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心中的天平 [打印本页]

作者: Stella:    时间: 2018-1-29 23:30
标题: 心中的天平
丹顿。克莱格做院长10年,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但在学术上他还没有一个真正值得称道的研究成果,陷于公事的他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做辛苦的考察,于是编造了数据,完成了研究并出版了一本研究报告。
年轻的经济学家戈森在价格学的研究上很有造诣,发现了克莱格书中编造的商品价格表格的作假。戈森本想用这个发现与克莱格做个交易,让他的教授资格能在职称评定委员会通过,但克莱格害怕他的骗局暴露而杀害了他,为掩盖真相又相继杀害了贝尔教授和贝瑞特教授,并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
虽然本书是一本悬疑小说,但是作者却是几名经济学家,因此在著作中有一些关于经济的描述。比如说在第十五章,主人公回忆自己曾经在法庭作证的情景,一位家庭主妇被违章司机撞倒,受伤必须休息一年,她的老公需要聘请一位保姆为家庭服务,支付工资5000美元,法庭在审理时听取经济学教授证词来判定赔偿多少钱合适。这位经济学者认为,被撞伤的家庭主妇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出门工作能够赚得10000万美元的年薪,因此她为家庭服务的价值为每年1万块,而不是5000元。但是最后却又嘟囔着:“为什么应该按照人最高的潜在收入计算成本……”
本书命名为“致命的均衡”,在书中,作者借用斯皮尔曼的话多次阐述经济学的经典的利益最大化原理:人们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带给了他们最大的利益。“哪个人不在计算呢,所有人都在计算”,在他们做任何一项决定的时候。。。那么,杀人呢,也是用收益最大化去衡量的,当事人认为谋杀的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谋杀被决定了,这就是“致命的均衡”。法律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的因素,同时,利益的对比也是一个不可以忽视的要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在人作出选择之前,都会把选择所带来的利益放在天平上。天平偏向哪边,人就会选择哪个方向。引导一个人,利益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引导一群人,利益也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管理不应该去依靠人的自觉,因为这并不稳定,而应该去用利益引导。
17金融2班 马思聪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