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节(1):韦伯低头看了看别在衣袋里的那支绿白相间的圆珠笔。“50美分。”他试探性地回答道。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眀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情节(2):设计出菲琳百货大厦廉价商品部的人把这一概念很好地投入到了有利可图的实践中去,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在通常的拍卖会中,你总是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竞投你非常想要任何商品。如果其他竟投者不想要这件商品,你还可以在他们放弃后用较低的价钱得到它。这样,你的消费者剩余可能很多。但是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像荷兰的拍卖会。如果这里的购买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竟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余。”----《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从这段情节中,主要的经济学原理就是消费者剩余,而作者也用了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的何谓消费者剩余:在竟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该情节中,经济学家指出了韦伯的消费者剩余,也就是原本买一支钢笔的钱减去买一支圆珠笔的钱,尽管圆珠笔比它的成本高很多倍,但还是宁愿花这个钱去买一支圆珠笔,而不是一支昂贵的钢笔,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而往往人们以为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可正是如经济学者所说,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而他举出的另外一个拍卖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的人们想要消费者剩余和权衡取舍有一定关系,当人们想要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时,有可能会面临失去拍卖品的机会。而如果拍卖者对这件拍卖品势在必得,那么他就愿意放弃消费者剩余,选择拍卖品。
例子:当我们去市场想买一斤西红柿,当看见西红柿又红又大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说:“这个西红柿很好,我今天特别想吃西红柿”,然而小贩看见就会心想:“这个人看中我的西红柿,我可以卖贵点给她”其实我们表现出对西红柿很满意时,这表明我们有很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我们问西红柿多少钱时,小贩会说2元一斤,其实是1元一斤的,因为我们表现出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所以小贩故意抬高价格,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划算的。这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剩余。
感想:消费者剩余其实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商品是否划算,是否觉得自己赚到了,是根据我们自己主观意识上以及他人口中的价格,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感受,反映了一种商品的物超所值,物有所值,物所不值的不同价值判断,这可以为商品经营者根据消费者剩余对商品价格提供理论依据。
19市销金英宁 19210140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