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中的经济学 致命的均衡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威廉·俾烈特,E.M.史蒂芬,肯尼斯G.艾辛格合著。小说中的主人公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作为分析推理的思考逻辑,最后查出真凶。书中通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深奥的经济学基础原理解释得通俗易懂,使我在阅读侦探小说的乐趣中,发现经济学的乐趣。 在我看来书中有着大量的经济学原理,首先作者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信息成本:从本质上说,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编码成一段字节)的事物都是信息。信息对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值。信息资本具有增值性、周转性和垫支性。人们获取任何要素资本,都要支付资本成本。信息产品或信息资源变成企业、个人的信息资本,需要经过信息产品或信息资源进人市场交易的过程,企业、个人使用现金购买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嫁接在财务资本上,从而变成信息资本—— 企业、个人经营过程中的要素资本之一。而信息成本是厂家制定价格和垄断的一种控制因素且能促使组织机构的改革。而作者从成本与收益两方面阐述了劳动市场因为信息成本的增长与收益的缩水使其不成正比,深入解析了失业的必然性。 文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应该是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而在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授对于机会成本的追求或者说是推崇。而亨利斯皮尔曼野正是在破案时用经济学推导,从机会成本推出了价格的波动区间关系在现实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机会成本做到资源最大利用化与起的有效配置,我觉得机会成本与本书中提出的宁一个经济学名词有着共通之处——“人类期望效用最大化”。一个是从客观出发,是讲将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另一个是从主观出发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当然在论述“人类期望效用最大化”时,经济学家是假设人在绝对理性的条件下做出的期望或者说是决策。 “需求法则”与“利益最大化”贯穿全文,那何为需求法则呢?就像亨利斯皮尔曼对女儿所说的那样,需求法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即在其他因素(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而需求的变动的起因: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 这里又引入了两个新的名词“需求”与“需求量”。需求是指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而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指有效的需求。对于普通人来说两个名词只一字之差,但是这其中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原理。 而我觉得在书中哈佛大学校长丹顿克莱格之所以犯罪杀人的原因就是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院长在利与弊的权衡下认为利大于弊为了掩盖事实,保护名誉他先后杀死了戈森、贝尔、贝瑞特等人。而我认为这种书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不能像上文中提出的人类期望效用最大化原理一样从绝对理性绝对经济学的角度看待事物。不然就会像那个德高望重的院长一般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