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章里,有两个情节体现出来的经济学原理是类似的。一个是吴教授准备离开图书馆时,犹豫是否该偷本书走,在这个过程中他分别对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偷书付出的代价,即成本可能来自于:门口管理员可能会发现吴教授偷书,虽然可以跟管理员解释不是有意的,但这行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拿厚重的书回家是一项体力活,收藏这本书和时不时掸灰尘也是一项成本,且这项成本不知道要计算到哪儿才能终止。然后他对自己可以得到的好处,即收益进行分析,书中的知识和阅读的乐趣是所能得到的收获,但吴教授通过阅读图书馆中的藏书已经得到这些好处了。因此,相对于成本,他所能得到的收益很少,所以,吴教授最终不会选择偷书。在这章中另一个类似的情节是吴教授离开图书馆回家的途中,看到一辆蓝色轿车在十字路口超速行驶,一个功利主义者辩解说司机做出加速的决定是通过权衡利弊的,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人甚至撞死人,处罚会严厉得多。司机通过权衡选择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是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看似不理智的驾驶,其实是对成本——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这两个情节都体现着相同的经济学原理:人们在经济活动领域里,总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这也是人们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关键。在司机超速这一行为上,他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对超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权衡分析,超速的代价被罚款或撞伤人只是一种可能,并不必然,相对于收益来说很少,换句话说,这一决定的机会成本(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称为机会成本)比较小,所以,司机选择了超速。 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反映了这一经济学原理。比如在大学里,我们去听讲座,成本是我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收益是获取一些额外知识,所以,我们会对这一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来追求用的最大化。在生产领域中,生产者也会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所能获得收入之间的关系,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就可以取得最大利润。 看完了这部小说,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活处处蕴含着经济学的知识。 18金融工程2 18210180245 张洒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