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20国贸专升本2个人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0-12-1 10:47
标题: 20国贸专升本2个人作业
作业直接在此贴回贴提交。每人占一楼,不要重复发贴和回复。
个人作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写这四个方面,但应该尽量从这四个方面来写。










作者: Etoile    时间: 2020-12-10 17:16
本帖最后由 Etoile 于 2021-1-8 10:54 编辑

       我挑选的情节来自小说的第二章。主要内容是:12月21日星期五的晚上,丹尼斯·戈森来到亨利·斯皮尔曼的家中,意图和斯皮尔曼商量有关他升职的事情。而恰巧斯皮尔曼此时在学校里并不在家中,接待戈森的是斯皮尔曼的妻子布里奇。布里奇看戈森神情紧张,感觉到他的焦急,在犹豫之下给一直忙碌的斯皮尔曼打电话,告诉他家里有客人在等他一起商量事情。而当斯皮尔曼接到电话并了解详情后,十分犹豫到底要不要回家。因为他现在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经常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等,因此他的收入不断增加,如果此时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就意味着他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损失4小时。而要补回这4小时就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者写书的4小时。这样,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该情节反应的经济学原理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例子: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比如,本来你要打算要看电视放松一下,但由于马上要考试了,你不得不放弃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而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此时,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成本就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
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的需求与欲望总是无限大的,而可以供给给我们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此时的我们就要面对有限的资源做出选择,一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机会成本也在不断地发生,当我们面临一些重大选择时,应权衡一下这件事的机会成本大小,尽量作出一个较合理并且损失相对较小的选择。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20230121204
                                                     姓名:陈玲玲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0-12-14 13:40
在信的底部,署名是:院长奥利弗·吴,亨利·斯皮尔曼把这份通知放在面前,放了好一会儿。当那些痛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出时,他感觉到一种悲伤。他又一次从桌子那里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看着外边倾盆的大雨。他想起了丹顿·克莱格的悲剧,还有丹尼斯·戈森、福斯特。贝瑞特和莫里森·贝尔可怕的命运。他们的死亡这一事实提醒了他——他自己的必死性和脆弱性。他意识到他的时间的边际效用正在开始快速增加。
破案的关键武器:“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人物为德国学者戈森(H.H .Gossen,1810—1859) ,作者为本书被谋杀的教员也取名戈森,因此大有“玄机”。
经济学上有名的“戈森法则”(Go s sen ‘S Law)便以他为名——第一,同一享乐不断重复,享乐达饱和点时,其带来的享受次第递减;第二,同量的享乐不断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所获的享乐( 快感或满足) 较大。
来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五章

反映的经济学原理为:边际效用。
①边际效用的基本原理: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或者说当消费者的连续消费过程中变动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作为MU。所谓边际,意思就是边上的,由于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边际量就可以理解为最后一个,即经济主体对自己的经济活动计划进行的一个微小的调整。我们在讨论效用问题的时候,就是消费者所消费的最后一单位的商品,这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带来的效用或者说导致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就是边际效用,用公式表示为:MU=ΔTU/ΔQ
边际效用等于总效用的变动量除以消费品数量的变动量,即当消费品变动一个单位的时候总效用会变动多少个单位。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其他条件相同是指:①同一时间内,前后消费的商品应该是一样的。②消费者的偏好应该保持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①人的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②资源配置的原因。

对应的例子:①边际效用例子:1984年的央视春晚上,陈佩斯、朱时茂联袂出演了一个小品,叫《吃面条》。小品讲得是陈小二为了演好角色,被导演要求一次次重复吃面条的故事。吃第一碗的时候,狼吞虎咽、幸福满满、回味无穷。吃第二第三碗的时候,已经是将将凑合、淡而无味了。到第四第五碗,那就不单是难以下咽,甚至还恶心想吐了。你看,每多吃一碗,陈小二对面条的满意程度越低。这里的“多吃一碗”,就是增量,也叫边际。吃面的满意程度,可以理解成效用。那每一份增量,多吃一碗带来的满意度,就是边际效用。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像你在办公室里帮大家跑腿买饮料零食一样,一开始没人愿意动的时候,你自告奋勇的说“我去”。大家会很高兴,还会说,你人真好,愿意跑腿。但是当你去了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十次的时候,大家可能就觉得习以为常了。甚至把这个事情当作你分内的事情。你到点了没去,他们也许还会抱怨指责你呢。

理解:最开始的第一个商品,边际效用最高,因为最满足,然后逐个下降,因为满足感在不断下降,一直到0,甚至是负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生产过程中,主要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前,所产生的效用是递增的。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资料,产出的效用也增加一个单位。但是,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增加,生产出来的效用并非永远呈递增趋势的,尤其是当生产资料增加到某一数量时/开始,生产效用反而开始下降,这就是效用递减现象。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指每增加单位生产资料所能获得单位生产效用。


20国贸专升本2班    陈澄    20230121201

作者: yaoao    时间: 2020-12-14 19:21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我节选的这两段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价格管制。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均衡,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但有时政府会认为均衡价格并不是理想价格,因此政府要规定一个均衡价格以外的价格并强制执行,这就是价格管制。价格管制主要包括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两种方式。
生活中的例子:疫情期间,政府对口罩、消毒剂等进行了价格管制。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情况下,全国的口罩生产产能没有在短期内恢复,为了增加供给,可以采取补贴的形式,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涨价。当局部垄断,加上边际支付意愿非常高,再加上存在正外部性,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立的时候,对口罩进行价格管制就是可行的,但也要允许一定幅度的涨价。如果上述管制口罩价格的条件都成立了,再加上事前充分论证且事后允许受罚者进行辩护,要比什么都不管来得更好。完全的自由放任,可能会导致在短期内把口罩等资源配置给边际支付意愿更高的富人,而低收入者如果买不起口罩,既可能有损公正,也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除非他们不出门。
个人的感想:价格管制本意是帮助穷人,但往往反而会给穷人更大的伤害。最高限价的初衷是让穷人买得起必需品,但结果往往是很多人买不到,即使买得到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成本(“先来先得”排长队)。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会出现黑市,顾客一旦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可能就会转向黑市,用高昂的的价格来购买。
——陈灵瑶-20国贸(专升本)-20230121203

作者: doer    时间: 2020-12-14 20:58
本帖最后由 doer 于 2021-1-9 18:56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七章
主要内容“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刚好正在细读克莱格那些标着圣塔克鲁兹岛上各种商品价格的表格。但是我那个时候心绪太乱了,所以没有发现数据上的问题。然而,它们还是触动了我的潜意识,因为在丹尼斯·戈森那件事上,我几乎是一开始就感觉到了一种模糊的不安。举个例子说吧,我从来就不相信梅丽莎‘香农有罪。当我第二次看这些数据时,仿佛灵光一现似的。那是昨天晚上发生在阅览室的事。就是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清清楚楚了。斯皮尔曼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因此,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一原理不可避免地就会引出这样的预测: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的价格变化范围应该比独木舟的价格变化范围大。但是克莱格的数据表明的是什么呢? 刚好相反的形式。不是效用最大化的原理有错误就是克莱格编造了他的数据。
效用最大化:指的是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
例子:
1.在学校附近剪发要30元,离学校远一点的地方剪发要25元,这时我不会选择远一点的地方剪发,因为去远一点的地方,我觉得自己所花的时间成本是不值得的。但如果是买一部手机,相同品牌的,离家近的要6000元,离家远的要5000元。这时我会去离家远一点的手机店,因为,此时我觉得这其中花的成本是值得的。在既定的约束下,我们得到最大的满足,即获得最大的效用。
2.我的同学想买一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他的预算在1000元左右。在自行车店里他试骑了一辆1600公路车和一辆1000左右的山地车。可是,最终他选择了1000元左右的山地车,此时,对于他来说,在既定的1000元预算约束下,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感想:经济学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用经济学来解释。如:商品要打到几折,店家才没有钱赚、比特币为什么这么值钱等。在这本小说里也包含了很多的经济学原理,例如机会成本、供给与需求、消费者剩余等,读过这本小说让我知道,经济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让我懂得了很多的经济学原理,更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经济学。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24 孙军




作者: ZhangQ    时间: 2020-12-14 22:41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主要内容:“斯皮尔曼顽皮地看着女儿,注视着她的反应。“你很吃惊吗?不应该呀,帕蒂。浪漫是要花费时间的;而锋利的削皮刀却可以节省时间。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妈妈今天早上切那些桔子花了多少时间?一只手镯不会帮她切桔子切的快点。但是一把新的削皮刀却可以为她节省时间。平均每天得有5分钟,一周可能就有半个小时。如果我送给她一只新手镯,而让她继续用旧的削皮刀,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这半小时的时间来浪漫了。”...“如果我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选购削皮刀,我可能会找到比这把刀价格低得多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是你也得考虑到时间的价值呀。买削皮刀可不是我理想中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这和你今天早上在进城路上告诉我的可是矛盾的呀。”“我说......?”“你说星期一那一整天都要用来选购一部新车。”“但是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二者矛盾了呢?”“因为你说过时间是有价值的呀.....”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对于普通人来说,买一件商品可能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价格、质量、购买地点等。在本章中,对于斯皮尔曼来说,一把刀的价格远小于一辆车的价格,所以对这两件商品斯皮尔曼所分配的时间成本是不同的,对于他来说他的时间成本大于削皮刀的价格差异且小于汽车的价格差异,所以他愿意花费一天在汽车挑选上而不是削皮刀的挑选上。
时间成本:时间成本是指顾客为想得到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务而必须耗费的时间换算而成的代价。
例子:比如我要买一辆自行车,学校附近是800元一辆,但是离这更远的市区自行车价格为700,而我去市区来回要花费一个下午,我做了考虑后决定购买学校附近的自行车,因为我觉得这100块钱小于我的时间成本。
感想:经济学是一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学科,通过读这本小说让我学到,懂得更多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麻烦和难题。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39     张前

作者: w1ndy    时间: 2020-12-15 09:39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四章
主要内容:一位母亲被一个喝醉酒的司机撞倒了,因为这个,她将近一年不能做家务活。她的丈夫不得不雇人来家里帮忙,他因此支付了五千多美元的工资——在那个时候,这是相当多的一笔钱了。司机投保的保险公司提出只支付这五千美元,他们争辩说这是一位家庭妇女一年所做服务的金钱价值。……那就是,这位妇女是位注册会计师,尽管出车祸的时候,她并没有在做会计工作。我估算了一下,像她那种受过培训并且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一年可以挣一万美元。……而对于这位妇女来说,则是一万美元。作为家庭妇女,她和她的家人自愿放弃一万美元——这是她作为注册会计师能获得的收入。这就是她留在家里的价值。而一旦她失去了提供服务的机会,这就是她应该获得的赔偿。但是法官声称他无法理解我的证词。尽管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我还是说服不了法庭。这家人仅仅得到了五千美元。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同一种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用途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用途,那些放弃的用途就是我们做出这种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文中那位妇女发生了车祸,将近一年不能工作,丈夫不得不花五千元来雇人帮忙,他因此支付了五千多美元的工资。但是保险公司只愿意赔付五千美元。被撞伤的家庭主妇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出门工作能够赚得一万美元的年薪,因此她为家庭服务的价值为每年一万美元,而不是五千美元。因此,对于这位妇女来说,机会成本是一万美元。就像文中说的“这是她作为注册会计师能获得的收入,是她留在家里的价值。而一旦她失去了提供服务的机会,这就是她应该获得的赔偿。”
现实世界例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厂商选择生产汽车就不能选择生产自行车,生产自行车的成本就是就会成本。
感想:就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在做任何事、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要支付机会成本。我们要在考虑机会成本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选择,怎样做才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将既定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达到理想的效果。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46   朱然行

作者: 朱轲20230121245    时间: 2020-12-15 13:45
本帖最后由 朱轲20230121245 于 2020-12-16 13:58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章节:第六章
主要内容:斯皮尔曼教授陪着她的女儿前往菲琳百货大厦购买物品时意外发现在大厦的地下商场那里的商品标价有点与众不同。在他走入地下商场时,发现了两个年轻人正在为争夺一件粗花呢运动夹克吵得不可开交,而也正是这种价格体系对人类的创造性、对最大效用和最大利润的追求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不由得感叹这个商场的管理者林肯·菲琳是一个天才,因为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并且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除此以外,还经常可以发现其他的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选取部分反应的经济学原理:菲琳百货大厦廉价商品部的价格体系设计得十分别出心裁。它最大限度地索取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和利用了人民对于需求所产生的支付意愿。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愿意为想要购买的某件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当消费者对于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到其支付意愿所能接受的价格时,便会产生交易。文中的菲琳百货大厦尽可能多地索取了消费者剩余,在通常的拍卖会中,你总是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竞投你非常想要的任何商品。如果其他竞投者不想要这件商品,你还可以在他们放弃后用较低的价钱得到它。这样,你的消费者剩余可能很多。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像拍卖会一样。如果这里的购买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菲琳百货大厦便是利用这两点,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把控,使得它的交易量超过其他市场。
现实中的例子:当我们特别想吃苹果,去市场上买苹果时,我们看到苹果有大有红润,边会表现的十分中意这些苹果,这时候的小贩看到后就会心想:“这个人看中我的苹果了,我可以卖贵点给他。其实当我们表现出对商品很满意时,这表明我们有很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时候商贩故意抬高了价格到一个合理的我们能接受的位置,因为我们表现出了消费者剩余较多,所以就算他抬高了价格,但我们仍然觉得很划算。
感悟:对于消费者剩余,我认识到了经济学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把控也是十分到位的,在生活中,许多商店都会索取我们过多的消费者剩余,因此我们应该要沉的住气,要有一点勇气,一点耐心,并且乐意冒着等会儿失去某件商品的危险。在生活中要做到合理的、理行的消费。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45    朱轲



作者: zym0409    时间: 2020-12-15 14:11
本帖最后由 zym0409 于 2020-12-15 14:13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八章
主要内容
:“就是这些了,漂白剂。”她丝毫没有犹豫就选了最便宜的一瓶液体漂白剂放进了篮子里。 “难道他们不知道漂白剂就是漂白用的吗? 所有的漂白剂都是浓度为5.15%的次氯酸钠溶液。花钱买贵的岂不是很可笑? ,,她还是不停地咕哝道,”啊,想起那个家伙了——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古斯曼? 加斯曼? ——他说什么来着?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什么? ——正确的数量。不,最佳的品牌数。,‘索非亚’乌斯提诺夫刚刚读完了一些候选人的文件。那是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分配给她的任务。作为一名化学家,她看了戈森的文章后吃惊不小。戈森在文章中赞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使消费者受益的品牌增值的范围是有限的。他宣称自己发现了理论上最佳的品牌数量。如果超过了这一数目,或与这个数目不相符,消费者的利益将会受损。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价格歧视和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或者说当消费者的连续消费过程中变动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文中所说的戈森的文章中的观点是边际效用的观点。
价格歧视:企业把同样的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的情况。文中说所有说的漂白剂都是浓度为5.15%的次氯酸钠溶液。是价格不同的同种商品。实行价格歧视的商品本身是不存在差别的,并不是由于商品的质量或生产成本等的不同而要求不同的价格,而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的具体情况区别定价,比如时间、地点、购买数量、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等。
例子:在购物网站上有精力查询优惠券的会在购买商品会拥有更优惠的价格去购买同样的商品。而没有精力的消费者会选择直接购买。这是通过价格歧视来区分消费者使效益最大化。邮票爱好者收集邮票,随着这套邮票收集的张数增加,每张邮票的边际效用增加,最后一张边际效用最大。
感悟: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价格歧视和边际效用,我们不只是要在经济方面,也要在生活方面我们要利用这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受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41 张育萌


作者: 陈20230121206    时间: 2020-12-15 15:01
本帖最后由 陈20230121206 于 2020-12-15 15:03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章节:第十三章
主要内容:“他们不管怎样都是要付给债权人利息的啊——除非他们赖账。如果这趟横渡的总收益超过燃料费、食物供应费和所有员工工资总和一块钱,那么,库纳德就赚了一块钱,而如果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没有走这趟航线,他们就赚不了这一块钱。拿你在达拉斯市中心的商店做例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门大吉呢? 如果你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你就不会关门。关门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你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如果你的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当然,你是永远不会那样做的。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接下去的一小时里,斯皮尔曼和麦迪逊就国家的经济问题交换了意见。斯皮尔曼都不愿意起身离开,去健身房进行下午的身体锻炼了。‘’非常有趣的一次讨论,教授。我盼望着再次见到你。如果你和贵夫人去达拉斯的话,我非常乐意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商店。“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沉没成本和停止营业。在文中教授举的在达拉斯市中心开商店的例子中,员工的工资和保管费属于可变成本,利息属于固定成本,在这里固定成本就变成了沉没成本,表示已经发生并无法收回的成本支出。当营业额可以抵的上利息时,店就会继续开着。但是当营业额抵不上员工的工资和保管费就会停止营业。
现实中的例子:假如你是一名投资家,你投资一个项目,原计划投入两千万,可是,当前一千万投入的成本刚刚建了一半工程的时候,忽然市场发生变化,继续完全投入建成后生产的产品已经被新科技产品淘汰,你是继续投入剩下的一千万建成呢?还是承认之前的一千万投资失败而不再属于自己?自然你一定会保住剩下的还属于自己的一千万,之前的一千万已经变成报废的未完工的工程,无法再收回。
感想:沉没成本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非常富有人生哲理。当我们发现继续做一件事情已经没有意义时就应该及时停止,不要再浪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走在人生路上,我们也经常会有下错棋的时候,不要再浪费时间沉溺于后悔之中了,要毅然地把沉没成本垫在脚下吧,那样我们一定能攀登到更新的高度。
20国贸专升本2 陈炜豪 20230121206



作者: 邦邦    时间: 2020-12-15 21:01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章节:第六章
主要内容:“卡尔文,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与你不同。就拿你衬衫衣袋里那支圆珠笔来说吧。你是多少钱买来的? ”
韦伯低头看了看别在衣袋里的那支绿白相间的圆珠笔。“50美分。”他试探性地回答道。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
现实中的例子:当我们去市场想买一斤西红柿生活中的消费者剩余例子时,当看见西红柿又红又大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说:“这个西红柿很好,我今天特别想吃西红柿”,然而小贩看见就会心想:“这个人看中我的西红柿,我可以卖贵点给她”其实我们表现出对西红柿很满意时,这表明我们有很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我们问西红柿多少钱时,小贩会说2元一斤,其实是1元一斤的,因为我们表现出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所以小贩故意抬高价格,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划算的。
感想:在购物中,我们往往会被商家打折的手法诱惑了,你只获得了过多的消费者剩余一一心理的满足,而付出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无论商品包装如何令人眼花缭乱,最好是货比三家,清醒、理智地得出合理的需求价格,切不可迷失了方向,让商家占了便宜。
20国贸专升本2 陈楚天 20230121202


作者: Anonymity    时间: 2020-12-16 11:27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11章
主要内容“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例子:你很喜欢巧克力,在吃第一块巧克力的时候会获得一种味蕾和精神上的满足感,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效用”。但是随着你越吃越多,你所获得的满足感会变得不那么强烈渐渐趋于平淡。第五块巧克力带给你的满足感远不及第一块,吃到第十块的时候,你甚至感到厌倦,更别说第十五块第二十块了。新增加的每一块糖所带来的满足感就是边际效用,“边际”的意思是事物的边缘,巧克力效用的边际是最后一块巧克力的效用。
感悟:许多人的感情即满足边际递减规律。就是如果你到了某个阶段会很想恋爱,那么这时候对于恋爱这件事的欲望就很强烈,那么,当你真的谈恋爱了,你就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对于恋爱的兴奋度就下降了,这时候,你就会开始特别认真地考虑,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对方。一考虑就发现了很多不足和矛盾,其实你喜欢他并不是真的欣赏他而是自己的欲望使然。即刺激反复进行,兴奋程度就下降了。那或许冷淡,严重点就是你又闹又作受不了,结果最后导致分手。
20国贸专升本2 杨子迟 20230121238

作者: mengying    时间: 2020-12-16 17:00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八章
    在奥立弗·吴打算离开图书馆时,一个想法涌入脑海:是否选择偷一本书带走?他进行了一番成本利益的计算,先是考虑了偷书的成本,比如门口的防盗监视器检查到了这本书会导致尴尬,另一方面是良心的煎熬,偷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此外还有搬运回家的成本以及放回家后打理的成本。但收获的利益却没有多少,不过是知识,这些已经存在的利益,当然还有卖书的收益。权衡利弊之下,他并没有选择偷走书本,这是因为成本高于收益。(来自第八章)
   这其中反应了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中,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购买或租用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也就是企业支付给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总额。隐性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拥有的并且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的总价格。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与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在上面情节中,奥立弗·吴偷书的成本高于其收益,因此放弃偷书这个行为,从企业角度来说,如果生产成本高于收入,那么企业便会放弃生产这种产品。从另一角度思考,奥立弗·吴如果成功的偷走书,那么他的成本是私人成本,同时存在着社会成本,比如由于偷窃事情的发生,会使图书馆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进行管理而付出的额外成本。私人成本也称为私人费用,是指单个使用者为了能够使用某一资源而带来的费用,或者指厂商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社会成本是产品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生产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之和。在经济学中还包括了其他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等。
      在现实生活中衡量成本与收益的案例层出不穷。比如毒品犯罪事件,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投入较少的资本便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高回报,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毒品犯罪的成本是失败后受到法律制裁的支出,在实际犯罪中并非所有罪犯都需要进行这个成本支出,这是一个预期的成本,而缉毒成功率不高,在罪犯心中进行衡量,显而易见,收益高于成本。再比如当一件商品价格上涨时,你会去考虑该商品对你的价值,如果收益大于成本时,你仍然会选择购买;而如果你认为成本大于收益时,便会放弃购买。再看,为何年纪大的人很难进行换工作,他们比年轻人付出的成本更大,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如果进行换工作那么成本将大于收益,比如时间成本等。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一个产品有不同的获取方法,你会选择价值最大的那个。成本,也并不是简单的花了多少钱,还有其他看不见的成本,我们需要考虑所有的成本之和进行选择。比如你住的离公司远一点,房租要便宜很多,但你花在路上的时间要多很多,这个时间也得算到成本里去。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衡量,选择对我们利益最大的。
20国贸专升本2 江梦滢 20230121212

作者: 一只鼠一只羊    时间: 2020-12-17 18:07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七章
  1.主要内容:斯皮尔曼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好吧,亨利,既然我犯过错误,坚持认为效用最大化只是一种重复,而没有预测能力,我现在应该对它有很深的印象了。”斯皮尔曼面对着挑战,要从普通的经济观点中提取出意想不到的暗示,他很擅长于做这类事情。“如果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是效用最大化者,那么他或是她会不停寻找更低的价格,直到寻找到的另一个更低的价格所节省下来的钱与这次寻找花费的成本等同时。到了那个时候,美拉尼西亚人,或者是其他人,都不会再去寻找另一个卖方了,而会从已经报出最低价的这个卖方那里买下这件商品。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去另一个村子寻找另外一个卖方节省下来的价格差异超过了寻找花费的成本,这个岛民在这趟搜寻中是有收获的。而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收获少于额外寻找的成本,那么美拉尼西亚人不再寻找反而会有所收获的。“
  2.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效用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将购买价商品的格调节到最低,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通过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推断出对于高端高价产品来说,不同品牌相同质量产品的价格差异低于低端产品的价格差异。
  3.现实例子:比如你会花很多时间去选购一辆新车,但你不会花同样的时间去选购一只勺子。这样的行为就会致使汽车的价格相对稳定,而勺子的价格则更加随意,如果勺子的价格差异是50%,那汽车的价格差异肯定在50%以下,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勺子的价格变化相比汽车的价格变化要大,这就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4.感想:《致命的均衡》是奇案中的经济学,使人在阅读侦探小说中学习经济学原理。生活中处处有经济,了解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对于我们自身和以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学期的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20国贸专升本2   杨婷   20230121237

作者: 王良芳    时间: 2020-12-18 15:19
1.摘自《致命的均衡》第8章
主要内容:作者丹尼斯·戈森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是用符号的形式阐述的,但却可以总结为几个词:为了达到管理部门制定的空气污染标准,应该允许商业企业竞投污染执照。戈森宣称,这样一来,可以用对社会来说最少的总成本来达到空气纯净标准。
“‘污染执照’让我想起了詹姆斯·邦德的杀人执照了。”贝尔心中想到。他很讨厌这种说法。为什么不也卖抢劫执照和强奸执照呢? 贝尔希望通过立法,从而彻底地杜绝空气污染。他有许多朋友也同意这种观点。他的担心并不只是出于对自己幸福的考虑,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野生动物的热爱。莫里森·贝尔和他的妻子都很担心新英格兰的空气污染,特别是从这个地区的工厂里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来自中西部的酸雨,会危及到他们两个女儿的健康。曾经有段时间,贝尔认真考虑过到西南部教书,以便把他的家人带到那个他认为安全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决定留下来,并联合了谢拉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致力于环境的改善。在他们数学系里,那些对环境污染深有同感的同事也一致赞同污染是一个主要问题。他不敢想像他的同事会同意新英格兰的制造工厂应该有权获得污染执照这一观点。
2.所包涵的经济学原理: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可交易的许可证,指的是由政府制定排污标准,向企业发放许可证,同时允许厂商之间自愿地转让污染权的一种制度。从经济效率来看,这一交易会使两个工厂所有者的状况变好,因为他们是自愿达成交易的。而且,这种交易没有任何外部影响,因为污染总量仍然是相同的。如果允许这些交易,实际上它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污染许可证。交易这种许可证的市场最终形成,而且,这种市场将为供求力量所支配。看不见的手将保证这种新市场有效地配置排污权。
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降低他人的福利待遇,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工厂里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来自中西部的酸雨,会危及到贝尔两个女儿的健康以及他的幸福生活。工厂并没有对贝尔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对贝尔进行补偿。因此贝尔通过联合俱乐部致力改善环境污染的私人方案解决外部性。
3.例子: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近年来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让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全球暖化而制定限制碳排放量,在这种制度下,碳的排放量是有限的,但却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碳排放许可证。2010年,我国正式提出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驱使碳排放权交易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各个省份、行业、企业也都积极参与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负外部性的例子有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汽车尾气,在公共场合随意抽烟等。
4.感悟: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条件。污染许可证的交易一直存在争议,享受清洁的水和空气是基本人权,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降低负外部性的影响范围和时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好好珍惜切勿滥用资源破坏环境。
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20230121229
姓名:王良芳

作者: 郑李璇    时间: 2020-12-19 16:57
本帖最后由 郑李璇 于 2021-1-12 13:40 编辑

1、该情节选自小说第七章:“会感到惊讶的人,只有那些误信生产耗费的劳力决定产品价值的人。曾经有许多经济学家这样相信,马克思的信徒到今天还这样相信,但事实上你那张英属圭亚纳邮票的市价,就是这种信念的反证。” “请告诉我为什么,教授。这样一来,当我说出这些小纸片的售价时,或 许可以减少某些顾客的震惊。” “我完全可以想象他们震惊的样子,因为一般人习惯以为一样商品的价格和成本价差不多,这是自由竞争市场的常态。但是你的顾客买卖的是邮票,在这个市场中供给是固定的,邮票的定价完全依照主观判定:一张邮票的价值,相当于任何买家愿意付出的最高价,而这个最高价又取决于这位买家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满足感。”
2、①该情节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支付意愿
②该原理的基本内容:支付意愿是一个人愿意为想购买的某种商品肯付出的最高价格。当商品的价格等于或低于他的支付意愿的时候他就会购买这个商品,而当价格高于他的支付意愿的时候他就不会购买这件商品,支付意愿也可理解为消费者宁肯支付也不愿意得不到该商品的价格。支付意愿表示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评价,即这种商品值这么多钱。
3、现实世界中相应的例子:
一个人去买笔记本,用于上课记笔记,他对一本笔记本的支付意愿是20元,即表示他买一本笔记本愿意花的最高价格是20元,当一本笔记本的价格等于或低于20元时,他就会购买这本笔记本,但是当一本笔记本的价格高于20元时,他就不会购买这本笔记本。此时,这本笔记本的价格是15元,那么这本笔记本的价格就低于他的支付意愿,他会直接购买。但如果此时这本笔记本的价格是30元,超过了他的支付意愿,他就不会去购买这本笔记本,而是去购买价格在他支付意愿之内的其他笔记本,那这本价格为30元的笔记本会被支付意愿大于或等于30元的其他人买走。
4、感想:
在购买商品时,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一件商品有不同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这件商品的评价越高,这件商品对消费者越有价值,那么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高,消费者为购买这件商品愿意付出的价格就越高。在现实生活中,生产者不可能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支付意愿告诉生产者,因此生产者也不可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定价。每一个消费者在面对一件商品时,都会考虑是否愿意为之付费,愿意付多少,都希望以自己支付意愿内的价格买到一件商品,那么消费者就需要去衡量自身对这件商品的评价和满意度,知道自己对这件商品的支付意愿,在愿意付出的价格内购买这件商品。
20国贸专升本2班 郑李璇 20230121243






作者: anr    时间: 2020-12-22 14:56
本帖最后由 anr 于 2021-1-9 16:35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1.主要内容:斯皮尔曼立即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一个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有一次,他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2.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在拍卖中荷兰市民如果如果等得太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那么郁金香鳞茎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不会是他的了。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3.现实例子:在服装市场里买衣服,在个体摊点有些衣服标价每件100元,但实际上50元就可以买下来,卖家将价格标这么高是因为他想把顾客的消费者剩余都赚去。这些衣服虽然成本不足50元,但是有些人特别喜欢这件衣服,穿在身上非常合适,颜色也非常满意,他就会愿意出100元甚至更高价格买下来。
4.感想:现在的很多商家会通过多变的营销策略,如新颖的商品包装、赋予商品独特的寓意等方式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兴趣,并且能够接受的价格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以此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比如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在实体店购买衣服或配饰的时候,销售员会在旁边不停地夸这件商品你穿着或带着很好看,让你产生一种它真的很适合你的感觉,你可能就会直接买下来而没有思考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所以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货比三家,对于商品的价值在心里要有一个衡量,知道它应该在什么价位,不要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欺骗,要有理性的思维,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消费,多一点耐心,不要让商家索取我们过多的消费者剩余。
20国贸专升本2  刘雅丹  20230121214


作者: 严雯婷    时间: 2020-12-26 10:52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九章
1.主要内容:“考斯特教授,你为你们的候选人作的陈述好极了。你所介绍的情况也很让我吃惊。我可没有想到我们的一个在职教授要在一个循环里进行论证。”考斯特看着维勒莉·丹泽,皱起了眉毛。他在等着她进一步的解释,但是她却没有再说什么。最后,他说道:“我想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她很急躁地回答道,“是说戈森先生写的文章完全是基于循环论证。” “丹泽教授,对于你所说的,我表示怀疑。请你举个例子好吗? ”“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基于功利主义。恐怕,心理学家是不会再相信功利主义了。人们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这件事带给了他们最大的利益——这种说法,恐怕不能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吧。戈森先生宣称其要去检测的每个假设都是基于这个观点的。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我知道,维布伦在世纪之交时就已经彻底粉碎了这个观点了。
2.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循环论证,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如证明"鸦片能催眠",所用的论据是"它有催眠的力量"。而"鸦片有催眠的力量",又要借助于"它能催眠"来证明。这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自证。这是论证无谓的一种,当辩士为支持某项主张所提供的根据,其实是同一主张换汤不换药的重复时,就是进入了"循环论证"的无谓性。换句话说,在循环论证中,论证的前提就是论证的结论,因此又称为"先定结论"。这些论点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因为结论可能完全与其前设相等,故结论并非其前设之推论。所有循环论证都必须在论证过程中,假设其命题已经成立。所以亚里士多德把循环论证归纳为实质谬误,而非逻辑谬误。其实质谬误的意义就是没有实际意义,即为无谓;逻辑谬误即可判断为谬误。故循环论证在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之前,即非证实,也非证伪。故也不算真正的谬误。循环论证是预期理由相类似的一种错误。凡是用了真实性未加证明的论据来证明论题的,叫预期理由;如果这种未加证明的论据本身还需要论题加以证明的话,那就是循环论证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循环论证看作是预期理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3.现实例子:在2002年一群少年被控谋杀一名小童的审讯中。在检察官的结案陈词中,他指出被告"毫无悔意"。实际上,如果他们没有杀人,他们根本不用"表露悔意"。结果,被告宣告无罪。
4.感想:我学到了如果需要非常清楚的知道循环论证的谬误,一定要在场景中抓实信息的走向。任何文字描述,给出固定条件后,从矛盾产生到矛盾结束是单线“指向性”的。循环逼近也好,循环套用也好只允许出现在论证内部。不能出现在起始和结论上。
20国贸专升本2 严雯婷20230121236


作者: www    时间: 2020-12-26 16:59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四章
1.主要内容:斯皮尔曼回忆自己曾在法庭作证的一个案子,一位母亲被喝醉酒的司机撞到了,要修养一年的时间,不能做家务,于是她的丈夫不得不花钱雇人来家里帮忙,因此多支付了五千多美元的工资,而司机投保的保险公司提出只支付这五千美元。但是这位母亲是位注册会计师,像她这样受过培训并且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一年可以挣一万美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一万美元才是这个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提供的价值,而不是五千美元。但是最后法官声称无法理解斯皮尔曼的证词,这家人仅仅分得五千美元。
2.经济学原理:在这个案件中,法庭是像会计师那样来看待成本的,只关注到了显性成本,在他们看来,这个妇女带来的经济收益就只有五千美元,所以赔偿五千美元就够了;而斯皮尔曼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既关注了显性成本也包括了隐性成本,在他看来,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一万美元才是这个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提供的服务的价值,这位妇女和她的家人放弃了作为注册会计师的一万美金,这就是她的机会成本,也是她留在家里的价值,而一旦她失去了提供服务的机会,这就是她应该获得的赔偿。
机会成本的原理:是指为了得到某一种东西而势必要放弃的另一种东西的价值。当我们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都应该考虑这个行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应该按照人最高的潜在收入计算成本。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
3.现实案例: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万 元,则可以说,一 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4.感想总结   :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因此, 这一概念拓宽 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
20国贸专升本2班 吴俊雯20230121234

作者: wushuo    时间: 2020-12-27 14:38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1.主要内容:
他快走近图书馆前门了。他应该偷本书走吗? 其实下意识里,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偷书会付出什么代价呢? 门口的管理员可能会发现他偷书的行径,这会很尴尬的。但是也不用考虑得那么多。他如果跟管理员解释说他不是有意的,管理员会乐于接受的。毕竟吴教授从图书馆进进出出已经无数次了,被检查的几率不会超过50%。但是随后,他又担心自己会由于不良行为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在他成长的家庭里,偷窃被认为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他的价值观还是旧世界的。如果违反了如此严重的禁忌,他会很自责,很懊恼的。那么拿一本厚重的书回家的成本是什么呢? 他可不习惯干体力活啊。然后,他还估算了一下收藏这本书以及时不时给它掸去灰尘的成本。这个成本计算到哪儿终止呢? 他有些迷惑了。计算这成本的代价也太高了吧。
  继而,吴教授又开始计算他能得到的好处了。收获的似乎很少。当然,书中的知识是一大收获,可能还有阅读中的乐趣。
2.节选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
同一种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用途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用途,那些放弃的用途就是我们做出的这种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叫择一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3.例子:我在和一个朋友聊半个小时的天,在这半个小时里,我同时也放弃了和其他朋友的交流。或者是我把和这位朋友聊天的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比如看几页书,在操场上跑几圈步,和父母亲打一通电话,这些事情都是我和一个朋友了半小时天放弃的机会成本。
4.感想:
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成本意识,明白个人和家庭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代价,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读书机会,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和教育资源,尽量减少自己的机会成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20国贸专升本2班 吴硕 20230121235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0-12-27 20:11
本帖最后由 赵项鑫 于 2021-1-12 13:15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1.主要内容:老斯皮尔曼开了家裁缝店,在店里待客人亲切友好。但是回到家中性情大变,亲切变得易怒。现在亨利·斯皮尔曼找到了解释父亲原本难以理解的行为和说法了,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希尔曼先生多余自己的妻儿,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对全家人都有深厚的感情。亨利·斯皮曼尔所受的经济学训练,让他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他的父亲必须和其他裁缝店抢生意,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进入这一行不需要什么金钱或者教育资本,而是他父亲裁缝服务的最后定价,虽然不足以赚大钱,却足以确保不会有大排长龙的客人,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就是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如果每天上门的客人源源不断,老斯皮尔曼大可以对客人呼来唤去或挑三拣四。
2.节选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需求与供给。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向市场提供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上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生产这对此产品的供给量相等时,这一点叫作市场均衡点,这一点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下的买卖数量叫均衡数量。在现实中,如果价格可以自由波动,当实际价格不是均衡价格时,会引起市场的失衡,这种失衡导致价格会向均衡价格发展,只有达到均衡价格的时候,市场才能实现均衡。比如在奶茶价格为11元时,生产者愿意供应12杯,而消费只愿意购买8杯,这样就会导致4杯奶茶卖不出去,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况就是过剩,当存在过剩时,生产者为了卖出自己的商品就要降低价格,只有当价格达到均衡价格时才没有进一步变动的趋势。市场上裁缝店此时已经达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状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在供给均衡的状态下价格也均衡。这这时候的顾客会货比三家,老斯皮尔曼因此不能保证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在均衡价格下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老斯皮尔曼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服务态度来争取顾客。
3.现实例子:当一个村子周围开始兴建工厂,工厂工人有租房需求,村民开始提供出租房。刚开始,工人的住房需求大于村民出租房的供给,工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租房子。这时出租房的价格较高,屋内设施较简陋。随着出租房的可观收入吸引大量的村民开始建房投入出租事业,房屋的供给会大于工人的需求,这时房东愿意降低房租来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房租变得较便宜,随着房租的价格降低,会给一些房东带来亏损,因此有些房东就会选择退出市场,供给量减少。这时工人的住房需求和村民出租房的供给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候的房间的价格降低趋于平衡状态。在价格趋同的时候,房间大小、房内设施和房东态度就成了争取客户的关键手段。
4、感想:市场是由买者和卖者双方共同构成的。当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消费者应该多比较商品品质,店家服务,从中选取质量较好的商品和获得满意的购物体验。生产者应当敏感的捕捉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及时的调整生产结构,经营模式,提升技术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市场是充满竞争的,竞争可以优胜劣汰。每当一个企业为了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率而率先创新,随之引入其他企业纷纷进入,利润就被平均化。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及时捕捉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信息,他们可能就不会进步和创新,等待他们的也只有淘汰。20国贸专升本2班  赵项鑫  20230121242




作者: 郑玟静    时间: 2020-12-27 22:05
《致命的均衡》情节

“并不常来,不过每次到这里我都会觉得收益良多。比如说,今天我就想到,非林地下楼层的特卖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体系,以便从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中最大限度获利。”
“消费者剩余?我怀疑英文系教授的薪水会有多少消费者剩余。”韦伯装作对老友的经济学专题演讲很感兴趣。
“恐怕我不得不纠正你的想法,卡尔文。就拿你上衣口袋里的圆珠笔来说吧,你花多少钱买的?”
韦伯低头看着夹在口袋上的白绿双色塑料笔管。“50美分把。”他说了个大概数字。
经济学家的食指上移,指着韦伯的脸。“好,但是你知道吗?米尔顿·雷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明圆珠笔,而且独占圆珠笔生产的时候,一支笔要卖到18美元!现在有很多家厂商生产圆珠笔,你花不到50美分就可以买到一支。也许你不会当那个付18美元的冤大头,甚至16美元也不愿意付,可是我敢说,和钢笔比起来,为了获得圆珠笔所能提供的方便,你愿意出的钱绝对比50美分多许多。不论这中间的差价有多少,都称为你的消费者剩余。而且你要知道,卡尔文,到处都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在一个有竞争的消费体系中,通常绝大部分商品的售价,远远低于人们愿意为这项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这个差价就是马歇尔提出的消费者剩余。不管是谁发明了菲林的地下楼层特价商场,他确实把这个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出自《致命的均衡》[美]马歇尔·杰文斯著,葛窈君译一书中的第六章)

蕴含理论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消费者剩余=购买意愿-价格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购买意愿-成本=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产生原因: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律;二是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 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
影响因素:
1. 垄断的影响
2. 政府规制的影响
3. 寻租的影响
4. 税收的影响
5. 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影响
6. 产权制度的影响

生活中的例子

基于对消费者剩余的理解,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我今天计划着要去为冬天筹备一些衣服,于是选择去到温州新南站的地下商场购物,经过挑选,看中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进入店内跟身边的朋友说到“这衣服真好看,你觉得呢?”,而这时一句简单的话就表明了我对这件衣服有着较大消费者剩余,而店主也会因为你的反应来定出较高的价格,而当她所提出的价格低于你对这件衣服所赋予的价值时,你就会选择去购买她,而不再进行砍价。这就是一个生活中简单的关于消费者剩余的例子。

领悟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简单感悟到,如果你到了一个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店中进行购物时,不要轻易地向卖家表现“出非他不可”、“他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强大的欲望。而是应该一种平和冷静的心态进行购物,以防被卖家坑骗。
总的来说,消费者剩余让我认识到:作为买家,要懂得去隐藏自己对一件物品的价值估计,因为当你过分展露自己对其产品的价值估计时,就会使得卖家找到这个突破口而顺势抬高价格,使得消费者利益受损。而对于一个卖家,努力在于消费者沟通中确定其对这件商品的价值估计,从而选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增加自己的利益,从而降低消费者剩余。

20230121244 郑玟静 20国贸专升本2班

作者: 11黄婷婷    时间: 2020-12-29 17:53
本帖最后由 11黄婷婷 于 2020-12-29 17:56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原文内容:亨利.斯皮尔曼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这个个头不高,秃头的教授摘下角质架眼镜,用手帕擦去上面的雾水。他总是不能温文尔雅地应付这种干扰。但是这次是他自己选择回家去的。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他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因此,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而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了。但矛盾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他觉得自己不那么承受得起这种打扰和分心了。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现在回家意味着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对于个体高收入者,这些机会成本会变得很高。正如斯皮尔曼经常告诉学生们的那样:一个按小时收取高额费用的著名律师,你是不应该和他聊天谈论天气的,因为他的计时表在不停地计时收取费用。同理可得,比起那些机会成本低得多的公司法律秘书,这种律师可能很难舍得去享受假期。
现实例子:当我报名了专升本考试,对比我的专科同学,我失去了实习的机会,在备考中还放弃了娱乐的时间。在工作当中,还放弃了本该收获的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我的选择参加升学考试的机会成本。当考上开始继续读书的时候,这段期间该获取的实习的工资也没有获得,可见当做出一种选择时,另一种事情无法完成便是一种损失,便是机会成本,可见空闲的时间,实习的工资都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感悟: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衡量大小的,比如原文中的斯皮尔曼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时间能够挣得一笔可观的收入,教授自然不愿用这时间提前回家接应他人。许多高收入人群不愿意休假的原因也是在这了,因为休假的(机会)成本太大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选择继续升学深造而非就业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认为提升学历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会比直接就业更大。
                                                                                                                                                                                                                          20230121211  黄婷婷  20国贸专升本2班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1 18:22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8 10:54 编辑

   第6章中提到的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中的价格体系,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这种情况很像一种动态博弈,动态博弈行动有先后顺序,不同的参与人在不同时点行动,先行动者的选择影响后行动者的选择空间,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做了什么选择,因此,为了做最优的行动选择,每个参与人都必须这样思考问题:如果我如此选择,对方将如何应对?如果我是他,我将会如何行动?给定他的应对,什么是我的最优选择?。动态博弈的困难在于,在前一刻最优的决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为最优,因此在求解上发生很大的困难。在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城中,博弈双方都知道价格是会不断下降的,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买或者不买,但你并不知道对方会在什么时候出手,过早购买的价格可能会高,但等得太久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相应的例子是,在房屋买卖市场,有一个买主在AB两个卖主之间进行选择,两个卖主各有一套户型相差不大的住宅要出售。买主先向卖主A出价101万元,如果A不接受,就转向卖主B,出价102万元,如果B也不接受,则在转向A,出价103万元,如此等等。直到最后向A出价105万元,如果A仍不接受,就终止交易。可以看到,如果AB都因为不满意售价,在轮到自己时决定不卖,那么到最后买主退出交易,卖主AB都没有得到收益。如果一开始A就决定卖,就会以相对微薄的收益结束交易。
  我认为在这样的博弈中,第一,掌握对方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对方的信息来预测对方在下一轮的决策,以此来决定自己的策略。第二,看准时机适时出手,不要因为太贪心一直拖延,知道最后错失良机。

                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32        王滢莎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2 13:50
选自第三章:
亨利.斯皮尔曼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这个个头不高,秃头的教授摘下角质架眼镜,用手帕擦去上面的雾水。他总是不能温文尔雅地应付这种干扰。但是这次是他自己选择回家去的。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他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因此,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又叫择一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其他东西。斯皮尔曼如果选择回家,那么那么就意味着他将有四个小时不能工作,如果选择工作,他将无法回家满足妻子想去店里买东西的要求和面见戈森。
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的是一个社会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文中斯皮尔曼的时间是固定的,这里的两种产品是他回家面对戈森和继续工作。
举例:
机会成本:在面对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同时送消费红包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红包数额大的一边进行消费。生产可能性边界:在长时期学习会觉得疲惫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好自己学习时间和放松时间使得自己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感想: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天气一冷就想睡懒觉,在工作日是早起去上课还是继续躺在床上,在上课的时候是选择认真听课还是偷偷玩手机等等。在面对选择时,我们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综合权衡利弊。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20230121231
姓名:王莎莉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1-1-2 14:12
本帖最后由 赵项鑫 于 2021-1-12 13:10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八章
主要内容:由于污染问题的严重,贝尔教授多次想搬家到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搬家,还是留在立刻那里。
原文:他的担心并不是出于对自己幸福的考虑,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野生动物的热爱。莫里森·贝尔和他的妻子都很担心新英格兰的空气污染,特别是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来自中西部的酸雨,会危及到他们的两个女儿的健康。曾经有段时间,贝尔认真考虑到西南部教书,以便把他的家人带到那个他认为安全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决定留下来,并联合了谢拉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致力于环境的改善。

经济学原理:1.人们面对利益取舍时,会做出最有利的一个决策。这一章内容中,贝尔教授就面对着抉择问题,是搬家到环境好且对自己女儿健康有利,满足对野生动物的观察研究需要,还是离开这个地方,会远离污染,工资高,离工作地方近,离家人朋友也近。     2.机会成本:又叫择一成本,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文中贝尔教授选择留在这里,所以不会远离污染,工资高,离工作地方近,离家人朋友也近就是他的机会成本。

例子:在高考填志愿在的时候所面临的选择和贝尔教授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我是选择在自己省就读大学还是选择出省就读。①留在省内:离家近,回家方便,车票也便宜,节假日回家也不用面临提前一个月抢票的问题,环境和饮食习惯也不用花长时间去适应,但是我想出去看看,不想只局限于浙江,想领略更多到额风景和地域文化。②出省就读:大学期间可以长长见识,认识不同地域的人,但是离家远,回家不方便,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最后,我还是选择在浙江,因为浙江发展较好,离朋友家人都近,对我以后的发展会更有利。事实上,我所做出的决策,也是根据上面的经济学原理来的。

感想:经济学原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机会成本多数会和决策问题相关联,有决策问题时,就会存在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决策中放弃的可能性中最大价值,机会成本会取决于社会的大体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我们在人的行径中,会遇到很多机会成本与决策相关的问题,反观自我,在机会成本和决策面前,你真的有勇气面对他吗?缺失勇气是因为害怕犯错,做不好,其实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思路,多琢磨琢磨假如我成功了,能获得怎样的价值,就会激起你更大的动力了。


20国贸专升本2班     张岁岁     20230121240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1-1-2 14:22
一.节选自小说《致命的均衡》第七章:     波可哈德对着斯皮尔曼,露出了半月形的笑容。“但是我必须告诉你,斯皮尔曼博士。有一点我觉得很奇怪。当那张邮票在德梅拉拉发行时,当地的邮政局长仅仅在来自伦敦的邮票卖完后,出于应急才印了一些临时邮票。他使用的是普通的类型,并从当地一家报纸上得到了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然后他加了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假,副局长又把他姓名的首字母加在了邮票上。就为了他们这点努力,人们要花那么多的钱来买这张邮票。这太让人惊讶了。你肯定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主要内容是一枚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面值仅为1美分的邮票,在德梅拉拉当地的邮政局长一些特别设计下,这一张小小的纸片,居然有人愿出75万美元来求购。这让相信劳动价值论的人们难以理解。 二. 该情节反应的经济学原理是效用。 效用的概念:1.人们从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2.效用是人对商品价值的一种主观评价,与商品本身的实际功能关系并不大,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中的使用价值概念3.效用是因人而异的 三. 举个例子:一个人当初卖掉自己的家传手镯得了5万元,很多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富豪,机缘巧合下他重遇了这只手镯愿意花100万元赎回。此时,这只手镯值多少钱取决于这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取决于这个购买者从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满意度。这是购买者对手镯价值的一种主观评价,与手镯本身实际功能关系并不大。 四.结论总结: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小说中这些邮票能引起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他们从邮票拥有中获得的乐趣就是他们知道他们有安全的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因此一个顾客的满意度是来自于邮票的独特性还是来自于邮票不受价格上涨影响的程度并没有什么区别,主观判断依然决定了他们乐意付多少钱。 20国贸专升本2  范凯莉 20230121207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2 16:48

1、“需求法则。你经常说那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你能想像一下,如果我的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来我这里让我给他们的宠物看病呢? ”听完这句,斯皮尔曼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就像一个人刚听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双关语。布里奇和帕特丽夏都被他的表情逗乐了。斯皮尔曼也不想破坏她们的兴致
出于这个原因,他没有告诉她们他之所以做出那种夸张的表情是因为女儿犯了一个错误2。她把“需求”与“需求量”搞混了。他默默想着: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严重的过失,但是对于一个兽医这不算什么。斯皮尔曼对解释二者的区别很感兴趣,但是更吸引他的却是布里奇夹过来的第二块煎饼。在这两个选择之间,即使是爱好教育人的教授也不会犹豫的。
来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2、反映的经济学原理: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的基本内容:
需求的变化是指当需求所表达的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发生变化。商品价格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其他因素变了。
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数量的变化。
3、对于一个商品,比如雪碧。当可乐价格变高了了,人们转而更多地购买雪碧,使雪碧的需求发生变化。
当雪碧价格也会上涨,这时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就是需求量的变化;
4、对原理的认识
需求变化在图表上表示为整条需求曲线向左向右移动;而需求量的变化在图表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体现了需求数量与价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价格发生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不变,其他因素改变会引起商品需求的变化。需求规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依存的关系。价格越高,需求数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数量越大


班级 20国贸专升本2班。任英英 20230121219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2 17:06
内容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七章:
他果断地从营业员面前那各种各样的餐具中挑了一把削皮刀。“你能帮我用礼品包装纸包装一下吗?"他把刀递给了营业员。斯皮尔曼瞥了一眼贴在刀上面的价格标签。“这把刀的价格是8.32美元,含了税的,对吗?”他一边问着一边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这把削皮刀的价格合理吗?我想,你要是再逛逛,还可能会有更好的。"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眉头皱,询问道。
“如果我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选购削皮刀,我可能会找到比这把刀价格低得多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是你也得考虑到时间的价值呀。买削皮刀可不是我理想中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
“这和你今天早上在进城路上告诉我的可是矛盾的呀。“我说…?你说星期一那一整天都要用来选购一部新车。”
“但是为什么你觉得它们二者矛盾了呢?”
“因为你说过时间是有价值的呀。我觉得,选购一部新车所花费的一天时间和选购一把削皮刀所花费的一天时间是一样多的呀。”
“帕蒂,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我用心地去找了,最终找到了一部价格便宜的车,这样,我花的这些时间比起为了找到一把便宜得多的削皮刀所花的时间要值多了呀。选购完了之后,你再想想节省了多少钱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买一件高价商品一一比如,一部汽车一一而不是去买一件像削皮刀的低价商品。在选购过程中,这个人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另一家汽车商店了。就跟我刚才决定不再去其他家用器皿部或是家用器皿店的原因一样一一即使我知道,如果我继续选购的话,最终可能会找到价格更低的刀。”
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同一种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用途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用途,那些放弃的用途就是我们做出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
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文中的机会成本体现在主人公如果花费时间去寻找更便宜的削皮器那么将意味着花费在找便宜削皮器的时间也许可以去做对他来说很有价值的事,就比如他愿意花一天的时间去找价格便宜的汽车而不是削皮器,因为同样是一天的时间而便宜的汽车可以为他剩下一笔钱,而削皮器所省下来的钱和汽车省下来的钱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主人公宁愿花费时间在汽车上而不愿意花费在削皮器上的原因。即花费在削皮器上的时间,机会成本太高了。
例子:
晚上妈妈叫你去外婆家,说外婆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说奶奶给你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时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这时就有三种选择,你要开始选择了,于是你选择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弃肯德基和自行车,这时比较自行车和肯德基,取价值大的自行车,所以你去外婆家获得笔记本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一辆自行车。
同理,去教室自习还是窝在宿舍打游戏之间选择。那么在教室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戏带来的快乐,享受打游戏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感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在做任何事,做任何选择的时候都要支付成本。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考虑一件事物的成本往往只考虑了为这个事物花了多少,即只考虑了投入成本,而忽略了因为得到这个事物而损失的其他利益。所以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仔细思考,我们获得的利益是否能大于我们投入的成本和放弃的成本,只有仔细衡量了它们的关系才能知道我们做这件事是否值得。

20国贸专升本2班      王梦婷  20230121230


作者: anr    时间: 2021-1-2 17:33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1.小说情节:菲林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为他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折扣是浮动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停留4 周,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斯皮尔曼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的郁金香鳞茎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荷兰郁金香鳞茎拍卖会程序与价高者得的拍卖会程序相反,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一个表盘上,表盘上面的数字代表的是价格,只有一根指针。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2.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菲林地下商城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阶梯式下降,在某一个时刻,有消费者认为目前这件商品的价格已经低于他心中预期的最高价格就会选择购买,在等待价格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商品数量有限,消费者会考虑自己是否会失去这件商品,卖家利用这种心理促使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从而使消费者剩余处于低水平。荷兰郁金香鳞茎拍卖会原理也是一样,第一个按下按钮的购买者拥有同样的心理,最终成交价格与消费者预期可接受的最高价格产生了差额,这个差额即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也能够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浮动折扣的方法也是卖方在不断试探买方的最高支付价格的过程,以确保卖家能够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将商品销售出去。打折也是一个卖方让利给买方的方法,他们失去的只是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商品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剩余不断上升;若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下降。
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买者的实际支付价格
3.生活中的例子:我和朋友今天出门逛街,突然渴了想买点东西喝,一杯奶茶的价格在15元,觉得太贵了,如果是10元的话我还可以接受,决定不买奶茶了。但是路过一家店铺,说奶茶买一送一,算下来一杯奶茶只要7.5元,我觉得很划算,于是我就去购买了。这时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是10-7.5=2.5元,我在这其中就获得了满足感。
4.感悟:消费者剩余并没有让消费者获得实际价值,只是带来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福利感,消费剩余的多少,会让消费者的内心产生不同的情绪,消费者剩余越多,满足感和愉悦感越强烈,反之,当消费者剩余为负值,消费者就会感到懊恼和后悔。还记得在一家饰品店里购买物品,看到圆珠笔10元3支搞活动,这家店铺的商品普遍便宜,所以我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这个圆珠笔的价格并不贵,但实际上,外面市面上一般只要1-2元就可以买到比较好用的圆珠笔,相反,这几支圆珠笔很快就断油不能写字了,因此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理性思考商品的实际价值,可能购买商品时只是获得了较多的心理满足感。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16  毛孙丹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2 21:53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章节:第九章
主要内容:
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这我并不反对。她说。
  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换句话说,亨利,奥利弗·吴回答说,边际效用递减的含义就是出售报纸与出售块状糖、香烟的方法不一样。
  完全正确。斯皮尔曼回答道。
选取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文中举了两个例子,可乐和报纸。同样一瓶可乐的钱投进自动贩卖机,如果机器坏了,出来好多瓶可乐,那么这些可乐就算都拿走,也可以慢慢的喝,也可以做到每瓶可乐都好喝。但报纸不一样,报纸每份内容都一样,即使出故障一份钱得到好多份报纸,但这个人的实际需求就只是这一份的内容,所以是一个反映边际效用递减的绝好例子。
现实世界例子:
你非常非常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会很有幸福感,吃第二个馒头,幸福感会有,但是会比吃第一个时的感觉少,吃第三四五个馒头时,幸福感会越来越增长得少,吃第十个馒头的时候,只会更痛苦了。
感想: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的边际效用递减。每次学习,学习任务到晚上十二点还没完成,已经精疲力尽了,试过写完到凌晨两三点,但最后效果非常不好,不仅出错很多,而且还影响了第二天的状态,恶性循环。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  学号:20230121217    姓名:毛文婧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3 09:46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6章
主要故事情节:亨利·斯皮尔曼和女儿帕特丽夏·斯皮尔曼一起去逛菲琳百货大厦,进入大厦后两人约定各自逛逛。“亨利·斯皮尔曼选择”到处看看“。他在大厦中发现了一个商品标价与众不同的地下商场。在这里有两个小伙子在争夺一件粗花呢运动夹克,最后其中一位松开了手另一位立马跑去结账。原来是在这个地下商场中有这样一个价格体制: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并且价格会以每周降低25%的折扣浮动。每件商品在商场仅停留4周,商品也并不是那些廉价商品。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无法预知其他购物者是否也对某件商品虎视眈眈,在商品降到最低前将其购买走,另一方面,如果购买太早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最低价购买它的机会。这个制度与荷兰的拍卖会很像。看着看着,亨利·斯皮尔曼突然被撞了一下失去平衡,被一名顾客撞倒在地,他从人群中爬出来碰到了卡尔文·伟伯。从这个商场的制度下,亨利·斯皮尔曼与其讲起了“消费者剩余”。解释道:商场的行为就是在更多可能地索取消费者剩余,当一个人想要一件商品时,过多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那么可能会有大风险失去这件商品。但如果又特别特别想要这件商品,又可能成为第一个竞投的人,放弃消费者剩余。
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从概念上的解释就是支付意愿和价格之间的一个差额。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当双十一的时候,想要购买一双鞋子,自己可以接受这个鞋子平时的价格。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不熬夜,选择在双十一前后以较高的平常价购买,与优惠价不同,这意味着放弃了消费者剩余。第二个选择是在活动当天凭实力去抢购这个商品,以更加优惠的价格抢到这件商品,这就与平常价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消费者剩余。
自己的感想:对于消费者剩余我的理解是在我心中对某件商品有一个自己的定价,然后我会将其与商品的标价进行比较,如果标价高于我心中的定价,那么我就不会购买这件商品,也就不存在消费者剩余了。如果我以低于心中定价的价格买到了这件商品,那么我支付的价格和我心中定价之间的差额也就是我所实现的消费者剩余。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20230121215
姓名:马雲艳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1-1-3 12:57
一、该情节节选自小说第九章:
     “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二、该情节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1、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消耗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或者说是当消费者的连续消费过程中变动一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所谓边际,意思就是边上的,由于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边际量就可以理解为最后一个,即经济主体对自己的经济活动计划进行的一个微小的调整。用公式表示为:MU=ΔTU/ΔQ
      2、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里其他条件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前后消费的商品应该是一样的,以及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
三、现实中的例子
   《罗斯福的三个面包》。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婉言谢绝。
    春晚陈佩斯主演小品《吃面条》,他在刚开始吃第一碗的时候觉得味道非常好,几口就吃完了,并且还意犹未尽;吃第二碗虽然没有第一碗那么顺畅,但是也很快吃完了,这时候他已经饱了;吃第三碗时表情就已经很痛苦了,吃完后蹲都蹲不下去;再吃第四碗时就已经很明显已经很痛苦了,吃完直接送医院了。
四、感想
     每个消费者进行消费的目的就是获得效用,并且获得最大效用,即获得最大的满足。但一般来说,当欲望比较强烈的时候,消费给人带来的满足感就比较大;已经通过消费使欲望下降以后,再继续进行消费所获得的满足感也会下降,而欲望已经得到了满足,再继续消费下去可能就没有满足的感觉,甚至会有了痛苦的感觉,出现负效用。因此对边际效用递减的研究极为重要,通过合理优化消费配置,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09 郭子璇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1-1-3 16:13
一、该情节节选自小说第十四章:
  “这是否公平我说不上,但是,这些钱肯定抵不上这位家庭妇女所做的服务的价值。有一件事我还没有告诉你们,但是当然,我在审判过程中说清楚了的。那就是,这位妇女是位注册会计师,尽管出车祸的时候,她并没有在做会计工作。我估算了一下,像她那种受过培训并且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一年可以挣一万美元。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一万美元才是这个妇女作为家庭主妇提供的服务的价值,而不是五千美元。这不过是基础经济学的知识。但是恐怕,这些与法庭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
  斯皮尔曼看着他的两位朋友。他们脸上神秘的表情让他不得不继续往下说。“法庭是像会计师那样来看待成本的。它只会问丈夫要支付的工资是多少。而经济学家——提醒你们一下,甚至是刚开始学经济的学生——把成本看作是放弃了的最高成本。
  任何事情的成本都是你所放弃的最可取的选择。而对于这位妇女来说,则是一万美元。作为家庭妇女,她和她的家人自愿放弃一万美元——这是她作为注册会计师能获得的收入。这就是她留在家里的价值。而一旦她失去了提供服务的机会,这就是她应该获得的赔偿。但是法官声称他无法理解我的证词。尽管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我还是说服不了法庭。这家人仅仅得到了五千美元。“斯皮尔曼停顿了一下”从此,我再也没有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过证了——虽然我知道我们经济系的许多同事在各种各样的案子中作过证。
二、该情节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而如果在选择中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而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三、现实中的例子
有朋友送了你一张价值30元的电影票,如果你决定拿电影票看电影,那你付出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和电影票成本,即使这张票是别人送你的,但仍然有30元价值,卖掉它就能有30元。所以,当你选择拿电影票去看电影,此时你放弃掉了的机会成本,就是你的时间成本+30元票价。
四、感想
机会成本告诉我们,人生即选择,我们要不停的做出选择,做选择的时候多思考可能造成的损失,最起码,你会损失时间。做出选择时,要记得充分考虑下别的选择会怎么样,做出明智的选择,毕竟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不考虑机会成本,会让人误入歧途。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20230121210
姓名:过琴琴

作者: wushuo    时间: 2021-1-3 16:45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1.主要内容:
 在波士顿地区,充满挑衅性的驾驶方式是一种很普遍的策略。但是敢在十字路口和拥挤的街道上也这样驾驶,的确是很大胆的行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超过去的那辆轿车的速度都非常罕见。
  “那个家伙急着去给自己奔丧啊。”当那轿车超过去时,雷蒙德骂骂咧咧的。
  吴教授没理他。他的思绪又转向了边沁,转向了计算。一个功利主义者会辩解地说那辆蓝色轿车的司机做出加速的决定是通过权衡利弊了的。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司机可能会因此被罚款。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了人甚至撞死人,那么处罚会严厉得多的。
  权衡了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吴教授意识到,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通过分析,这恰恰是对成本一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2.节选部分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成本一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对投资项目将付出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测定,并将成本和利益综合起来加以合理分析,以在可供选择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抉择的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3.现实例子:
一、考研的成本(我需要为考研付出什么)?
1.时间
毋庸置疑,考研要花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的备考时间。
2.金钱
要有效备考总会需要购买各种复习资料,报各种辅导班,零零总总最多几千块钱。
二、考研的效益(考研能给我带来什么)?
1.人际关系。个在读研期间你会收获优秀的导师。
2.精深的知识。研究生学习不像本科生学习。本科学习是点到为止,学的都是入门的基础知识。而且研究生学习才是精深的专业知识
3.开拓的眼界。研究生阶段会有各种类型的讲座,学术会议,调研任务,会有各种机会接触学界,政界名仕,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4.感想:
每个人对生活的成本和收益的评判标准不同,根据自己对现有资源的价值判断,是我们做出日常生活成本收益估计的基本准则。通过比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并将成本和利益综合起来加以合理分析,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20国贸专升本2班 钱圳 20230121218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3 19:19
本帖最后由 doer 于 2021-1-8 22:41 编辑

来自于第4章12月21日星期五这篇文章小说情节:其中有一段是当奥利弗·吴准备离开图书馆时,他努力把自己也置于纯粹的成本与效益的世界中。他快走近图书馆前门了。他应该偷本书走吗? 其实下意识里,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偷书会付出什么代价呢? 门口的管理员可能会发现他偷书的行径,这会很尴尬的。但是也不用考虑得那么多。他如果跟管理员解释说他不是有意的,管理员会乐于接受的。毕竟吴教授从图书馆进进出出已经无数次了,被检查的几率不会超过50%。但是随后,他又担心自己会由于不良行为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在他成长的家庭里,偷窃被认为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他的价值观还是旧世界的。如果违反了如此严重的禁忌,他会很自责,很懊恼的。那么拿一本厚重的书回家的成本是什么呢? 他可不习惯干体力活啊。然后,他还估算了一下收藏这本书以及时不时给它掸去灰尘的成本。这个成本计算到哪儿终止呢? 他有些迷惑了。计算这成本的代价也太高了吧。
经济学原理:而这一段所反映的经济原理是利润最大化。例如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
例子:现实生活中在一个企业里面对企业人员雇佣的数量这一问题就要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解决,1、雇员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一个雇员可以增加整体的收益时则说明还有空间可以得到收益。2、雇员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这说明每增加一个雇员并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而企业又付出了成本因此是损失的。因此只有当3、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才能让利益最大化。                                                                                                                           感悟:利益最大化在生活中很常见,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利益都适用于这一原则,在考虑有两个选择的时候就可以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哪个选项给你未来生活带来更大利益则会是最优的选择。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21  邵文君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3 19:21
本帖最后由 doer 于 2021-1-8 11:13 编辑

内容简述:阅读了《致命的均衡》后,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学到很多。我节选的情节来自第六章亨利·斯皮尔曼与他的女儿帕特丽夏去菲琳百货大厦的情节。亨利·斯皮尔曼发现了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有这一套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1、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所以购物者们无法预知自己想要的商品是否也被其他人虎视眈眈在价格最低前被人买走的风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2、卡尔文,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与你不同。就拿你衬衫衣袋里那支圆珠笔来说吧。你是多少钱买来的? ”韦伯低头看了看别在衣袋里的那支绿白相间的圆珠笔。“50美分。”他试探性地回答道。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原理+例子:这里就充分体现了经济学原理中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就例如现实生活我们去菜市场买菜,你想买一斤猪肉,市场价商贩卖40块每斤,你觉得不值这么贵,你跟商贩砍价,最后你愿意以25块每斤买这猪肉,那你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是40-25=15块。再例如拍卖会,主持人给竞拍商品定了一个起步价,竞拍者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来竞争这件商品,最后拍得这件商品的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与起步价之间的差额就是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消费者剩余。
感想:所以消费者剩余实际上也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所需物品的价格有不同的消费意愿,就像有钱的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比市面价格贵的东西,没钱的人却不愿意,他们更愿意淘到比市面价格便宜的东西,这就是消费者剩余所带来的经济现象。
20国贸专升本2  孙婷  20230121225









作者: 赵项鑫    时间: 2021-1-3 22:03
我挑选的情节来自小说第六章。主要内容是:他果断地从营业员面前那各种各样的餐具中挑了一把削皮刀。“你能帮我用礼品包装纸包装一下吗? ”他把刀递给了营业员。斯皮尔曼瞥了一眼贴在刀上面的价格标签。“这把刀的价格是8 .32美元,含了税的,对吗? ”他一边问着一边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这把削皮刀的价格合理吗? 我想,你要是再逛逛,还可能会有更好的。”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眉头一皱,询问道。“如果我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选购削皮刀,我可能会找到比这把刀价格低得多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是你也得考虑到时间的价值呀。买削皮刀可不是我理想中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这和你今天早上在进城路上告诉我的可是矛盾的呀。”“我说……? ”“你说星期一那一整天都要用来选购一部新车。”
“但是为什么你觉得它们二者矛盾了呢? ”“因为你说过时间是有价值的呀。我觉得,选购一部新车所花费的一天时间和选购一把削皮刀所花费的一天时间是一样多的呀。”
“帕蒂,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我用心地去找了,最终找到了一部价格便宜的车,这样,我花的这些时间比起为了找到一把便宜得多的削皮刀所花的时间要值多了呀。选购完了之后,你再想想节省了多少钱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买一件高价商品——比如,一部汽车——而不是去买一件像削皮刀的低价商品。在选购过程中,这个人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另一家汽车商店了。就跟我刚才决定不再去其他家用器皿部或是家用器皿店的原因一样——即使我知道,如果我继续选购的话,最终可能会找到价格更低的刀。”那个年轻的营业员拿着斯皮尔曼要的商品回来了,他看上去还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给您,先生——都包装好了。您可以带走了。”亨利·斯皮尔曼手里提着包。他整理了一下裹得紧紧的紫色长大衣,以抵御外面寒冷的天气。“帕特丽夏,要是你逛够了,也没什么要买的了,我们就去布罗姆菲尔德大街吧。”
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比如我们今天去吃饭有两家店打折,如果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家,就舍弃了另外一家。这家我们舍弃的折扣就是机会成本。
总结;我们在生活中每选择去干一件事情,都是在放弃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精力上来说,所以我们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舍弃了另外一个成本,所以做决定要谨慎。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学号 20230121205
                                                   姓名 陈梦蝶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4 17:43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9 10:23 编辑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主要内容:这是一段布里奇和丈夫还有女儿三个人之间的谈话。
布里奇:“我能想象出你为小猫小狗治病的情形,但是你去动物园......我真的想象不出你是怎么为狮子做手术或者为大象拔牙的。”
女儿:“但是妈妈,我最喜欢的是大动物啊。我才开始职业生涯,动物园就能叫我去,我觉得很幸运。”
爸爸:“动物园打电话让你去?人类医生很早就不上门服务了。都是顾客自己上门来找他们的。你为什么要跑去动物园的笼子里去给动物瞧病呢?”
女儿意识到情况逆转,就问爸爸“这为什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爸爸反问道“经济学?什么经济学原理使得兽医的行为与人类医生的行为不同呢?”
女儿回答道:“需求法则,你经常说的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我的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来我这里让我给他们的宠物看病呢?”
最后爸爸不想破坏他们性质,没有告诉他们之所以作出夸张表情是因为女儿犯了一个错误。

所涉及的经济学原理:
1、需求的变化:价格不变,由其他因素引起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函数本身的变化以及和需求曲线的变化,变成了新的需求函数和新的需求曲线。(曲线整体的移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偏好、相关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2、需求量的变化:其他因素不变,由价格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个需求函数式中自变量变化导致因变量的变化,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曲线上点的运动


例子:
1、关于需求变化: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种可乐可以分别独立满足消费者同一欲望中经常相互代替的商品。假如可口可乐相对于百事可乐价格上升了,人们就会对百事可乐的需求增加。
2、关于需求量变化的例子:假如消费者可接受奶茶价格为10元一杯,现在涨价到20元一杯,这时一部分消费着会因为价格对奶茶的需求减少。

我的理解:回到节选片段中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兽医的行为与人类医生行为的不同呢?(兽医行为:上门服务。人类医生行为:不上门服务)如果女儿选择不上门服务,文中说女儿喜欢大动物,假如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很多人会因为其他因素而选择不去女儿的诊所。这里的其他因素与价格无关,可能是因为人们害怕大猩猩或者其他因素(不包括价格)所以不去女儿的诊所选择去一个没有大动物的诊所。因此这是需求的变化。而需求法则又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对商品需求量预期价格之间反方向变化的一种描述。
感想:这是我之前经常混淆的概念,直到看到这一段对话,因为亨利认为这对经济学家是个重大过失,而对于兽医来说不算什么。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作为学经济学原理的人来说,这种基本概念混淆也不应该吧。现在通过举例子,对这两个基本概念得到了比较深刻地理解。最后想说经济学真的是社会科学的王冠!salute!

班级:20国贸(专升本)2班
姓名:王赟宏
学号:20230121233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5 18:24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5 18:46 编辑

一、情节内容(来自小说第五章):
  “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
  “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二、反映的经济学原理:需求定理
  情节中,帕特丽夏的忙碌说明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而她的父亲亨利建议说提高收费,那么兽医服务的价格上升,客人可能会选择别家更便宜的兽医服务或者其他,需求量就会减少。
  基本内容:需求定理,又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对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反方向变化的一种描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就会减少;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会增加。
三、现实例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菜市场的猪肉价格上涨,会导致部分人不愿承担价格上涨的部分,而不再购买猪肉,或者选择其他肉类代替,这样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菜市场的猪肉价格下降,部分人原本没有愿意购买猪肉,但是由于价格因素,让他们有购买的欲望,从而导致需求量增加。
四、感想认识
  需求定理的开头有一句限定性的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不仅仅只有价格,例如偏好、收入等都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假如我比你更喜欢吃苹果,因此同样的价格下我比你更倾向于多买苹果;而即使苹果的价格不变,当你的收入高了,通常你会倾向于比以前收入少的时候,多买苹果。但需求定理专注于研究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假设价格以外的、也会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以便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单独地分离出来。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23  孙单莹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5 18:24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5 18:28 编辑

    在小说《致命的均衡》第七章,在圣诞购物旺季,亨利·斯皮尔曼打算在百货商场为妻子买家用器皿,女儿帕特丽夏领着父亲找到了该商品,亨利·斯皮尔曼当即买了一把新的削皮刀,而女儿对削皮刀的价格表示怀疑,认为应该货比三家,毕竟父亲本就打算花费一天的时间选购一部新车。父亲决定不再去其他家用器皿的商店了,他认为花费一天时间买车和花费一天时间买削皮刀的时间价值不一样。
    这包含了经济学原理的机会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当你得到一个机会时,往往会失去另一个机会。而该选择哪个机会,人们则需要通过计算机会成本来加以权衡。亨利·斯皮尔曼买削皮刀的机会成本大于买车的机会成本,所以亨利·斯皮尔曼不愿再继续寻找家用器皿。
    例如休息一天的选择可能包括去看电影,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和朋友出去喝咖啡。选择去看电影意味着这个行动的机会成本是第二选择。
    比如大学毕业生打算就业或是考研的选择。毕业生考研升学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接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延迟实现经济独行立。而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则是提升学历成为高层次人才。
    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我们在考虑机会成本的前提下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的问题,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也就是如何将既定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国贸专升本2班,20230121220,邵恒静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5 20:07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5 20:54 编辑

《致命的均衡》第五章片段节选 内容简述:在女儿帕特丽夏·斯皮尔曼一次回家与父母谈到关于自己的兽医职业生涯时,她的爸爸布里奇·斯皮尔曼提出了一个关于经济学的问题,女儿穷追不舍地问爸爸这个经济学问题,斯皮尔曼想不出好的经济学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就期待地看着女儿希望她能为此作出较好的解答。女儿脱口而出‘‘需求法则”认为兽医行为与人类医生行为不同是由于需求法则,他的爸爸面露难色。因为她把“需求”与“需求量”搞混了。他默默想着: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严重的过失,但是对于一个兽医这不算什么。不乏凸显了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边际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解释了服务质量的问题等等。身边一个又一个生活问题被解开,我体会到了经济学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魅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类似,都是先将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模型化,然后抽出一些基本的特征,并进行一系列理想化的推导,然后进行逻辑分析,最终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所使用假设条件可能过于简单以至于不符合人们的常识判断,但却能够解释甚至预测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与此同时,经济学理论是可以证伪的,经济规律也像自然定律一样,可以用数据或事实进行检验,并不断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现代经济学过于数字化和抽象化的批评都显得苍白无力。
但是对我们来说,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现代经济学不能够帮助我们自动形成经济管理的对策。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如此,即使在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的欧美,也不可能完全借助模型来制订经济政策。这就像你无法直接使用牛顿力学来计算火箭运行轨道一样。尽管我们可以用简单抽象的公式和模型了解到火箭在巡航时遵循的一般规律,但精确计算还需要更为复杂的工具和方法。国内有些信奉西方经济学的信徒,过度夸大了现代经济学这方面的能力,试图简单套用模型和理论,这是滑稽和不现实的做法。但是,现代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发生的经济现象,并对即将发生的经济问题做出方向正确的预测,运用得当,能够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坦率地说,国内经济数据的缺乏使得现代经济学的运用基本上停留在经济学原理的水平,因为更为高级的模型不具备应用的条件,而这些简单的概念和原理就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判断了。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26汤雯钰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5 20:18
本帖最后由 陈澄 于 2021-1-6 22:38 编辑

节选自:
“尽管亨利·斯皮尔曼认为他的时间很宝贵,但是他并不认为“到处看看”是一种浪费或是无目的行为。因为他深深相信,当经济分析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会在商业世界的分析和调查中发出最夺目的光彩。在斯皮尔曼看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这个英国经济学家甚至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地位还高。这个卓越的20世纪的思想家曾经把经济学定性为‘’研究人的日常经济生活“。12月22日这一天,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在商店购物肯定也是最普遍的经济生活了。
但是,斯皮尔曼却发现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还有那里的商品标价有点与众不同。它是一个体系,人类的创造性、对最大效用和最大利润的追求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斯皮尔曼看来,这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如此的吸引人”
反应的经济学原理:该段落涵盖了经济学的多个原理:1、效用,指的是人们从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虽然效用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2、利润最大化: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而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3、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并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亨利·斯皮尔曼的时间很宝贵,若是他去逛完市场回来依旧一无所获,那他这段时间的损失就是成膜成本;4、机会成本:又叫泽一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当亨利·斯皮尔曼决定要陪他的女儿逛市场时,那他就放弃了原来要做的事情,那些事情就成为了机会成本。
现实中的例子:1、沉没成本:投资者花费10万购买了一辆车,付款后这10万就是已经付出去的沉没成本,投资者只享有该车子的所有权,而没有了那10万元的支配权,投资者可以二手车市场上将车子卖出,卖出价格一般要低于新车买入价格,那么卖出价和买入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沉没成本,车子购买时间越长卖价就越低,沉没成本也就越高,由此可见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沉没成本也不仅限于支出的现今,购车过程中付出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等都属于沉没成本。2、机会成本:如果你去读了四年大学,而在这四年内你要是没有上大学的话,你可能已经成为一名职场人员了,那么打工赚到的钱就是机会成本。
感悟: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学原理的诠释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生动、活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另一个是发生在哈佛大学凶杀案的凶手居然是德高望重、久负盛名的院长,称职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主席,经济学法则中的均衡能让人上天堂,也能将人送进地狱。经济学中“利益最大化”原理,在现实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按照这个法则去决策,从而去达到自身的效用均衡,即使这个均衡可能会让人送命。

20国贸专升本2班 20230121227 汪宏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6 15:34
本帖最后由 doer 于 2021-1-9 20:27 编辑

亨利.斯皮尔曼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这个个头不高,秃头的教授摘下角质架眼镜,用手帕擦去上面的雾水。他总是不能温文尔雅地应付这种干扰。但是这次是他自己选择回家去的。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他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因此,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而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了。但矛盾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他觉得自己不那么承受得起这种打扰和分心了。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现在回家意味着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来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同一种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种用途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用途,那些放弃的用途就是我们做出这种选择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叫择一成本,指的是我们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面临着各种机会,而在这些机会中往往只能选择一个,一旦你做出了某一个选择,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各项选择。如果每一项选择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收益,那么你所放弃的机会的收益就是这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但机会成本并不是所放弃的所有机会的潜在收益的总和,而是除了现在这项选择之外另一个可能给你带来最高收益的那个机会的收益。

例子
①开设一家餐饮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运营,而开店的机会成本是这笔资金用于其他投资方式可以取得的收益,加上经营店铺所花的时间用于其他工作可取得的收益。

②当我将大学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其他课外知识、参加实践活动时,我所花的时间就无法再用于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取得更高的课内分数,这就是我付出的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有许多时间需要我们自主安排,这些时间用来干什么、收益如何,都与机会成本息息相关。

感悟:在涉及金钱利益的选择上,充分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相对收益更高的选择。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更好地规划时间,无论是一天中的时间安排还是整个大学生涯期间的安排。
当你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校安排的课程而不主动地去学习更多其他知识,也许你在这些课程上面的表现会非常出色,但同时也丧失了发展其他能力的潜在可能性。当你选择了备战考研、继续深造时,你未来的就业前景、工资水平可能会更好,但当下你就无法取得更多实习工作经验,这便是你在这项选择上付出的机会成本。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机会与选择,因此在我们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职业生涯时,应当充分利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好好权衡各项选择为我们带来的利弊。
20国贸专升本2  20230121222 沈思豪




作者: mengying    时间: 2021-1-6 17:19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五章
  索非亚从盘子里舀了最后一勺巴伐利亚草莓奶油派。“太好吃了。不过太浓了。其他的东西我都找不到吃的理由。一共有多少道菜?10 ,127 肯定有12道。在剑桥城,我从来不会要这么多菜。如果有开胃的食物,我还会喝汤吗? 永远不会。如果有鱼吃,我还会吃小牛肉吗? 笑话。还有那些面食。你们俩吃面食了吗? 光那些面食就足够当一顿饭吃了。但是我像一个傻瓜一样,我吃了。”
“不,不是校友联合会付了钱的缘故。就算你已经支付了横渡的所有费用,你多吃菜单上的任何一道菜也不会花你一分钱的。在大多数的餐馆里吃饭却不是这样的。你在决定点不点面食之前,你得先看看价格。如果面食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胜过你不点这个菜而省下的钱带给你的满足感,你就会点这个菜了。你在这里点菜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里的菜都不用钱。因此,只要你更喜欢面食而不是价格,你就会要面食的。如果面食能给你带来哪怕是一丁点的满足感,你也会点的。你总会点一些,不会不点的。用我们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你会一直吃,直到吃的边际效用为零。到那个时候,你的心里就平衡了。”

反映出边际效用经济原理。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用公式表示为:MU = △TU / △Q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边际效用为零,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相应的例子:假设一家飞机有200个座位,飞机横跨一次国内所需要的油费、人工费、折旧费等成本加起来共计10万元。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500元。如果飞机临飞前还有空余座位,只有一个乘客愿意支付300元,航空公司应该卖票给他吗?按照常理来说,飞机票价格不应该低于成本价格。但是,飞机在临飞时,每增加一位乘客,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非常低,近乎于零。因此,航空公司是乐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飞机票的。(空着也是空着)

理解:“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用边际效用思考,可以让我们每多花的一分钱,都带来足够高的满足度。但并不是说让我们称为斤斤计较的人,而是让我们抓大放小,让自己保留一点选择的灵活性。

20国贸专升本2班 刘倩 20230121213

作者: doer    时间: 2021-1-6 22:16
1.连载(八)
在哈佛校园里,经济系教员之间的不和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为什么不和睦,从来没有人给他们分析过。卡尔文·韦伯对此也很感兴趣。在他和斯皮尔曼相识的这些年里,他都不曾见过他的这位朋友讨论院系里政治方面的问题。这些年来,韦伯也在研究他们系里不同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些明争暗斗所产生的紧张敌对情绪令他吃惊不小。毕竟,经过任何这样的争斗后,赢家几乎都没有什么可炫耀的战利品:工资上涨,但幅度微不足道;办公室面积变大,但差别不大;决定研究生奖学金和客座教授职位归属的权利。“即便如此,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韦伯经常在想。他认为,争斗如此激烈,战利品却如此微薄,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2.理解:
这反映出了经济学中的投入与产出,效益,效率,资源浪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可以自动地均衡发展。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没有产出很大的效益,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资源浪费。他们各派系明争暗斗了很多了,但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效益,也是低效的。
3.例子:
①、某医药公司研发新药,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最后新药研制出来了,没什么市场,连投资成本的十分之一都没达到。
②、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四年来,巴西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巴西奥委会和各体育协会投入6.9亿雷亚尔(约4.3亿美元),比雅典奥运会的投入增加了一倍多,是巴西历史上为备战奥运投入最多的一次。但巴西这次只获得了3金、4银、8铜。去除不使用公共投资的男足的铜牌和女足的银牌,每枚奖牌的平均成本高达5327万雷亚尔(约合3288万美元)。
这些都是低效率,资源浪费,投入与产出回报不成正比。
4.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要先分析投入与产出,有一个初步的框架,要让我们的投入有回报,能产生价值,这样我们的投入才是有效率的。也要认识到机会成本,选择一样意味着要放弃另一样。

20国贸专升本2班        高佳杰        20230121208


作者: Anonymity    时间: 2021-1-8 10:22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一章:斯皮尔曼对瓦莱莉说:“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
   
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或者说当消费者的连续消费过程中变动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在生活中,由于人的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当欲望比较强烈的时候,消费给人带来的满足感就比较大;已经通过消费使欲望下降以后,再继续进行消费获得的满足感也会下降;而欲望已经得到了满足,如果继续消费的话就可能不再有满足感,甚至出现负作用。
  
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实例,我们在饥饿的时候吃了一口饭,觉得很满意,随之第二口,第三口,带来的满意程度是不断下降的,甚至最后给钱都不愿意再吃下去,第一口和最后一口所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同的,因为人的饱腹感随着面包的逐渐摄入得到满足,面包带来的的边际效用也在逐渐递减,
 
感悟:高中会普遍出现厌学现象,无论怎么陈述学习好处都无济于事,原因就在于边际效益。在工作中,如果花更多的时间做同一样工作,随着时间的增加,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不一定增加,我们可以在精力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并甚至做事的截止时间,比方说,一个小时完成某项工作。等该项工作完成后,适当调整休息,然后迎接第二项相对比较重要的工作。
 
 19财务管理2班樊俊19210160206

作者: 陈澄    时间: 2021-1-10 11:59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恭喜你呀,得到了那张英属圭亚那1 美分邮票。有天下午我开车过来,刚好看见它在展示柜台里。”亨利·斯皮尔曼对波可哈德说道。
“我太走运了,”波可哈德回应道,“一位来自荷兰的中间人告诉我,他代表的一位新加坡收藏家指示他出的价格是75万美元。这位中间人相当自信地说这价格够高的了。而我要价80万美元。不会再多了。这样一来,交易几乎失败了。在这种高价面前,人们都讨厌因为区区几千元而导致交易的失败。但那对于我却意味着拿不到一点儿佣金了。”波可哈德笑了笑,看着斯皮尔曼。“这样一张小小的纸片竟然能卖那么多钱。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你对此一定很不解。还是我错了,教授? ”
“从大小和重量上来讲,它肯定是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了。
但是我对它的价格一点儿都不吃惊。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 

情节中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效用理论
当那张邮票在德梅拉发行时,那是当地的邮政局长仅仅在来自伦敦的邮票卖完后,出于应急才印的一些临时邮票。他使用的是普通类型,抄袭了当地一家报纸上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再加上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价,局长大人又把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加在了邮件上。就为了他这点努力和聪明,人们要花那么多的钱来买这张邮票,这似乎是令人惊讶的。但只要想到,这张有票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稀少的邮票,会有一些特殊偏好的人物对这张邮票感兴趣并愿意出天价来得到它,它的价格就会扶摇直上。因为另外的一些人预知有人愿出高价来买它,就会通过拥有这张邮票的办法来竞选安全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从而让这张邮票产生“保值的效用”。

该原理基本内容:它是指人们从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物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效用是人对商品价值的一种主观评价,与商品本身的实际功能关系并不大。效用是因人而异的,同一个商品对不同的人来说效用是不一样的。效用又是因时因地而异到的,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讲,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效用也是不一样的。

结论和感想: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尽管有些人受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习惯于用劳动来衡量价格,还有些人习惯于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的价格。但其实,一件物品的价格与成本并无关系,完全取决于顾客对其效用的主观判断。就一张邮票而言,它值多少钱不是看劳动,也不是看面值,而是看顾客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达满意度,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

现实中的例子: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假定我需要花两个小时完成一份作业。那么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在刚开始做作业的工作积极性会是最大的,之后会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逐渐减少。因此在刚开始做这份作业的前25分钟的效用和最后25分钟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番茄工作法”的由来,一个番茄时间共30分钟,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每4个番茄时间后停止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它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专注高效完成任务。

20国贸专升本2 王珂瑜 20230121228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