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工商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2-5-19 23:29: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工商管理21210150136杨政臻 1.原文摘抄:如果每天上门的客人源源不绝,老斯皮尔曼大可以对客人呼来唤去或挑三拣四,无须负担任何经济成本;但是在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时,微笑和服务就成了争取客户的手段,恶劣的态度和服务只会吓跑客户,到时候老斯皮尔曼就会尝到“回家吃自己”的苦果。  一旦了解了父亲的表现,其他许多行为也就突然说得通了。举例来说,房租受到法律限制无法达到市场均衡价格的时候,房东往往对房客态度恶劣;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粗暴的肉贩,因为当时牛肉价格固定;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进货时有幸拿到尼龙丝袜的店家,对于那些早起排队等候的客户,也是不会抱持任何同情之心的。 (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2.所涉及的经济学原理:供需平衡理论(theory of 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供求平衡是指消除供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使供应与需求相互适应,相对一致,消除供求差异,实现供求均衡。”供求平衡的实质是使市场商品供应量及其构成与市场上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量及其构成之间保持平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组织市场商品供求平衡,保持供求比例协调,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流通部门安排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组织市场商品供求平衡,使商品供应与商品需求之间保持相互适应的关系,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合理组织流通,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案例分析:为什么酒吧里点一杯水要钱,而花生米却免费提供?花生米的成本虽然不高,但怎么也比一杯清水要贵,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花生米和水都不是酒吧的核心产品,酒吧的盈利主要是从卖酒来的。而花生米和酒是互补的,可以促进顾客多喝酒,而水和酒却是矛盾的,水喝多了,点的酒自然就少了。所以,即便清水的成本接近于零,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 为什么买一台新电脑会赠送很多软件?我们购买的新电脑都搭载着最新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音乐软件等,厂家为什么要免费赠送这些软件呢?这主要是因为软件的边际成本很低,而且软件用户粘性很强,当你用熟了一套软件后,很难再去使用其他同类软件。所以对于软件商,赠送给你初级的使用权限就是等你用上手后通过高级功能及升级版本收取利润的钓饵。而电脑厂商也乐于用这些赠送软件来增加产品的卖点,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4.结论总结:我认为所谓市场,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买方获得商品,满足其需求。卖方出售商品,获得利润。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关键是需求,想要创造价值增长,必须以满足需求为前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既包括消费者的偏好(比如与水相比,消费者更喜欢钻石)也包括需求者的人数(比如艺人成名后,粉丝增多);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既包括供给方的成本(比如钻石的生产成本大于水的生产成本)也包括供给者的预期(比如想看明星演唱会的人比较多)。显然,只有供需决定价格的分析逻辑才经得起推敲。这一经济生活常识真正解释了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22 12:56:04 | 只看该作者
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经济人.…….”她从鼻子里哼出声音,“就是这样,在号称现代的社会科学著作里,凡勃伦的痛苦与快乐指数快速计算表借尸还魂啰。”丹齐克不禁疑惑,同样身为经济学家的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早已揶揄过“经济人”的概念,为何仍无法断绝这种情况。她吞下三明治的最后一角,喝光了可乐。
丹齐克专攻的心理学研究,早就脱离了一开始的功利主义,今天没有任何一位心理学家相信,人类行为只是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丹齐克认为,“效用”一词已成陈迹,以往用这个词汇囊括幸福快乐或满足等类型的情绪,实际上毫无内容可言。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为了个人效用最大化:你决定亲吻丈夫还是背叛他?你会爱抚还是责备狗狗?你买的是全新的劳斯莱斯还是二手的雪佛兰?不论你选哪一个,都是一样的!你会选择让你最快乐的选项。我们怎么知道哪一个选项让你最快乐?因为你选择了这么做。为什么选择这么做?因为能让你快乐。对丹齐克这样的心理学家而言,这种逻辑推理是个无穷回路,一再重复,说了等于没说,经济学家的理论就是:人会做他们要做的事。

该段反映了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商品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他们被假定为以理性经济行为追求自身利益的当事人。理性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外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目标和有限资源做出最优选择。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动机源于消费者本身的欲望。欲望即“需要而没有”,指一个人想要但还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感觉。物品之所以能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原因在于商品恰好具有满足消费者某些方面欲望的能力。
人们的欲望是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动因,商品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消费者则根据商品对欲望满足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商品及相应的数量。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而欲望的强度又是人们的内在或生理需要的反应,所以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或者一个消费者的不同状态而言,其效用满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现实实例:有一对夫妻,花了3个月时间才找到了一只他们非常喜爱的古玩钟,他们商定只要售价不超过600美元就买下来。但是,当他们看清上面的标价时,丈夫却犹豫了。
“哎哟,”丈夫低声说,“上面的标价是800美元,你还记得吗?我们说好了不超过600美元,我们还是回去吧。”
妻子说,“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看店主能不能卖便宜点。毕竟我们已经寻找了这么久才找到了。”
夫妻俩私下商量了一下,由妻子出面,试着与店方讨价还价,尽管她认定600美元买到这只钟的希望非常小。
妻子鼓起勇气,对钟表售货员说:“我看到你们有只小钟要卖。我看了上面的标价,而且价标上有一层尘土,这给小钟增添了几许古董的色彩。”停顿了一下,她接着说:“我告诉你我想干什么吧,我想给你的钟出个价,只出一个价。我肯定这会使你震惊的,你准备好了吗?”她停下来看了一下售货员的反应,又接着说:“哎,我只能给你300美元。”
钟表售货员听了这个价后,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就爽快地说:“好!给你,卖啦!”
你猜妻子的反应怎样?夫妻俩欣喜若狂了吗?不,事实的结果是正好相反。“我真是太傻了,这钟本来恐怕就值不了几个钱..…..或者肯定是里面缺少了零件,要不为什么那么轻呢?再要么就是质量低劣.…”妻子越想越懊恼。
尽管后来夫妻俩还是把钟摆到了家中的客厅里,而且看上去效果很好,美极了,似乎走得也不错,但是她和丈夫总觉得不放心,而且他们一直被某种欺骗的感觉所笼罩。

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效用为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这里消费者讨价还价显然不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里实际是消费者在追求消费者剩余。在问价格之前,消费者通常心里已经对商品有一个主观评价,即愿意支付的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这时你的消费者剩余是负数,你就觉得不值,你就不会购买了;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你觉得很值,就会购买,这时就有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主观的,并不是消费者实际货币收入的增加仅仅是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买了消费者剩余为负的商品时感觉也不是金钱的实际损失,而是心理上挨宰的感觉而已。就是我们对所购买的东西说值不值的含义。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33徐异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22 20:07: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5558712761 于 2022-6-4 12:36 编辑

         21工商              21210150130           王乐妮      
         小说情节: “不算上船的造价。那就是说,不算上这些固定的开支——比如说,船只的折旧,债权人的利息,库纳德公司员工的工资等等。不管伊丽莎白女王二号这星期去不去英国,这些开支都是必须支付的。只要旅客们去往南安普顿所支付的——他们的船票钱和他们在船上的开销——补偿了这艘船此次横渡的运行费用,库纳德就获利了。” “怎么会是那样的呢? 他们要付给债权人利息啊? ” “他们不管怎样都是要付给债权人利息的啊——除非他们赖账。如果这趟横渡的总收益超过燃料费、食物供应费和所有员工工资总和一块钱,那么,库纳德就赚了一块钱,而如果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没有走这趟航线,他们就赚不了这一块钱。拿你在达拉斯市中心的商店做例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门大吉呢? 如果你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你就不会关门。关门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你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如果你的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当然,你是永远不会那样做的。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接下去的一小时里,斯皮尔曼和麦迪逊就国家的经济问题交换了意见。斯皮尔曼都不愿意起身离开,去健身房进行下午的身体锻炼了。“非常有趣的一次讨论,教授。我盼望着再次见到你。如果你和贵夫人去达拉斯的话,我非常乐意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商店。”————第十三章
           
       经济学原理:短期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不改变其生产规模即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只改变原材料、燃料、劳动等的投入量来调整生产时发生的费用,短期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文章中所说的“利息”便是固定成本,“工资和保管费”便是可变成本,两者均为短期成本,在短期内,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低于企业的平均成本,便已亏本,但只要价格还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仍可以继续营业,因为当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如生产则在补偿全部可变成本外,尚可以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减少一些。只有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才应该停业,也就是文章中那句“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时,当然,这只是短期情况,而麦迪逊的那句“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是因为在长期中,以利润追求目标的企业绝不能亏本营业,在长期中,不存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一切都是可变的,如果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就该停业。
      
     案例分析: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例子都蕴含着短期成本的概念,我们都会衡量固定成本和不变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1954年,王永庆创办了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可是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王永庆决定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他有自己的算盘,他相信自己的产品销不出去,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可以通过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来实现。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成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预测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慢慢被打开了,王永庆大获其利。最关键的是,王永庆通过扩大产量,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这是他成功的法宝。王永庆之所以要在亏损中继续经营,就是因为明白了短期成本的经营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变成本是不受控制的,他所要做的是要在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前提下,扩大产能来降低固定成本,此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就变成了亏损最小化,这也是疫情期间很多商家企业的选择。  
         
      认识与感悟: 通过上述的一个情节和一个例子,我们其实就是知道了企业在短期内的目的就是少赔就好,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就要选择继续经营,要先站稳脚跟再说。其实通俗的说就是反正都要赔,那就选择亏损最少,损失最少的一个,衡量开与不开,哪个亏得少选哪个。这是经济学短期成本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作为市场中的微观主体,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问题,在短期内,我们抉择要不要继续经营的时候,可以先计算开与不开哪个的成本更高,做到及时止损,这是第一步;而第二步便是在经营的过程中,我们所要考虑的便是要尽量减少无效的消耗,一些无足轻重的无需费神;第三步便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我们要学习王永庆的案例,在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来降低固定成本,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第四步,便是既要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又要推动成本的降低。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以使成本最小。也就是说,企业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尤其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这是我们国家的所有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熟知“短期成本”的概念与理论,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22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49 王盼
小说情节:根据安排伦纳德·考斯特来到院长办公室来陈述候选人情况,考斯特对丹尼斯·戈森的评价总体很不错,但是却和维勒莉·丹泽不同,她明显不看好丹尼斯·戈森,俩人展开了辩论。最后在场的教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莫里森·贝尔提到了经验主义。
——第十一章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是研究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的管理学派 。创始人是彼得·德鲁克,代表人物有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德·斯隆等。这一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
2.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
3.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案例分析:有一个探险队要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他们要征服这座高峰。于是,这个探险队开始着手准备,食品、药品及其他登山器材都备齐了。其中一位老探险家负责携带钢针,因为在雪峰上面气温极低,燃气炉的喷嘴极易堵塞,需要用钢针疏通。根据以往的经验,他却只带了一根。因为,他认为有一根钢针已经足够了。遗憾的是,这支探险队没有能够征服这座高峰,探险家们一个也没能再回来。问题就出在钢针上,那根钢针在使用时,不慎崩断了。由于仅仅带了一根钢针,燃气炉无法使用,队员们断了饮食,最后全部陷入绝境。老探险家只凭借了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没有结合实际,因此才把自己和队员逼上了绝路。

个人感悟:孔茨指出:“没有人能否认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未来情况与过去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确实,过多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依赖历史上已经解决的那些问题的原始素材,肯定是危险的。其理由很简单,一种在过去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可能远不适合于未来情况”。没有人能否认过去的管理经验对以前的贡献以及其有用性,但是未来情况与过去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结合实际,不能过分地依赖经验,不然迟早会将自己至于“危险”之中。时代不断变化、前进,相应的,方法论也应当随之变化,“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按照经验主义来说,是对实践的高度总结,因为我们不可能概括完所有的实践经验,所以保持创新与探索,追求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22 22:59:11 | 只看该作者
21工管李威翰21210150154
通过半天的阅读,除了惊艳于文章本身通过侦探小说作为骨架加经济学原理为血液相编制的剧情内容外,更加好奇的是文中所提到的各种奇怪经济学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查证搜索,我将选择一段“荷兰式拍卖”所反映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但降价并不是简单的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其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百分之二十五,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四周,到最后商品的价格会降到最低点。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将捐给慈善机构。
       首先,商场并不会赔本也不会倒闭,这其中原理不得不引出“荷兰是拍卖”,它的拍卖模式是从最高开始叫价。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会显示在仪表上,它的出现是为了代表价格。这跟指针会有规律的向较低的价格区域移动,直到叫拍者按下按钮,所谓的钟停止移动,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拍到了这件商品。比如说,没有人会愿意支付超出自己预期的高价来买一件东西,但同时人们也知道如果等待太久,低出了自己的预期出价范围,那么物品很可能就要归于比你早一步出价的人的手中。显然,消费者并不能不条件的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的权衡利弊,追求约束条件小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显然,这是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到均衡。
       然而,在大部分减价式拍卖中,实际上有许多竞价。因为减价式拍卖经常用于拍卖品具有多样品质的场合,如质量上的不同、第一个出价最高的竞买人可以买走全部物品,但往往只以最高价买走这些物品中最好的,然后拍卖继续,价格下降,当另有竞买人愿意接受竞价,他也有同样的选择,也是买走余下中最好的,然后拍卖又继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竞买人大部分时间都沉默不语,但是在竞买者之间确实存在持续的竞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23 12:38:23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唐军凯21210150128
章节选取概括:
斯皮尔曼的一家正在享受早餐,他们的女儿是一个兽医,作为经济学家的亨利·斯皮尔曼早上的问候是“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女儿表示忙不过来,亨利·斯皮尔曼对他说你只需要提高你的费用就可以了,女儿又说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第五章


经济学原理: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当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我们承认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吉芬商品是可以存在的。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的特性造成的。在商品集合为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无差异曲线严重斜向一个坐标轴,即其斜率的绝对值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另一种就是文章中所产生的现象,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产生。


案例分析:
我们先分析第一种情况“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假定我们一个月有1100元生活费,且所有生活费都用于吃饭,吃饭有两种选择有(1)吃食堂,食堂的饭虽然难吃,但是便宜。(2)吃外卖,味道比食堂要强上不少,但价格也偏贵。
吃食堂一天的花费为30元,吃外卖的一天花费为50元,那你正好可以吃20天食堂再吃10天外卖,但如果食堂因为封校涨价了,吃食堂一天的开销为35元,外卖价格不变,那么只拥有1100元生活费的你可能就得去吃27天的食堂再去吃3天的外卖,然后攒下5元钱。对于食堂的消费随着价格的上涨反而增加了,因为你最多只能去吃三天的外卖,多吃一天,在这个假设下,你就有一天会饿着吃不了饭了。
其次是第二种情况“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我觉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和消费者的心里有关。我们假设自动铅笔作为一种新产品第一次出现于市场,如果以较低价格作为普通铅笔的替代商品则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较高价格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自我感想体悟:
吉芬商品,作为价格与需求曲线中的异类,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吉芬作为经济学家对于超出正常情况的探究精神。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不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但我们探究精神往往被一些公理所束缚,没有揭开公理面纱的勇气,这就需要我们展现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不断挖掘真理。
其次,对于吉芬商品这一种特殊的存在,我还有一点所思所悟。对于上面的第一种情况,“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可见吉芬商品主要是饥荒的产物,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市场,和平的世界,我们就不用担心吉芬商品的出现。但对于第二种情况“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样的出现,我反而觉得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因为只有不断出现新的产品,市场才会不断更新,不断改朝换代,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因为这种吉芬商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就成为了一种普通的商品进入了市场。这样看来,吉芬商品的存在,可能是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23 19:47:09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 21210150113 胡子俊
帕特丽夏和父亲亨利.斯皮尔曼在菲琳百货大厦购物,但是斯皮尔曼发现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里有一个特殊的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甚至有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他们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斯皮尔曼认为该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索取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
——第六章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这里举几个简单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消费者剩余:
比如我们去服装店买衣服,看见一件村衣标价200元,但实际80元就能够买下来。但是为什么会提高标价?这是因为商家想把你的消费者剩余都赚去。这些衣服的成本不足80元,但是有人特别喜欢这些衣服,他们愿意出高于80元甚至远远高于80元的价格买下来,这里面就存在着消费者剩余。因此,当你看上某件衣服时,最好不要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否则你就要花费较多的钱买下这件衣服。对于那此没有购买经验的顾客来说,当他以较高的价格买下这件衬衣时,或许还以为自己占了个便宜,殊不知在他高高兴兴花费200元钱买下这件衣服时,商家也高高兴兴地发了一笔小财。
还有就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奶茶第二杯半价:假如奶茶店一杯奶茶12元,你也觉得味道不错、价格合适你经常和朋友去买,然后有一天奶茶店门口挂了一个活动促销的牌子写着第二杯奶茶半价,那么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去买奶茶一共买两杯实际就只花了18元,就会感觉比平常你愿意支付的24元省了6元钱,这六元钱就是消费者剩余。

感想: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消费者,通常我们都会按照边际效用大小来判定在自己心目中商品的价值高低。边际效用越大说明商品对我们越有用,所以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是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但是我们也要理性消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经常被一些商家所利用。但好的市场,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交互能达到良好促进;劣质商家可能会选择虚高的价格以欺骗消费者。所以我们可以多渠道的区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以一个能接受的价格购入,增加自己的消费者剩余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23 22:21: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1工商管理 郑哲航 21210150142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第三章  经济学原理————供求理论       供求定理指商品需求与供给量的变化会使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当需求变化率大于供给量变化率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变化率小于供给量变化率时,价格下降。需求的变动方向与市场价格变动方向相同;供给量的变动方向与市场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供求定理不是供给定理和需求定理的总和。供求定理表明的是供求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而供给定理和需求定理表示供给量变化对商品价格影响及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如果某种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那么该商品生产者会展开激烈竞争,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如果某种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商品生产者又会采取不同方案,不会对商品销售做出改动,因为不用担心商品的销售状况。  案例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艺人在还没有大火大热之前,他们举办的活动,像演出会、粉丝见面会等等,所需要的票价往往属于一般价格,为什么?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相当高的人气,没有人气也就没有很多人会来买他们的票,这就导致他们准备的门票供给过于需求,门票都卖不完,又如何将门票的价格定高呢?同时为了更多的出售门票,他们又会通过各种活动来促使人们购买门票。可一旦艺人成名之后,无论是什么活动,各种活动的门票价格都将受到抬升。至于艺人成名后的演唱会票价为什么会抬升,同样也是供需关系作用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同样方式的表演意味着艺人的供给不变。但由于成名后的演唱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也就意味着当票价抬升时,与成名前相比愿意并且能够支付这一价格的人会增多。因此,演出方对门票的定价会提高。从需求一方来看,当艺人成为明星后,在门票售卖市场上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位艺人,有更多的人想观看这位明星的演出,而这意味着想看演出的人中能够支付高票价的人增多了。因此,当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时,我们就会发现艺人成名后演唱会票价会抬升。并且艺人也不会担心门票会卖不出去。这就是供给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认识总结:        社会中所有事物都受到供求理论的影响,社会经济想要进步也离不开供求理论。供给与需求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没有供给,社会无处消费,无法推动需求增长和社会经济流动;没有需求,商品销售不出去,大量滞留,也无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与需求缺一不可,相互作用,从而能做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商品价格也受到供给需求影响。价格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情况,商家标价脱离实际,也会导致社会经济的不稳定。而供给需求是商家定价的重要准则,根据供给需求情况,商家可以制定合理的价格,也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商品销售。所以供求原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23 22:44: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戈森发现院长的研究中伪造了数据,并要挟院长让他晋升。院长将计就计,伪造了晋升成功的信件,为了稳妥期间,院长也杀害了贝尔和贝瑞斯特。最终被斯皮尔曼识别出真相,院长留下写明真相的信件,跳海而亡。 夹叙(推理小说)夹议(经济学原理)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学并不复杂就在我们身边。 经济学基于权衡投入产出比理性人的假设,趋利避害,付出就有回报。脾气经济学是指你在职场摆出笑脸,在家中不控制脾气纯粹是因为不用顾忌在家中失业。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你的第十瓶可乐带给你的幸福指数是远远低于第一瓶的。 至于让戈森被自杀的真相是,因为人是理性的,低价格物品的波动远远要比高价值的大。比如斯皮尔曼花了3块钱买了一把水果刀他明知再找找能有更便宜的但考虑到时间成本,就选了离手最近的水果刀,但大件物品如车的价格区间比例就小的多。 书中贯穿始终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中的经济学逻辑和分析视角,比如经济学家对时间成本的内心估算与计较(尤其是对可测度的机会成本或经济代价的估算)、对效用最大化原则、搜寻成本和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出神入化般的运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小说中的相关描述和具体情节,我们还可以对美国大学中的教授资格认定规范和程序、各种学科之间的对立、傲慢和偏见以及个体认识差异以及学科之间的鸿沟所引发的诸多矛盾略知一二。虽然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大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许多经验和事实的积累和浓缩。   从写作手法上看,这几位经济学者(小说作者)似乎对文学创作也并非完全是“门外汉”。为了较为自然地衔接人物、事件,小说从头至尾采用了日记体式的白描,间或穿插着主要人物的情绪变化、内心深处的隐忧和相对连贯的思维过程。 看完这本小说又触动了我内心积压的一个情结:迄今为止,没有看到过国内小说中有关经济学家生活和思维的描述,更不用说以经济学家为主要人物的文学创作了。希望今后有经济学圈内人承担起弥补这一空白的任务  21210150134工商管理严豪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24 15:5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21210150152 于 2022-6-6 17:44 编辑

21工商管理21210150152 扎西白吉         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第六章
经济学原理: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在理解消费者剩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实例:1 .比如一个人要买一件商品,他愿意花费最高的价格是10元,但是商品标价是8元,消费者剩余是就是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于商品实际价格的差,即为2元。2.你上服装市场买衣服,在个体摊点、有些衣服标价每件120元,但实际上50元就可以买下来。为什么要标价这么高呢?这是因为小贩子想把您的消费者剩余都赚去。这些衣服虽然成本不足50元,但是有些人特别喜欢这。
衣服,他愿意出100元甚至150元买下来。这里面就存在消费者剩余。因此,当去购买这件衣服的时侯,如果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非常合适,颜色也非常满意,这个时候您不要流露出来满意的神色,否则你就要花费120元才能够买下这件衣服。你嘴里应当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还算马马虎虎。”当然,有些顾客没有经脸,他会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非常合适,颜色也非常漂亮!一件120元一点也不贵!”这个顾客高高兴兴地花费120元买下这件衣服。小贩子也高高兴兴地发了一笔小财。
感悟:我们作为消费的主体,就必然需要认真思虑自我的消费需求,要不然很容易被人认为你的钱很好赚,这在生理心理上来说都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消费最主要还是以自我承受能力出发,以需求程度为主要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9 22:13 , Processed in 0.24697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