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川烟草 于 2018-12-25 19:00 编辑
第三章选段: 出租车沿着布拉托大街朝吴教授家驶去。突然,后面传来的一阵车喇叭声打断了吴教授的思绪。他听到前座的雷蒙德一边在低声咒骂一边把车往路边靠,以让那辆超速行驶的车过去。 在波士顿地区,充满挑衅性的驾驶方式是一种很普遍的策略。但是敢在十字路口和拥挤的街道上也这样驾驶,的确是很大胆的行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超过去的那辆轿车的速度都非常罕见。 “那个家伙急着去给自己奔丧啊。”当那轿车超过去时,雷蒙德骂骂咧咧的。 原理及分析: 从上述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那辆蓝色汽车车主选择作出在十字路口和拥挤的街道加速行驶的决定是经过权衡取舍的。加速行驶的收益是减少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女友生气哄她所花费的时间与金钱,女友提前离去导致已定餐厅的浪费等等,成本是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而罚款。最坏的结果是超速驾驶撞死了人所导致的更严厉的处罚。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是因为他认为超速的成本小于收益,因此他做出了超速的决定。 另外,我们还能得出另外一个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在这里,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似不理智,但仔细分析,这恰恰是司机理性分析后的结果。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要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司机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司机在考虑是否加速时,会比较他们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而根据上文分析,显然,他们认为加速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因此选择了超速。 例子: 1.安全带的法律如何影响一个司机。 安全带降低了车祸的代价,因为它们降低了伤亡的概率,换言之,安全带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收益,因此,人们在经历权衡取舍,考虑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后,认为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选择了更不谨慎地开车。最后导致车祸的次数变多,车祸的死亡人数减少。 2.人们在面临水果店促销时,决定是否买水果 在这个时候,他们面临着权衡取舍,究竟是买还是不买水果呢?身为理性人,他们会考虑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在打折的时候购买一份水果,能减少打折的那部分支出,并且能够享受到与不打折的时候同样的水果,他们得到的边际收益包括打折的那部分金钱和因此而获得的小窃喜带给他们的幸福感。而他们的边际成本则是购买那一份水果最终支付的资金。在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后,他们做出了购买水果的决定。
结论: 1. 经济学原理无处不在。人们所做的决策都反应了经济学原理。 2. 一个决策的做出往往是多个经济学原理的综合。各原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3. 在我们做出决策前,进行理性的分析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最好的决策。 4. 不同的事件中可能有着共同点,不论这些事件相关抑或不相关,在某个点上总能找到相交汇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