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金融工程2个人作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0-12-22 11:4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选取的情节来自《致命的均衡》第十章。这一章中有一段情节讲述了货币产生以前人们如何进行交易以及货币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文中提及一个小故事,描述了货币发展阶段,一位小姐获得薪酬时,商人使用牲畜、食物等作为报酬,这些东西的价值十分可观,但并不是小姐想要的,也不能直接进行交易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最后这位小姐不得不自己喂养这些牲畜,因此这位小姐对纸币产生了更多的好感。         由此可以看出,在货币产生之前,人们获得的报酬是由牲畜、食物等来代替的。当人们想要另一样物品时,则需要用自己拥有的物品去进行物物交换,然而,通过牲畜等进行的交换很难进行准确的估价,因为它没有明确的价值,人们只能通过主观意识来大致地判定其价值,比如一头羊顶两头牛这样的概念。         而在货币产生之后,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物—货币—物的交易方式,使每一样物品都有其价值,并随着市场的变化,其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随着人们交易的增多,交易的媒介逐渐产生,从原始的羽毛、珍珠、贝壳到货币的产生、统一,这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以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货币这样便捷的一般等价物被取消使用,人们在交易时也必然会根据自己大致的认知进行物物交换,比如说五条口香糖抵一个玉米。但这种衡量是十分困难的,一个玉米究竟多重能值五条口香糖也无法衡量。或者,人们会用另一样物品代替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比如说在监狱中用几根香烟作为媒介进行一系列的交易,但这些物品在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不易运输或不受所有人喜爱,也会产生一定的麻烦。         由此,更能说明货币是我们生活中交易必不可少的媒介。20210180224金工二班林馨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12-22 17:29:07 | 只看该作者
1.片段来自《致命的均衡》第八章                                                                                                                                                                       片段:索菲亚-乌斯提诺夫清楚地知道,很多商品尽管商标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液体的漂白剂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哈佛大学化学系的一个同事曾经请教过一个著名的淡炼乳生产商。生产商告诉她,以他们公司品牌出售的淡炼乳和食品杂货商出售的淡炼乳是一模一样的。但食品杂货商出售时,会在炼乳贴上他们自己的商标。而且,两者的价格相去甚远。
2、经济原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同样的商品,因为商标不一样而价格不一样。为什么知名品牌可以卖的更贵?这是因为消费者觉得这个东西,这个牌子值得他去溢价购买。但是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出发也可以理解,就是略显复杂。同样的淡炼乳,同样的生产过程,为什么仅仅因为不同的品牌而价格相去甚远。这是因为这个品牌的树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类劳动。既然享受了品牌的红利,那么也正是因为品牌中的人类劳动才使商品在市场上相去甚远。与普通商品相比,名牌商品的价格会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经济原理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可与此相反的是,仍有大量的消费者热衷于名牌商品,并且愿意为此支付较高的价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违背了需求曲线的原理,即使在高价的前提下也有较高的需求量。这就是效用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效用是对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评价,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品牌的树立其实可以看作产业资本的预付资本,这也就是资本运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转换为了可增值的劳动力,而劳动力是可增值的,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家剥削了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使人类劳动存在在商品中,再由品牌变现成为更多的资本。而原先的生产到销售的流程同样是对劳动力进行剩余价值剥削。所以在同一时间中,资本家利用了品牌获得了两份剩余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树立品牌了。 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资本的固定资产是存在折旧率的,而品牌显然可以属于前期巨大固定投资。同样的淡炼乳,却卖出了高价,这在市场上会遭到非议,以及随着时间的流动,品牌渐渐失去了一定的影响力,这就是品牌的折旧。因此在这个销售过程中,品牌存在着一定的损耗。而企业每年都需要花费重金去打广告,做宣传,做促销,这些看似亏本的事情都是资本在品牌上的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消品牌的折旧,商品可以利用品牌,最后发生增值。所以企业品牌也不是一逸永劳。商品流通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力增值来获得更多资本,即预付资本和资本周转,利用投入抵消资产折旧。
3、例子:现实中各大商场中的衣服一般质量一般但是价格昂贵,因为品牌效应,而且店铺费用昂贵,奢侈品质量也都一般,但价格却极高,仍有不少人买单。星巴克咖啡质量较差,但价格高,都是利用了品牌效应来提高价格。
4、个人理解:个别品牌不注重产品质量,而是更多的投入到品牌营销,不断地扩大品牌效应,这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牟取暴利,但一旦潮流过去,或是产品出现问题,企业就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应该更多得注重产品质量。而有些产品质量不错得企业却由于知名度不够而难以生存,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扩大知名度。
20金融工程2班  韩杭杰 20210180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12-22 20:55:45 | 只看该作者
《致命的均衡》
选取情节: “帕蒂,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我用心地去找了,最终找到了一部价格便宜的车,这样,我花的这些时间比起为了找到一把便宜得多的削皮。" 刀所花的时间要值多了呀。选购完了之后,你再想想节省了多少钱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买一件高价商品——比如,一部汽车——而不是去买一件像削皮刀的低价商品。在选购过程中,这个人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另一家汽车商店了。就跟我刚才决定不再去其他家用器皿部或是家用器皿店的原因一样——即使我知道,如果我继续选购的话,最终可能会找到价格更低的刀。” (选自第七章)

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找一件所花费的时间比看见一件商品就付钱所花费的时间要多些,这就是信息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当需要买一件商品时,最好了解一下地点价格性能,这样能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别忘记,时间是看不见却最为珍贵的财富。

对原理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信息社会通常被定义为信息生产和消费的集中。信息集中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此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因此,一种看待信息社会是否形成的方法是评价信息的交换强度及信息内部流动的持久性。近年来,行为经济学把经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信息的主观价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了解信息价值的确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特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金工2 胡媛媛 20210180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12-23 16:17:51 | 只看该作者
1.情节:在信的底部,署名是:院长奥利弗·吴,亨利·斯皮尔曼把这份通知放在面前,放了好一会儿。当那些痛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出时,他感觉到一种悲伤。他又一次从桌子那里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看着外边倾盆的大雨。他想起了丹顿·克莱格的悲剧,还有丹尼斯·戈森、福斯特。贝瑞特和莫里森·贝尔可怕的命运。他们的死亡这一事实提醒了他——他自己的必死性和脆弱性。他意识到他的时间的边际效用正在开始快速增加。——《致命的均衡》第十八章
2.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用      “他意识到他的时间的边际效用正在开始快速增加。”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又译为边际效应,是指每新增(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它对商品或服务的收益增加(或减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务量”图的斜率。经济学通常认为,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
4.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在很饿的时候去吃面包,当我们吃第一个的时候感觉很好吃,第二个的时候有点饱了,第三个的时候吃撑了,因此面包的边际效用递减。
5.个人理解:结合上述的例子,所以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应该叫“饿”,而不是其他实体的物品,我认为经济学的原理很多都是对人性的解析,而完美理性人在市场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学好金融、战胜人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18金融工程2班 胡明骏 18211121115(大一时候转专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12-23 18:36:00 | 只看该作者
我选取的是《致命的均衡》中的第五章节。
内容介绍:菲林大厦的百货架上的商品每一周都会以25%的折扣浮动降低,四周后它就会被免费的捐赠。
荷兰的拍卖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拍卖场,它有一个从上到下指示的指针,价格会有规律的下跌,直至一位买家对其出手。
反应原理: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相应例子:我前几天想给我同学买圣诞礼物,我本来的预算在五十元左右,但在最后我只花了二十元左右就买到了我想要的礼物(中指杯),多余的三十元我觉得就是消费者剩余。
感想与总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价值是由人的主观意识而决定的,它并没有随着价值规律上下波动,而是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违反了马克思)。多余的三十元的剩余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我认为这多余的三十元进入了买方的口袋里,满足了买方的心理需求。并且将钱留存了下来,必可活用于下次。然而作为卖方,既然将产品成功的出售了,卖方的出售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买方没亏,卖方没亏,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一个双方互赢的局面,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来看看文章中的故事,从最高的价位开始下降,完美的将消费者剩余最小化,让利益最大化。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以前我玩过的一个叫做《石油骚动》的游戏,里面的股权拍卖也采用这种制度,我每次购买股权时,都会现在自己的心理有一个明码标价,到了就入手,没到被别人抢走了我心里也不会觉得失望,反而还觉得这些出这么高价格的人笨。这种制度很好的减少消费者的落败感,秒啊!
20金工2  吴畏 学号:20210180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12-23 22:35:52 | 只看该作者



Ⅰ.情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七章)在剧情发展到现在的时间段,校长丹顿·史莱格已然认罪自杀,出于节省时间的目的,亨利·斯皮尔曼选择在船的后甲板尾部招来了他的朋友们,开了一个私人聚会,向他们完整地讲述了整个悲剧故事的发生。而就是在这一章,亨利·斯皮尔斯用更加通俗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他是如何发现校长编造数据的事件的现实——通过红色羽毛、山药和独木舟。根据史莱格的数据现实,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的价格变化相对于独木舟的价格变化要小,然而倘若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这就是亨利发现史莱格伪造数据的证据。


Ⅱ.经济学原理:
效用最大化原则
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

Ⅲ.现实例子:
不管是家庭还是居民,都需要从市场上花钱购买各种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服务,消费者想要购买,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这种前提条件在经济学上可称之为预算经济条件。一方面指购买各种消费品需要多少钱,另一方面是想要的东西很多,但收入有限,因此是一种约束。
固定的收入有很多搭配的方式,如奢侈品少买些,零食少买些,衣服少买些等,总而言之,就是消费者要在各种搭配之间选择一个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搭配。经济学称消费者的这种行为为效用最大化。
比如我去买一辆跑车,我会为了多一点的折扣,哪怕是1%去拜访不同的商家,因为这会是很值得的事情,但是如果为了买一把水果刀,即便是50%的折扣我也可能不会去寻找新的商家,因为我寻找新商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要高于我获得的折扣的利益,也正因为这种现象,所以跑车之类的高档品同档次间的价格会越来越接近,而类似水果刀这种的价格可能差距就会比较大了,这就是文中,亨利·斯皮尔曼可以发现校长造假的原因




Ⅳ.感想:
从未曾想过如此奇妙的案件也会可以通过经济现象得出结论,在感慨作者思路奇妙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经济学的知识在无形之中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或许我们并不会去在意很多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来这其中就是蕴含着很多的经济学现象的。就像我们很多人都是遵循着利益最大化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而生活的,文中的校长也是,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害了很多人,但是为了这些利益带来的痛苦远远超出了他之前获得的利益,也就是在最后,他选择了死亡这个对他来说更大的利益。生活中处处有经济,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相关的知识,在金融的世界闯荡一番风云。

                                                                                                                                          
18金融工程2班 朱泽楠  18211040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12-24 09:17:41 | 只看该作者
情节——选自《致命的均衡》最后章
选段
选段一: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索非亚,价格不可能是任意的。相对价格——一件东西相对于另一件东西的价格——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价格会对这些经济力量做出反应的。至于如何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原理进行预测。”
情节二:“但是,亨利,”奥利弗- 吴又一次像本科生一样在空中挥舞着手,以期得到教授的认可,“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为什么会暗示出一件商品相对于另一件商品的相对价格会是怎样的呢? 你把效用理论用在报纸自动贩卖机时,我觉得我是能理解的。但是我还是看不出效用理论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经济学原理:
一:价格规律,在一定或特定的时间内,某一商品或某类商品,所表现出来的价格波动,是由商品价值决定,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二:消费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
有不同的效用。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同张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实例:
价值规律:一辆汽车的价格之所以要高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就是因为前者的价值星大于后者的价值量。这是价格规律与价值规律有机联系的表现。
效用理论:——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自我感悟:
价格规律: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点可以从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中体现出来。在一个有效市场中,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并不会因为短期股票的上下浮动感到欣喜或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这只股票所具有的价值是一直在增值的,所以即使不分发股利,他们也能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
效用理论:同样是从金融市场出发,投资者获得的效用取决于投资物的预期收益率, 风险,还有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程度。对于效用理论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有利的收入大多都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而对自己不利的成本大多都是边际成本递增的。
18金融一班 怀勤涛 学号:18211510113

点评

太好了  发表于 2020-12-27 16:2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12-24 15:33:12 | 只看该作者



情节选取第三章
情节概括:戈森为晋升一事半夜前去拜访斯皮尔曼教授。但教授此时还在学校忙碌,接到妻子来信后不情愿地回了家,但在与戈森交流中坚持拒绝谈论与晋升相关的事。
其中斯皮尔曼教授回忆了自己的父亲对待顾客与家人的态度的千差万别,与斯皮尔曼教授这时的态度相似。反应了经济管理学中“权衡取舍”的原理。
原文事例2:比如斯皮尔曼花了3块钱买了一把水果刀他明知再找找能有更便宜的但考虑到时间成本,就选了离手最近的水果刀,但大件物品如车的价格区间比例就小的多。

原理的解释: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东西 。充分认识到这一原理,有助于人们在做选择时权衡好利弊。那么如何去权衡?也就有了第二种原理“机会成本”。
情节如何提现原理?老斯皮尔曼通过克制自己的脾气化,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换取经济效益。他舍弃了自己的脾气,脾气在这时作为成本,然后服务所得的效益是收益,在二者权衡中老斯皮尔曼是这样取舍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也就像老斯皮尔曼一样权衡取舍。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
感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得好,生活中的我们在面临选择是都会有所纠结,到头来犹豫的时间使得成本上升,所以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要权衡其中的利弊,投入与产出,尽量避免无厘头的思考而浪费时间。
认识:“权衡取舍”经济管理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有关成本与收益平衡的决策。只有这一步做正确了,选择了最优方案,收益才能是巨大的。
总结: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0金工2班 20210180236 项之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12-24 15:53:58 | 只看该作者
情节——选自《致命的均衡》最六章
选段一:“为菲琳百货大厦尽可能多地索取消费者剩余。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在通常的拍卖会中,你总是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竞投你非常想要的任何商品。如果其他竞投者不想要这件商品,你还可以在他们放弃后用较低的价钱得到它。这样,你的消费者剩余可能很多。但是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像荷兰的拍卖会。如果这里的购买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选段二:尽管亨利·斯皮尔曼认为他的时间很宝贵,但是他并不认为“到处看看”是一种浪费或是无目的行为。因为他深深相信,当经济分析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会在商业世界的分析和调查中发出最夺目的光彩。在斯皮尔曼看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这个英国经济学家甚至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地位还高。这个卓越的20世纪的思想家曾经把经济学定性为“研究人的日常经济生活”。
经济学原理: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时间成本:时间成本准确地说,叫"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产差额。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等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也不相等,今天的1元和将来的1元不等值,前者要比后者的经济价值大。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即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对时间成本的几种不同解释:
1、时间成本是指顾客为想得到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务而必须耗费的时间换算而成的代价。
2、时间成本是指为达成特定协议所需付出的时间代价。
3、时间成本不仅是指时间本身的流失,也是指在等待时间内造成的市场机会的丢失。
4、时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生产目的,占用或使用如资金、材料而引起的应当支付费用。
管理者时间成本是因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上投入时间而产生的成本,也就是管理者时间资源因为用于管理而不能用于其它用途的最大可能损失。
实例:
消费者剩余:当我们去市场想买一斤西红柿时,当看见西红柿又红又大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说:“这个西红柿很好,我今天特别想吃西红柿”,然而小贩看见就会心想:“这个人看中我的西红柿,我可以卖贵点给她”其实我们表现出对西红柿很满意时,这表明我们有很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我们问西红柿多少钱时,小贩会说2元一斤,其实是1元一斤的,因为我们表现出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所以小贩故意抬高价格,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是消费者还是觉得划算的。
时间成本:假如餐馆每天投资1万元,在这一天扣除成本你可以赚到2000元,但是你可以增加一些例如:饮料(成本较低但可以高价位售出的)那么在半天之内就可以赚到2000元,这样就节约了时间,这样算时间成本是最切合实际的。
自我感悟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高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而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消费者剩余就让我们觉得是值得的,是能使自己的状况得到改善,使人感觉是理性消费,也反映了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作为消费者时, 不要表现出对商品很感兴趣,例如本案例,若这个人表现的若无其事,那么商家会以为你不想买,所以就不会轻易提高价格了。
时间成本: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等候购买该项服务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大,购买的总成本就会越大,等候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顾客对企业的不满意感,从而中途放弃购买的可能性亦会增大。因此,为降低顾客购买的时间成本,企业经营者必须对提供商品或服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前的准备,在经营网点的广泛度和密集度等方面均需做出周密的安排;同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时间支出,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是为顾客创造更大的"顾客让渡价值"、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18金融一班 孙海军 学号:1821151041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12-25 10:42:29 | 只看该作者
斯皮尔曼读到的这种原始的货币是圣塔克鲁兹岛上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维系的基础。这种货币是由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一种个头不大的,猩红色的吃蜜鸟的羽毛做成的。人们用树液和树纤维把这些羽毛做成一条条的腰带。每条腰带都有准确的价值,这些价值用其他腰带的价值来表示。当然,每条腰带的价值取决于羽毛的质量。如果要做一笔大交易,岛上的居民就得带上大量长长的羽毛腰带。一想到这里,斯皮尔曼不禁咯咯笑起来。在他看来,羽毛腰带和现代的塑料信用卡的对比太明显了。而在二百多年前,在美国,一美元被定义为一定量的黄金和白银,这被认为比珍珠串珠进步了。那个时候,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通常使用珍珠串珠来交换商品的——那一串串的串珠是由彩色珠子组成的。——这一情节处于《致命的均衡》的第十章,讲述了斯皮尔曼在阅读书籍中,发现了一些地区以羽毛,彩色珠子为交换媒介。1.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劳动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没有社会分工或社会分工很不发达,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形成了自然经济。
2.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
3.上情节出现的商品交换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和商品交换的这一发展阶段相适应,这种价值形式可用等式表示为:
一只绵羊=25千克谷物
4.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5.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地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例1:有以物易物的的低碳活动,在活动中将自己剩下多余或不需要的和其他人交换成自己需要的商品。
例2: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在学校中对钱的接触接触比较少,对于自己需要的物品,也是拿出自己多余或不需要的与他人交换成自己需要。
牵着一头羊换回一把斧头。在远古时代,以物易物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对面的来获得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但这种以物易物的概念随着货币的诞生而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渐渐利用货币进行交易,购买不同的商品。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降低了产品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降低了价值衡量和比较的成本,为实现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
20金融工程2班20210180223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6 10:42 , Processed in 0.17641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