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标题: 《浪潮》观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Impassive    时间: 2019-11-27 20:53
标题: 《浪潮》观后感


浪潮这部电影使我更深入的理解了群体和群体传播。故事发生在德国的一所高校,参与的学生都选读了“独裁主义”这个课题,因此这个班级中的人就构成了一个初级群体。同时他们也满足群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共修一门课、都将选修“无政府主义”课程的人设置为虚拟的仇敌;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都对这门课程抱有兴趣,因此都愿意参与其中(初期,之后Karo和头巾女子退出)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群体传播。他们也进过群体传播培养起了群体意识,有了共同的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有了群体感情、以及群体的归属意识。例如他们穿同样的制服、做同样的手势都是在强化“我们”的这个观念。大部分的学生都在这个群体之中获得了归属感。这部电影中,群体对于个人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理论上我们学过:1.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2.群体事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3.群体事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在电影中,非常激进的Tim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原本在家不受重视,在学校没有存在感,只能通过给小混混们送毒品装作他们是兄弟,但还是没有人认可他。直到他遇到了浪潮,在这里他找到了在群体之中的归属感。在他又要被混混打的时候,同属浪潮的、穿着白衬衫的同学赶来救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高楼在上面涂绘“浪潮”的海浪标志。同时,影片也着重刻画了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首先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们在进行投票将老师选为领导人时少数服从多数,之后又对老师(领导者)的指令的认同和执行。在大家都说需要穿着白衬衫来上课的第二天Karo因为没有穿而敢搜到了这种压力,而其他的人也表现出了趋同的心理。没有加入“浪潮”的学生被受到排斥;原本在一开始就退出这门课程的纨绔子弟因为自己的朋友都处于“浪潮”之中而再次加入“浪潮”;原本只有一个教室的学生在短短的五天之内增加到了一整个礼堂的人数。这是群体传播的力量,这是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 Impassive    时间: 2019-11-27 20:54
浪潮浪潮,一种思想上的趋势与毒害,独裁制度的丑陋,让我想到了香港的暴徒,在利益驱使下去破坏,去叛国,让人感到恶心与反胃

作者: Impassive    时间: 2019-11-27 20:56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作者: 18美师2班忻思学    时间: 2019-11-27 21:03
刚看完就过来写影评了,这是一种  “独裁式的教育”,这是我在第一次观看《浪潮》这部电影时,从脑海里自然涌现而出的一个词语。在最初顺着情节的引导观看《浪潮》时,我一直感受到“浪潮”内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其由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引人侧目,从四分五裂到一致对外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慢慢地认同了“浪潮”的做法,大家似乎都在维护着表面上的“有爱”。直到影片最后会议中悲剧的发生,才让我惊叹独裁的可怕,也为结局感到遗憾。可在思绪跳出电影情节后,我意识到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不正与“浪潮”中的许多思想和方式大同小异吗?难道我们一直在独裁的土壤中滋生成长?我感到了有哪里不对,如鲠在喉的感觉让我在隔天查阅了一些与该电影有关的背景资料并带着疑问和思考重新看了一遍《浪潮》。这次观看我留意了许多的细节,结合一些思考我有了与之前不一样的见解吧。
可惜世界不是我们想的非黑即白,在那里还有大片的灰色存在,我们无法逾越,不可忽视,的,平衡好独裁与民主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根本。无论是在影片中还是现实中,浪潮的活动并非不合常理和恐怖,反而深入人们的生活,有着激动人心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景和诉求
但是无论是游离在灰色地带还是加入集体,都要保持足够的思想独立,过分强调纪律往往最后会替代你思考,纵使有着如何美丽的口号和愿景,最终必然走向歧路。我们面对一种事物的态度往往是,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时慷慨激昂,在自己的生活中遭遇时漫不经心,消极对待。






作者: Impassive    时间: 2019-11-28 13:59
浪潮看起来是这群青少年的非理智狂欢,实质是为了完成自我救赎的无奈选择。





欢迎光临 经济影院--温州大学公选课网站 (http://wdjjlt.org/y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