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23:13: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主要讲了丹尼斯·戈森自杀了,因为哈佛大学职称和终身制评字委员会刚刚拒绝聘任他为经济学教授,而被拒绝聘任对一个学者来说,可能是终生耻辱,更不用说对于戈森这样的经济学家了。在戈森自杀以后,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委员会里投他反对票的两个委员相继被杀害。虽然警察在案发现场找到了戈森未婚妻的手套,但经济学家亨利·斯皮尔曼却意识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总感觉有些线索在暗示凶手另有其人,最终,他凭借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推断出真正的凶手,凶手竟然是一位身份显赫的院长。因为院长的一篇自己获奖的学术论文中,他编造了一个数据,而这个秘密又正好被丹尼斯发现了,并且丹尼斯在先前找过两位职称和终身制评字委员会的评委,院长就以为,戈森将他的秘密告诉了另两位委员,所以院长将另外两位也杀害了。《致命的均衡》这本书,在刚开始看时,觉得书中的内容有些无趣枯燥,但是随着案件的发展,书中的内容也越发有趣。在书的刚开始,有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是深刻,我们一般的拍卖都是有个起步价,竞拍者一步步加价,最后价高者得之,而有人却不按常理,而是事先确定一个最高价,依次降价,此过程中有竞拍者喊停时,便被他拍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济学和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关系,巧妙的利用普通人的心理弱点,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作者还通过精巧的构思,曲折生动的案件,将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向读者阐明,在本书中,院长就是通过一些经济学的知识进行杀人。在我看来,院长将杀人看成一种简单的经济活动,他仅仅比较了杀死丹尼斯等人和两位评委与自己编造数据被发现后对自己的利弊,而忽略了法律与道德,他仅仅通过考虑经济因素而做出决定,这样的院长,就像一个经济学疯子一般,其中,作者还谈到效益最大化,所谓效益最大化,在我看来不过是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那个选择,照作者的观点,每个人做出决定前,都会衡量一下所面临的选择将会带来的效益,然后在比较之后,选择对自己有最大利益的那个,院长的行为也许就是效益最大化最好的反应。阅读完这本书,真的是学习到了不少经济学知识。17210180208金融工程2班龚蕾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23:2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书中还提到了边际效益理论,查了资料以后,大概了解到,边际效益理论指的是,刚开始效益会很高,但越往后,随着人们对某物的拥有量越大,该物品的效益会越小。我想,这一点和管理学原理中“需要层次理论”很相似,只有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这里也一样,只有为满足的需要,才对人们有价值,一旦拥有了这样东西,它存在的价值也相应减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0-2 06:25 , Processed in 0.17622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