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延伸阅读]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一场争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22:4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1年3月,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请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做过一场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张教授对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极力推崇,他是这样讲的:学习经济学其实很简单,无非三招两式而已。所谓三招就是:理性人假设、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和卸责。前两个概念大家都熟悉了,关于卸责他举了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有2个人要石头上山,每个人自己可以背100斤石头,2个人合作最多可以抬300斤石头,由于卸责(或偷懒)的存在,每个人都想把捆石头的绳子移得离自己远一点,这样实际上抬上去的石头不可能达到300斤的重量,但又会高于200斤,否则双方就不会合作了。后来,由于卸责这个概念他认为是一个无法观察的变量,并且解释力不高,用理性人代替完全可以,于是就把三招变成了两式。至于他自己发明然后又弃用的卸责概念,后来又被别人捡了起来,演化到今天,就是著名的博弈论。再后来,他认为两式也多,应该有一剑封喉的利器,于是他又把理性人假设拿掉了,认为整个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一个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而理性人假设只不过是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的另一种表述而已。他说自己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来思考、来解释,天下大事,唯此不破。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如何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解释炫耀性商品消费呢?张教授当时指了一下旁边担任翻译的妻子(当时张是用粤语讲,他妻子再翻译成普通话):我老婆是一个特别爱慕虚荣的人,在全世界各地都会去商店购买珠宝手饰,但每次都要跟老板讨价还价。张教授用非常风趣幽默的语言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人们在购买炫耀性商品时也是遵循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的,没人故意要花更高的价钱来买,而是总想用更低的价格来买。
当年张教授大谈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并把它看成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规律,其实是有一个背景的,这就是当时在整个华人经济圈正在进行着一场争论:需求曲线是不是一直向下倾斜,或者说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到底存不存在。
争论的起因是经济学家汪丁丁在《财经》杂志2000年8月号上发表了一篇短文《社会博弈与中国教育的两极化》,文中把小学、中学、大学、博士、博士后等教育并列在同一条坐标轴上,然后写道:“我用一条先向下倾斜再向上倾斜后再度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来概括作为间接需求的对教育的需求。而这条特异的需求曲线与正常供应曲线的三个交点的中间那一点,也即不稳定均衡点E,就是这里所说的两极分化的临界点。”在这里他提出了一条怪异的需求曲线,认为需求曲线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倾斜,并且认为文凭可以出现像炫耀性商品一样越贵越买的情况。
汪丁丁曾于1991-1995年在香港大学金融经济系任教,任期届满后被港大解聘,而当时港大金融经济系的系主任是张五常。作为多年的同事,汪丁丁肯定是了解张五常在需求定理方面的理论的,此文所提出的这个怪异的需求曲线是不是针对张五常的理论不得而知。但有一个号称是张五常的学生的人,深圳大学的薛兆丰于2000年9月在自己创办的网站“新制度主义时代”发表了一篇题为《走火入魔的汪丁丁》的文章对汪丁丁的理论进行抨击。由于这篇文章极其吸引眼球的题目,以及文中大量激烈的用语,如认为汪丁丁的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怪异的中文,黑格尔式的黑话,以及大错特错的经济学图线”、“梦话、独白、呓语、胡说”,使这篇文章立即在互联网上走红,并且被《万科周刊》、《书屋》、《经济学消息报》等多家平面媒体转载,从而引发了这场大讨论。
薛兆丰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很多人就此发表了看法,介入争论。张五常那段时间也到内地很多大学进行演讲,如本文开头笔者所在学校的影响,汪丁丁也在《万维周刊》、“似乎有知识”网站等发表了几篇文章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这一阶段的争论是比较平淡的。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1年刚创刊的《21世纪经济报道》开始连载张五常的力作《经济解释》的第一卷,本书第一章是讲述经济学的哲学逻辑前提。假若这些都是正确的,那么汪丁丁以前的所有辩护都将会变得苍白无力,甚至是全盘皆错。以经济哲学见长的汪丁丁终于坐不住了,在《财经》杂志六月号及经济学术网站“似乎有知识”上面连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大量引用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张五常的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并表达了以张五常作为领军人物之一的芝加哥学派为主的主流经济学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当今已经过时了点观点,同时不点名地对张五常及薛兆丰进行了讽刺挖苦。至此,争论不断升级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有更多的海内外的知名华人经济家卷入了进来,发展成为一场影响涉及整个华人经济学圈的大争论。
这场争论的一方以张五常和薛兆丰等为代表,坚持认为,需求定理决定了需求曲线必定向下。例如在某大学的演讲中,张五常表示:“我知道汪丁丁对这个需求曲线的说法,我知道黄有光对它的说法。可是,你们听我说:第一,需求曲线和需求定律是不一样的,曲线走哪个方向都可以。需求定律呢,也就是说需求曲线一定是向下倾斜,这是第一点。第二,这条需求曲线可不可以向右上升,逻辑上,可以,绝对可以。但是呢,那就不是需求定律了。”这段话的意思是按照其他条件不变的需求定理,需求曲线必须是向下倾斜的,但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不变的约束,需求曲线可以向上向下,但那就不是需求定理的,就不能用来解释任何经济现象了,因为可以向上可以向下怎么说怎么对,就没解释力了。他曾经举一个雨伞的例子: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从现象看,这显然是与需求定律不容,这是否意味着需求定律是错的?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考虑“其他条件”。他的解释是:“雨伞的需求量上升,不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是因为连天大雨”。
争论的另一方以汪丁丁和黄有光等为代表,汪丁丁认为,在特定的成本分摊方式和激励机制下,确实可以出现“越贵越买”的现象,如对“文凭”的需求,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可以出现“向上倾斜”的情况。
他们的争论实际上对于正常物品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的分歧,包括汪丁丁讲的情况也是可以用需求定理进行解释的,真正引起不同意见的在于吉芬物品(Giffen goods)的理解。吉芬物品是以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低档物品,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吉芬观察到这时土豆的需求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吉芬之谜。
吉芬物品可以通过本章所讲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进行分析。本章我们讲到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是实际收入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土豆的价格上涨之后,贫苦的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后他们只能减少高档食品比如肉的消费增加便宜的食品的消费,而作为低档物品的土豆虽然价格上涨了仍然是最便宜的,所以会增加土豆的购买。当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的作用时,土豆价格上涨就可能反而购买更多的土豆,这时的价格与需求量就同方向变化即需求曲线向上倾斜了。这种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低档物品就是吉芬物品。
张五常是不承认吉芬物品的存在的,这种情况只是存在于推理当中,在真实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假如有两份一模一样的土豆,一份价格高一份价格低,你会选择哪一份?肯定没人去买价格高的。所以只要存在竞争,吉芬物品就不可能存在,总是降低价格需求量会大。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2002年,最后不了了之(经济学上的争论大多都是这样),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这场争论却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经济学,对普及经济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争论的范围实际上也远远超出了需求定理本身,甚至超出经济学,在方法论、哲学等方面都有涉及,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经济学原理-温州大学商学院

GMT+8, 2024-11-26 11:31 , Processed in 0.16103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