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在他畅销全球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曾经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这十大原理高度总结概括了经济学原理的最重要的基本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对这十大原理的进一步解释和引申。这十大原理包括三大部分: 1A.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每个人个人决策影响着整体经济的走向,所以分析经济问题首先从分析个人决策开始。 1A.1.1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因此就产生了选择的问题,得到了这种东西就不可能得到那种东西,所以人们随时随刻都要在不同的东西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比如时间资源是有限的,在同一个时间内,你学习了经济学就不能再学习数学了,因此如果你既想学习经济学也想学数学的话,你就要进行权衡取舍了,这一定时间内是学习经济学还是学习数学,或者一部分时间学经济学一部分时间学数学。一个家族也随时面临着权衡取舍问题,多掐了一笔钱,是用来旅游呢,还是添置点什么家俱?今天晚上是自己做饭呢,还是出去吃等等。不仅个人和家族,一个国家同样面临着权衡聚会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有关“大炮与黄油”的两难选择问题,是把资源用于发展军事力量(大炮)增强国防实力呢?还是用在民生方面(黄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呢?这是需要一国政府权衡取舍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权衡取舍就是“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效率(efficiency)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equality)指的是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这两个目标往往是矛盾的,在追求其中一个时会以牺牲另一个为代价,通俗地讲,当政府想把蛋糕分得更公平时,蛋糕就会变小。 1A.1.2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既然人们要进行权衡取舍,那么就要计算各种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收益,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成本的计算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比如,我们要计算上大学的成本,通常是吧四年的学费、书费、住宿、伙食费等支出加在一起,但这并不是上大学的真实成本。 上面的计算有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成本并不是上大学的成本,比如你不上大学也要吃饭、睡觉,只有在上大学的住宿花费比不上大学贵的时候,贵的那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二是没有计算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如果不上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内你可以去打工,或者创业,现在由于来上大学了,你就损失了那些机会,那么那些机会给你带来的收益就是你上大学的成本的一部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高利率的收入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因此,我们在计算成本时,不仅要考虑为此支付了多少花费,并且还要计算因此而损失了多少收入。一件东西的成本是我们为了得到这件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机会成本。 1A.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所谓理性人(rational people)指的就是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目标的人。现实中很少有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明确选择,往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如,在临近考试时你不可能是选择一天24小时都复习或者根本不去看书,很可能的决策是多花一个小时来学习还是玩电脑。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这里的“边际”指的中“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指的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会导致你做事的成本和收益带来变化,而更改的人正是比较这种微小调整带来的两个方面的后果的大小,即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边际收益(marginal bendfit)来做出自己的决策。 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总量的成本与收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新增的成本与收益,比如企业决定是否增加雇佣一个工人,不是看增加后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大小,而是要看增加这个工人后,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因此增加的支出(工资)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企业因此增加的支出时,即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都会雇佣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航空公司有时会以低于旅客平均成本的价格出售机票。 1A.1.4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而激励又会改变人们对成本与利益的判断或预期,因此,激励就会改变人们的决策,即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映。一们经济学家甚至指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人们对激励做出反映,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在分析市场如何运行时,激励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决定少吃苹果;同时,苹果园主决定谬更多的工人并多摘些苹果。也就是说,市场价格的提高提供了买者少消费和卖者多生产的激励,所以,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的政策也是一种激励,可以改变人们面临的成本或者收益,如征收汽油税会鼓励人们开小型的节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甚至电动汽车,还鼓励人们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离自己住所近的地方工作等等。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改变自己的行为。 1A.2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经济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因此人们所做出的决策,不仅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其他人。 1A.2.1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一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竞争,这些竞争并不是零和游戏,一方所得并不是另一方所失,而是可以双赢,相互之间的贸易可以让参与的国家和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就是贸易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善变得更好。 每一个家庭都会与其他的家庭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但如果因此你就将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家庭隔绝开并不会使你的家庭过得更好。如果真的隔绝开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自己盖房子。很显然你的家庭在与其他家庭交易过程中获益匪浅,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还是在盖房子方面,贸易可以使每一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与家庭一样,国与国之间也可以通过贸易获益。贸易可以使各国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类更多的物品与劳务。在世界经济中,各国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 1A.2.2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部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代之以为发展市场经济。这些计划经济国家假设政府官员能够最佳地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这些中央计划者决定生产什么物品与劳务、生产多少、以及谁生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劳务,支撑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而在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万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代替。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个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已引导着它们的决策。 在自由市场中,包含着大量物品与劳务的许多买者与卖者,而所有这些要主要都关心着自己的福利,没有一个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不过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千万利已的决策者,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之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存在着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讲的“看不见的手”: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它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经济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发挥它的魔力的。 1A.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 看不见的手发挥魔力需要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才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权(property rights)制度,以便使个人可以占有和控制稀缺资源。人们只有在预见自己的产权受到保护时才能努力地工作。 我们需要政府的另一个原因是:看不见的手虽然有力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或者促进平等。先看效率问题。看不见的手虽然通常会使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使经济蛋糕最大化,但并不总是这样,其原因就是存在着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这种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外部性(externality)或者市场势力(market power),这里,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再看平等目标。即使看不见的手带来了有效率的产出,它也不能消除经济福利上的巨大不对称性。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标就是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 1A.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我们从讨论个人如何做出决策开始,然后考察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所有这些决策和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最后三个原理涉及整体经济的运行。 1A.3.1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不同的国家生活水平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生活水平的变化也非常大,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各国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差别—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的差别。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生产率是决定生产水平的首先要因素,其他都因素都是将要的,比如工会的作用、外国的竞争等等。 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的制订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得更好的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1A.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过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inflation),即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如德国1921年一份日报的价格为0.3马克,仅仅过了不到两年,1922年11月同样一份报纸的价格就涨为7000万马克。由于高通货膨胀会让社会付出各种代价,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当一国政府发行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相应地,物价水平就提高了,即发生了通货膨胀。 1A.3.3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虽然在长期中,特价水平高主要是货币增加的结果,但短期中问题就变得复杂而且争论较多。大多数经济学家是这样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的: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雇用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这一推理过程推出一种在整个经济范围内的最终的权衡取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虽然一些经济学家对这些观点还有疑问,但林多数经济学家是认可的。 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衡聚会关系,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组合。由于这些政策工具具有如此大的潜在力量,因此,决策者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这十大经济学原理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学研究什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经济学这门学科就是建立在这几个基本原理之上,这些思想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即使是最复杂的经济分析也是用这十大经济学原理构建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