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国贸专升本2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1-12-26 15:19: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姜芷璇 于 2021-12-26 15:26 编辑

1.情节:《致命的均衡》(二)第3章       他的父亲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学习经济学之前,斯皮尔曼一直没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作为一名裁缝,父亲的良好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衣服做得好,更是因为他对顾客的礼貌与友好。但是当父亲沿着楼梯爬到裁缝店上面的褐砂石房屋时,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彬彬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亨利·斯皮尔曼还记得母亲曾经对父亲说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在店里,你对每个人都那么和善。但是一回到家,你就总是满腹牢骚。当西尔弗曼先生在和你说有关袖口的问题时,你会认真听他所说的每个字。而对我呢,即使是谈论我们女儿的结婚礼服,你也漠不关心。”   
      父亲做生意要和其他的裁缝店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2.原理: 均衡理论。克制自己的脾气为成本,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如果选择以经济利益为成本,可以让自己的脾气得到宣泄。  
3.现实例子: 最近一位主播,薇娅,因偷逃税款6.43亿被处罚款13.41亿元。高额的税款一定会给她带来常人无法想象且拥有的奢华生活,这种生理和心理的享受所带来的满足效用是非常大的。而成本方面:这种偷逃税行为被查出来的几率并不高,因此一直抱有侥幸心理。  
4.心得: 很好看,这本小说很好的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将经济学原理解释的通俗易懂,让我知道这些经济学原理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也会尝试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一些现象:就像海底捞:他们以热情且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成本,来获得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光顾它们。
5.21国贸(专升本)2班 姜芷璇 21230121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1-12-26 17:27: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赉赟 于 2021-12-26 17:39 编辑

1.情节:《致命的均衡》(八)第9章 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过去。他们看上去正在聊私事,因为他们互相凑得很近。但是斯皮尔曼用眼睛的余光瞟见了韦伯。他察觉出了韦伯左右为难的样子,就招手让他的这位朋友过去。斯皮尔曼在管理学某个方面的长篇大论正要告一段落。“正如在商业世界里,”斯皮尔曼一边说,一边抬头看着他的听众,“每个人都知道管理是生产的一个关键要素。我们需要通过管理将其他因素整合成生产与分配的统一体。在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中也是如此。这些机构的管理者——不论是政府机关的领导,研究机构的主席,还是医院的院长,在决定一个机构的成败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就拿我们系来说吧。”他的声音放低了些,现在仅仅比悄悄话大声一点儿。他用眼睛迅速地向他的听众扫了一圈,“我们系的例子可以最完美地证明我的这一观点。 现在,管理我们这个机构的,刚好是一位糟糕的管理者。以前,在昆西。莲恩担任系主任的那十年里,我们系一直都是团结、和睦与高效率的典范。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系里的所有同事都志同道合,且每个人脾气都很好。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但是,我们拥有的是一位系主任——一个管理者,如果你愿意这样称呼他的话。他知道如何让我们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是一群拥有远大抱负和出众能力的人。这样的一群人作为一个整体在一起工作,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摩擦。但是,他知道怎样最大程度地消除这种摩擦。 2.原理: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效率。
3.现实例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到1933年罗斯福上任以后,创建了罗斯福新政,即政府干预经济,成功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在文章种提到的管理者就和这里的政府很像,每一个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益,但是管理者起着决定作用。
4.心得此书让人觉得精彩的地方不是剧情,而是他凸显出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讲述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将难懂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变得简单,让人十分好理解。并且通过边际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讨论了服务质量的问题,真的是十分厉害,值得收藏。
5. 21国贸(专升本)2班 周赉赟 2123012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1-12-26 17:2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赉赟 于 2021-12-26 20:11 编辑

1.情节:《致命的均衡》(八)第9章  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过去。他们看上去正在聊私事,因为他们互相凑得很近。但是斯皮尔曼用眼睛的余光瞟见了韦伯。他察觉出了韦伯左右为难的样子,就招手让他的这位朋友过去。斯皮尔曼在管理学某个方面的长篇大论正要告一段落。“正如在商业世界里,”斯皮尔曼一边说,一边抬头看着他的听众,“每个人都知道管理是生产的一个关键要素。我们需要通过管理将其他因素整合成生产与分配的统一体。在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中也是如此。这些机构的管理者——不论是政府机关的领导,研究机构的主席,还是医院的院长,在决定一个机构的成败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就拿我们系来说吧。”他的声音放低了些,现在仅仅比悄悄话大声一点儿。他用眼睛迅速地向他的听众扫了一圈,“我们系的例子可以最完美地证明我的这一观点。 现在,管理我们这个机构的,刚好是一位糟糕的管理者。以前,在昆西。莲恩担任系主任的那十年里,我们系一直都是团结、和睦与高效率的典范。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系里的所有同事都志同道合,且每个人脾气都很好。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但是,我们拥有的是一位系主任——一个管理者,如果你愿意这样称呼他的话。他知道如何让我们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我们是一群拥有远大抱负和出众能力的人。这样的一群人作为一个整体在一起工作,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摩擦。但是,他知道怎样最大程度地消除这种摩擦。 2.原理: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效率。
3.现实例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股价爆跌,市场经济调节不了了。到1933年罗斯福上任以后,创建了罗斯福新政,即政府干预经济,成功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在文章种提到的管理者就和这里的政府很像,每一个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益,但是管理者起着决定作用。
4.心得此书让人觉得精彩的地方不是剧情,而是他凸显出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讲述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将难懂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变得简单,让人十分好理解。并且通过边际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讨论了服务质量的问题,真的是十分厉害,值得收藏。
5. 21国贸(专升本)2班 周赉赟 21230121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1-12-26 20:2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玥 于 2021-12-26 20:26 编辑

1.情节(选自17章)
维勒莉.丹泽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放在胸口上,“不过,对于你一直在说的价格变化和效用最大化行为,我看不出它们二者有什么联系啊。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对此还是很困惑。”
“那么,让我把这种联系说清楚点吧。”斯皮尔曼面对着挑战,要从普通的经济观点中提取出意想不到的暗示,他很擅长于做这类事情。“如果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是效用最大化者,那么他或是她会不停寻找更低的价格,直到寻找到的另一个更低的价格所节省下来的钱与这次寻找花费的成本等同时。到了那个时候,美拉尼西亚人,或者是其他人,都不会再去寻找另一个卖方了,而会从已经报出最低价的这个卖方那里买下这件商品。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去另一个村子寻找另外一个卖方节省下来的价格差异超过了寻找花费的成本,这个岛民在这趟搜寻中是有收获的。而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收获少于额外寻找的成本,那么美拉尼西亚人不再寻找反而会有所收获的。
“现在我明白你说的了。”维勒莉丹泽说。其他人也点了点头,斯皮尔曼又继续说了。
“我们同样可以预测,当美拉尼西亚人要买像独木舟这样的大件商品时,为了寻找更低的价格,他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买一件像篮子山药这样不经常用的、便宜的商品所用的时间多。

2.原理
以上情节所涉及经济学原理为效用最大化原则。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一些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简单讲就是“我应怎样花费我的钱以最大化我的效用”。
3.案例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我们总是会在性能、品牌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选择自己满意的产品,但是我们不会花同样多的时间去选购一个勺子,就算打折,我们也不会跨越大半个城市去购买;但如果是一个新的电子产品,哪怕折扣不多,我们也会考虑一下。
4.总结
对于高端产品,我们总是会花时间去选购,但是在选择低端商品时往往比较随意,因此,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我们可以推断出对于高端高价产品来说,不同品牌相同质量产品的价格差异低于低端产品的价格差异。同时,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来分析。
21国贸专升本2班 吴玥 21230121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1-12-26 21:13:32 | 只看该作者
 一、故事情节 (楔子)
        正如戈森告诉学生们的那样,当他们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 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点。
  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多花点时间去找那些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在哪里出现呢? 戈森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出来的职业上。而他的统计数据表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二、原理
机会成本:
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需求法则:是指需求量与需求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就是需求法则。在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会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需求的数量会增加。需求一般指的是在某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三、现实是生活中例子
1、在生活中人们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不管是疫情期间或者是反季节时购买时,只要价格合适,并且在自己的购买意愿很强烈时,人们会选择购买,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大米作为必需品,不论社会背景如何人们依然会坚持购买。
2、再比如机会成本。当我们现在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而我们之前的同学伙伴此时此刻正在打游戏或者睡觉。对他们来说他们放弃了学习深造的,而我们拥有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可以在未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个人感想
    通过这次阅读《致命的均衡》,我发现经济学书籍并没有想象的枯燥乏味,不是单纯的讲原理而是通过别人的故事和经历来反应和体现原理。并且这些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之息息相关,学好经济学知识不仅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之前没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对未来一些进行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得以让我在平时的选择中,运用一定的经济学原理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的决定。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多元化选择时代,如何让自己不轻易被诱惑,做到理智分析,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我相信在细细品读之后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之后,也会继续阅读有关类型的书籍,真的会受益匪浅!
21国贸专升本2班 顾歆   2123012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1-12-26 21:34: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瑶 于 2021-12-26 22:12 编辑

选自《致命的均衡》(九) 一、情节
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
二、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最初每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三、例子
有一天,我上街买包子吃。买第一个包子吃的时候,它给我带来的效用是最大的,假定它给我带来的边际效用为10。我还没饱,买了第二个包子。买第二个包子吃的时候,它给我带来的效用就没第一个大,假定它给我带来的边际效用为8。买第三个包子吃的时候,它给我带来的效用就没第二个大,假定它给我带来的边际效用为6。等我吃完了第六个包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饱了,吃不下了,这时这第六个包子的边际效用为0。
四、总结
企业要不断地创新,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丰富产品的类型,生产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减少边际效用规律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1国贸专升本2班 21230121232 胡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1-12-27 13:1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馨妍 于 2021-12-27 13:15 编辑

一、情节(选自第九章)

“正如在商业世界里,”斯皮尔曼一边说,一边抬头看着他的听众,“每个人都知道管理是生产的一个关键要素。我们需要通过管理将其他因素整合成生产与分配的统一体。在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中也是如此。这些机构的管理者——不论是政府机关的领导,研究机构的主席,还是医院的院长,在决定一个机构的成败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就拿我们系来说吧。”他的声音放低了些,现在仅仅比悄悄话大声一点儿。他用眼睛迅速地向他的听众扫了一圈,“我们系的例子可以最完美地证明我的这一观点。

二、原理

以上情节所涉及的经济学原理是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三、案例

双因素理论有时用来指导我们的奖金发放。当前,我国正使用奖金作为一种激励因素,但是必须指出,在使用这种激励因素时,必须与企业的效益或部门及个人的工作成绩挂起钩来。如果奖金不与部门及个人的工作成绩相联系,一味的"平均分配",久而久之,奖金就会变成保健因素,再多也起不了激励作用。

四、总结

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并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人不会因为得到“应得的”“保健因素”而满意,只会因为得不到而不满;相反,没有“激励因素”没关系,但如果有了,则会因为“太好了”,而备受激励。
            21国贸(专升本)2班   周馨妍  21230121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9 22:24 , Processed in 0.22043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