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人几 于 2018-1-31 14:16 编辑
在政治经济学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致命的均衡》。小说所涉及到了很多的经济学知识,包括劳动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需求供给和价格理论、歧视经济学、犯罪经济学等诸多领域,部分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和领域中的学者对于经济学假设及其哲学基础的批评与过度责难也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甚至有些半开玩笑的言论和处心积虑的讽刺已经使经济学家成为当今时代最容易受到嘲弄和起哄的学术群体之一。 书中其中一处体现了经济学中“利益最大化”的原理。 就一般性的拍卖而言,我们都知道,它们的方法是从一个很低的价格开始叫价,然后大家喊价,出价最高者得到拍卖物。这样的做法很合符情理,大家也已经习以为常。但世界之大,有没有不司乃至相反的做法呢,有的。荷兰式拍卖就是。它不是从最低价而是从最高价开始叫。在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的数字也不表示时间,而是代表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有一个购买者按下铵组,大钟的移动便立即停止,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拍到了这件商品。这样的拍卖何以能够成功,会不会价格一路狂跌无人问津?不会的。虽然,没有一个荷兰人愿付超过自己愿意的高价来买一根郁金香茎,但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待得太久,低出了自己愿出的价格,那么郁金香茎很可能就要归于他人之手了。显然,消费者并不能无条件地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地权衡,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荷兰式拍卖中的经济学原理很有趣是不是,更有趣的是,这一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拍卖,也被运用于普通商品的销售。 书中谈到有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司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但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其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将被捐给慈善机构。商场会赔本,甚至关门吗?当然不会。理由如同荷兰式拍卖,顾客必须在少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间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 一空,而商场大赚其钱。显然,在这样有着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致均衡。 正如戈森告诉学生们的那样,当他们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 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点。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多花点时间去找那些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在哪里出现呢? 戈森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出来的职业上。而他的统计数据表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戈森研究的方向很有经济学的价值,然而最后他却死了,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看完这本小说又触动了我内心积压的一个情结:迄今为止,没有看到过国内小说中有关经济学家生活和思维的描述,更不用说以经济学家为主要人物的文学创作了。希望今后有经济学圈内人承担起弥补这一空白的任务,如有可能我也愿意参与或予以帮助,甚至也许有一天会自己独自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17市场营销 许建栋 1721014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