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命的均衡》——市场供需平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3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lez_S 于 2018-1-30 16:35 编辑

网上都说《致命的均衡》是奇案中的经济学,使人在阅读侦探小说中学习经济学原理。的确,书中巧妙的将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融入一个悬疑重重的凶杀案。故事在一开始就给人营造了一种迷惑的感觉,楔子中出现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将注射器刺进那个人?在都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在一些小细节处作者都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经济学的案例。
书中亨利·斯皮尔曼教授利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侦破了案件。他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和女儿去购物时的经历。他向卡尔文分析了菲林大厦地下商场的经营体系:它最大限度地索取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在这里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大小可以预测到。商品的价格每周下降25%,四周后没有卖出的商品就捐助给慈善机构。这就会使得消费者总是处于买得太早 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就像之前的荷兰拍卖,消费者总是去追求更大的利益,但是他并不会无条件的一味追求,他必须在少花钱和能得到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避免一无所获。菲林大厦商场做法不仅不会使自己无从获利,相反商品大多会在降到最低价之前被抢购。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书中有人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牌表示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因为多一个品牌就需要更多的竞争支出。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只有一个品牌那一定是不可能的。就像亨利·斯皮尔曼教授所说:“消费者的偏好是不同的。”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优势,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他们会自发的在生产中有所侧重。价值规律中商品的供求关系其实也可以对此有所解释,需求大,生产者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入其中,而社会市场资源配置也得到发展。多样化的产品是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当没有这个需求的时候,生产者会自发进行生产要素的转移,平衡蕴含在其中,所以并不会一直产生浪费。
这本书让我觉得经济学似乎无所不能,它贯穿生活,甚至可以破案,但其中的原理我想我们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参透。
17金融工程2班 舒馨 1721018023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22:0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我重新修改了一下,麻烦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0-3 04:33 , Processed in 0.25856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