带泪,死人堆里暗暗许下活着的誓约,可谁也不曾想大环境下生活的艰辛。国师在第五代导演最好的时期奉献了极其有温度的作品。经年以后,鹤发的富贵摇着蒲扇回想那天不让有庆上学,少买几个馒头就好了,可生活不曾回头。

作者: 兮兮    时间: 2022-12-4 22:33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多自序的书,竟然有中文版自序、韩文版自序、日文版自序、英文版自序。这些都还算对劲,毕竟嘛每翻译一次就给不同民族的人们解说一下,尚可理解。可是这个麦田新版自序…但是读完这些自序,我也就懂了。就像出门约会前反反复复检查自己的妆容和服饰,为了给对象看到最完美的一面一样,余华的不同版本的自序,都是为了给读者呈现出更丰满、更完美的《活着》。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余华在成长,他的心态、想法也都在不断丰富和被丰富。他所要展现的和所能展现的,也越来越丰富。这造成了几个版本的自序里的同与不同。

中国的很多小说,都是植根于特定时代的产物,像《红楼梦》、《子夜》等。《活着》也不例外,其背景是中国文化背景第一惨、政治背景第二惨(我觉得最惨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新中国成立前十年到文革时期。作者集中描写特定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以小见大,不仅表现了深刻的关于生存的主题,更表现了时代的愚昧性,而其反衬出的福贵、家珍、凤霞、有庆在悲剧中的乐观善良则更显难能可贵,也令人敬佩与心疼。当然了,余华对于意识形态、政治生活的讽刺远不及《双城记》的锐利直接,更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作者: Szf2123135432    时间: 2022-12-5 11:10
活着这部电影我看着很压抑

作者: 22211220107    时间: 2023-6-14 19:26
《活着》让我明白,人生的苦难与欢笑并存。电影以福贵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如何努力活下去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生活的真谛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毅力。不论生活如何变迁,我们都应勇敢地活下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作者: 22211860237    时间: 2023-12-12 18:47
看过。挺好看的。

作者: wxy666    时间: 2023-12-13 15:59
在我眼中,徐福贵是悲惨的活着。他因为沉迷于赌博,从大富大贵沦落到一贫如洗。他父亲变卖家产,为他还债,最后抑郁而终。当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却不幸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历了枪林弹雨,生离死别后,重新回到家中,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母亲因病逝去,女儿因一场大病,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成为了残疾人,妻子家珍因过度劳作也病倒了。看到这悲伤的一幕,他自责,他后悔,他痛心。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自然灾害,粮食失收,全家人靠吃草根过日子。后来因儿子有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不得不把女儿凤霞送人换钱。他们一家过着艰难的生话。接着因为儿子有庆与县长夫人的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去,全家陷入悲伤中。后来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扁头二喜喜结良缘。当他以为好日子要来的时候,凤霞在生产一名男婴后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人家再次陷入悲伤中。三个月后,家珍因忧伤过度也相继去世了。福贵与她女婿二喜决定把孩子苦根抚养成人。但天有不测风云二喜在工地上发生意外而去世了,福贵便把外孙苦根带回乡下生活,两人的生活相当艰难。有一次苦根生病了,福贵心疼他,便把平时视为美味佳肴的豆子煮给他吃。不料苦根因吃豆子活活撑死了。最后,迟暮之年的他花尽毕生积蓄买了一头老牛,彼此相依为命。
福贵的一生不正是告诉我们:人是痛并快乐着活着。人活着是悲惨与幸福是相交的。虽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许多挫折与坎坷,但是一定要坚强的活着。哪怕是像野草般卑微艰辛,我们也要坚强的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会有希望;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不会辜负自己,不会辜负亲人;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能把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走出万丈光芒。

作者: jy3913    时间: 2023-12-13 20:48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词语里充满了力量 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一辈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去,对于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伤,唯有默默承受,岁月的变迁,渐渐磨平了苦难的痕迹,像牲口那样的活着,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 或许正如影片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就是为了活着而本 身活着。或许正如那句话所说,“人生而一人。死 后,仍是一人。除了过自己的人生外,其余一切,不 过背景罢了。活着,在自己的心灵指引下,自由的 去过属于自己的一生,是我们每一个人最为正确的选 择,甚至是使自己这一生不虚度光阴的唯一选择”。

作者: 1790153107    时间: 2023-12-14 00:04
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作者: 1790153107    时间: 2023-12-14 00:04
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作者: 22210411319林典    时间: 2023-12-14 10:42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险阻要乐观面对,努力解决问题,勇敢地活着。

作者: 22政教2班林致锦    时间: 2023-12-15 20:16
《活着》是一部史诗般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似乎暂时放弃了他对表现中国民俗本身的热衷,而转向用中国民俗去表达他对人在世上的命运关注。没有一部其他的张艺谋的电影具有《活着》这样深刻的内涵。

作者: LINcyq    时间: 2023-12-16 15:03
确实涉这样的

作者: LINcyq    时间: 2023-12-16 15:03
挺惨的最后

作者: LINcyq    时间: 2023-12-16 15:04
生活还得继续

作者: 22工业马晴晴    时间: 2023-12-17 20:34
这是一部改编自余华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民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变迁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人生经历。影片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命运,同时也表现出了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复杂。

作者: gzks    时间: 2023-12-17 22:34
经典中的经典,无需多言,绝对值得一看!

作者: 22211430205    时间: 2023-12-18 11:22
我觉得福贵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缩影,生活在苦难当中却又能凭借自己的顽强坚毅和苦难抗争

作者: 缪有炜    时间: 2023-12-18 19:00
看着很压抑但颇有感触

作者: 强久卓玛    时间: 2023-12-18 19:01
#从电影主旨来说,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说本身的主旨。余华写活着的本意并非是为了赞扬生命的强韧,也无意在文字中鼓励人们追求希望、信念等美好事物。小说中的结局是除了富贵之外所有的人都死了,只剩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足以支撑生命存在的爱情、亲情、友情都不存在了,而他还继续顽强地活着。所以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这种对于活着本身的诉说似乎才是余华的本意。他像一个完完全全的旁观者,冷冰冰地叙述着富贵悲剧的一生,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色彩,不去评判富贵对错与否,甚至不愿剖析富贵的内心,采用一种“隔离式”的叙事手法,仅通过对人物行为的白描来为读者提供这样一种形象,而对这一形象的内心活动却全然不管。余华并不是在透过富贵的一生来向我们传达他具体的价值判断,并不是要告诉读者如何活着才是好的或对的,他所要传达的是高于此的对于生命本身的哲学性思考,想通过文字告诉读者究竟什么才是生命,什么才是活着,他在探寻活着的本质形态究竟是什么,并由此表达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这一点在电影上的表现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电影对主旨做了修改。结尾处家珍虽然患病却仍旧活着,在小说中应已去世的女婿和外孙也还健康无忧,四个人虽然经受了种种不幸与痛苦,却还能坐下吃饭聊天。对于这里的富贵来说,活着是充满希望的。他在结尾与外孙对话,“鸡长大就变成了鹅,鹅长大就变成了羊,羊长大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馒头(富贵外孙)就长大了,就过上好日子了” 这句给人以温暖的希望。在这里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新的主旨,即只要坚韧地活着,不被无常的命运击倒,不因生活的痛苦而自暴自弃,就一定会看见活下去的希望。电影的处理在我看来十分精妙,我并不认为在这部电影中完全还原小说中的主题是可以实现的,影视与文学之间有巨大的代购,即使情节可以生硬复制,内涵也是无法完整传达的。在这里快速回复#





欢迎光临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http://wdjjlt.org/y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