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制订计划,要求各个经济单位按计划执行。这种经济模式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生产积极性,各种商品供应不足。商品价格也是由国家制订的并且几十年不变,低价格刺激了人们的需求,因而造成了各种物品与劳务普遍的短缺。为了解决这种供需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国家实行了票证制度,即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凭票、凭券供应。
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多次使用的如粮本、煤本等,每户一本,年初下达每人一年内可以购买的数量,在规定的限量内可以多次购买,每次购买后在本上进行记录,直到数量用完为止;一是一次使用的,是单张印刷的,每次购买后就要收回,就像钞票一样。我们主要讨论后一种类型。当年中国的票证各类繁多,包含了吃穿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地区发放的种类数量也不一样,现在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字了,下面我们就分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吃的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粮票了。早在1953年中央政府就决定对粮油实行定量供应,1955年8月颁布了《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同年11月即开始发行粮票。当时居民是凭粮本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定量在国营的粮店购买粮食,如果有需要如出差可以凭证明用等量的粮食换取等量的粮票。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和只能在某个省份使用的地方粮票。居民在餐馆用餐或者购买粮食制品如蛋糕时,除了支付货币外还必须支付等量的粮票。在一些单位如学校、工厂、机关的食堂内就餐也是一样,单位食堂不能收取现金,所以就餐者都要事先在单位的膳食科用货币兑换“菜票”,用粮食兑换“饭票”,在食堂用“菜票”买菜、用“饭票”买主食,如果没有用粮票兑换来的“饭票”是没法就餐的。
粮票不仅在数量上有规定,在购买食品的品种上也是有规定的,当时把粮食分为“粗粮”和“细粮”两大类,居民必须按一定的比例购买粮食,比如10斤粮食中包括4斤细粮和6斤粗粮。用粮票在单位食堂就餐时也必须按照这样的比例,单位的“饭票”也是分粗粮细粮的,细粮饭票可以用来买馒头、大米饭,粗粮粮票只能用来买玉米面窝头。
当时国家根据职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不同的人规定了不同的粮食定量,比如对脑力劳动者包括机关干部的粮食定量是27斤至32斤,平均为31斤,体力劳动者定量要高一些,一些特殊工种的工人在基本口粮还要加上“工种粮”,如炼钢工人定量可达45斤,而煤矿工人享受最高定量可达57斤。小孩的定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进行调整,普通居民的定量低于国家正式职工,不同的地区也会一定的差异。
除了粮票之外还有食用油票,油票是1955年11月与粮票同时发行的,但并没有发行全国通用的油票,而是各省市自行印发。与粮票一张票就可以买所有的粮食和粮食产品不同,油票是按食用油的不同各类分别印发的,所以各地的油票也就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又俗称香油)、葵花油、茶油、棉籽油、芝麻酱等等。油票的面额除了斤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发行了只有一钱(十分之一两即5克)的油票,而1965年河南省镇平县印发了面额仅有5分5厘的油票,相当于1市斤的1/180,合2.78克,被世界吉尼斯纪录冠以“世界面额最小油票”,现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除了粮、油、肉外,当年还发行有大量的副食品票,如豆制品、腐竹、粉丝、芝麻酱或花生酱、金针木耳等,另外像大白菜、萝卜、葱、蒜、副食调味品、蛋糕、糖块也采取按城镇人口分配,限量凭票证供应。尤其是大白菜,由于北方冬天没有新鲜蔬菜,大白菜几乎是唯一的蔬菜,所以当年保证居民的大白菜供应是一项政治任务。
改革开放后,在经过两年的价格体制改革之后,农副产品的生产情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1984年深圳市率先取消了所有票证,对农副产品实行敞开供应,随后广东省1992年、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北京1993年先后宣布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及其他农副产品票证彻底退出了人产的生活。
穿的方面主要是布票,我国是从1953年开始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按计划供应,随后各地开始印发布票,用于购买布匹或者其他布制品。布票是自省自行印发的,只在本省范围内有效,如果需跨地购买则要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使用的布票,但当时也发行有一种军用布票是可以全国通用的。布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为一年,到期未用完的就会作废。在所有的票证中,布票是唯一向农民发放的,其他的票证都是只向拥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发放。
由于供应紧张,各地发放的布票的标准都非常低,比如北京每人每年只发放17尺3寸,上海13尺,江西11尺,东北由于天气寒冷每人发放24尺,南方热带地区则为7尺4寸。这样的数量在平常都不够用,所以不可能每个人每年都做新衣服,而如果遇到需要比较多地使用布的时候比如红白喜事,自己家的布票就根本不够用,只要向亲朋好友借,在以后的年份再偿还。
198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停用布票,全国敞开供应布,布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计划经济时期票证的另外一大类就是工业品票和日用品票。工业品票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暖水瓶、家具、灯泡等小电器等;日用品票比如香烟、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等;吃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粮、油、肉等,还有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蔬菜类票等;穿的方面除了布票还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另外居民做饭、取暖用的煤也要凭票供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人们就是生活在各种票证之中,离开了这种种的票就会寸步难行,根本没法生存。
另外当年中国还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票证,比如粪票、尿票、月经带票,甚至觉悟票等等,今天的人看来简直莫明其妙、不可思议。
这些票证的存在是计划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不仅在当年的中国如此,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存在过大量的票证,而今天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如朝鲜、古巴等国依然存在着很多票证。匈牙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科尔内曾出版过一本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研究的《短缺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短缺,票证就是这种短缺经济的突出表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这种短缺的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各种产品极大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票证也就永远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以往发行的各种票证变成了人们回忆历史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