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211510317刘宇鹏16金融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22:3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命的均衡”,是一本生动形象诠释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的书。书中让我最注意的是哈佛大学凶杀案的凶手是院长丹顿。这本书围绕着我们学习的微观经济学里的市场出清均衡编撰出令人记忆深刻的故事。让人明白了市场的均衡,有时是好事,但有时候可能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丹顿当了十年的院长,他对学校老师的管理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没人挑的出毛病,但在学术研究方面,作为一个为人称道的人类学家他却没有一篇拿得出手的文章,这让他懊恼不已,一他没有时间去完成有价值的论文,二是他完全不能专心于观察研究,所以他出于功利心作祟,通过编造数据没有实质的实验,做出了没有理论依据的研究话写成了书出版。
        经济学家戈森在价值研究的学术领域颇有研究,他发现丹顿书里在商品价格方面有存在漏洞,戈森本想用这个发现来威胁丹顿来获得他心中的利益,通过他来获得教授职称评价委员会的认可来获得教授职称,但是院长做了坏事心里忐忑不安怕被发现,一步走二不休杀了戈森,而后他为了永绝后患接二连三地杀害了其他两位知情者,然后将其罪行嫁祸给了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
        “致命的均衡”在书中,作者借用斯皮尔曼的话来多次的证明经济学里最基本的一个原理“利润最大化”:人们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是因为完成这件事情能给他带来利益。可是,谋杀也是这样么,人的生命怎么能用利益去度量,院长在想着杀了他们我就能掩盖罪行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时候,他动手了,达到了这个“致命的均衡”。
        院长在遗言中说到:“被别人知道是骗子是我无法忍受的,甚至比被指出是杀人犯更加糟糕”,他杀人动机竟然只是害怕他编造数据的这件事情被发现。
        微观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是正确的,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确是在为自己谋最大的福利,达到最大的效用。但人命不是经济,这个致命的均衡理论将院长一步步送上了绝境。
        书里的这个故事让人不禁反思,是不是任何时候经济学原理都能奏效。利益最大化的确像一盏灯塔带着人走向更加美好的经济社会。但没有一些约束的话,犯罪将会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2-2 09:04 , Processed in 0.16719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