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附录] 【案例分析】对传统货币定义的颠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稳定计划智库成员、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菲利克斯·马汀通过他的著作《货币野史》,以全新视角揭秘了货币历史,并挖掘出货币的真谛——什么是货币、怎样产生的以及如何发挥作用。
      马汀先讲述了雅浦岛的故事:该岛居民的货币是一种大石轮(费币),最大的特点是,交易时所有者无须持有它。岛上一户很富裕人家,连主人自己都没见过家中的财富,因为其财富只是传说中一块巨大石轮……
      马汀以此引出对传统货币定义的质疑。在马汀看来,雅浦岛居民对费币这种实体通货的漠视,说明了货币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信用与清算构成的一套体系。《货币野史》用强大庞杂的论据支撑起马汀的观点,对传统货币理论打脸之后,重塑我们对经济世界的理解,同时阐明,今天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现象,是在历史进程中如何埋下隐患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货币等同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把价值看成是货币的自然属性。但是,“爱尔兰银行关闭”案例,还原了马汀定义的货币的本质。1970年,爱尔兰银行突然全境关闭整顿,然而民间很快自发采取了应对措施——欠条、借条、代金券等形式部分代替了原有的法定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于是,人们看到“可转移的信用”是如何充当货币继续发挥作用的。
      货币信用体系背后,有着复杂而长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网络。马汀出示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来说明货币的核心是通用经济价值。马汀认为,货币“兼顾流动性和稳定性,兼顾人的自由和保障”,因而成为确保信用与债务价值的基石。
      《货币野史》提供了无数案例:英国十七世纪末著名公共知识分子、哲学家约翰·洛克对“货币本位必须固定”的坚持,让英格兰搭上了自己的经济增长和稳定;苏联出于对货币的痛恨,在建国初期废除货币改行计划调配,后果是工农业生产的大崩溃……
      在货币体系逐步发展进程中,银行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繁盛,私营支付系统开始出现,现代银行业随之诞生。最早的银行主要为付款提供清算和融资功能,今日这已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是银行特有的货币性角色。银行越来越成为庞然大物,其最初作为货币支付中介的功能成了银行各项职能中不起眼的部分。但是,当这项业务出现问题时,整个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都开始雪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债务不断积累给货币信用带来的巨大挑战。银行债务危机到达极端可怕程度,迫使政府不得不用纳税人的钱为庞大的银行系统提供财政支持。亦即储户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银行向储户提供信用支持。但最后,纳税人落得两手空空。这场危机损害的不仅是迅速溶解的物质财富,更是人们对银行、政府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
      那么,现代社会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否就是两种货币理论的差别呢?马汀所倡导的货币理论能否成为捍卫公平和自由的有力武器?拭目关注。

思考:
      1.货币是什么?是一种商品还是信用?
      2. 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更信是一种商品还是信用体系呢?
      3. 马汀关于货币的新理论对我们理解货币有什么启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6 12:34 , Processed in 0.16516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