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为侦探小说激起的兴趣(17金融1班项紫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21:3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傻兮兮 于 2018-1-30 09:04 编辑

《致命的均衡》——侦探小说中的经济学
                                                                                     17金融工程1班
                                                                                                                                                                          项紫艳
  《致命的均衡》是由美国作家杰文斯创作的一部小说,一部侦探小说,更确切的说是一部完美融合了经济学原理的侦探小说。它运用经济学原理将案件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也借助案件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经济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我本身就是个痴迷侦探小说的人,如果让我去看什么斯坦利的《经济思想史》、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诸如此类的专业性书籍,我怕是只能翻个开头。而《致命的均衡》却不一样,这一写作方式极大的激起了我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兴趣。
    书中用故事的形式,串讲了许多有趣的经济学解释行为的例证。比如:面值一美分的邮票价值连城。
   一枚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面值仅一美分邮票,居然有新加坡的收藏家愿出75万美元来求购。“从大小和重量上来讲,它肯定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物品了。”这是波克哈德的原话,这显然不合道理。可是,其实,用边际效用理论现代经济学很好解释这个现象:他说,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许多经济学家曾经相信消耗在产品上的劳动决定了它的价值,但其实,一件物品的价格与成本并无关系,完全取决于顾客对其效用的主观判断。就一张邮票而言,它值多少钱不是看劳动,也不是看面值,而是要看顾客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大的满意度,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再谈一下那张面值一美分的邮票的情况吧。当那张邮票在德美拉发行时,那是当地的邮政局长仅仅在来自伦敦的邮票卖完后,出于应急才印的一些临时邮票。他使用的是普通的类型,抄袭了当地一家报纸上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再加上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假,局长大人又把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加在了邮件上。就为了他这点努力和聪明,人们要花那么多的钱来买这张邮票,这似乎是令人惊讶的。但只要想到,这张邮票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稀少的邮票,会有一些有特殊偏好的人物对这张邮票感兴趣并愿意出天价来得到它,它的价格就会扶摇直上。因为另外的一些人预知有人愿出高价来买它,就会通过拥有这张邮票的办法来进行安全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从而让这张邮票产生“保值的效用”,并更加洛阳纸贵。
   虽然这些解释并不是我自己所想,而是书上的原话,但请原谅我确实想不出更好的解释。我大概能用一个例子来理解一下。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淘宝的各种折扣让大学生、家庭主妇都抢红了眼,可是等快递寄到家里,又开始觉得没有什么用处,这些商品大概就是没有价值的吧,而那些很好用且能时常用到的商品就会被认为是物超所值。
   以上是我读完《致命的均衡》后的一些感想,如果所有的经济学原理都能融合于侦探小说,那我一定会认真的看完的,只因它不像专业书籍那样枯燥乏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30 11:37 , Processed in 0.14730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