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17市销 庄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17:0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暮寒 于 2018-1-29 23:52 编辑

《致命的均衡》——生活中的经济学
17市销 庄琦
    在《致命的均衡》这本经济学推理小说中,两位作为美国经济学教授的作者透过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利用经济学原理破解离奇凶杀案的过程,阐述了大量经济学内容。
    在大约书本中间部分提到了涉及经济学知识的“边际效用理论”。文章中,在研究讨论晋升候选人的会议上,以考斯特教授为丹尼斯·戈森所作的陈述为开端,接着维勒莉·丹泽教授指出戈森先生写的文章完全是基于循环论证、基于功利主义,通过维勒莉·丹泽教授、奥利弗·吴教授和考斯特教授的辩论等情节的论述,引出亨利·斯皮尔曼教授关于维勒莉·丹泽教授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的观点,从而引出了亨利教授以维勒莉教授手中的可乐为例,阐述其对效用理论的暗示的情节,最终让读者了解了“边际效用理论”。   
    通过我对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认识,首先我会选择详细剖析这一理论字面意思。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接着再深层分析,“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价值取决于不满足程度。由于人们满足的程度越高,对商品的需要程度越低,这种情况使得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要程度,也就是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效用。当然这些只是对于“边际效用理论”字面上的理解,我们还应该将其放在书中内容里进行深刻的理解。
     文章中的“边际效用理论”,是出现在亨利·斯皮尔曼向维勒莉的解释中。亨利·斯皮尔曼借用维勒莉手中的可乐为例,说明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一是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但是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除非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从我们实际的生活体验中,也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二是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口感是相同的。这两件事情,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然后,亨利·斯皮尔曼又以购买报纸为例,说明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根据前文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这一说法的解释,我们可以推出,当人们对于购买报纸的满足程度提高时,减少了对报纸的需求量,造成报纸的边际效用递减。另外,文章中还利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发放出售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通过对于“边际效用理论”的字面意思及对于其在文中的解释意义,我了解了“边际效用理论”中价值、需求量、满足程度、商品价格与效用之间的相关性。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另一要素,从而构成了“边际效用理论”原理。文章从“边际效用理论”中还引申出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现象,拓宽了我的知识面。经过对《致命的均衡》这本书的阅读和我对于书中“边际效用理论”的深入剖析,我对于经济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2-2 09:12 , Processed in 0.16509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