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21金融个人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2-5-15 21:27
标题: 21金融个人作业
作业直接在此贴回贴提交。每人占一楼,不要重复发贴和回复。
个人作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写这四个方面,但应该尽量从这四个方面来写。



作者: 3028156541    时间: 2022-5-23 21:08
《致命的均衡》中隐含的经济学
    我选取的是第15章,这章我选取了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经济学原理。
    首先,第一个场景讲的是亨利斯皮尔曼在伊丽莎白二号的运动甲班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他裹着一条蓝色的羊毛毯子躺在一张甲班躺椅上。有一个戴着一条很宽的灰棕色的围巾的白胡子绅士询问斯皮尔曼旁边的甲班躺椅是否有人,之后,拒绝了斯皮尔曼想为他递过来的毯子并指出这条围巾的稀有、非常值钱,并且在一般服装店无法购得。从这个场景不难得出“物以稀为贵”的结论,从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加以阐述便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只有保障商品的充足供应,价格稳定才有坚实基础。同时,价格是商品和资源的稀缺性的信号。按照这样的价格,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情景中的绅士的那条用喜马拉雅山大角山羊的羊毛做的围巾的原料很稀缺则导致了生产出的该种围巾数量极少,自然导致了供不应求,价格也就自然上涨,并且因为原料的紧缺,商家无法生产更多的商品,导致该种围巾价格高居不下。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联名款、限量版的商品通常比普通版的相同商品价格贵上好几倍。原因很简单联名款或者是限量版的商品生产的产品通常是很少的,再加上人又有攀比心理,那么想得到的人很多,自然供不应求,产方可以把这些商品价格定的很高。
    之后,斯皮尔曼和绅士又讨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我要探讨的第二个微观经济学原理,“怎么使这艘伊丽莎白二号船一直经营下去?”他们首先进行了假设:不算上船的造价;不算上固定的开支——比如说,船只的折旧,债权人的利息,库纳德公司员工的工资等等。只要旅客们去往南安普顿所支付的——他们的船票钱和他们在船上的开销——补偿了这艘船此次横渡的运行费用,库纳德就获利了。但是,不得不考虑需要给债权人利息。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就不会关门。
  这个场景我认为运用了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中的几种情况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分为三种情况:经济利润大于0、经济利润=0、经济利润<0。从他们讨论的情况来看,重点阐述第三种情况。
   经济利润<0分为三种情况:
①、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此时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说明厂商在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回收部分固定成本来减少亏损总额)
②、亏损并停止生产经营(继续生产,厂商亏损全部固定成本,生产只能补偿可变成本;停止生产也只亏损全部固定成本。此时价格应该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也就是“短期停止营业点”
③、停止生产经营(如果厂商再生产,那么全部利益就会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弥补,这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这艘伊丽莎白二号会关门大吉呢? 如果还能付得起可变成本时,就不应该关门大吉。在支付的起可变成本时关门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依旧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当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到头来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
     《致命的均衡》与其说是一本找出凶杀案背后的罪犯的小说,不如说是一本凸显经济学在生活中极具实用性光辉的教科书。这本书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这本书里处处可见西方经济学的影子,比如:供需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消费者剩余等等。在读这本书时,我起初一度认为凶手是死者的前女友;直到这本书的尾声“确定凶手是谁并不是处于出于本能的意识,而是一种完善的逻辑”、“消费者要最大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效用”。“效用最大化”就是要求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在切点就是效用最大化的点(MRS=PX1/PX2,花掉所有收入使得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物品价格之比时,获取最大效用),最后根据犀利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凶手就是这个罄竹难书、不折不扣的伪君子——院长丹顿·克莱格!

班级:21金融本3
姓名:沈哲浩
学号:21210208321

作者: 175989    时间: 2022-6-1 18:20
我选择的是第12章的内容,选取的场景“斯尔曼舒适的坐在书桌椅上,开始读《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这一本书,他发现很难集中注意力或是去深入思考克莱格在书中讲述的内容。关于原始居民经济的话题让一些经济学家很感兴趣,但是这个话题却没能吸引皮尔曼。因为现代文明中的商业与金融经济方面的难题已经足以让他焦头烂额了。但是丹顿克莱则完全着迷于其中的经济文化。甚至对于收集那些积累起来的商品的价格数据,他也很感兴趣,而这些都只能用流通的货币也表述。对于流通货币的复杂性,克莱已经解释过了。这里提到了流通货币,在当今社会,流通货币主要是指国家发现的法定货币,但货币本身是很复杂的,他有着自己的层次划分,这是根据流动性划分的,首先我们定义流动性最高的现金为M0,侠义货币为M1,那么侠义货币就可以表示为M1=M0+单位活期存款(又或者叫可开票的商业银行支票存款),这种观点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理论基础是,只有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是为人所接受的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当然,这种流通货币还具有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对应的,这种职能也只职能在流通中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文中说到“对于那些收集起来的关于岛上各种商品的价格的数据,只能用流通中的货币来表示”。而第二种广义货币的观点认为,定义一种M2为广义货币,M2=M1+单位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相对于侠义货币,他的流动性又降了一级,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也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固增加了储蓄存款,但贮藏是购买力的临时储存,是可以时刻变现的,所以根本还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所以货币的流动性很重要。 就现实中来说,这样的例子其实到处都是,我们买的任何东西,无论去超市还是去什么地方,都会与明码标价的出行,这就提现了货币在流通中实现价值尺度的职能,这种价格,当然也只能由流通中的货币来表示。 就我自己的感想来说,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货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购买什么商品大多需要货币,而流通性也是维持市场,保证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流通了,才能实现供需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如消费者均衡一样的各种均衡,才能做到调节市场运行机制,保持市场稳定 21金融本3 陆宇伟 21210208027

作者: 2550505    时间: 2022-6-5 18:34
本帖最后由 2550505 于 2022-6-5 18:38 编辑

       “但是妈妈,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大动物啊。我才开始职业生涯,动物园就能叫我去,我觉得很幸运。”
  “动物园打电话让你去? ”她的爸爸问到,“人类医生很早就不上门服务了。都是顾客自己上门来找他们的。你为什么要跑去动物园的笼子里去给动物瞧病呢? ”
  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立即意识到情况已经逆转了。她才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呢。“爸爸,为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呢? ”
  亨利·斯皮尔曼有点畏缩了。他不习惯想出一些好的经济学观点来为自己解释,特别是在自己的家里。他很期待地看着女儿。“经济学? 什么经济学原理使得兽医的行为与人类医生的行为不同呢? ”
  “需求法则。你经常说那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你能想像一下,如果我的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来我这里让我给他们的宠物看病呢? ”听完这句,斯皮尔曼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就像一个人刚听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双关语。布里奇和帕特丽夏都被他的表情逗乐了。斯皮尔曼也不想破坏她们的兴致。
出于这个原因,他没有告诉她们他之所以做出那种夸张的表情是因为女儿犯了一个错误。她把“需求”与“需求量”搞混了。他默默想着: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严重的过失,但是对于一个兽医这不算什么。斯皮尔曼对解释二者的区别很感兴趣,但是更吸引他的却是布里奇夹过来的第二块煎饼。在这两个选择之间,即使是爱好教育人的教授也不会犹豫的。
                                                                                                                                                                                                         选取自第五章
反应的经济学原理:需求原理   基本内容: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
(一) 消费者的收入。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即随 着收入的提高,对有些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对有些商品的需求会减少。经济学把需求数量的变动与消费者收入同方向变化的物品称为正常品,把需求数量的变动与 消费者收入反方向变化的物品称为劣等品。
(二)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人们的偏好一般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关。
(三)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 品,如牛肉和猪肉、苹果和梨子等。由于它们在消费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故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替代品价格的 提高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价格的降低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补品,如汽车与汽油、影碟与影碟机等,由于它们必 须相互结合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故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互补品价格的提高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将 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
(四)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如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
案例解释:如果一个消费者饿了,买了一片比萨饼,第一片比萨饼将有最大的好处或效用。每增加一块,消费者就会更加满意,效用就会下降。从理论上讲,第一块可能会从消费者那里得到更高的价格。然而,到了第四块,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效用下降而不愿意为一块钱买单。换句话说,如果比萨店降低了他们的比萨片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就会小一些,因为公用事业公司已经减少了他们的顾客已经吃饱了或者满意了。
对原理的认识:需求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求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需求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求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需求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求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求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求取而代之。一个人可以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但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这种人也只是少数而已。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唯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需求理论对我们来说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就要去实现更高的需求和目标。
    21210208124    21金融本3    史可凡



作者: 21210208189    时间: 2022-6-5 22:41
“斯皮尔曼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电话铃正响着。他把成堆的书和文件丢在走廊地板上,从外套口袋中慌乱地摸索立陶尔中心413室的钥匙,等来到电话前的时候,这位经济学教授已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及时接到了老婆的电话。“亨利,很抱歉又来吵你,我知道你打算工作一整个晚上,但是这里有人想见你。 “是派翠西亚已经到家了吗?”他问。 “不是,我想她今晚要很晚才会到。等你的人是丹尼斯高森,你们系那个年轻教授。他现在在客厅,好像非常着急找你谈。我跟他说你在工作,但是他说这件事太重要了,他又不想到办公室找你。现在他人在这儿,我跟他说我会试着打电话给你。 “他说了是什么事吗?” “他没跟我说,只说有必要马上见你。他看起来好像很苦恼,我相信他确实非常苦恼,在这么冷的晚上跑到这儿来。” “唔,但我并不想回去,不然就没办法完成工作了。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见他。你觉得我应该回去吗?” “如果你回来就太好了,他打算一直等到你回家,可是我想在派蒂到家之前去圣哲家买些东西。 亨利-斯皮尔曼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这位身材矮小、头顶日渐稀疏的教授摘下角质框眼镜,用手帕拭去上面的雾气。工作被打断的时候,斯皮尔曼一向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但这是出自他自己的选择。对他而言,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表现,就像选择任何商品一样,通过成本效益的比较来决定。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以比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干扰工作的事务,那时候他可以允许自己分心去做其他事,因为被打断时需要放弃的收入较少;也就是说,必须付出的成本较低。”该情节取自于书本第七章。         该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成本效益。成本效益也叫成本效益原则,是指进行财务决策时效益要大于成本的原则,如果不能实现效益大于成本,则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应该否决这一决策。成本效益的原则: 1.成本效益的原则规定,在会计系统中,一项活动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成本。一项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会影响内部和外部使用者的决策。其他系统原则(控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方面的决策同样会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 2.在成本效益观念下,成本绝对数并非越低越好,关键看一项成本的发生产生的效益(收入或引起的企业总成本的节省)是否大于该项成本支出。 3.成本效益观念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均体现了成本效益观念。而传统成本管理则强调成本绝对数的节约与节省,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举个例子:某公司为了改善经营,打算购买一套商业智能软件,该公司用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此举是否正确。在成本方面有:软件的价格成本,雇用技术咨询人员安装和运行软件的成本,培训软件操作人员的成本;在效益方面有;提高了的业务流程(导致年度经营总成本下降),由于信息供给更为有效,公司决策更为科学(导致额外的现金流),由于使用现代化软件,员工士气得到提升。         通过成本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掌握和运用成本变动的规律,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有助于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评价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还可为制订成本计划、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指明成本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21金融本3   石珮力   21210208189

作者: 18329105108    时间: 2022-6-6 00:12
故事以一位因未通过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留任审查而绝望的年轻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被人谋杀作为楔子,然后从头开始叙述了在委员会开始评定到真正的杀人凶手投海自尽的整个过程。直到最后两章,凶杀案的真相才得以曝光,而在之前的阅读,读者一般会将疑凶定在死者前女友且担任评定委员的女教授和一位邮票收藏家身上,但是作者却在最后章节分析出真正的凶手就是院长,这位道貌岸然的学者最后以跳海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导致那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绝望的事情,正是有三位职称评定委员对他的研究成果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实际上,来自其他院系的六位评委,基本上都无法按照经济学研究的标准作出客观的评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塑造了一个形象上酷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的经济学教授斯皮尔曼,正是这位喜欢喋喋不休地对听众进行经济分析的学者,向委员会解释了经济学研究是什么,并且最终通过他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揪出了真正的杀手。从头到尾我们都能从这位教授的评论中,去学习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知识,然而你可能不会觉得他令人讨厌。
评定委员们对于候选人戈森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和假设提出了各种疑义,比如数学教授从污染的道德性方面认为戈森得出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可以征收污染使用权费是缺乏道德评判的,化学教授根据自己购买日用品的经验认为戈森对于品牌数量的判断有误,文学教授完全不懂得西方经济学该研究什么,而心理学教授认为戈森所做的只是循环论证,社会学教授认为经济学中对于人性的假设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些质疑虽经斯皮尔曼教授的精彩评点都一一驳倒,但最终还是有些委员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形成了3票否决3票赞成的平局。
斯皮尔曼教授是如何在这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恍然大悟地发现了真凶呢?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噱头,实际上,斯皮尔曼也只是应用到了他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马上看出了凶手的破绽。而这一破绽也确实曾被年轻的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发现,并最终导致了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而当院长得知丹尼斯·戈森曾经试图与其他评委联络,可能会对他造成名誉伤害时,投下了最关键的一张否决票,导演了丹尼斯·戈森自杀和另外两位他接触过的两位教授被杀的惨案,并巧妙地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当院长意识到斯皮尔曼教授也发现到了同一个破绽后,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以结束无法承受的心理负罪。真相大白之后,其实经济学也只是找到了凶手作案动机的根源,并不是说经济学可以代替专业的刑侦手段。        21金融本3  王源博   21210208378

作者: 1071667760    时间: 2022-6-6 17:29
  “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瓶软饮料比第2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这我并不反对。”她说。“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
  该情节选取于第十一章中,亨利·斯皮尔曼通过维勒莉手中的可乐来解释她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由此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乐与报纸要用不同的自动售货机来卖?在城市中,可乐等饮料的自动售货机制作精良、价格不菲。而售卖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却十分简陋,扔硬币进去时,出来一大堆报纸。
  为什么出售可乐和报纸的机器会如此不同?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一个基本定理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经济学还认为不同物品的边际效率递减的速度和情况是不同的,并且与消费的时间有关。就可乐来说,一次喝10瓶,肯定是一瓶必一瓶难喝,边际效用递减得会很快,但如果买100听易拉罐放在家里,并且用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那么每听可乐的带给你的口感和快感都是一样的,边际效用也不会有太大差别。报纸则与可乐大不相同,报纸的边际效率下降的十分迅速,并且和隔时消费无关,报纸在你得到它后,无论在什么时候,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虽然报纸的自动售货机会掉落一大堆报纸,但人们也只会拿走其中的一份,这就导致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是非常简陋的。
  在工作和学习里,很多人也是通过不断努力以期望能够上升,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宝贵的时间,但是如果总是盲目而重复的干一件事情,可能达到的目标效用会不断递减,最终就成为一个蒙着眼的拉磨老驴。
21金融本3邵显宇21210208287

作者: 944325811    时间: 2022-6-6 17:42
阅读此书,仿佛被作者带着,走进了经济学的幕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读了一遍经济学原理,那些曾经只是因在书本上的概念一下子融入到了生活中。
《致命的均衡》是一本以“奇案中的经济学”为卖点的侦探小说,案情大致如下:哈佛大学某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主席丹顿·克莱格在他的人类学巅峰之作里使用了自己编造的数据,不幸的是这被经济系天才的年轻人——助理教授丹尼斯·戈森发现了。担心身败名裂的克菜格设下圈套杀死了戈森且几乎逃脱了法律的惩罚。但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是那些数据,让睿智的老经济学家斯皮尔曼教授识破了克菜格的阴谋,绝望的院长先生只好跳海自杀了。很显然,故事的情节并不十分离奇,真正吸引人的是书中对成本、机会成本、均衡这类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精妙阐释。
人的“脾气”是好是坏,我们一般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生理学问题,要不怎么叫“脾”气呢?但书中却对人的脾气作了深入的成本、收益分析,我们不妨称其为“脾气经济学”:斯皮尔曼教授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裁缝父来为什么在店里对客人的态度一直那么好,而回到家里对家人的态度却总是那么坏。当然,这对于成为经济学家后的斯皮尔曼先生来说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市场决定了服装加工的价格(当然这里隐含了服装加工水平相当这样的前提),对于顾客米说,相同价格条件下,良好的服务态度给他们带来的满足相当于服装加工之外的额外受益,而且对有些顾客来说这种自尊心满足的效用有时比起他为之付费的服务本身更重要。这种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到饭店吃饭特别是请别人吃饭,内容差不多的菜肴在一些服务细致周到、环境优雅的饭店会比一般的饭店高很多,但你会发现那样的地方同样门庭若市。老斯皮尔受显然深谙此道:面对其他店铺的竞争,他必须务力克制自己的坏脾气,否则把顾客吓跑了,等待他的将是门前冷落。而对家人,他即使是乱发脾气一般来说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当然,我们在哪儿都尽可能不要发脾气)。对此,中国有句老话1*和气生财”,说的其实就是这“脾气经济学”,无论你心里有多少不痛快,对顾客都必须笑脸相迎,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把良好的服务态度也当成是产品员量的一部分。
当然,这并不是说商家的态度一定会好。比如老斯皮尔曼,他仍然有机会在顾客面前卸下伪装。比如因为特殊的情況使得找他做衣服的人排起了长队(极端的情况就是他垄断了这一地区的服装加工)或者他降低了收费标准,即出现需求远大于供给时,他就没必要再委屈自己。不过,这两种情況是有差别的,那就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老斯皮尔曼没有损失,也可以说他发脾气相当于提高了收费标准,而对第二种情况米说,他的坏脾气相当于把收费标准提到了原米的水平,老斯皮尔曼自己为自己的坏脾气埋了单。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老斯皮尔曼的收入固定,即他的收入与他的表现无关时。这种缺乏制度激励的情况,在我们以前的计划体制下应该说是司空见惯的这“脾气经济学”背后是个均衡问题,以克制自己的脾气为成本,你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你选择以经济利益为成本时,就可以让自己的脾气得到发泄。福者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找出人们行为中的一系列均衡,直至此书题目所说的那种致命的均衡。比如点菜,你会花5块钱点一盘土豆丝,而花S00块钱点一具鲍鱼。这巨大差异的背后是你对上豆丝和鲍鱼效用的理性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性其实就是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成本、收益的均衡判断。因此,同一段路,下雨的时候你可能选择打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你宁愿挤公共汽车。而当把惩罚作为成本米考虑时,就离书中所说的那种那种致命的均衡不远了。
对于克菜格院长来说,当年轻的丹尼斯•戈森找上门来的时候,他知道他一向平静而高尚的生活只能是回忆了。戈森以他对经济学的饭感识破了克莱格院长在《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一书中编造数据的丑行,并以替他保持秘密为条件要他支持自己在即将到米的评审中获得晋升。克莱格院长答应了他的要求并立即开始杀人灭口的谋划。因为克菜格知道,这是勒索,而且只是个开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除非他除掉那个勒索者。他有几个选择:第一,它可以选择与戈森先生合作,但正如刚刚说过的,他将生活在一种心理极度不安定的状态之中,他无法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不能满足戈森的要求而被弄得身败名裂,这显然不是他能接受的:第二,他不与戈森合作,那他将直接失去多年的努力获得的声望和地位。显然他还要去寻找别的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他想到的是谋杀。于是他假意答应戈森的要求,然后在委员会的投票中不让戈森通过。他谋杀了戈森并制造出戈森因晋升失败市自杀的假象。他进而杀死了委员会中投戈森反对票的两位教授(因为戈森曾试图与这二人联系,克菜格无法确定这两个人是否已经知道他的劣迹),然后又成功地制造了戈森的女友香农为报复而杀死这二人的假系。事实上克莱格成功了:營察认为戈森确实死于自杀,而香农也因证据确凿而被陪审团判处有罪正如克菜格事前所谋划的,他消除了威胁,保住了自己的声誉,也没有付出什么明显的代价。
但他最终还是被识破了,因为那些编造出来的数据还在。克莱格的书中说在美拉尼西亚人居住的圣塔克香然岛上最贵重的商品是独木舟,质量一般的独木舟的价格从780到1100个货币单位不等,而山民们的一种次要食品山药每篮子的价格则在4到5个货币单位之间。问题就出在这些数字上。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是外生给定的。对单个供应者米说,任何使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行为会立即使其销售量下降为零。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水平差异以及运输成本等问题的存在,相同产品在不同地方的售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当然不会因为这种价格差异而大惊小怪,但价格差异存在的事实决定了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会积极询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货比三家”。询价是有成本的,比如在北京,即使坐公共汽车,跑三、五家商场去比价的直接经济成本也得十元以上,这还不算你损失的时间。因此,如果我要买-支笔,即使我知道某个地方有可能只卖三块,还是会在身边方便的小店为它花上五块钱甚至六块钱。也就是说,因为买笔机会成本的存在,我可以忍受100%的价格差异。但当要买一辆十几、二十几万的汽车时,相信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认认真真的比价,有时甚至会跑不同城市去询价比较。因为汽车价格哪怕具有1%的差异,询价者就会有两千块的收益,而消费者的询价成本并不会因产品不同出现多大差别,这时询价是有利可图的。人们在作出购买贵重物品之前“货比三家”的结果必然是这类南品在市场上的差价很小,而克菜格给出的圣塔克鲁滋岛上的价格体系恰恰与这个经济学常识相佐,这正是戈森和斯皮尔曼对克米格数据应生疑问的原因。很显然,克莱格给出的圣塔克香慈岛上山药和独木舟的价格变化范围与经济学常识相抵触。当然,斯皮尔曼教授识破克来格的阴谋起始于他对戈森自杀的怀疑。在斯皮尔曼看米,戈森即使不能留在哈佛任教也不过是在面子上有所损失,但这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方面,哈佛每年都会淘汰很多年轻人:另一方面,他仍然可以到一些相当好的学校去教书。因此,斯皮尔曼无法相信年轻的经济学家戈森会自杀,因为他这点面子上的损失和宝贵的生命相比太微不足道。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思维,将一个大案子插入经济学的探讨中。
21金融本3李尚锴21210208295

作者: 18967192288    时间: 2022-6-6 18:11
三位现代美籍经济学家都以马歇尔•杰文斯的笔名合写了一本谋杀文学作品,并且这个长篇小说将剧情设置的那么引人入胜,而且一点儿也不逊色于阿加莎克莉丝蒂笔下的杀人案。马歇尔堪称现代西方经济学之父,而杰文斯则以现代边际效用学说之父而闻名于世。在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边际效应的使用有着密切联系。
书名常被译成"致命的均衡",其实FATAL的本意应是"至关重要",之所以在文字上如此处理,与本书中的三位教师和一位校长的死有关,所以将其理解为"致人死命"了。首先小说故事以一位因没有经过学院教师职务评价委员的留任评审而绝望的年轻统计学教师丹尼斯戈森遭人谋杀为楔子,接着又从头到尾展开讲述了从委员发起评价到最后真正的谋杀凶手投海自尽的全部过程。直至最后二章,杀人案的真相终于得到揭露,但根据以往的认知,人们通常都把凶手定位于死者前女友且成为鉴定主任的女教师和一个邮票收藏者头上,不过本书却在最后一章揭示出真正的凶手是院长,这个道貌岸然的人终于以跳海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使得那个最年轻的经济学博士绝望的事情,就是所有三个国家职称评定委员会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负面的评论。事实上,来自于任何学科领域的六位评委,大体上都没法根据经济学研究的准则进行客观性的评判,也因此,他们都根本无法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此书主要刻画了一位在外形上酷似美国知名财经家米尔顿•佛里德曼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教授斯皮尔曼,也就是这个喜欢喋喋无休地对听者们做出经济理论分析的教授,给委员会们讲述了市场研究究竟是什么,并在最后利用他的市场分析方法揪出了真正的凶手。从头到尾你都可以在这位博士的评论中,去学到一个很关键的经济学理论理论概念和东西,但是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发现他如此令人讨厌。评估委员会们也针对候选人戈森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模式和假设给出了不同疑义,例如数学教授在关于污染的道义性方面,认为从戈森得出对于产生污染的公司可以缴纳污染使用权费是没有道义判定的,而化学教授则基于自己采购日生活用品的经历提出了戈森关于品牌数量方面的道义判断错误,文学教授则完全不知道现代市场经济该研究些什么,而社会心理学教授则认为戈森该作的研究只有道义循环理论,现代社会学教授则指出现代市场经济中关于人性方面的道义假设比较单一和片面。上述疑问,虽然经斯皮尔曼教授的精彩评论都一一驳倒了,但最后仍然有委员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观点,最后产生了三票否定三票支持的平局。
不要利用现代市场经济作出道德判决与评价。现代市场经济的定义基本是客观效用,只是主观感受,并没有劳动价值和价格概念,不讨论剥削和附加性价值的来源与分配。经济学的使用是具有一定规范的,经济学研究也具有特定的“游戏规则”,超出这些客观条件提出过高的要求,是现代经济学无以承担之重。
21金融本3陈浩楠21210208067


作者: 2041751066    时间: 2022-6-6 18:16



21金融本3吴晨阳 21210208071
情节:第七章
亨利·斯皮尔于12月22日星期六在大型百货商场里等待他的女儿购物,其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您有什么需要的吗? ”一个营业员问道。他忙了一早上,已经焦头烂额了。
  “我能看看你们的削皮刀吗? ”
  这个营业员指了指:“它们在那边——墙边。”家用器皿部的东区摆放的是餐具。营业员把他领了过去。餐具的品种繁多。
  小到用来挖瓜球的小勺子,大到卖肉店里切骨头和软骨的切肉刀。亨利·斯皮尔曼看上的是一件普通的器具。
  “我看到你妈妈今天早上很费劲地在切那些桔子。她用的那把削皮刀已经用了好多年了。我想给她买把锋利的新刀。”
  “一把新的削刀,好时髦! 好浪漫呀! ”帕特丽夏开着父亲的玩笑。“一定要用礼品包装纸包装一下,还要系上漂亮的蝴蝶结。妈妈说不定会误以为这般大小的盒子里装的是一只手镯呢。特别是当它包装得很漂亮时。想像一下当她发现这是一把削皮刀时的高兴劲吧。”
  “为了表示对亚当·斯密的敬重,我想不应该系蝴蝶结的。他为所有后来的经济学家制定了浪漫的标准。斯密说,‘我只爱我的书本。’从这个角度说,一把削皮刀要比一只手镯浪漫多了。“
斯皮尔曼顽皮地看着女儿,注视着她的反应。“你很吃惊吗? 不应该呀,帕蒂。浪漫是要花费时间的;而锋利的削皮刀却可以节省时间。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妈妈今天早上切那些桔子花了多少时间? 一只手镯不会帮她切桔子切得快点。但是一把新的削皮刀却可以为她节省时间。平均每天得有5 分钟,一周可能就有半个小时。如果我送给她一只新手镯,而让她继续用旧的削皮刀,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这半小时的时间来浪漫了。”

这是微观经济学中效率的体现,斯皮尔选择给她妻子买一个锋利的削皮刀能提高他老婆的工作效率,减少需要花的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如果单单送一个美观的手镯,或许可以从心理上得到满足感,但无法提高工作效率,省下更多的时间。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随着工具的发展而发展。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革新,都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就能省下更多时间进行技术革新的研究。


作者: candleforwhocry    时间: 2022-6-6 18:19



维勒莉.丹泽对学经济的人的哲学总结:你是亲吻你的丈夫还是欺骗他呢? 你是宠爱你的小狗还是斥责它呢? 你是买一辆新的劳斯莱斯还是开旧的雪佛兰呢? 这都没关系! 你所选择的是最能使你开心的。我们为什么说它最能使你开心呢? 因为那是你的选择呀。你为什么要选择它呢? 因为它能让你开心嘛。对于一个像丹泽这样的心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循环推理。它仅仅是一个不断重复的理论。经济学家仅仅指出了人们所做的是他们要做的
  来自《致命的均衡》第二章
  这里表现出的是一个关于心理的经济学原理,即“人们的心理不可准确预测,他们总是做着让他们开心的事。”这个原理就是我们是不能准确预测市场的,因为你无法预测其他人对市场的看法与做法,他们总是做着让他们开心的事,除非你是引导他们的人。
  现在实体经济衰弱,虚拟经济强盛,在虚拟经济中,这种原理很容易体现,就是追涨杀跌。人们把钱投入到虚拟经济中是希望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于是人们喜欢看见自己的钱在增长,所以会买入当前增长的股市希望未来继续增长,在股市跌的时候又害怕未来继续跌,就把持有股卖了,这就很容易导致买后跌,卖后涨,这个现象不仅是股票市场,在很多金融产品领域里都有,你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影响金融产品价格走势,但是你不知道这些人会在什么时候做这种事,这就是很多博学的人进入市场,觉得市场就是他的提款机,结果铩羽而归的原因。
  我们应该学习并牢记经济学原理,观察市场走势,不应该觉得自己能准确预测他人的行为,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从众。
21金融本3-21210208021-何倪功哲

作者: z1902673715    时间: 2022-6-6 18:20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情节(第五章)
斯皮尔曼立即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一个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有一次,他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
  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荷兰的拍卖会和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是很相似的。受到菲琳百货大厦里这种价格体系刺激的狂热购买者知道等得太久可能意味着什么也买不到。同样,无动于衷的沉着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得太久,那么郁金香鳞茎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不会是他的了。
                       理解与感悟
荷兰式拍卖(使供给与需求紧张从而达到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就一般性的拍卖而言,我们都知道,它们的方法是从一个很低的价格开始叫价,然后大家喊价,出价最高者得到拍卖物。这样的做法很合符情理,大家也己经习以为常,但世界之大,有一种荷兰式拍卖与寻常的拍卖不同。
它不是从最低价而是从最高价开始叫。在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的数字也不表示时间,而是代表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有一个购买者按下铵纽,大钟的移动便立即停止,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拍到了这件商品。这样的拍卖何以能够成功,会不会价格一路狂跌无人问津?不会的。虽然,没有一个荷兰人愿付超过自己愿意的高价水头一根郁金 香茎,但冷静的荷兰市民也知道如果等待得太久,低出了自己愿出的价格,那么郁金香茎很可能就要归于他人之手了。显然,消费者并不能无条件地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问紧张地权衡,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这一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拍卖,也被运用于普通商品的销售。例如,书中谈到有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但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其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 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到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
品就将被捐给慈善机构。商场会赔本,甚至关门吗?当然不会。理由如同荷兰式拍卖,顾客必须在少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问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一空,而商场大赚其钱。
显然,在这样有着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致均衡。
               从这本书引出的对经济学这门课的认识
由于本学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共同学习,使我对经济学这门学问有了许多理解。我觉得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特征是解释,是实证,而不是规范。这个演进方向是更趋向于自然科学的数理模型和量化分析,而不是侧重于道德评判和政策设计的规范研究。尽管马克思也主张一门理论只有上升到了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时候,她才配称得上是科学,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这个方向。马政经采用的研究视角正是基于阶级分析的道德判断,当然,现代经济学是否就已经成为了科学也存在着争议。但是,西方经济学是在这个方向上前进着。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类似,先将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模型化,抽出一些基本的特征,甚至进行一些理想化的处理,然后进行逻辑分析和推导,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理论推导过程中使用的假设条件可能过于简单到不符合人们的常识判断,也没有使用包罗各种可能性的面面俱到的模型,但是却能得出能够解释甚至预测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经济行为。同时,经济学理论是可以证伪的,经济规律也像自然定律一样,可以用数据和事实进行检验,并不断加以修正。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现代经济学过于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批评都显得十分虚弱无力,毕竟,这个学科正在像科学分析的方向前进,而不只是道德判断和说教了。
21金融本3
21210208143
魏嘉伟

作者: 200306277045    时间: 2022-6-6 18:22



第三章中丹尼斯·戈森为了升职的事情来到斯皮尔曼的家中,但是斯皮尔曼并不在家,于是戈森便麻烦斯皮尔曼的妻子布里奇打电话给斯皮尔曼,但是斯皮尔曼并不想回家,因为他回家了就相当于他在学校的工作就要停下来了,但面对妻子的恳求,他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而放下工作回家意味着斯皮尔曼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小时的工作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小时时间。而这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基本内容: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的例子
某一工厂所有的原料和设备分别能够生产1万辆电瓶车和10万辆自行车,但是现在市场上电瓶车的销量大于自行车,所以该工厂选择生产电瓶车而放弃生产自行车,而现在假定这十万辆自行车价值两千万元,可以说这一万辆电瓶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两千万的其他商品。
感想和对“机会成本”的认识:
企业可以通过对经营成本的分析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是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即要放弃更多其他产品的产量。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用于生产其他的经济资源逐渐减少,造成该经济资源相对稀缺,价格增加,在所放弃的其他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所放弃的最大收益即机会成本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换言之,机会成本递增。
21金融本3谭欣雨21210208263

作者: it1x00    时间: 2022-6-6 18:27



书中第六章谈到有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但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其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到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将被捐给慈善机构。以及斯皮尔曼立即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一个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有一次,他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
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商场会赔本,甚至关门吗?当然不会。理由如同荷兰式拍卖,顾客必须在少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间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一空,而商场大赚其钱。
显然,在这样有着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致均衡。
这段情节介绍了降价处理的经济学原理兰式拍卖亦称“减价拍卖”,它是一种价格下行的拍卖方式,是由拍卖师先叫一拍卖品的最高价,然后逐步降价,直降到第一竞买人应价,即告拍卖成交,并在当前的应价上买下物品。竞买人的策略是决定在何时应价。这受到物品对竞买人自己的价值,以及他对其他竞买人的估价的先验信念的影响。赢得拍卖的竞买人的收益等于物品对他的价值减去他的出价。荷兰式拍卖根据拍卖方式不同可分为人工式拍卖和电子式拍卖两种。人工式拍卖是早期实行的传统减价拍卖形式,即指拍卖时,先由拍卖师当众报出拍品的最高价格,凡遇无人应价,拍卖师由此递减报出新的价位,有人举牌应价即告成交。电子式拍卖是指由电脑自动控制的报价系统(亦称拍卖钟)来替代拍卖师的报价。拍卖时,拍卖钟显示出某件拍品的价格,然后按照降价幅度降价,竞买人需要以某价格买下物品,按动电钮应价即可。
在荷兰式拍卖中,降价按约定的减幅进行,但是通常都有一个价格递减幅度,竞买人可在任何价格表示承诺。荷兰式拍卖目前主要应用于农、牧、鱼市场,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成交过程迅速,特别是拍卖过程的电子化,拍卖交易速度更被大大加快,易腐烂变质或难于久存的商品如花卉、果蔬、鲜鱼等最适用荷兰式拍卖方式。
例子:如果有10个人要竞标四箱苹果,10个人的出价分别是20元,18元、17元,16元一直到6元,则出价最高的四个人得到购买苹果机会,而他们买入价最低的17元
本书讨论的经济学思想大部分是通过哈佛的几位教授在辩论中一点点凸显出来的,使得该书的流畅性和趣味性大幅增加。在经济学的知识中,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内容:
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
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
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
讨论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效用达到最高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品牌数目。
以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诘问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是否合理。
最后一个话题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经济和金融学用极为“过分”的假设来阐述理论,比如,mm定理,是为了能够把有效的理论阐述清楚,方便预测。
在推理小说的线索上,本书采用了时间上的插叙手法。开门见山的暗示我们年轻的教授死了,而在后面慢慢补充相关事实,这让我兴味盎然,自己来过过侦探瘾,希望能从委员会的不同成员中找到杀人的蛛丝马迹。
至于何来厚重和灵巧的思辨,这就是我读书之后的感觉。
21金融本3闫可欣21210208372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18:28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选自第二章 该情节反应了无差别曲线对消费者消费影响原理 消贺者的偏好是指消武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是根据其些客观指标或基于心理感受而给出的主观判断。每一个消费者拥有一个特定的偏好,消费者基于偏好对商品做出主观价值判断。无差异曲线为在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各不相同,但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相同,或者说它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满足程度相同。 在同样购买衣服的裁缝店,给予礼貌和良好服务可以获得消费者更多的偏好。在其他消费场所亦是如此,例如去买冰淇凌,两家卖同样款式的冰淇凌店,但是其中一家在购买冰淇凌的同时会提供其他的服务,消费者自然就会前往该冰淇凌店进行消费。  21210208106 郑心怡 21金融本三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18:29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选自第二章 该情节反应了无差别曲线对消费者消费影响原理 消贺者的偏好是指消武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是根据其些客观指标或基于心理感受而给出的主观判断。每一个消费者拥有一个特定的偏好,消费者基于偏好对商品做出主观价值判断。无差异曲线为在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各不相同,但消费者对它们的偏好相同,或者说它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满足程度相同。 在同样购买衣服的裁缝店,给予礼貌和良好服务可以获得消费者更多的偏好。在其他消费场所亦是如此,例如去买冰淇凌,两家卖同样款式的冰淇凌店,但是其中一家在购买冰淇凌的同时会提供其他的服务,消费者自然就会前往该冰淇凌店进行消费。  21210208106 郑心怡 21金融本三

作者: nishuodedui    时间: 2022-6-6 18:31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在经济学的知识中,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内容: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
以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吉问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是否合理。信息和任何商品一样,只要其价值高于获取成本,人们就会去获取信息。比如,在劳动力市场,人们不断追求高薪的工作,但需付出的成本是时间,劳动力和耗费的精神。如果一个行业的薪资差异不大,那么寻求工作的人就不会选择继续面试因为不管面试多少家公司获得的是差不多的。相反,在薪资差异大的行业中,人们为了获得高资会不断地想去面试不同公司因为获得的价值高于成本。由于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不断地追寻高薪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成本之一是时间。继而,薪资差异大的行业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薪资越高,岗位少,因为需要竞争,失业率增加。因此薪资和失业率成正比。
我想,恰恰是这种致命的均衡在,造成了经济学的一种“麦田怪圈”现象吧。
21金融本3王烽杰21210208144

作者: 18989693606    时间: 2022-6-6 18:32
在经济学的知识中,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内容:1.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2.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3.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4.讨论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效用达到最高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品牌数目。5.以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诘问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是否合理。   最后一个话题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我的boss也曾就经济学“看似可笑的假设”来试图向我证明,之所以经济学没有按照客观的实际来讨论人们的决策,是因为这样的假设使得分析和预测“最实用”,同时,我们并没有人们具有复杂的动机等等其他的假设条件,是因为其他的假设条件是没有讨论价值的。经济和金融学用极为“过分”的假设来阐述理论,比如,mm定理,是为了能够把有效的理论阐述清楚,方便预测。      此书引人入胜之处不在其剧情,而在于凸显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经济学教授通过博弈论解释商场的打折现象,通过边际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讨论了服务质量的问题。身边的“迷”一个又一个的被解开,使我感到了经济学巨大的力量。 21金融本3 21210208298 叶琦

作者: panjunyi    时间: 2022-6-6 18:32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书中讲的是:哈佛的经济学教员丹尼斯戈森没有评上教授自杀了,接着,在评委会上投他反对票的数学教授莫里森贝尔和文学教授福斯特贝瑞特也被害了。人们把怀疑的目光集中在戈森的未婚妻香农身上,而且谋杀现场还找到了香农的一只手套。但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不相信香农杀人,他运用经济学里的基础原理作为分析推理的思考逻辑,查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在哈佛的9位教授坐伊丽莎白女王二号前往欧洲的途中,真正的杀人凶犯、评委会主任、人类学教授丹顿克莱格跳海自杀,并留下了遗书——这3个人都是他杀的。
选文:第十一章:一月八日,星期二
哈佛文理学院院长办公空的气派,在院长其中三间办公室的会议中,教评委员要开会,起初贝有奥立佛•奥全神质注的查阅文件作笔记。出丹顿• 克莱格主持教评会。前一晚在史匹曼的社交聚会达到了公开目的各升等候选人的系主任都会鵀候选人简易扼耍的形式陈述,然委员秘密审议。接着由经济系主任李奥纳•柯斯特报告,提及经济系已两年米提人选,并肯定丹尼斯• 高森这五年来的成就,及在系上占据非常特别的关键地位。瓦雄蕊•唐席格先质疑丹尼斯• 高森的功利丰义,史立佛•吴反对的理山与瓦晋杰•属席格类似,很激动地反驳丹尼斯•高森的推论在兜窗子,瓦旧蕊•唐席格在奥立佛 • 吴说话时猛点头。亭利•火匹曼忍不住系主任李奥纳 •柯斯特没有反驳瓦蕾蕊•唐席格及奥立佛•吴错误观念特续。苏菲•尤斯提铅夫提到鈵和氨没有生命没法諝道理或沟通,亨利•火匹曼楼系主任解围。苏菲•尤斯提诺大与李奥纳•柯斯特年乡剑独占事业,亨和•史匹曼叉恐不住解释。愚利森•贝尔、佛斯特•巴瑞也持反对的看法。最后喀尔文 •车伯提「教学」。奥立佛•吴、苏非•尤斯提诺夫、喀尔文• 堂伯三票餐成:瓦街恐•唐席格、美利森 •贝尔、佛斯特•巴瑞三票反对,士席丹顿•克东格—向支持反对票,否洪了丹尼斯•高森的升等。
经济学原理:
1.效用最大化贝是经济学最强而有力的通则
2边际效用递减。
3.独占事业。
4.最佳化品牌。(变化就会增加成本)品牌效益。
5.广告增加了竞争,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更低的价格,耐不是更高。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人民对品牌观念尤为深刻,无论生活日用品,到出行的徒步工具。人民最先看的是品牌,再是效益。比如你去买一箱牛奶,你的脑子会浮现出不同奶类品牌,这就是广告给人们留下的刻板印象。福特品牌重塑的成功建立在五大基础之上:品牌内涵的准确提炼、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品牌推广战略、对外活动中一致且富有创意的形象观感、将品牌形象中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过去一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福特”)旗下的“福特”品牌通过“活得精彩”品牌战役,把“福特”品牌从中国消费者对美国汽车一系列负面印象中分离出来,树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冒险精神、年轻的心”的品牌形象,同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广告竞争也是一门艺术,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来说,可口可乐在上面也是花了不小心机,一个小男孩到自动售卖机前买可口可乐,但按钮太高摁不到,于是他就在买了下面两个的百事可乐,最后的操作绝对奇葩,他把买来的两听百事可乐垫在自己脚下,买到了可口可乐,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两个百事可乐在原地。这个广告相当有趣,也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暗中较劲。
对书的感悟和认识:斯皮尔曼教授是如何在这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恍然大悟地发现了真凶呢?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噱头,实际上,斯皮尔曼也只是应用到了他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马上看出了凶手的破绽。而这一破绽也确实曾被年轻的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发现,并最终导致了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而当院长得知丹尼斯·戈森曾经试图与其他评委联络,可能会对他造成名誉伤害时,投下了最关键的一张否决票,导演了丹尼斯·戈森自杀和另外两位他接触过的两位教授被杀的惨案,并巧妙地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当院长意识到斯皮尔曼教授也发现到了同一个破绽后,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以结束无法承受的心理负罪。真相大白之后,其实经济学也只是找到了凶手作案动机的根源,并不是说经济学可以代替专业的刑侦手段。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
21210208042潘俊屹

作者: 18989693606    时间: 2022-6-6 18:33
第八章—— 边沁的信徒会主张,蓝色轿车之所以决定超速,是经过一番权衡:一端是错过约会造成的困扰,另--端是被警察逮到并且被判违法的概率,他可能会被罚款,而且如果因为超速导致伤亡他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两相比较之后,驾驶人决定超速而非遵守法定限速,因为净收益高于成本。吴领悟到,横冲直撞的驾驶表面看似不合理,但经过解释后却可以成为合理的行为,不过是成本利益计算的问题而已。确实,吴思索着,以高森的逻辑来看,整部刑法就是规范各种行为的价目表,就好像我们所有人、所有社会个体,面前都摊开着一本详尽的菜单:该不该并排信领先看价格再做决定。只有在正常停车的不方便程度超过罚款金额的时候,才会并排停车。再者,除非被当场逮到才会被罚钱,而很可能不会被逮到。被逮到的概率有多大?这也要列入计算。  这个反映了机会成本这一理念和成本效益这一经济学原理。成本效应是指每单位的产量(变动成本)变动对利润的贡献情况。降低成本可以将利益最大化,而追逐成本的降低的过程就是成本效应。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每个人在做出选择前都会做出边际判断的,追求效益最大化,并非随意而行,认为只有当收益不低于成本的时候,才采取行动,从中可以找到对其效用的理性评价。周末放假,可以选择出去玩,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复习,但选择了在图书馆复习,那么在图书馆复习的机会成本就是出去玩带来的快乐。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考虑到在图书馆学习,自己的能力学识会增加,但能增加多少,是否能改变自己未来的境遇这是概率性事情,而出去玩大概率收获到快乐,这能满足现在的心情需求。 21金融本3 21210208312 燕艺萌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18:33
《致命的均衡》将悬疑小说与经济学完美结合,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剩余价值、失业与薪资的关系、成本、机会成本等分别从身边所见所闻的小事中讲述的,以及广告背后的意义 。广告增加了竞争,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更低的价格,而不是更高。人的行为中有本能的利益最大化,即便是在最极端的犯罪行为中也常有体现,有人为了独吞继承财产者杀掉其他继承者,有人为了保住名誉杀掉威胁者…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都有其利益的合理性。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称为局部均衡分析。瓦尔拉斯在研究价格时,考察了所有各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注重各个商品市场之间、各个要素市场之间以及各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间价格和数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或所有各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 21金融本3 李时箐 21210208448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18:34
《致命的均衡》将悬疑小说与经济学完美结合,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剩余价值、失业与薪资的关系、成本、机会成本等分别从身边所见所闻的小事中讲述的,以及广告背后的意义 。广告增加了竞争,结果是消费者获得更低的价格,而不是更高。人的行为中有本能的利益最大化,即便是在最极端的犯罪行为中也常有体现,有人为了独吞继承财产者杀掉其他继承者,有人为了保住名誉杀掉威胁者…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都有其利益的合理性。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称为局部均衡分析。瓦尔拉斯在研究价格时,考察了所有各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注重各个商品市场之间、各个要素市场之间以及各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间价格和数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或所有各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 21金融本3 李时箐 21210208448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18:35
致命的均衡第八章 本章主要讲述了在奥利弗·吴教授审视丹尼斯·高森档案里的一篇文章时,对吴的全方面介绍,吴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在社会学的犯罪学领域声誉卓著,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犯罪学领域多半由精神病学家独领风骚,吴和其他社会学家则强调文化和教育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而此刻,吴教授之所以会在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内,是因为他深爱图书馆里的一切:陈旧的书香,身处洞穴般的寂静,与世隔绝的感觉。对于拥有吴这种性情的人而言,图书馆是个可以逃离外在世界喧嚣的避难所,同时也是储藏全世界知识的宝库。而在他深思之后在图书馆中的找到一本高森的作品并快速翻阅,在笔记上做记录:“……有谁不计算?人类都会计算,确实,有人算得比较差,有人算得比较精,但没有一个人不计算。”在犯罪学中,没有人会否认每个个体都在计算着,但是他之所以厌恶高森的作品,是因为里面的中心思想是人只会计算。依照高森的理论,不是因为诚实的员工有诚实的表现而获得更高的薪资,而是为了增加员工诚实的表现而提高薪资。就奥立弗·吴看来,这套理论十分荒谬。在准备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吴试着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只有成本和利益的世界,人们根据事物的价格而非价值行动-这正是丹尼斯·高森理论中的世界。接着,吴教授在自己的脑中构想,偷书的成本和价值以及相关的利益,一切未果之后,他选择直接离开。 回家的途中,碰到了车祸,与此同时,思绪飘远,回到边沁,边沁的信徒会主张,蓝色轿车之所以决定超速,是经过一番权衡:一端是错过约会造成的困扰,另一端是被警察逮到并且被判违法的概率,他可能会被罚款,而且如果因为超速导致伤亡,他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两相比较之后,驾定超速而非遵守法定限速,因为净收益高于成本。吴领悟到,横冲直撞的驾驶表面看似不合理,但经过解释后却可以成为合理的行为,过是成本利益计算的问题而已。确实,吴思索着,以高森的逻辑来看,整部刑法就是规范各种行为的价目表,就好像我们所有人,所有社会个体,面前都摊开着一本详尽的菜单:该不该并排停车?先看价格再做决定。只有在正常停车的不方便程度超过罚 金额的时候,才会并排停车。再者,除非被当场逮到才会被罚钱,而很可能不会 逮到。被逮到的概率有多大?这也要列入计算。    吴教授的思绪的方向是他最初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犯罪时所没有预想到的。不停地玩功利主义的计算实在是太压抑了。障碍都清除了。在他的头脑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最大的敌人——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仇恨的人的脸。他的头脑又在进行快速的计算。然后又停住了。在这个游戏里,吴教授发现了致命的均衡。    这篇文章中涉及到了边际成本和边际现象的经济学原理。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某歌手要举行一场演唱会,租了一个体育馆,体育馆最多可以容纳5万人,现在已经卖出去4万张门票了,这时候再增加一个观众,需要增加多少成本呢?几乎是没有增加成本的。但是增加第一个观众的时候,成本是多少呢?几乎是整个演唱会的开销,场地费,人员费等等。所以,通俗一点的理解边际成本:演唱会最后一张门票,理论上可以免费送。在经济学里,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付出的成本,是生产者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同样的,每多销售一单位产品获取的收益就是边际收益。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 边际成本 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带来总成本的增量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生产一定量产品后,再新生产每一单位的商品的成本。举个例子,有个顾客从北京打车去天津,对于出租司机来说载一个人从北京去天津,成本其实很大的。如果在途中还有人愿意拼车去,对于司机来说那真是太好了,因为后面上车的顾客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很小。所以现在的顺风车很火啊,对于司机来说,我反正是顺路的,我多载一个人也没增加多少额外的成本,还能挣个油钱,多好。而边际效应,是指消费者在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其产生的效用成递减速趋势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饿了很多天后,开始吃包子,吃第一个包子觉得这是最好吃的食物了,吃第二个包子的时候,感觉也很好吃,吃第三个,也还不错,等吃到第九、第十个的时候,你肯定不会觉得包子有多好吃了。再比如你已有一个月没逛街了,决定月初第一天出去逛街,会充满新鲜,要是第二天接着逛,估计也好OK,要是一个月连续逛个十几二十天,估计你再也不想逛街了。    那知道边际成本和边际效应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边际成本来说,有个规律“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互联网就能实现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比如一家软件企业,以往销售一款软件需要相关人员将一款软件携带到客户企业,然后实施等。销售软件到第二家,还是需要相同的成本。客户越多,成本就越多。有了互联网,软件企业只需开发好软件,发布到网上就可,其他企业可以直接下肢使用,再多的客户下载安装所产生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产生的边际收益确实无法估量的。(边际收益: 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效应体现的更多是人生理或心理的反映。有个规律叫做“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企业管理者不能经常使用同一种方式来 奖励员工,比如说 金钱奖励,因为员工收到第一次 2000元奖励 很有激情,根据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次数多了期待就降低了。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奖励员工,比如给员工放歌带薪的假等等。    至于我们,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学习,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再约莫着产出到什么时候就不要再产出的问题,而不出现过量和不足等现象,可以有机会通过极大降低边际成本,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并获得巨大收益。       汪昱洁21210208058

作者: 18989693606    时间: 2022-6-6 18:36
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本章主要讲了奥利弗·吴教授在评估哈佛大学的晋升候选人时浏览到丹尼斯·戈森文件夹里的一篇文章,深思之后再图书馆中的一本复印本中找到了一段话“……有哪个人不在计算呢?所有的人都在计算。有的没那么精确,而有的精确些:但是所有的人都在计算。”在犯罪学中,没有人会否认每个个体都在计算着。吴教授在他刚才看的戈森作品中发现戈森有一个很偏激的理论——他认为人仅仅懂得计算。这种观点前后矛盾,而且很荒谬。戈森的文章题为《工资差别制与犯罪》。这篇简短的文章就像学术杂志中的文章一样,引用了很多有关采购员工资的数据。商业企业的生产原料是由这些采购员挑选的。 戈森收集了这类职员工资的数据,并从中发现如果采购员所在企业是快速发展,并生产流行性和季节性产品的,那么比起那些受过培训和教育的、在更稳定的企业中工作的采购员,他们收入反而更多些。举例来说,一个购买时尚服装的采购员比一个购买机械工具的采购员能获得更高的工资。同时提出了一个理论在一个很难监控采购员的工作技能和诚信度的市场中,理智的雇主会付给理智的职员,比如采购现成商品的职员,更高的工资。因为有时候,衣料的生产商可能会贿赂采购员。在贿赂的诱惑下,采购员可能会采购那些本不大合他们意的衣料。而雇主给出的高工资能确保采购员抵制贿赂的诱惑,使他们从雇主的利益出发,采购那些合意的货物。在那些贿赂较少的市场,采购员的罪行容易被雇主发现。因此,雇主不必用高工资来确保职员对他们诚实。在戈森的理论中,他认为诚实的雇员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诚实而获得了更高的工资,而是雇主给他们高工资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诚实。 但是在奥利弗·吴看来,这个理论很可笑。 吴教授在经历回家路上的交通事故后引发了沉思最终得出结论,思绪朝着一个方向。而那方向是他最初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犯罪时所没有预想到的。不停地玩功利主义的计算实在是太压抑了。障碍都清除了。在他的头脑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最大的敌人——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仇恨的人的脸。他的头脑又在进行快速的计算。然后又停住了。在这个游戏里,吴教授发现了致命的均衡。 这篇文章中涉及到了边际成本和边际现象的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上,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本质。我们不必总是记挂过去, 那是没有用的, 我们只需要考虑新增加的因素和它引起的后果就可以了。比如今天晚上要举行足球比赛, 可是临近比赛的当口,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有两种情况:一是, 你已经买了票,票价还不便宜,500块钱一张,是你近半个月的工资, 而且不能退票。另一种情况是,别人送了你一张票,可是票不能转手, 也不能退。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去还是不去看比赛,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有人说自己买了票后去看的可能性, 比别人送票的更大些。也许你真的这样想, 可是你这样做是不理性的。其实,这两种情况,对你今晚是否去看比赛的决策的影响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也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 你看比赛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为什么?因为票不能退,买票的钱拿不回来了,在经济学上这叫“沉没成本”,即一旦支出就无法收回的成本。 你晚上是不是去看比赛,仅仅取决于从现在开始将要发生的情况,所以, 必须进行边际考虑,看新增加的成本和新增加的收益的比较。在这两种情况下,增加的收益都是看比赛带来的愉悦感,新增加的成本都是淋雨带来的不舒服。   通过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学习,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只单纯的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还得利用经济学原理看到那些潜藏的成本和利益,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廖嵚楠21210208004      

作者: zhengjie    时间: 2022-6-6 19:18
第六章
   斯皮尔曼却发现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还有那里的商品标价有点与众不同。它是一个体系,人类的创造性、对最大效用和最大利润的追求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斯皮尔曼看来,这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如此的吸引人。
  斯皮尔曼离开了菲琳百货大厦高雅的一楼,随着自动扶梯下到了地下商场。在他还没看见很多的购物者和商品前,他就发觉到百货大厦这个区域的喧嚣声非常有特色。每年的这个时候,喧嚣声只增不减。
  “是我的。我先要的! ”
  “绝对不行,老兄。我都留意它两个星期了。”
  走下自动扶梯后,斯皮尔曼循声望去。两个小伙子各自拽着一件粗花呢运动夹克的一只袖子。现在,拔河代替了先前的言语争吵。突然,其中一个比较腼腆的松开了手,不想再争了。而获胜者赶紧跑到收银台,宣称那件夹克是他的战利品了。这种事要是发生在菲琳的其他楼层,一定会被嗤之以鼻,被认为是很无耻的丑陋行为。可在这里却没人注意,除了这个秃头的教授。他在仔细思索着这一切的更深层意义。
  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除此以外,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其他的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
  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斯皮尔曼立即想到这种困境跟他在荷兰参加一个拍卖会时所经历的一样。有一次,他在荷兰做系列演讲,主办方知道他对市场行为很感兴趣,于是就带他到阿斯米尔镇去参观郁金香鳞茎的拍卖会。让斯皮尔曼很吃惊的是荷兰的拍卖会跟常规的拍卖会不一样,它是反过来进行的。斯皮尔曼所熟悉的是新英格兰的乡下拍卖会。他和布里奇都很喜欢在暖和的周末下午去参加这样的拍卖会。拍卖人会从很低的价开始叫价——许多竞拍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喊价——但是价格会不断上涨,直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出价了。
  
经济学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
论述:析调控经济活动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贸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指引经济的工具——价格。
  当政府阻止价格自发调节市场资源的时候,他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的协调组织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税收对资源配置有不利的影响。税收扭曲了价格,扭曲了企业与家庭的决策。
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例子:贵阳市场上的白菜卖两元一斤,萝 卜只卖五毛一斤,农民就会纷纷决 定要种更多的白菜 无形的手-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农民在萝卜与白菜的选择,事实上,这 是一种市场调节,也就是《国富论》作 者亚当斯密提出的“无形的手”,这 也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无形的手-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亚当斯密在书中写道:”他通常既不 打算促迚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是 在什么程度上促迚那种利益.“
21210208334 21金融本3郑杰

作者: tantan    时间: 2022-6-6 19:22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第十五章(文本)
但是你是知道的,说到费用,请告诉我——你是一位经济学家——这艘船怎么能够一直开下去。我一上船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我甚至还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忘了告诉你了,我只是在信封的背面计算了一下。但是我觉得我的估算还是挺有道理的。所有的燃料,所有的食物供应,所有的工作人员——姑且不算船的造价——库纳德怎么能维持这样一艘船的运行? ”
  “不算上船的造价吗? ”
  “对不起,我没听明白。你再说一遍好吗? ”
  “不算上船的造价。那就是说,不算上这些固定的开支——比如说,船只的折旧,债权人的利息,库纳德公司员工的工资等等。不管伊丽莎白女王二号这星期去不去英国,这些开支都是必须支付的。只要旅客们去往南安普顿所支付的——他们的船票钱和他们在船上的开销——补偿了这艘船此次横渡的运行费用,库纳德就获利了。”
  “怎么会是那样的呢? 他们要付给债权人利息啊? ”
  “他们不管怎样都是要付给债权人利息的啊——除非他们赖账。如果这趟横渡的总收益超过燃料费、食物供应费和所有员工工资总和一块钱,那么,库纳德就赚了一块钱,而如果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没有走这趟航线,他们就赚不了这一块钱。拿你在达拉斯市中心的商店做例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门大吉呢? 如果你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你就不会关门。关门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 你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如果你的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当然,你是永远不会那样做的。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接下去的一小时里,斯皮尔曼和麦迪逊就国家的经济问题交换了意见。斯皮尔曼都不愿意起身离开,去健身房进行下午的身体锻炼了。‘’非常有趣的一次讨论,教授。我盼望着再次见到你。如果你和贵夫人去达拉斯的话,我非常乐意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商店。

经济学原理:
短期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不改变其生产规模即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只改变原材料、燃料、劳动等的投入量来调整生产时发生的费用。短期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西方经济学家一般用马歇尔的划分法,即根据资本存量等经济变量在考察期间内是否被假定为始终不变,是否被确定为考察对象来划分。比如假定资本存量等经济变量在考察期间保持不变,那么该期间就被视为短期,如一周、一月、一年等。与此不同,这些经济变量的缓慢变化达到显著程度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被称为长期。但在不同行业、企业中,短期与长期的期限不尽相同。
长期成本是厂商在长期内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发生的费用。长期成本没有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分。但可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长期总成本是指长期内达到一定产量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没有产量时就没有成本。长期总成本在产量开始时增加上升较快,以后上升较慢,最后上升又变快,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可分别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来反映。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可变成本,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案例:
对新投资要考虑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每投资一个同等规模的新的汽车生产厂,至少要比上一个汽车厂的投资额少 10%,所以200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毛利率是全球汽车行业最高的,达到了8.5%;而通用只有1.5%。在设计新工厂时,丰田公司全面考虑了需要'花钱 '的每个环节,包括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布置等。尤其是物流,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采用科学设计,做到省时节效。据统计,丰田某一汽车厂的一个螺丝钉从采购进厂到装配后产品出厂,在厂区里被搬运了25公里。
在设备投资方面,没有必要追求所谓的名声,只要合适,能用国产的就不用进口的。比如:某民营油漆公司的设备从国内采购一套花费了200万元,而一家上市公司从国外采购一套同样规模的设备却花了1100万元。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在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单位制造成本的影响就越大。例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为10:90;钢铁、水泥、园林机械、番茄食品、糖等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20:80;果汁饮料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52:48;而自来水行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大约在98:2。固定资产使用率越高,周转的越快,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有这么一个例子,某小型钢铁企业虽然设备落后,但盈利能力非常强。经过研究发现,该企业的实际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2.2倍,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一套设备的产量比其他钢铁企业二套设备的产量还多,这样就等于是节约了一套设备的投资。钢铁企业平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约为20:80,而这家企业却达到11:89,单位制造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90元/吨,而这个贡献主要来自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感悟: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费用和成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关系。两者的联系在于,成本是按一定对象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针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生产步骤等)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期末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计入当期的费用中。两者的区别是,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21金融本3 21210208122 邵靖萱

作者: shanshan    时间: 2022-6-6 19:25
来自于第17章
亨利斯皮卡对于索非亚‘乌斯提诺夫提出的他是怎么从红色羽毛,猪,独木舟,山药中知道克莱格伪造数据的问题做了一个详细的回答,在于价格不可能是任意的,他从一开始就感觉 到了一种模糊的不安。且人们为了寻找更低的价格,所花费的时间肯定是不经常用的、便宜的商品较少。在买独木舟时,节省l%可能就是10条红色羽毛腰带;而山药,节省1%只有1/10根红色腰带。购买山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更低的价格。由于独木舟比起山药来,要花去典型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多的收入,如果卖独木舟的人想以比他的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那么大多数顾客会继续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个更划算的交易。可卖山药的人却不一样。顾客更愿意不再去寻找更低的价格。所以亨利斯皮卡得出了克莱格在这数据上做了假的结论。
经济原理:效用最大化原理
基本内容: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了在一定的收入限制之下得到最大效用,
假定某人有I美元可用来购买商品X与商品Y,设X的价格为Px,Y的价格为Ps,则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
PxX+PsY小于等于I
也就是说,在上述两种商品上的总消费不能超过I美元。
消费者永远不满足的假设意味着他将花光手中的所有货币来获得最大效用。
现实世界的例子:人们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去购买一套房子。却不会花那样多的时间去选购小小的一件厨房用具。如果有这么一个商人,他能给人们比别的房产销售商多一点的折扣的话,那么人们再多花点时间也是很值的。但是如果是买像一把削皮刀这样的商品,人们多余的精力就不值得了。就算在削皮刀上给我打50%的折扣,人们也不会开车穿过整个城市去买的。但是对于一套房子,哪怕是1%的折扣,人们也是会花上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研究的。
但其实我认为经济学不是无视生命的利益抽象,也不是玄虚复杂的经济模型或高深莫测的经济理论,它应该与活生生的人们的幸福与痛苦,欢笑或哭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1金融本3 单蝶颖 21210208118

作者: luohanjie    时间: 2022-6-6 20:13
故事并不复杂,哈佛经济学助教戈森一直过着上进生的生活:住在剑桥区,谈了个对自己顶礼膜拜的邮局未婚妻,在研究中因发现了均衡边际效应递减而被推荐去晋升。一切都很顺畅,直到他晋升前,给贝尔写的信没被打开过,找院主任斯皮尔曼被赶出来。结果晋升3:4未通过,他被‘自杀’,投了反对票的爱鸟如命的贝尔也被杀,投了反对票热衷做饭的贝瑞斯特也被杀。另外两位投反对票的是心中有鬼的院长科莱特和曾经拍拖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学家丹泽。喃喃自语着‘他们都该死’的未婚妻被陪审团判定杀人罪成立被关入牢房。
借用柯南的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你就是凶手!
戈森发现院长的研究中伪造了数据,并要挟院长让他晋升。院长将计就计,伪造了晋升成功的信件,为了稳妥期间,院长也杀害了贝尔和贝瑞斯特。最终被斯皮尔曼识别出真相,院长留下写明真相的信件,跳海而亡。
夹叙(推理小说)夹议(经济学原理)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学并不复杂就在我们身边。
经济学基于权衡投入产出比理性人的假设,趋利避害,付出就有回报。脾气经济学是指你在职场摆出笑脸,在家中不控制脾气纯粹是因为不用顾忌在家中失业。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你的第十瓶可乐带给你的幸福指数是远远低于第一瓶的。
至于让戈森被自杀的真相是,因为人是理性的,低价格物品的波动远远要比高价值的大。比如斯皮尔曼花了3块钱买了一把水果刀他明知再找找能有更便宜的但考虑到时间成本,就选了离手最近的水果刀,但大件物品如车的价格区间比例就小的多。
看完小说后我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经济学原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1金融本3罗悍杰21210208359

作者: gggggg6    时间: 2022-6-6 20:14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第六章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丹齐克专攻的心理学研究,早就脱离了一开始的功利主义,今天没有任何一位心理
学家相信,人类行为只是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丹齐克认为,“效用”一词已成陈迹,以往用这个词汇囊括幸福快乐或满足等类型的情绪,实际上毫无内容可言。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为了个人效用最大化:你决定亲吻丈夫还是背叛他?你会爱抚还是责备狗狗?你买的是全新的劳斯莱斯还是二手的雪佛兰?不论你选哪一个,都是一样的!你会选择让你最快乐的选项。我们怎么知道哪一个选项让你最快乐?因为你选择了这么做。为什么选择这么做?因为能让你快乐。对丹齐克这样的心理学家而言,这种逻辑推理是个无穷回路,一再重复,说了等于没说,经济学家的理论就是:人会做他们要做的事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关于效用,课堂上国老师已经为同学们解答过,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这里通过丹齐克的心理学理论再次表述了效用理论的含义。效用作为一种主观感受,表述其实是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研究任何事物或规律,如果可以定量化,那就可以通过我们人类五千多年来积累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算、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来造福于全人类。这就是基数效用论了,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例如,对某一个人来说,吃一顿肯德基和看一场电影的效用分别为5效用单位和10效用单位,那么可以说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15效用单位,且后者的效用是前者的效用的2倍。但实际上,在这种个人主观性的前提下,我们是很难使用基数效用论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的。比如说,作为研究微观经济的人,我们要研究甲、乙、丙、丁4个人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所获得的效用,作为研究者,我们无法知道他们4个人去喝上一杯星巴克的效用,效用是多少,或许只有他们知道,也许作为消费者本身,也无法知道他们在消费该商品时所获得的效用。因此,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基数效用论是不能进行很客观及深入的研究的。那么接下来就是序数效用论的天下了。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它所要表明的仅仅是第二大于第一,第三大于第二,至于第一第二第三本身各自的数量具体是多少,是没有意义的。要而言之,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优先级,比如说,在只有50块钱的情况下,你是愿意与朋友一起去桌球店打三个小时的桌球,还是更愿意去奶茶店喝上一杯奶茶?对于不喜欢喝奶茶的我而言,必然去打桌球的优先级要高于喝奶茶,那么就可以说我在打桌球时获得的效用要高于喝奶茶时所获得的效用。
  在斯皮尔曼的分析中运用了大量的经济学知识,如他发现在案件统计推断中存在着重人失误,不符合经济学边际理论中的“最大较用”理论。许多经济学理论虽看似枯燥呆板,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于我们有很大的益处,只要.我们运 用得当就会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经、丰富、多彩。虽然时间短暂,于这门深奥的学科来说我们所见只是九牛一毛,但也足以让一个对经济学理论毫无概念的人有些许新的认识。正如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的卷首语中写的:“自然是没有飞跃的。”层层推敲,环环相扣,这便是经济学的魅力吧!
  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的人”。在一个家庭面临许多决策时,它必需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回报每个家庭成员得到什么,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社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说:“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经济学。”可见,经济学涉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人说,“经济学不会改变世界,但是经济学会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世界本身什么样是一回事,但是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是另一回事。关键是你如何看清你眼中的本来世界。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说,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的本质并不排除道德和伦理,恰恰相反是透过经济现象了解和分析经济学背后所反映的道德和伦理本质内涵和要素。
  科学的力量就在于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经济学就象一张指路图,它舍象了现实中的许多细节,却使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我们阅读一本经济学书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深究其每一个原理,我想我们看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是成为一位经济学家,但知道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是有益的,至少,你不大容易被蹩脚的经济学家和夸夸其谈的政治家所蒙蔽。无论你今后干什么,你不会后悔自己学过经济学,不会后悔看过这样一本精彩的书。
21210208333 朱溢 21金融本3

作者: wangjunhao    时间: 2022-6-6 20:16



《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在这一章中提到了消费者剩余这一理论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由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是这样来表示消费者剩余的:如图《用需求取消衡量的消费者剩余》所示,以OQ代表商品数量,OP代表商品价格,DD代表需求曲线,则消费者购买OQ`的商品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E的面积。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剩余根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由于消费品先前各单位都要比最后的一单位具有更高的价值,消费者从先前的每一单位中享受到了效用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理论也有体现,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消费者,通常我们都会按照边际效用大小来判定在自己心目中商品的价值高低。边际效用越大说明商品对我们越有用,所以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是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这里举几个简单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消费者剩余:假设某超市的肉价为20元/kg,你觉的价格比较合适就支付了20元买了1kg肉。此时的消费者剩余就是20-20=0。第二天你又去买肉,因为你觉得他家超市的肉比较好价格也合适,所以想着再去用20元买1kg肉,但是去了发现今天超市的肉价由于搞活动打九折卖,也就是只卖18元/kg,那么今天你买完肉回家一算觉得今天买肉相当于赚了2块钱,此时的消费者剩余就是20-18=2元。
还有就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奶茶第二杯半价:假如奶茶店一杯奶茶12元,你也觉得味道不错、价格合适你经常和朋友去买,然后有一天奶茶店门口挂了一个活动促销的牌子写着第二杯奶茶半价,那么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去买奶茶一共买两杯实际就只花了18元,就会感觉比平常你愿意支付的24元省了6元钱,这六元钱就是消费者剩余。
运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经济剩余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分析政府干预市场(如规定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影响。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在特定市场上购买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得的收益。生产者剩余衡量的是企业在特定市场上出售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得的收益。市场上的经济剩余指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当政府规定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时,市场上的经济剩余就会减少—换言之,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减少了消费者和企业在市场上买卖从中获得的总收益。要理解为什么是这样,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如何决定的。
21210208349 21金融本3王钧豪

作者: sunjunhao    时间: 2022-6-6 20:17



“致命的均衡”,其实FATAL的本意应是“至关重要”,在文字上如此处理,三个教授和一个院长之死有关,所以将其解读为“致人死命”了。故事以一位因未通过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留任审查而绝望的年轻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被人谋杀作为楔子,然后从头开始叙述了在委员会开始评定到真正的杀人凶手投海自尽的整个过程。直到最后两章,凶杀案的真相才得以曝光,而在之前的阅读,读者一般会将疑凶定在死者前女友且担任评定委员的女教授和一位邮票收藏家身上,但是作者却在最后章节分析出真正的凶手就是院长,这位道貌岸然的学者最后以跳海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比如说在第十五章,主人公回忆自己曾经在法庭做证的情景,一位家庭主妇被违章司机撞倒,受伤必须休息一年,她的老公需要聘请一位保姆为家庭服务,支付工资5000美元,法庭在审理时听取经济学教授证词来判定赔偿多少钱合适。这位经济学者认为,被撞伤的家庭主妇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出门工作能够赚得10000万美元的年薪,因此她为家庭服务的价值为每年1万块,而不是5000元。为什么应该按照人最高的潜在收入计算成本……
如何看待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导致那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绝望的事情,正是有三位职称评定委员对他的研究成果作出了负面的评价。实际上,来自其他院系的六位评委,基本上都无法按照经济学研究的标准作出客观的评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一个形象上酷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的经济学教授斯皮尔曼,正是这位喜欢喋喋不休地对听众进行经济分析的学者,向委员会解释了经济学研究是什么,并且最终通过他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揪出了真正的杀手。从头到尾我们都能从这位教授的评论中,去学习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知识,然而你可能不会觉得他令人讨厌。
  评定委员们对于候选人戈森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和假设提出了各种疑义,比如数学教授从污染的道德性方面认为戈森得出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可以征收污染使用权费是缺乏道德评判的,化学教授根据自己购买日用品的经验认为戈森对于品牌数量的判断有误,文学教授完全不懂得现代经济学该研究什么,而心理学教授认为戈森所做的只是循环论证,社会学教授认为经济学中对于人性的假设过于简单和片面。这些质疑虽经斯皮尔曼教授的精彩评点都一一驳倒,但最终还是有些委员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形成了3票否决3票赞成的平局。
   现代经济学的主流特征是解释,是实证,而不是规范。这个演进方向是更趋向于自然科学的数理模型和量化分析,而不是侧重于道德评判和政策设计的规范研究。尽管马克思也主张一门理论只有上升到了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时候,她才配称得上是科学,但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身还一直没有提升到这一阶段。马克思本人采用的研究视角正是基于阶级分析的道德判断,当然,现代经济学是否就已经成为了科学也存在着争议。
现代经济学可以这样用
    斯皮尔曼教授是如何在这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恍然大悟地发现了真凶呢?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噱头,实际上,斯皮尔曼也只是应用到了他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马上看出了凶手的破绽。而这一破绽也确实曾被年轻的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发现,并最终导致了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而当院长得知丹尼斯·戈森曾经试图与其他评委联络,可能会对他造成名誉伤害时,投下了最关键的一张否决票,导演了丹尼斯·戈森自杀和另外两位他接触过的两位教授被杀的惨案,并巧妙地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当院长意识到斯皮尔曼教授也发现到了同一个破绽后,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以结束无法承受的心理负罪。真相大白之后,其实经济学也只是找到了凶手作案动机的根源,并不是说经济学可以代替专业的刑侦手段。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
  现代经济学不能够帮助我们自动形成经济管理的对策。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如此,即使在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的欧美,也不可能完全借助模型来制订经济政策。这就像你无法直接使用牛顿力学来计算火箭运行轨道一样。尽管我们可以用简单抽象的公式和模型了解到火箭在巡航时遵循的一般规律,但精确计算还需要更为复杂的工具和方法。国内有些信奉西方经济学的信徒,过度夸大了现代经济学这方面的能力,试图简单套用模型和理论,这是滑稽和不现实的做法。但是,现代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发生的经济现象,并对即将发生的经济问题做出方向正确的预测,运用得当,能够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坦率地说,国内经济数据的缺乏使得现代经济学的运用基本上停留在经济学原理的水平,因为更为高级的模型不具备应用的条件,而这些简单的概念和原理就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判断了。
  不要使用现代经济学进行道德判断和评议。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基础是效用,是主观体验,不是劳动和价值,不讨论剥削和附加价值的来源和分配。其实她要研究的就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和交易行为,那些希望借助这一工具进行道德批评的企图是不合时宜的。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的科学,不是进行道德评判和政策建议的规范性研究。国内一些经济学者将其作为向政府献计献策的技能,与现代经济学的主旨相去甚远。经济学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范,经济学研究也具有特定的“游戏规则”,超出这些客观条件提出过高的要求,是现代经济学无以承担之重。
21210208350 孙俊豪 21金融本3

作者: luoyuan    时间: 2022-6-6 20:19



第15章中,主人公在说机会成本时说到“他们不管怎样都是要付给债权人利息的啊——除非他们赖账。如果这趟横渡的总收益超过燃料费、食物供应费和所有员工工资总和一块钱,那么,库纳德就赚了一块钱,而如果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没有走这趟航线,他们就赚不了这一块钱。拿你在达拉斯市中心的商店做例子。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门大吉呢?如果你还能付得起债主们的利息,你就不会关门。关门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你还是付不起债主们的利息啊。但是,如果你的营业额还抵不上你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存货的保管费,你就会关门大吉了。因为关门后你就不用支付工资和保管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管这些费用叫做可变成本的原因。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即使你关门了,它们也不会消失。当然,你是永远不会那样做的。最后,你还是不得不支付所有的费用。但是,从短期来考虑,你可以继续开下去。”
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当我们把一种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就放弃了其他用途。所放弃的用途就是把资源用于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固定成本又称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是相对可变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值)而言的例如,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可能获得的收入是:开商店获利2万元,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如果某人选择把10万元用于期货投机,则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是开商店、开饭店和炒股票。在所放弃的用途中,最好的用途是炒股票(可获利3.5万元)。所以,在选择进行期货投机时,机会成本就是炒股票的获利。或者说,选择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的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炒股票时可能获得的3.5万元。
感想:机会成本并不等于实际成本,并且他并不是全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同样你的选择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机会成本
21210200408   21金融本三罗园

作者: baohanzhi    时间: 2022-6-6 20:20



第七章
当亨利·斯皮尔曼跟着女儿走的时候,他思索着:其实,找一件商品所花费的时间比看见一件商品就付钱所花费的时间要多些。
这又一次证明了信息的价值啊。斯皮尔曼意识到:帕特丽夏知道这个别人不容易找到的商品在哪儿,这就降低了他的搜寻成本。
 “您有什么需要的吗? ”一个营业员问道。他忙了一早上,已经焦头烂额了。
  “我能看看你们的削皮刀吗? ”
这个营业员指了指:“它们在那边——墙边。”家用器皿部的东区摆放的是餐具。营业员把他领了过去。餐具的品种繁多。
小到用来挖瓜球的小勺子,大到卖肉店里切骨头和软骨的切肉刀。亨利·斯皮尔曼看上的是一件普通的器具。
   “我看到你妈妈今天早上很费劲地在切那些桔子。她用的那把削皮刀已经用了好多年了。我想给她买把锋利的新刀。”
“一把新的削皮刀,好时髦! 好浪漫呀! ”帕特丽夏开着父亲的玩笑。“一定要用礼品包装纸包装一下,还要系上漂亮的蝴蝶结。妈妈说不定会误以为这般大小的盒子里装的是一只手镯呢。特别是当它包装得很漂亮时。想像一下当她发现这是一把削皮刀时的高兴劲吧。”
 “为了表示对亚当·斯密的敬重,我想不应该系蝴蝶结的。他为所有后来的经济学家制定了浪漫的标准。斯密说,‘我只爱我的书本。’从这个角度说,一把削皮刀要比一只手镯浪漫多了。“
   斯皮尔曼顽皮地看着女儿,注视着她的反应。“你很吃惊吗? 不应该呀,帕蒂。浪漫是要花费时间的;而锋利的削皮刀却可以节省时间。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妈妈今天早上切那些桔子花了多少时间? 一只手镯不会帮她切桔子切得快点。但是一把新的削皮刀却可以为她节省时间。平均每天得有5 分钟,一周可能就有半个小时。如果我送给她一只新手镯,而让她继续用旧的削皮刀,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这半小时的时间来浪漫了。”
   他果断地从营业员面前那各种各样的餐具中挑了一把削皮刀。“你能帮我用礼品包装纸包装一下吗? ”他把刀递给了营业员。斯皮尔曼瞥了一眼贴在刀上面的价格标签。“这把刀的价格是8 .32美元,含了税的,对吗? ”他一边问着一边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
   “这把削皮刀的价格合理吗? 我想,你要是再逛逛,还可能会有更好的。”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眉头一皱,询问道。
 “如果我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选购削皮刀,我可能会找到比这把刀价格低得多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是你也得考虑到时间的价值呀。买削皮刀可不是我理想中打发时间的最好方法。”
 “这和你今天早上在进城路上告诉我的可是矛盾的呀。” 
 “我说……? ”
 “你说星期一那一整天都要用来选购一部新车。”
   “但是为什么你觉得它们二者矛盾了呢? ”
  “因为你说过时间是有价值的呀。我觉得,选购一部新车所花费的一天时间和选购一把削皮刀所花费的一天时间是一样多的呀。”
   “帕蒂,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我用心地去找了,最终找到了一部价格便宜的车,这样,我花的这些时间比起为了找到一把便宜得多的削皮刀所花的时间要值多了呀。选购完了之后,你再想想节省了多少钱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买一件高价商品——比如,一部汽车——而不是去买一件像削皮刀的低价商品。在选购过程中,这个人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另一家汽车商店了。就跟我刚才决定不再去其他家用器皿部或是家用器皿店的原因一样——即使我知道,如果我继续选购的话,最终可能会找到价格更低的刀。”
经济原理:经济信息价值是经济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即效用和功能的程度与价值的关系。经济信息的效用(或功能)与价值成正比例关系。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
例子:就像在小说里写的,用大量的时间去找到价格最低的削皮器和用大量时间找到一辆性价比最高的汽车,两者是不一样的。生活中也是,在实用性商品中,价格普遍低的不值得去花费时间去找价格最低的。
感悟:信息价值在经济学中非常的重要,一个人信息掌握的程度越高,他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搜寻成本来计算商品价格的多少,购买商品时有价值的再花时间。
这是一本可以说是经济学小说带点侦探推理的色彩,但是我从头看到尾,这本书如果单单用来学习经济学知识是不错的,但是侦探推理的色彩太弱了。这本书不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推理小说,但是可以学到很多的经济学知识。本书讨论的经济学思想大部分是通过哈佛的几位教授在辩论中一点点凸显出来的,这让这本书的流畅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了。
在推理部分中,虽然这个案子从发生到被破,整个过程可谓是平淡无奇,而且不乏牵强之处。但是本书采用的是时间上的插叙的手法。开门见山的暗示我们丹尼斯·戈森这位年轻的教授死了,而在后面慢慢补充相关事实,用的这个叙事手法非常的有趣,让读者自己过过侦探的瘾,希望能从委员会的不同成员中找到杀人的蛛丝马迹。
这本书引人入胜的地方不在这本书的剧情上,而是在于凸显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关于经济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这些: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讨论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效用达到最高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品牌数目;以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诘问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是否合理。
“人们做一切事情,头脑中仅有一个目标,而丹泽认为这个目标就是一心一意地追求幸福。”
“有哪个人不再计算呢?所有的人都在计算。有的没那么精确,而有的精确些,但是所有的人都在计算。”
这两句话是我在这本书中比较喜欢的句子。
21金融本3班 21210208202 包涵之




作者: zhading    时间: 2022-6-6 20:46



尽管许多人都有杀死莫里森·贝尔的动机,但是,当警察获悉福斯特·贝瑞特也被残忍地杀害了的消息,他们立即排除了所有的动机。周一上午,贝瑞特的清洁工发现了他的尸体。这一消息随即传开了,剑桥城社区的人们笼罩在极大的恐慌中。两天之内,哈佛大学的两位教员相继被谋杀了,这表明很有可能是有个疯子逃出来了。人们纷纷向这个地区的锁匠们询问有关安全装置的事情,出售报警系统的公司也跃跃欲试,准备发灾难财大赚一笔。选自第十一章。本章中莫里森·贝尔和福斯特贝瑞特的离奇死亡给群众带来了极大恐慌。他们两者死因之间具有一定联系,可能是投了丹尼斯·戈森的反对票使他没有晋升。民众间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哈佛的两位数学家被谋杀的事情引发了他们巨大的恐慌。本段选取情节中由于两起谋杀案的发生,出售报警系统的公司跃跃欲试,准备发灾难财大赚一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发国难财并不是一种罪恶,而是价格机制调整的必然选择。首先,国难容易造成恐慌,人一旦恐慌就会出现所谓的绵羊效应,跟着抢购各种生活资源,导致需求突然间剧增,而供给不变甚至下降,这种情况下供需严重不平衡,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这种情况不能埋怨商人,毕竟这是市场决定的价格。其次,国难情况下,商人面临的风险比一般群众更大。包括货物采购及运输所花费的成本都较和平时期巨大,这种情况下本来就存在价格上涨的要求。最后,那些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其行为完全是犯罪,已经脱离了正常经济活动的范畴。这种人往往会被判刑。而那些正经经营的商人们只不过会被百姓骂为见利忘义的小人。例如在前年2020年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引发了巨大的恐慌,一时间人们疯抢口罩,在那个时期口罩还不是必需品,直接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发生,需求大量空缺,刺激了一批人发国难财的心思,口罩一时间价格疯狂飙升,几毛钱的一个口罩抄到了几十块钱,N95这样的专业口罩甚至上百。但正因为我们身处中国,在国家的控管领导下,许多企业也自发性的生产口罩,口罩价格迅速被控制下来。发国难财灾难财是种可耻的行为,可能在一时间它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缓解压力,但这会破坏市场的平衡,这类行为不可取。
21金融本3 21210208072 查丁



作者: 21210208406    时间: 2022-6-6 20:50





源于典故《盗马》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老百姓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吃了。官吏追捕到这些人,准备绳之以法。秦穆公说:“有道德的人是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于是就给他们酒喝。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个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个个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用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于是,秦穆公俘获了晋侯,回到秦国。
这很好的解释了——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即考虑周到,不必万无一失,但留一退路。如在投资前,需要考虑到盈利、亏损和持平,把每种情况考虑清楚,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投资就能够进退有度。欧美管理学家经过对人类行为和组织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快乐工作的四个原则:原则一:允许表现;原则二:自发的快乐;原则三:信任员工;原则四:重视快乐方式的多样化。公司管理者不该为了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方便管理而表现出高高在上,不近人情。在对待员工问题上,尊敬员工而不是将其作为压榨的机器,这样做员工会以更好地状态,新鲜的活力来完成工作任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更富创意,公司也终将辉煌!而不是像如今频频发生的公司事故。……我认为蓝斯登定律不仅适用任一经济领域,还适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21金融本3+彭礼波+21210208406

作者: 18968509510    时间: 2022-6-6 20:52
     《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中写道:在圣塔克鲁兹岛上流通着一种名为“红色羽毛腰带”的货币,作者提到,在这个岛上“山药价差是25%,独木舟价差是41%”的,但在事实上如果根据经济学理论,独木舟的价差一定会远超山药的价差。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买东西总会想方设法寻找用最低的价格拿下心仪的物品。事实表明只有当你寻找的商品本身的成本要小于每次寻找它所花费的时间的平均成本时,才会降低消费欲望再去寻找其它价格相对更低一点的高价商品了。
        举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人们常常为了想买到相对价格更低一些的手机而愿意每天花费很长的时间专门去搜集各个商场或者上网从各个渠道获取相关资料,看看如何才能拿到最低价格的同款正品。如果有商家愿意给出一点点折扣,购买者也会愿意将它买下。
        在圣塔克鲁兹岛里面,山药是一种不常见的食物,在家庭日常支出的构成比例中它所占的很小,而独木舟则是一个平常几乎不会买的大件商品,如果买了一个独木舟就要多花一点去弥补家庭收入构成里面占的比例相对大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要买回一些诸如像独木舟和山药这样比较昂贵的大件商品时,为了能去市场寻找另外一种相对更低的价格,他所要花费的平均时间也应该要比我们购买回一整篮子山药时所需要用到的平均时间多。这样得出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的实际价格的变化范围要比独木舟的实际价格的变化范围大。但是这与克莱格先生的数据结果不同,独木舟的价格差价居然仅是41%,比山药的价格差价的大很多,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因此这只能说是克莱格先生编造或夸大了一个数据。
《致命的均衡》这本书看似是一个个悬疑的案件,实则透露出许多经济学原理,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以致用。

蒋雨桐 21金融本3  21210208281

作者: wfy13857966177    时间: 2022-6-6 20:55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
《致命的均衡》一书,由美国作家杰文斯创作,用侦探小说的结构来阐述经济学的原理。在书中讲述了的是作为哈佛教授的丹尼斯·戈森斯自杀了,随后又有委员被杀害,随后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意识到了事情的危机性,开始借助经济学原理来破案。
小说在有一章节描述了,两位给丹尼斯·戈森斯投反对票的哈佛教授被残忍杀害,使小说推向的高潮。这一章节,数学教授贝尔在储物间拿坚果的时候被人用钝器击毙,在贝尔的人物性格上,贝尔是一个十分受人尊敬的教授,但同时也对学生十分严格。而另一位教授贝瑞特则独自在家中娱乐时被水果刀一击毙命。作者在描写两位教授被杀害时,着重描写了当时的作案环境,都给人透入出“凄冷”的感觉,隐隐约约预示着杀手的到来。起初,一起起凶杀案被认为是精神病者的无差别杀害,但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就是给丹尼尔·格森斯投了反对票。
随即在下一章节,斯皮尔曼开始凭借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杀手香农的作案动机。斯皮尔曼先用成本曲线的原理,举例了一位妇女被醉酒的司机撞到,而导致妇女一年无法打扫家务,丈夫用5000美金雇佣佣人来打扫家务,而妇女也是一位注册会计师,一年可以有10000美元的工资,从成本角度来说应该赔偿10000美金。但在法庭上,哈佛的院长和各各教授都在辩护和指控上受到阻碍,在一轮轮的证词下来,嫌疑犯香农仍然定罪不足。而牵扯到了许多人的痛楚,如哈佛大学中各各职员间的嫉妒,雇员间的友情还是爱情?在最后的审批下,香农被判二级谋杀。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斯皮尔曼夫妇等一行人乘坐伊丽莎白女王二号游轮,在游轮上,斯皮尔曼再次运用了“消费者剩余”,解释索菲亚在横渡时,吃东西为什么这么乐意使用自助餐,在相比之下,边际效用为零。在游轮的归途上,斯皮尔曼开始分析,香农为什么要怨恨而杀人,增加了不理智性。如何增加了她的效用。他把香农比作狂热的投资者,在香农下注时,并没有考虑周全,丧失理智,“All in”,要不一无所用,要不有看似的利润。在斯皮尔曼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得到和失去并不是一致的,完全没有经过计算,像市场上那些冒险的无理智的投机者。
     而当斯皮尔曼在颠簸的船舱里思考时,提出了假设:丹尼尔也是被谋杀,香农不是凶手的结论时,故事给了读者有一次反转。“消费者要最大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个主张的可靠性和它大量惊人的预测能力已经无数次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了。而在压力之下,丹顿·克莱格院长,注意到斯皮尔曼的微表情后,他选择纵身一跃,了解作为杀手的压力。
案件结束了,所有人都回到了原本的生活中。
小说《致命的均衡》在故事方面描写的一般,但将经济学理论相互交织之后,让小说更加有了阅读的性质。在豆瓣上有这么一位用户评价这本书“《致命的均衡》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推理故事,如果你是為了看推理故事而讀這本書,可能會感到失望,但《致命的均衡》目的不是要說一個精彩的推理故事,而是要說明一些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因此讀書可能不會對推理故事有太大的期望,會原諒作者杜撰這個沒什麼可推的推理故事。以故事形式來介紹經濟學的概念,讀起來也很有趣,問題是,當你花時間看完了一個250頁並不精彩的推理故事,有多少經濟學的概念會留在腦袋裡,它們裡留在腦袋裡多久,還是我要了解這些相關概念時直接了當找一本經濟學大辭典看算了,雖然是枯燥了點,但可省回不少的時間,這也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問題。”在故事中加入了“经济学原理”,从趣味性和感染性,远远大于了课本上的白纸黑字。也特别感谢这本书为读者带来的经济学知识。
21金融本3
21210208326
吴飞扬


作者: xiecj    时间: 2022-6-6 20:59



引用: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源于第五章)
        《致命的均衡》是一部有趣的经济学推理小说,其中的内容包含着很多有关微观经济的知识点,体现出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致命的均衡》(五)当中林肯·菲琳的百货大厦中地下商场的商品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只停留四周,直到最后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首先,一般在地下商场售卖的商品,一般都是服饰类的商品,这些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按照拉姆齐定价法原则,对于商品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降低价格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而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地下商场的商品打折是可以解释的。
        同时,地下商场商品的打折也是商家的一种博弈,这种商品大打折大多数都是各个商家牺牲平时的销售作为代价的,打折能够让商家在销售中占优,这是非合作性博弈的结果。
       知识点:商品的需求弹性 价格歧视 非合作性博弈
        事例:双十一部分商家将价格上涨百分之二十五后再进行打折活动,满减活动。
       感悟:商品的折扣背后蕴含着很多经济学原理,学好经济学能让我们少踩很多坑。
谢长健 21210208238 21金融本3

作者: 13830445666    时间: 2022-6-6 20:59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高森为自己开拓的研究方向,是新近崛起的信息经济学领域。这个研究领域起源于芝加哥大学,已影响到各方面的重要研究。信息论原本关注的是消费者和劳动力如何搜寻及获得必要信息、完成交易的过程。归根究底,交易仍是经济学的终极主题:买方与卖方互相寻找,交换商品与服务。高森和同样从事交易成本分析的研究者醉心于探索此种双方寻找的过程,希望能够建立经济模型。令许多经济学家感到意外的是,信息经济学对传统研究方式产生生了极富启发性的影响,包括产品质量、期货市场、失业政策、广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他经济学问题等。  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一人关系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一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例子:你去楼下便利店打瓶酱油,你付出了酱油的钱和走下楼再走回家的时间和体力,楼下便利店收到的只有酱油的钱,所以说你走下楼再走回家的时间和体力就是这次交易的交易成本。 同样的,你从某东和某宝上买的衣服鞋子玩具食品的交易成本就是商家所付出的运费和打包成本。 你看,交易成本可以是交易双方任意一方付出它虽然可大可小,但却真实存在。 21金融本3 李时箐 21210208448

作者: 18989693606    时间: 2022-6-6 23:11
第十五章,主人公回忆自己曾经在法庭做证的情景,一位家庭主妇被违章司机撞倒,受伤必须休息一年,她的老公需要聘请一位保姆为家庭服务,支付工资5000美元,法庭在审理时听取经济学教授证词来判定赔偿多少钱合适。这位经济学者认为,被撞伤的家庭主妇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如果出门工作能够赚得10000万美元的年薪,因此她为家庭服务的价值为每年1万块,而不是5000元。当然,后面有一叨逼叨的论述,为什么应该按照人最高的潜在收入计算成本……在经济学的知识中,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内容:1.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失业的现象。2.通过搜寻成本来讨论不同商品价格多样化的关系。3.通过教授为注册会计师辩护的案件来讨论机会成本的含义。4.讨论在消费者偏好不同的前提下使得消费者效用达到最高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品牌数目。5.以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诘问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是否合理。最后一个话题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我的boss也曾就经济学“看似可笑的假设”来试图向我证明,之所以经济学没有按照客观的实际来讨论人们的决策,是因为这样的假设使得分析和预测“最实用”,同时,我们并没有人们具有复杂的动机等等其他的假设条件,是因为其他的假设条件是没有讨论价值的。经济和金融学用极为“过分”的假设来阐述理论,比如,mm定理,是为了能够把有效的理论阐述清楚,方便预测。   此书引人入胜之处不在其剧情,而在于凸显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经济学教授通过博弈论解释商场的打折现象,通过边际理论解释为什么人们都爱吃自助餐,通过供求关系讨论了服务质量的问题。身边的“迷”一个又一个的被解开,使我感到了经济学巨大的力量。 21金融本3 21210208298 叶琦

作者: luohanjie    时间: 2022-6-7 19:20
时常会听到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说法,自己也一直觉得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还是有所认识的,但刚刚读完的一本小说却让自己发现差距其实很远。阅读此书,仿佛
被作者带着,走进了经济学的幕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读了一遍经济学原理,那些曾
经只是因在书本上的概念一下子融入到了生活中。故事的情节并不十分离奇,真正吸引人的是书中对成本、机会成本、均衡这类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精妙阐释。

人的“脾气”是好是坏,我们一般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生理学问题,要不怎么叫“脾”气呢?但书中却对人的脾气作了深入的成本、收益分析,我们不妨称其为“脾气经济学”:斯皮尔曼教授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裁绛父亲为什么在店里对客人的态度一直那么好,而回到家里对家人的态度却总是那么坏。当然,这对于成为经济学家后的斯皮尔曼先生来说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市场决定了服装加工的价格(当然这里隐含了服装加工水平相当这样的前提),对于顾客来说,相同价格条件下,良好的服务态度给他
们带来的满足相当于服装加工之外的额受益,而且对有些顾客来说这种自尊心满足的效用有时比起他为之付费的服务本身更重要。这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到饭店吃饭,特别是请别人吃饭,内容差不多的菜肴在一些服务细致周到、环境优雅的饭店会比一般的饭店高很多,但你会发现那样的地方同样门庭若市。老斯皮尔曼显然深谙此道;面对其他店铺的竞争,他必须努力克制自己的坏脾气,否则把顾客吓跑了,等待他的将是门前冷落。而对家人,他即使是乱发脾气一般来说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当然,我们在哪儿都尽可能不要发脾气)。对此,中国有句老话叫“和气生财”,说的其实就是这“脾 气经济学”,无论你心里有多少不痛快,对顾客都必须笑脸相迎,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把良好的服务态度也当成是产品质量的一部分。
当然,这并不是说商家的态度一定会好。比如老斯皮尔曼,他仍然有机会在顾客面前卸下伪装。比如因为特殊的情况使得找他做衣服的人排起了长队(极端的情况就是他垄断了这一地区的服装加工)或者他降低了收费标准,即出现需求远大于供给时,他就没必要再委屈自己。不过,这两种情况是有差别的,那就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老斯皮尔曼没有损失,也可以说他发脾气相当于提高了收费标准,而对第二种情况来说,他的坏脾气相当于把收费标准提到了原来的水平,老斯皮尔曼自己为自己的坏脾气埋了单。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老斯皮尔曼的收入固定,即他的收入与他的表现无关时。这种缺乏制度激励的情况,在我们以前的计划体制下应该说是司空见惯的。
这“脾气经济学”背后是个均衡问题,以克制自己的脾气为成本,你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你选择以经济利益为成本时,就可以让自己的脾气得到发泄。循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找出人们行为中的一系列均衡,直至此书题目所说的那种致命的均衡。比如点菜,你会花5块钱点一盘土豆丝,而花500块钱点一只鲍鱼。这巨大差异的背后是你对土豆丝和鲍鱼效用的理性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性其实就是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成本、收益的均衡判断。因此,同一段路,下雨的时候你可能选择打的,而大多数情况下你宁愿挤公共汽车。而当把惩罚作为成本来考虑时,就离书中所说的那种那种致命的均衡不远了。我们现在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恐怕就是贪污腐败问题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官员因贪污腐败问题而被查办的消息。从解放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一直到现在的胡长青、成克杰,他们都因为贪污腐败而送了命。对此,我们一般的观点是他们这样做不值得。确实,当被送上断头台时,结果已经明确了。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都不是傻瓜,他们的行为是依照十分理性的均衡分析做出的。毕竟,贪污腐败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华生活,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享受所带来的效用满足是巨大的:而成本方面,贪污劣行败露的几率并不高,而且即使被起诉,他们仍然可以设法为自己开脱,减轻罪责,也就是说他们为贪污腐败行为付出的成本是可以忍受的。因此,在贪官与法律的这个博弈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贪官们的期望收益至少大于零,而且可能很大。据此我们可以说,在他们作出贪污腐败与否的决定时,他们是理性的。
21210208031潘若颖
21金融本3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