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工商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5: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是《一课经济学》的第三章《战祸之福》。这章主要讲述了:在战争后,遭遇战乱的国家的房屋,工厂等大型必要建筑被大肆破坏,人们对住房及生活用品等的需求激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恢复,形成了大量的需求堵塞,从而人们开始大量印钞,大把的钞票造成了经济繁荣的错觉,让有些人得出了战争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错误结论。然而结果只是造成单位货币价值的压缩,从而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它的本质是破窗原理的经济理论。破窗理论说的是,一个顽童把窗户打破了,窗户的主人就要去买玻璃,这将刺激玻璃的生产。制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订单以后,有了钱,就可以去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就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说,有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破坏本身就是好的。
   举个例子: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后被迫打开国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犯,进行一场又一场改革与革命,在其中最旷日持久,损失惨重的日本侵华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了。相比闭关锁国,我们科技进步思想开放军事能力增强,有人说如果不是战争我们无法进步如此飞速。
  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多难真的能够兴邦吗?如果多难能够兴邦,那些避免了灾难的国家岂不是吃亏了?这种思维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每次社会经历灾难,每当有飓风、地震、海啸时,总有总会有一些经济学者站出来,说灾难虽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他又为下一轮的就业和GDP增长带来了机会。
  实则并不,破旧不一定立新,立新也不一定非要破旧。只有老式落后的产物才需要推倒新建,战争中损失的资源也超过战争后激发出的生产力,造成了无所谓的牺牲。
  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5-4 16:45 , Processed in 0.15703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