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处不在的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7:5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菠萝菠萝Me 于 2018-1-30 10:29 编辑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17金融工程一班章佳丽 17210180146
  丹尼斯•戈森自杀了,因为哈佛大学职称和终身制评字委员会刚刚拒绝聘任他为经济学教授。紧接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委员会里投他反对票的两个委员相继被杀害。经济学才亨利•斯皮尔曼意识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总感觉有些线索在暗示凶手另有其人。最终他凭借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推断出真正的凶手——院长丹顿•克莱格
   书中有写到,吴教授想过从图书馆偷一本书,但在此之前他分析了那一本厚重的书回家的成本。首先带这么重的书回家是一个力气活,如果收藏这本书还要时不时给它掸去灰尘,这其中也会产生成本,并且这种成本永无止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万一被人抓到,有损他的声誉。继而,吴教授又计算了他能得到的好处。书中的知识是收获之一,还有就是阅读中的乐趣,但是他又想到,在图书馆里看书也可以得到这些好处。那剩下的就只是拿书换钱,而且盖有图书馆印章的书在市场上值不了几个钱。经过他的计算,他发现偷书的成本明显超过带来的好处。随后,他又联想到了“谋杀”,并非所有的杀人凶手都被抓了,即使被逮捕了,也可以计算一下成功逃脱定罪的可能性,到了那时候,还有相当多的利益需要考虑。
从上述内容可见,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可以先考虑一下做这件事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如果成功那会带来多少利益,然后前后对比一下,再决定有没有必要执行,这样就会使得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书中还对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作出了解释和举例。“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吴教授高度评价了菲林百货大厦廉价商品不得价格体系,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折扣是浮动的。这些商品每周都会较低25%,每件商品只停留4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交到最低。在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却无法预料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会对同一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鼓励的,但同时也承受着失去的风险,另一方面,买的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格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无聊,感觉跟以前看过的推理小说不一样,没有精彩的情节,而且名字故事中人物的名字还很难记,人物关系也很复杂,但是读到后面时发现本这书还是比较有趣的,书中融入了许多经济学原理,让我发现经济学无处不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30 08:41 , Processed in 0.15908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