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读《致命的均衡》感想---吴慧婷-17金融工程2班 [打印本页]

作者: 倾听    时间: 2018-6-21 19:39
标题: 读《致命的均衡》感想---吴慧婷-17金融工程2班
      在菲琳百货的地下商场与其高雅的一楼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价格体系。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会降低到最低,这时,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对于菲琳的独特的价格体系,我有两方面的看法。
      首先,商品为什么要放在楼下打折出售。放在楼上的商品,其供给量若小于等于需求量,商品按照预计希望获得的利润设定价格。当商品卖出,菲琳则得到预期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若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菲琳则获得预期获得的部分消费者剩余。对于剩余商品,如果不打折,将失去所有潜在的消费者剩余。而且菲琳出售的商品是正常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降低价格将增加需求量。商品先放在楼上,确保最大程度上获得预期利润。因为消费者不确定他想购买的商品会不会有剩余而被放在楼下打折出售,所以当消费者拥有了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时,即满足了他的需求,他就会选择商品还在楼上时就买走,这也是商家最想要的结果。但对于较低收入人群来说,他有购物欲望但是没有购买能力,或者有购买能力没有购买欲望,即没有需求。此时商品有剩余 于是放在楼下打折销售,这样也许达到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或者勾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他将买下商品。此时商家获得了没有折扣时不能得到的利润。许多商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会选择打折出售商品,但是菲琳将打折的商品都放在楼下,即便利了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了更好的消费体验;也便于自身实行浮动折扣的价格体系。
       然后,菲琳为什么要浮动折扣呢。因为折扣规律是公开的,消费者既想得到这件商品,又想以最低的价格买下它;但是又担心其他消费者也觊觎自己看中的商品,等待是值得鼓励的,但等待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风险。于是总会有一个消费者率先买下商品。这也是商家能获得的最大的消费者剩余,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随时都能获得消费者剩余,你20元买来一个保温杯,也许你不乐意花100元买一个保温杯,但你总愿意花比20元更多的钱买一个保温水杯来替代玻璃杯。这其中的差距就是我们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从某方面说二者竞争的就是消费者剩余,菲琳正是最大的赢家,他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消费者剩余。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