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20国际经贸个人作业专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1-5-24 22:41
标题: 20国际经贸个人作业专贴
作业直接在此贴回贴提交。每人占一楼,不要重复发贴和回复。
个人作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要写这四个方面,但应该尽量从这四个方面来写。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5-27 21:59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5 12:24 编辑

一、情节: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打算整晚在办公室工作,但学生丹尼斯•戈森却深夜来到他的家里拜访他。斯皮尔曼的妻子打电话催促他回家, ”亨利,不好意思,又打搅你了。我知道你想整个晚上在那儿工作,但是家里有人想见你。“ 他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曾经有段时间,他很乐于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很小。但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不那么能温文尔雅地承受的起打扰和分心,学校评选工作需要花费他大量时间,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销售著作可以让他挣很多钱,这时候被打扰的成本就非常大。(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二、原理
        机会成本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通常由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加以衡量。经济学家分析成本的目的在于分析资源配置的结果及效率,经济学中对成本的使用重在衡量稀缺资源配置于不同用途上的代价。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讲,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时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最稀缺的资源,现在回家意味着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个小时时间。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带来的可观的收入。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三、例子:
        牧场饲养员对于土地有三种选择,可以养鸡,养鸭或养猪。养鸡预计收益一万元,养鸭预计收益两万元,养猪预计收益三万元。如果他选择养鸡,机会成本就是养鸭或养猪得到的收益中较高的那部分,也就是养猪获得的三万元;如果他选择养鸭,机会成本就是养鸡或养猪得到的收益中较高的那部分,还是养猪获得的三万元;如果他选择养猪,机会成本就是养鸡或养鸭得到的收益中较高的部分,也就是养鸭获得的两万元。
四、感想:
        1.关注机会成本,做出理性选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无限的需求和愿望,但是可供我们享用的资源又往往是有限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将资源用于这一项事件,那么就不能将同一种资源用于另一项事件。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辩证的眼光评析一件事情和与此同时所放弃的另一件事情,做出理性而又经济的行为。人生就是一门终生的经济学课程,不同的选择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同,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在做出最终的选择和决定之前,我们要综合而理性地分析利弊,以尽量保证自己的机会成本最小,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善用机会成本,进行逆向思考。我们在面临未来选择或改变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去考虑选择了某条路或作出某些改变后有可能会面临的损失和风险;而很少去考虑,如果不去做这个事可能会损失什么样的机会和收益。前者是典型的会计成本思维,后者则是着眼未来的机会成本思维。像是该不该转行,很多人的关注点侧重在如果我失败了会损失现有的收入几何,而较少去关注如果我不利用这个机会转行我可能会错失些什么。我们在面对抉择时,不能只是关注到显性成本,而是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多份思考。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26   姓名:戚金瑶









作者: 就是我    时间: 2021-5-27 22:24
焦糖味南瓜 发表于 2021-5-27 21:59
1.情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打算整晚在办公室工作,学生丹尼斯戈森却来到他的家里拜访他。 ...

你好棒噢

作者: Damily    时间: 2021-5-28 16:20
本帖最后由 Damily 于 2021-5-31 19:59 编辑

一、选取情节——《致命的均衡》
      1.11星期五斯皮尔曼正在办公室读着《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对克莱格院长的研究赞叹不已;也正是在这时,传来丹尼斯·戈森的死讯。
      院长说的“毫无意义”和“不合常理”令他无法忘却。自杀并不合乎斯皮尔曼关于人类行为的模型。在学术方面,他坚持这样一种观点:个人在做出选择前是要做出边际判断的。他们要么买得多点,要么买得少点。他们搬到这里来住,而不搬到那里。他们选择了这份工作而不是另一份工作。他们多花了一小时在工作中,这样,他们牺牲了一个小时的休闲时间。自从研究生开始,斯皮尔曼的信仰的就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伟大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卷首语——自然是没有飞跃的。在斯皮尔曼看来,自杀就是一种飞跃。从概念上,他意识到:当不被重视的人生效用对一个人来说是消极意义时,他就会选择自杀。但是,对于一个活下去在生活中就可以享受更多满足的年轻人,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很不理性的。
     以下摘自《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一书:
     1.圣塔克鲁兹岛上的居民用树液和树纤维把羽毛做成一条条腰带,每条腰带都有准确的价值,这些腰带的价值用其他腰带的价值来表示。同时,在各种各样的乡村市场里,人们买东西都会进行讨价还价,为了确保自己做了最好的一笔交易,人们通常会走遍不同的村落;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通常使用珍珠串珠来换商品的——那一串串的串珠是由彩色珠子组成的
     2.泽丽小姐被邀请到法属波利尼西亚岛唱歌,她的报酬将是门票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是当人们把她的报酬分配给她时,她很吃惊地发现报酬竟是一些猪、火鸡、家鸡、柠檬和可可豆。如果回到巴黎,这些东西的价值将会很可观:大约有四千珐琅。回到巴黎后,泽丽小姐对于纸币的好处更加欣赏了。

二、经济学原理及其内涵
   1.博弈论
    《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圣塔克鲁兹岛上的居民为了确保自己做了最好的交易,走遍不同的村落也试图讨价还价,反映了博弈论的经济学原理。
    博弈论:在博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和行动来使自己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大。
   2.效用
     《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腰带交换、泽丽小姐在波利尼西亚得到的报酬是物品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通常使用珍珠串珠来交换商品的——那一串串的串珠是由彩色珠子组成的”以及“当不被重视的人生效用对一个人来说是消极意义时,他就会选择自杀。但是,对于一个活下去在生活中就可以享受更多满足的年轻人,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很不理性的”,两者都反映了经济学原理中的效用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3.货币制度
      《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如果回到巴黎,这些东西的价值将会很可观:大约有四千珐琅。回到巴黎后,泽丽小姐对于纸币的好处更加欣赏了”,这体现出货币制度的优势。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4.机会成本
     《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他们要么买得多点,要么买得少点。他们搬到这里来住,而不搬到那里。他们选择了这份工作而不是另一份工作。他们多花了一小时在工作中,这样,他们牺牲了一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反映了经济学原理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5.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个人在做出选择前是要做出边际判断的”,反映出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在可用的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与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相似,“个人在做出选择前是要做出边际判断的”。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有递减的趋势。


三、生活例子
    1.博弈论
      “囚徒困境”是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进行隔离审讯。如果他们都承认犯罪,每人将入狱三年;如果他们都不坦白,由于证据不充分,每人将只入狱一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坦白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入狱五年,而坦白者将得到宽大释放。
    2.效用
       学习上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并获得解答、自己得到了满足。
    3.货币制度
       用货币买食物;战俘营里的货币—香烟。这两者体现货币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4.机会成本
       现有A股票和B股票,如果卖A股票和B股票,将获利2000元;若继续持有,则将亏损600元;这时选择卖出A和B股票。
    5.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去景区游玩觉得很渴,想喝水,去买矿泉水的时候发现价格为10元/瓶,而外面商店顶多才2.5元/瓶,这时你会权衡两者价格,最后决定去外面商店买,减少支出又喝到了水。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口渴想喝水,喝了一瓶觉得还渴,接着喝,但是越喝越不渴,最后就不喝了。
   
四、感想
       从没想过经济学还可以破解一桩迷案,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因此,我们不应该忽视经济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尽管深入经济学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不可忽视经济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致命的均衡》这本书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原理的身影:博弈论、效用最大化等等。虽然我是国贸的,但是不得不说经济学对于国贸也很重要,我们应该将我们学习来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丰富自己。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要懂得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不单单介绍了一桩扑朔迷离凶杀案,更带我们走进了经济学的世界。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07
姓名:杜一丽
















作者: 士多啤梨    时间: 2021-5-29 10:07
小说情节(来自第五章):
走下自动扶梯后,斯皮尔曼循声望去。两个小伙子各自拽着一件粗花呢运动夹克的一只袖子。现在,拔河代替了先前的言语争吵。突然,其中一个比较腼腆的松开了手,不想再争了。而获胜者赶紧跑到收银台,宣称那件夹克是他的战利品了。这种事要是发生在菲琳的其他楼层,一定会被嗤之以鼻,被认为是很无耻的丑陋行为。可在这里却没人注意,除了这个秃头的教授。他在仔细思索着这一切的更深层意义。
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除此以外,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其他的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

原理:
1、        博弈论
含义:在策略性环境中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就是所谓的“博弈”,面临如何博弈进行的研究就是博弈论。博弈论参与人行为的目的是通过在博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和行动来使自己的目标函数最大。
地下商场运用心理博弈的方式促销,每个顾客都想以最低价格购买一件打折的名牌服饰,但是也得提防其他顾客在价格降到最低之前将它买走,等待降价的过程是有风险的,买的早和买的晚都充满博弈。
2、沉没成本
含义: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地下商城的顾客是花了时间在挑选优质商品和等待商品降价上的,希望以最高性价比买到商品,即花了很多沉没成本在里边,因此他们也很害怕自己最后什么都没买到。
3、        阶梯定价
含义:指的是按照不同数量给出价格不同,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一种营销策略手法。这里是企业根据商品所处的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价格的策略。
地下商城的商品采取每周降价25%,在商城中停留四周的阶梯定价策略。
4、        需求价格弹性
含义:表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对价格变动幅度的比值,即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表示。
地下商城出售大力度打折的时髦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很大,消费者争相购买。

生活例子:
1、        博弈论
购买商品时,买家往往先报高价,买家知道卖家会故意出高价所以选择砍价,而卖家知道买家会砍价所以故意出高价。
2、沉没成本
在餐厅吃饭,一不小心点了太多菜,发现吃不完,但是还是会因为觉得浪费而吃撑。
3、阶梯定价
商家在推出新品时,有时会因为消费者不了解不信任这款商品而定较低的价格促销,而积累了客户的好评,开拓市场之后又会适当提高价格获得更多利润。
4、        需求的价格弹性
粮食对人非常重要,粮食涨价,消费者也不能也不愿降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因此大米等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

感想:经济学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这些经济学原理让我更理智地判断商业行为和动机,比如商家为什么要对促销奢侈品划分四层阶梯定价,他们说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如何取得利润的。能更好地了解经济生活的商业行为和市场机制,在碰到机遇时可以指导我将有限的资源花费到一些更划算的事物上去,为个人的投资判断起到一些引导作用,不至于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被浅薄又主观的决定所困扰。

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22      柳思圆

作者: hpj    时间: 2021-5-29 17:34
一、情节:
“晚餐结束了。四间餐厅已经人去楼空了。乘客都四散到船上去了。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不尽相同:许多人更喜欢去剧院看放映的好莱坞新片;其他人更喜欢有轮盘赌,21点扑克牌和老虎机的游乐场;有些人想体验那种在大西洋上给在家的朋友打电话的兴奋;还有些人溜达在走廊里的小型零售店的橱窗前;去夜总会则是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这些全都吸引不了斯皮尔曼。晚饭后的这段时间是他在船上最喜欢的。在“哥伦比亚宫”吃的晚餐非常不错。白天的时候,这位经济学家吃得很痛快,但做的运动却很少。他每天在盐水游泳池的游泳,在甲板上开心的散步,在健身房里进行的锻炼都无法消耗掉他从船上丰盛的宴会中所摄取的卡路里。比如说今天吧,他吃到了一生中最好吃的牛排;午餐吃的是极棒的炖牛尾;早餐吃的是烤制的鲱鱼和威尔特熏肉。有什么能够补偿他漏掉的上午十点钟的肉汤和下午茶呢? 没有,他认为。到了晚上的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想吃了,只想躺在船上阅览室里那舒适的椅子上。他晚上的安排在旅途的早些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一顿开始得晚,但吃得很久的晚餐;在甲板上散散步;看书直到深夜。”

二、经济学原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43年)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在船上,大家的基本需求即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会选择更高层次的需求,有人会给家人朋友打电话,有人会去夜总会,也有人会看书到深夜。这便是需求层次理论。

三、现实例子: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已经被用作市场细分的基础。在市场上,存在许多生产同一种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往往会把广告指向不同的需要细分市场。例如,饮料市场上众多的品牌,根据消费者需要层次的不同进行了市场细分。汇源针对追求营养的消费者需要,将产品诉求全面落实到营养的层面,向消费者普及果汁可以全面补充维生素的科学理念;百事可乐针对年轻消费者追求创新和异国风情的需要,推出果缤纷果汁饮料;可口可乐专门针对儿童市场对饮料的需要层次,推出果汁饮料酷儿,直接吸引的目标消费群体为5岁~12岁的儿童。可见,在现实中借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消费者的需要层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开展有效的市场细分活动。

四、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
  上了国老师的微观经济学课之后,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个个公式或者一张张图标,经济学是真实存在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中的。很多现象如果用经济学去解释的话会有更深的理解,这门课为我之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受益匪浅。
商学院 20国贸 20210120111 胡沛津




作者: rsy    时间: 2021-5-29 20:30
1.情节:
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
“我们同样可以预测,当美拉尼西亚人要买像独木舟这样的大件商品时,为了寻找更低的价格,他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买一件像一篮子山药这样不经常用的、便宜的商品所用的时间多。
 在买独木舟时,节省l %可能就是10条红色羽毛腰带;而山药呢,节省1 %只有1 /10根红色腰带。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一般的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在购买独木舟时,会比购买山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更低的价格。由于独木舟比起山药来,要花去典型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多的收入,如果卖独木舟的人想以比他的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那么大多数顾客会继续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个更划算的交易。可卖山药的人却不一样。顾客更愿意不再去寻找更低的价格,因为从寻找另外的山药商人中节省下来的钱相对来说少多了。“
(《致命的均衡》完结章)
2.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效用最大化: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3.例子:
学校里饮料的价格会存在差异,足球场边上一瓶饮料卖5元,但宿舍区里同款只要4.5元,但我们不会因为这5毛钱的差异,还从足球场跑到宿舍区买这一瓶饮料。但如果买一部新手机,我们会在网络上和线下门店到处比价,选择优惠最大的一个地方购买,有可能一个认识的人是做手机代理商的,我们还会花时间跑到代理手机店里去,远比送货上门要麻烦。
4.感想:
较低价商品的线下销售情况对于开设店铺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而相对于价格较高的商品,也就是所谓的奢侈品,地理位置可能就没有这么直接的影响。这就是学习了经济学后所带来的思想角度上的不同。
5.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32 芮宋扬

作者: 某某    时间: 2021-5-29 20:44
内容概括 丹尼斯·戈森前往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亨利·斯皮尔曼家中想与他交谈任职相关要事,可是只有亨利的妻子在家,于是妻子便打电话给亨利让他回家。亨利忙了好一阵子才接到电话,他无奈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到家中。在亨利平衡回家与工作两者之间的利益时,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是一个裁缝,在裁缝店时对人彬彬有礼但是在家中总是脾气暴躁,当初亨利并不理解,但是现在他知道这是因为市场供求关系。回到家中,亨利发现戈森想与他交谈有关任职的事后,出于公正考虑,他拒绝了与戈森交谈并强行请戈森回去。(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经济学原理 该情节反映了两个经济学原理1.机会成本原理: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在小说中,亨利在他职业生涯时期乐意被人打扰,因为他不会损失很多收益,但是现在他作为哈佛“明星”,当他被打扰时,他可能会损失工作时间而这些时间又需要用其他时间弥补。2.市场供求关系与市场均衡。市场供求关系:即需求与供给关系,分为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供求平衡三种情况。供过于求即供给的数量超过需要的数量,会导致物价下降;供不应求即需要的数量超过供给的数量,购买的人很多,会导致物价上涨;供求平衡即供给的数量与需要的数量相等,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这个价格就是市场均衡价格,但这种情况一般不存在。在小说中,亨利的父亲作为裁缝店的老板,因为裁缝店铺的普遍,他只能通过更好的态度来留住客户,但是在家中,因为亲人不会离去,所以他可以不用那么刻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举例说明 例如:1.企业老板选择投资两家企业中的其中一家,这就意味着在他权衡利益的过程中,放弃了另一家。2.超市的促销活动,当月末时,超市的商品供过于求时,剩下的商品没有人买,他们只能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将商品卖出以减少损失;在水果市场上,不属于当季的水果量少,但是想买的人却很多,此时供不应求,水果商一般会哄抬价格。 感想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发现了经济学并非只是书中的文字,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看来,正是这些经济原理和现象,市场才会稳定,不会导致物价过高、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同时,也应该合理利用经济学原理,在工作或学习中都应该权衡利弊,选择最优方案。 个人信息 20国贸 齐艺 20210120127

作者: 20国贸金家鹏    时间: 2021-5-30 13:21
1.情节:斯皮尔曼在轮船上与麦迪逊的交流,讨论轮船是如何运行的,麦迪逊在信封后进行了计算,算上船的燃料、供给给乘客的食物、工作人员的开销和船的成本,他认为船根本无法维持这样的支出。斯皮尔曼则说,不要考虑船的成本,即略过“固定成本”,比方说船的折旧、支付给股东的利息、冠达公司主管的薪水,诸如此类的成本,因为无论轮船是否出航,这些资金都是必要的支出,这样,只要一次出航包括船票和所有船上的开销,足够支付船只这一趟航行的成本,轮船就会出航。以百货店作为例子,其倒闭的标志是无法付出员工的薪水,而不是付不起利息给债权人,这样诸如“薪资”的成本被称为“变动成本”,利息是固定成本,因为这个成本不会随着你歇业而消失不见。

2.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3.例子:一般的企业在作出决策的时候并不会先考虑如房租、薪资一类的固定成本,而是计算单次或者长期收益能否超过变动成本,因为固定成本只要企业存在一天,便不会减少支出,是无法人为改变的,那么企业的盈亏就应该关注与变动成本,只要单次或长期的收益高过其变动成本,便会执行,而不止单看总收益。

4.感想: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概念让我们对于生活中的事有了全新的思考。在安排日程与计划的时候,衡量自己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与资金是否“物有所值”的标准,应该更关注于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方面,而不是诸如饮食等必要的行动,因此在进行取舍的时候,比较其时间成本的标准也需要改变,即只要有对自我的提升便可以进行尝试。

5.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金家鹏 学号:                                                                                                                                                             20210120117

作者: 1065475910    时间: 2021-5-30 13:33
一.选取内容
《致命的均衡》第十五章
斯皮尔曼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
二.经济学原理
1.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2.效用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生活实例
当我们收入一定时,我们去购买商品一定会货比三家,找到最能满足我们的商品组合。如爱好零售的人,可能会多买点零食,少买一些奢侈品,衣服等。
四.感想
  躺在床上玩手机并不会使是我们的效用得到最大化,只能让我们得到短暂的满足。根据边际递减规律,长时间玩手机会让我们的快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出去接触不同的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以达到更大的效用。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工商管理
姓名:周琴
学号:20211835133


作者: 解立红    时间: 2021-5-30 17:08
1、情节选取:我选择了第七章中的天价邮票这一情节。文中讲到,在亨利·斯皮尔曼带女儿帕特丽夏到布罗姆菲尔德大街打算买枚“黑杰克”邮票的时候遇到波可哈德,亨利·斯皮尔曼祝贺其用75万美元买到价值一美分的英属圭亚那邮票。两人在交谈中认为:因为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这些邮票能引起你的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人们都习惯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这些邮票能引起你的顾客的兴趣,而它们的数量又是固定了的,所以价格就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了。一张邮票值多少钱取决于某个人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而钱的多少则取决于购买者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少的满意度。 2、经济学原理①原理:边际效用理论。②阐释:一枚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面值仅一美分邮票,居然有人愿出75万美元来求购。相信劳动价值论的人一定觉得这是疯了。但是遵循边际效用理论对此却很好解释:因为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尽管有些人受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习惯于用劳动来衡量价格,还有些人习惯于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其实,一件物品的价格与成本并无关系,完全取决于顾客对其效用的主观判断。就一张邮票而言,它值多少钱不是看劳动,也不是看面值,而要看顾客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大的满意度,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当那张邮票在德梅拉发行时,是当地的邮政局长仅仅在来自伦敦的邮票卖完后,出于应急才印的一些临时邮票。他使用的是普通的类型,抄袭了当地一家报纸上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再加上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假,局长大人又把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加在了邮件上,似乎并无过于奇特之处。但只要想到,这张邮票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稀少的邮票,会有一些有特殊偏好的人物对这张邮票感兴趣并愿意出天价来得到它,它的价格就会扶摇直上。因为另外的一些人预知有人愿出高价来买它,就会通过拥有这张邮票的办法来进行安全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从而让这张邮票产生“保值的效用”,并更加洛阳纸贵。3、现实例子:①游戏充值。 很多玩家会在游戏过程中喜新厌旧,就是因为边际效用在发生作用。边际效用理论在应用教育游戏激励中,给予的奖励一定是基于资源缺乏环境中的“资源获取”,就如同饥寒交迫的人吃第一个包子一样总是最让人满足的,越到后面满足感也越小。例如当玩家缺乏游戏金币时,通过完成游戏目标和任务给予玩家一大堆金币,玩家必定是非常开心的。相反,随着玩家的金币越来越多,如果再给予大量的金币作为奖励,由于玩家已经不缺乏金币了,那么很快玩家便会失去继续完成目标和游戏任务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玩家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等代价,想尽办法获得了顶级装备后,反而对游戏失去兴趣索然无味的原因。②喝水。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 4、感悟:边际效用高,价格高;边际效用低,价格低。其实也是在说:商品数量少,价格高;商品数量多,价格低。我国有“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的说法,意义就是如此。我想,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世界上许多表面上看上去并无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价格会奇高了。 5、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解立红  学号:20210120116。

作者: rsy    时间: 2021-6-3 21:22
一、情节选取
他的担心并不是出于对自己幸福的考虑,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野生动物的热爱。莫里森·贝尔和他的妻子都很担心新英格兰的空气污染,特别是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来自中西部的酸雨,会危及到他们的两个女儿的健康。曾经有段时间,贝尔认真考虑到西南部教书,以便把他的家人带到那个他认为安全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决定留下来,并联合了谢拉俱乐部的伙伴们一起致力于环境的改善。
二、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在选取的情节中,莫里森·贝尔教授之所以放弃了搬离污染严重的新英格兰的机会,正是因为他并不舍得带着家人奔波,并且他也有志于改造当地的污染状况,这就是机会成本,他放弃了长途奔波,选择了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挚爱,以及对家人的不离不弃,不愿带着他们四处奔波。
三、例子:总结来说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1.想要买一栋房子,资金不是太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层次较高、价格较贵的市区房,区位环境十分棒,但由于资金不够,只能勉勉强强付个首付;另一各房子较为远离市区,但是价格理想,并且适合养老。不管选择哪一种,都会有损失。
2.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
3.在课余时间时,如果选择去图书馆学习,那么将会得到很多知识,不过会少了一些在寝室与室友玩耍的乐趣;但如果选择了呆在寝室玩耍,那么会损失很多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
四、感想:
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中我学到了非常有用的知识。不过在了解《致命的均衡》一书之前,我虽然能识别并阐述一些概念,但却无法更加深入理解,教科书上缺少实例,对我的理解造成了一些障碍;在了解《知名的均衡》一书之后,我对一些经济学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些抽象的概念在一个个例子之中慢慢显现出来,变得不再难以理解。《致命的均衡》用一个个例子,为我们演绎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它对我们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帮助也是巨大的。我们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需要努力学习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实我们的大脑,深化我们的思想。同时,也应该将经济学理论牢记于心,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五、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35 翁瑞

作者: dqn    时间: 2021-6-3 22:10
本帖最后由 dqn 于 2021-6-3 22:11 编辑

1、文本内容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
  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                                          ————出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经济学原理:市场均衡
      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作用使得市场趋于均衡。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在该价格下销售所有的产出,市场价格就会降低;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该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当商品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比如以前的彩电市场,当时的彩电供给量很少,人们对彩电的需求很大,导致彩电价格高昂。同理,当供给不变,需求上涨,商品价格也会上涨。随着节日的到来,鲜花的需求量剧增,但鲜花的供给量不变,导致鲜花的价格上涨。鲜花贩卖商抓住商机贩卖鲜花,鲜花的攻击量上涨,但鲜花的需求量降低,供求力量相抵,市场价格趋于平稳。
2、文本内容
      一个功利主义者会辩解地说那辆蓝色轿车的司机做出加速的决定是通过权衡利弊了的。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司机可能会因此被罚款。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了人甚至撞死人,那么处罚会严厉得多的。
  权衡了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吴教授意识到,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通过分析,这恰恰是对成本一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                                       -------出自《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经济学原理:成本-收益理论
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量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收益是厂商出售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该经济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生活中存在着贪官污吏,他们为了巨额的利润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因为贪污会给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和想象不到的奢靡的生活,这是他们的收益。就成本方面而言,这些贿赂可能不会被人发现,最差的付出的代价就是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牢狱之灾。可这些成本与巨额的收益相比而言太过于微小,他们错误地平衡了成本与收益,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3、文本内容
      但是,对于这个不太发达的经济里的市场的重要性,克莱格是那么的敏感。这让斯皮尔曼感到很高兴。这本书中提到了,在各种各样的乡村市场中,人们买东西时都会进行讨价还价。文中还讲述了人们买东西时通常是怎样走遍不同的村落,以确保他们用珍贵的红羽毛货币做了一笔最好的交易。斯皮尔曼的眼睛再一次扫视了克莱格收集的价格表……
                                             ------摘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二章
      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剩余
      任意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意愿支付(即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代价)与实际支付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额,这个差额被称为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普遍。当人们在商场时,常会砍价,人们心中有一个预期,当砍价成功时,常常到手的价格比心中预期要低,这时,人们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即为消费者剩余。
       自己的感想:《致命的均衡》一书以一场离奇的“自杀案”入手,却用了许多经济学的知识,这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经济学的知识,我们要以理性的眼光判断事物,并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融教学于实践。生活中也处处有着市场均衡、成本-收益原理、消费者剩余等经济学知识,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
班级:20国贸 丁淇诺 20210120106


作者: 202101201120    时间: 2021-6-5 16:39
一、小说情节:《致命的均衡》(九)
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二、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总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记成TU。
边际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记成MU。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这一时期内所消费的每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得到的效用加总,它取决于消费商品的总量。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消费所产生的增加的效用,消费商品的数量不同,增加的效用也不同,所以边际效用也与商品消费量密切相关。
边际效用递减: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种规律。
三、例子
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四、感想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经济学的原理是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胡严匀
学号:20210120112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6 13:11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5 12:26 编辑

一.情节:她自己在心理学中的研究领域是很早以前从功利主义的根源分叉出来的。现在,没有哪个现代心理学家会相信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功用。丹泽认为,功用就是对幸福、快乐、满足或一些类似感情的旧统称。这个术语是没有内容的。不论你做什么,你可能都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用。 你是亲吻你的丈夫还是欺骗他呢? 你是宠爱你的小狗还是斥责它呢? 你是买一辆新的劳斯莱斯还是开旧的雪佛兰呢? 这都没关系! 你所选择的是最能使你开心的。我们为什么说它最能使你开心呢? 因为那是你的选择呀。你为什么要选择它呢? 因为它能让你开心嘛。对于一个像丹泽这样的心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循环推理。它仅仅是一个不断重复的理论。经济学家仅仅指出了人们所做的是他们要做的。——选自《致命的均衡》(二)
二.经济学原理:
1.机会成本: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的成本,通常由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加以衡量。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生理需求,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 安全需求,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三.例子
1.机会成本:某人决定开设一家小型杂货店,开店需要投资购买商品和经营设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经营。对他来说,开店的机会成本是他开店所需投资用于储蓄可得到利息加上他不开店而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资。生产(经营)能力已经充分利用或接近充分利用的时候,或者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时候,机会成本对正确决策具有一定意义。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我们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需要这些需求中的某一种或好几种,当一个年轻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衣食住行的需求是最强烈的,认为赚钱最重要,生存最重要。当这个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他会有更高的追求,例如需要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有良好的沟通,工作时间久了,他又需要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当一个人,完全能够胜任工作能够自给自足能够独立生活,他会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通过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向社会捐赠、通过做义工、通过为改变社会作出贡献等方式。
四.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
经济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学不会改变世界,但是经济学会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本学期的课程让我感受了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部分东西都能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经济学是用时间来指导的,我们应该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方方面面,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五.班级姓名学号
20国贸 黄悦婷 20210120115
















作者: Damily    时间: 2021-6-6 16:16
.情节
1.   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你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父亲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是却足够服务到大部分的顾客。用书本上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大家排队等候父亲做衣服,他可能会很粗鲁地或有差别地对待某些顾客。因为对父亲而言不存在经济成本。
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二章)
2.   的确,吴教授意识到,对于像戈森那样的人来说,整个刑法就是针对不同行为索价的价目表。就好像我们所有的人,作为个人,都会面临这样一张制作精美的菜单。你想乱停车吗? 看看价目表再做决定吧。如果你把车开到别处所带来的不便超过了罚款,你就随便停吧。并且只有你被抓到才会被罚款的,而这又不一定会发生。被抓到的几率是多大呢? 这又需要计算了。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经济学原理
1.1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①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则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反之,需求减少,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②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
③在需求增加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则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难以确定;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提高,但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不确定。④在需求减少的条件下,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降低,但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不确定;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不确定。市场决定了服装加工的价格,对于顾客来说,良好的服务态度给他们带来的满足相当于服装加工之外的额外收益。
2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相应于其影响因素变动而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由弹性系数的大小来衡量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被替代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就越大,日常用品如做衣服就是如此
2.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系统中,一项活动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成本
例子
1.(1 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新疆棉”事件后,人们渐渐拒绝去购买相关品牌,减少对它们的需求量,导致相关服装品牌价格减少,市场也大不如前。
2)弹性:当大米的价格突然升高时人们也而不会大量减少对它的需求量因为大米作为日用品可替代程度很高需求弹性不小
2.成本效益原则在商场买衣服时经常要货比三家买到最适合自己的衣服这是获得的收益而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衣服而花费的时间精力就是该活动的成本如果花费了相当大的成本买到的衣服仍然不能令自己满意那么成本就会大于收益就不会划算
自己的感想
   该小说将经济学知识与侦探破案元素结合起来,并不显突兀,反而结合的恰到好处。让我从中理解了很多经济学的知识,比如通过无差别曲线、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自愿性事业,还能从心理学家。犯罪学家对于人性复杂的理解来思考经济学中“人们期望效用最大化”。同时我还知道了经济学家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任何日常生活中的事,比如超市做的降价甩卖用到了博弈论等。
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19 赖嘉仪



作者: 20国贸金家鹏    时间: 2021-6-6 21:24
1.《致命的均衡》第十五章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我们同样可以预测,当美拉尼西亚人要买像独木舟这样的大件商品时,为了寻找更低的价格,他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买一件像一篮子山药这样不经常用的、便宜的商品所用的时间多。在买独木舟时,节省l %可能就是10条红色羽毛腰带;而山药呢,节省1 %只有1 /10根红色腰带。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一般的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在购买独木舟时,会比购买山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更低的价格。由于独木舟比起山药来,要花去典型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多的收入,如果卖独木舟的人想以比他的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那么大多数顾客会继续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个更划算的交易。可卖山药的人却不一样。顾客更愿意不再去寻找更低的价格,因为从寻找另外的山药商人中节省下来的钱相对来说少多了。“
2.原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3.例子:如果附近的商品稍贵于远处的,人们往往会选择购买附件的商品,因为去远处购买商品所消耗的远大与两者的差价,比如在景区附近的商家便会抬高商品价格,但是消费者不会为了这点钱离开景区去购物再回来继续游玩景区。
4.感想:在人群需求最大的地方的货物稍贵于其他地方是可行的,人们往往会因为急切地想获得该商品或者到其他地方购买太麻烦且要有别的经济或者时间损失而选择就近购买,但是这可能会让消费者长记性,下次到此处时会提前准备好必需品来避免在此处消费,商家反而得不偿失
5.个人信息:20国贸 20210120123马垚

作者: Kancyou    时间: 2021-6-7 22:36
一:选取内容
“不好,不好,不好。”他用空着的那只手快速地转动苹果,一个接一个,以专家的眼光迅速打量,最后他举起双手,作出驳回的姿势,否决了这一整批货。“全部都不好,居然叫作‘金香苹果’,一整堆里面没有一个香的,说是无味还可以,香味绝对没有”。索菲·尤斯蒂诺夫认为美国人根本不懂苹果,俄罗斯苹果才真正称得上香甜可口。她还记得小时候,在叔叔的院子里摘苹果,入口胃酸而不涩,甜而不腻,清脆又不带果皮的残留感。还有樱桃,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吃过值得一提的樱桃了。……尤斯蒂诺夫教授拒绝了超市供应的水果,动作敏捷地离开农产品区,在通道尽头急转弯向右。(选自第八章)
二:经济学原理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的高低和购买的欲望成反比,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但在价格以外还存在一些因素也会干扰需求,如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政府的政策等。文中尤斯蒂诺夫教授正是因为拥有对更好的苹果的偏好所以才会选择放弃超市所谓的“金香苹果”。
三:生活实例
当我们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的时候,通过了解和比较,我们通常会选择更好的商品,不论是从商品质量或者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
四:感想
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我们学会使用西方经济学来看待身边的个体。虽然与中学时期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学会多一种视角看待问题又何尝不是好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的问题,财富被看做是人类福利水平得以提高的源泉,更加偏向的是资本主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加以辩证地看待。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陈靖翰
学号:20210120103

作者: hpj    时间: 2021-6-8 10:36
一、情节选取:
1. 他快走近图书馆前门了。他应该偷本书走吗? 其实下意识里,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偷书会付出什么代价呢? 门口的管理员可能会发现他偷书的行径,这会很尴尬的。但是也不用考虑得那么多。他如果跟管理员解释说他不是有意的,管理员会乐于接受的。毕竟吴教授从图书馆进进出出已经无数次了,被检查的几率不会超过50%。但是随后,他又担心自己会由于不良行为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在他成长的家庭里,偷窃被认为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他的价值观还是旧世界的。如果违反了如此严重的禁忌,他会很自责,很懊恼的。那么拿一本厚重的书回家的成本是什么呢? 他可不习惯干体力活啊。然后,他还估算了一下收藏这本书以及时不时给它掸去灰尘的成本。这个成本计算到哪儿终止呢? 他有些迷惑了。计算这成本的代价也太高了吧。(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2. 吴教授没理他。他的思绪又转向了边沁,转向了计算。一个功利主义者会辩解地说那辆蓝色轿车的司机做出加速的决定是通过权衡利弊了的。一方面是约会迟到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是可能被警察逮住并被判定违反交通规则。司机可能会因此被罚款。如果超速驾驶撞伤了人甚至撞死人,那么处罚会严厉得多的。权衡了一下,司机选择了超速而不是遵守法规。因为纯利润超过了成本。吴教授意识到,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看上去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通过分析,这恰恰是对成本-效益计算的理性反应。(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四章)
二、经济学原理:
1.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该选段中吴教授估算的收藏这本书以及时不时掸去灰尘的成本其实是机会成本。
2. 成本-效益: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 收益是企业销售产品之后所得到的收入,即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乘积。选段中吴教授用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来分析司机的行为。
三、例子:
1.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批产品A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一批产品B。可以说,生产一批产品A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一批产品B。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一批产品B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批产品A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2.假设罪犯从事盗窃可以偷到的价值为R元,但支付的净成本(包括金钱、时间价值和被抓住的风险)C元,则盗窃的经济利润为:w=R-C。当w>0,也即R>C时,有人就会进入盗窃市场。如果从事盗窃的收入比从事其它职业要高,人们就会离开原来的职业而成为窃贼。
四、感想:
该书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都以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颇具趣味。就比如截取的片段中,吴教授用经济学的思维思考犯罪行为,而本书也是通过经济学知识找出了最后的凶手,可见经济学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
四、班级姓名学号:
20国贸胡紫欣20210120113



作者: 1065475910    时间: 2021-6-8 12:29
情节:
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经济学原理:1.石油的的供应量在下降,油价在上升体现了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原理,在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的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 反之在需求不变而市场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增加;反之供给不变而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2.政府对油价的控制体现了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经济学原理,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个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的价格规定的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通常会导致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如果没有其他措施,市场供给自发力量的作用必将使得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因此,支持价格的有效性需要政府采取其他配套政策加以保障。
      3.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体现了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经济学原理,将商品分为正常品、普通低档品和吉芬商品。
例子:1.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原理:假设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量不变,猪肉的市场供给下降了,会导致猪肉的价格上涨。
2.当粮食大丰收时,国家会收购粮食,提高粮食的价格,使农民减少损失。当粮食歉收时,国家会放出储备的粮食,降低粮食的价格,让百姓能够买到粮食。
感想:经济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高大上、神秘,反而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家每天都会用到。经济学的知识也没有的那么的呆板,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应用于生活。经济学的知识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带来好处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最后一点,在平常的生活里要更加留意生活,可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或思维去解释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班级:20工商管理    姓名:叶潇天   学号:20211100145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8 13:08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5 12:25 编辑

一、情节: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九章)
二、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三、例子:
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四、感想:
1、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投入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投入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相,在企业管理中,边际效益递减是指企业的每一份新增投入带来的回报会越来越少2、公平环境,权责对等:奖励、处罚一个人或组织,都要有依据,否则就可能失去对奖励的崇拜和处罚的敬畏,这比没有奖励和处罚还可怕3、延缓职场边际效益递减:简单来说,当一次新增的成本投入不能带来更长远的更大利益时,这样的成本投入就应该放弃。这样做,我们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33 姓名:王雨珺









作者: 123    时间: 2021-6-8 15:55
20210120118   柯璟  20国贸
1、情节内容

来自连载(五)第六章——布里奇教授和女儿帕特里夏去菲琳百货大楼购物,他发现地下商场有着一个独特的价格体系——这里的商品质量优良,但都是以每周降低25%的价格打折出售的,四周后若还没有售出,将会被捐献给慈善机构。一方面,顾客们因为无法预知,在这段时间内,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所以,他们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2、情节的理解,经济原理阐述

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价格并不会实惠,而同时受到菲琳百货大厦里这种价格体系刺激的狂热购买者知道,等得太久可能意味着什么也买不到。这个困境表现出上述的价格体系最大限度地索取了“消费者剩余”。每一个地下商场中的消费者都想最大限度地获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计算出该商品在一个月后的最低价格,但是为了避免商品售罄的风险,他们往往需要以一个更高且自我满意的价格提前购买特价商品,这其中的差价,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3、例子

在小品市场买东西时,如果我们表现出对一件商品特别中意。老板看见就会心想,这个人 那么喜欢我的东西,那就算我卖贵一点,她也会买。
当我们表现出对这件商品很满意时,这表明我们有很多的消费者剩余。
所以当我们问这件商品多少钱时,老板会说20一个,其实是15一个的,因为我们表现出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所以老板娘故意抬高价格,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划算的。
所以我们去消费时不要表现出对商品很感兴趣,要表现的无所谓,这样老板会以为你不想买,可能就不会轻易提高价格了,甚至可能为了挽留你,给你更多折扣。

4、自己的感想-认识-结论总结。

设计出菲琳百货大厦廉价商品部的人把这一概念很好地投入到了有利可图的实践中去。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比如在通常的拍卖会中,一个人总是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竞投他非常想要的任何商品。如果其他竞投者不想要这件商品,他还可以在他们放弃后用较低的价钱得到它。这样的消费者剩余可能很多。但是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的购买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所以我认为,当我们中意一件商品的时候,不妨权衡一下得到和失去的后果,因为可能当时的喜欢只是由于冲动,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喜欢,而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

20210120118   柯璟  20国贸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9 15:51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5 12:27 编辑

一、情节:但是,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这时候,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而另一方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这样一来,斯皮尔曼先生付出的代价就将是收入的减少。
弄懂了这个现象之后,斯皮尔曼突然觉得很多其他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当法律的规定使租金达不到和市场供求关系相应的水平时,出租房子的人态度就会很粗鲁、很无理;二战期间的屠夫对待顾客会很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受到了人为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顾客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能买到尼龙针织品。多年以后,当联邦政府对汽油价格加以限制时,斯皮尔曼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在发挥作用。在剑桥城的这些年里,斯皮尔曼经常光顾百老汇的一家加油站。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对他很客气,除了那段时间——那时,石油供应量在下降,而政府对油价的控制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化。这似乎也改变了加油站职员的脾气。很多顾客排着长队,尽管油价很高,他们却争着要掏钱加油。但是加油站职员的服务态度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当政府取消控制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去加油时,人们又可以看见彬彬有礼的职员了。
在家庭范围里,市场供求平衡价格不会决定资源在每个人身上的分配。因此,老斯皮尔曼乱发脾气不会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在楼下,在他的裁缝店里,同样的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父亲视环境的不同调整控制自己的脾气。而小斯皮尔曼也同样遵照了由此理论预测出的模式。今晚,为了招呼那个不速之客,亨利.斯皮尔曼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因此,他是不会开心的。(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二.原理:
均衡价格理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互相作用使得市场趋向于均衡。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在该价格下销售所有的产出,市场价格就会降低;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要(且买得起)的数量,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假如最初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由此决定的商场需求量小于市场供给量,供大于求,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势必导致市场上的价格趋于下降;相反,如果最初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大于市场供给量,供小于求,市场出现超额需求,在现行价格下,某些消费者买不到其意愿数量的商品,从而愿意以更高价格购买商品,结果导致市场价格升高。
三.例子:
1.下雨天,一个市场上,一共有50把雨伞供应,但是却有500个人对其有需求,就会有人出高价去购买雨伞,故雨伞的价格就会增高。
2.晴天,一个市场上有50把雨伞供应,只有五个人对此有需求,供大于求,雨伞无法卖出,价格就会下降。
3.当市场上有50把雨伞供应,有50个人有需求,供给等于需求,达到价格均衡,价格不会发生改变。
四.感想:
由《致命的均衡》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济原理,也能通过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来理解这些原理。以一起自杀案来表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了有趣的文学作品中,不枉是一种学习经济学知识的有效办法。学习完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以后,我们也应该学会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看待身边的事物,用最理性的方式面对生活,同时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五:商学院20国贸 20210120130 任芯逸










作者: Kancyou    时间: 2021-6-9 20:36
1.情节(来自第三章)
斯皮尔曼的父亲便是个好例子。斯皮尔曼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父亲,直到他学了经济学。老斯皮尔曼开了家裁缝店,在店里对顾客永远亲切有礼,照顾到客人的所有需要,他的裁缝店声名远播,不只是因为修改的手艺好,也是因为他的殷勤友善。但是只要爬一段楼梯,到位于店铺上用赤褐色砂石建造的宅院,同样一个人马上性情大变,亲切变成了易怒,他的家人从来不指望他会注意或关心妻子儿女当下的需要......现在亨利.斯皮尔曼找到了解释父亲原本难以理解的行为的说法了,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席尔曼先生多于自己的妻儿,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对全家人都有深厚的情感。亨利.斯皮尔曼所受的经济学训练,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他父亲必须和其他裁缝店抢生意,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每天上门的客人源源不绝,劳斯皮尔曼大可以对客人呼来喝去或挑三拣四,无需负担任何经济成本;但是在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时,微笑和服务就成了争取客户的手段,恶劣的手段只会吓跑客户,到时候老斯皮尔曼就会尝到“回家吃自己”的恶果。
2.经济学原理
(1)需求供给与平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供给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变低,商家卖出商品的难度变大,需要采取手段度过将商品转换成钱的阶段;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商品价格抬高,商品容易卖出,商家不必费尽心思商品滞销,老斯贝尔曼对顾客的态度便是因为鞋店数量多,供给大于需求导致的。
(2)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虽然企业大小不一,组织形式也不相同,但其经营都有一个基本目标,那就是获取利润,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不是企业的直接目的,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服务是为了在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出之后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老斯贝尔曼的目的便是为了获取利润,避免“回家吃自己”的情况。
(3)博弈论:老斯贝尔曼的经营受到也是与其他店铺的博弈,通过优秀的服务态度来吸引顾客,使自己的盈利 ,即目标函数达到最大。
3.生活例子
淘宝天猫等消费网站总会有商家使用五星好评返现金红包等手段来提高企业声誉,来获得更多顾客的信赖。
各种店面总会有专门训练过的前台或者客服与顾客进行交流,以博得顾客的好感,方便利润的获取。
4.感想: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主体,但是经营者往往在消费行为中占据有利地位,为了获得顾客,经营者通常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进行宣传,但是这些宣传有时并不真实,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拥有识别这种伪装的能力,同样也需要对违法宣传进行监督和举报。
5.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28    钱沈尧

作者: hpj    时间: 2021-6-10 13:07
第六章 斯皮尔曼教授在商场中看到了两个人在争抢着同一件粗话运动夹克。进而发现其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其中他发现当层楼层的商场的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完全不同。其他商场的折扣是浮动可预测的,但是此层的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停留4周,商品的价格就会降低到最低。并且都是时髦商品。人们会发现,这一个月中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买走这件商品。因而陷入一直种困境,是早点以贵的价格买走还是冒着被人抢走的风险以低价购买呢?
理解:这生动表现了一个管理以及经济的方法。通过给顾客制造一定的困境来吸引顾客。价格没有浮动而是稳定随时间下降。但是商品又是有限,有了一点的饥饿营销的色彩。这样的经济管理方法让商家有更多的销售市场,因为其使竞争发生在顾客中而非在店铺与商品之中
感想 :自己发现一些商贩会以延迟发货为由来售卖商品。比如说疾速发货的价格是2000那么延迟发货的价格可能就是1000,想必大家都会买延迟一个月这样的发货时间的货,但是这是商家的策略。如果此期间商品的价格因炒而迅速提高。那么商家便不会发货而赔付一些赔付款,并以远远高于此原价的价格售卖。因而自己有些感想,商品,价格好似与其价值不再那么的贴切。如今更多是一种品牌效应。大牌,稀有物的价格更为高昂。也许也是因为市场的导向,大众推崇之物也会因供不应求而提高价格。同时也感受到了竞技世界的奇妙以及一些销售策略等经济手段
20210120152   20国贸  热依汉



作者: 就是我    时间: 2021-6-10 20:31
1、情节(摘自第十一章):
  ”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

2、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同时虽然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消费数量下或者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边际效用的递减速度是不同的。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也不会相同。

3、生活例子:
1. 在长假期比如暑假中,前几天我们都会感到十分舒适与惬意,随着假期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无聊,从假期中得到的正面情绪也会越来越少。
2. 自助餐时挑选的食品超过了自己能吃的限度,离限度越近,食品能给人带来的满足感越低,超过限度之后反而会造成消极影响。

4、感悟:
  很多东西不是越多越好,适当的量才能最大化使自身获得满足,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不能太过于贪心。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什么东西都不在于其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恰到好处。

4、个人信息:20210120120   20国贸  赖思悦




作者: rsy    时间: 2021-6-10 20:43
1.情节:
“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
  “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2.原理:
“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蕴含了需求一词。需求: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源于消费者的欲望,表现为对该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定义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通常把某一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简称为该价格下的需求量。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反映了需求规律原理。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越多。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体现了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与消费者的偏好影响。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出于炫耀等因素的考虑,对某种商品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购买量。偏好:指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喜好程度,它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3.例子:
生活中每当购物平台上的鞋子等商品降价以及其他的促销活动展开时,消费者们对于这些商品的购买数量就会增加。反映了需求规律。
现实中一些奢侈品、古董等商品的价格越高,越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是他们出于炫耀的考虑。体现了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现实中部分人们有着“贵的就是好的”的心理。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偏好。
4.感想:
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现象。就拿需求规律来说,仍有几个特例的需求曲线是违背需求规律的。而微观经济学却能把它们从中总结出来,这也便是微观经济学的魅力,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能运用这些原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个人信息:20210120143 张德奕 20国贸

作者: 周嘉慧    时间: 2021-6-10 23:14
一、情节
“维勒莉,我能试着用你手中的软饮料来向你解释你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吗? ”
“很高兴能接受你的赐教。”
“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这我并不反对。”她说。
“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选自《致命的均衡》第11章)
二、原理
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
三、例子
1.在某电视剧第一次播放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这部电视剧很好看很新颖,看电视剧的时候会有很多感触。在这个时候,人们对该电视剧的热爱程度是最高的,换个说法来说就是第一次看该电视剧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在电视剧第二次播放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喜欢这部电视剧而重温一次。在人们看第二次的时候,或许还会对电视剧的剧情有所感触,但是已经感觉不到电视剧很新颖了。如果该电视剧一次又一次地重播的话,人们会渐渐对电视剧里面的情节感到麻木,没有一丁点儿的感触。到最后,人们会因为看太多次而反感、厌倦该电视剧。
   人们从喜欢该电视剧到反感、厌倦该电视剧,其实就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的效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人们第一次看该电视剧的时候,电视剧带给人们的满足程度高。但是当人们不断看该电视剧的时候,人们对该电视剧的满足程度就会不断减少,甚至开始厌恶该电视剧。换句话说,就是随着电视剧看的次数的增加,电视剧给人们一次又一次带来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最后边际效用变成负值,导致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2.当你极度饥饿的时候,十分需要吃东西,你吃下第一碗饭是最痛快的、最爽的,当你会继续吃下去的时候,饥饿的程度降低,你对下一碗饭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吃到完全不饿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吃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甚至到最后会是讨厌吃,以致不吃了。
四、感想
第一口蛋糕最美味,可是一整块蛋糕却没有了满足感,是味蕾疲惫了,还是适应了蛋糕味道的刺激?期待已久的东西终于买到了,雀跃的心情持续不了几天就会恢复原有的状态,再过不久甚至对它也开始熟视无睹,只要拥有它就会幸福的魔法消失了。把看电视的时间用来看书,第一天浑身都不对劲,可是慢慢地,不再用看电视这种方式打发时间,而是有效利用时间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
也许,这也就说明无论快乐还是痛苦,最开始全身心的感受都是真实的,不过,它们能够持续的时间呢?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久。快乐会散去,激发我们思考追逐刺激的必要性。痛苦会消失,激励我们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克服的,总是能够适应的。
五、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49  姓名:周嘉慧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11 23:10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5 12:28 编辑

1.情节: 斯皮尔曼家的早餐依旧很老式。冰冻的浓缩桔汁,混合馅饼,代用槭糖浆,冷冻干咖啡都不适合布里奇·斯皮尔曼。在她家,一切东西,就像她喜欢说的那样,都是“从零开始”。布里奇·斯皮尔曼坚信,一顿丰盛的早餐可以使一天的生活充满活力。在早些年,冬天的时候,她宁愿让帕特丽夏不穿大衣,不戴手套出门,也非要她吃点热麦片,馅饼,鸡蛋什么的,还有刚烘烤好的面包。 “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   “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2.原理: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体现了需求原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凡勃伦效应是指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所以贵不是目的,能让消费者恰到好处的炫耀,不露声色的装才是真正的目的。提高价格,除了能满足消费者炫耀的心理,还能打消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顾虑,让他们产生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的心理。偏好:指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喜好程度,它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3.例子:
需求原理:商场特殊节假日搞活动,满减打折,消费者往往蜂拥而至,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大。 凡勃伦效应:曾经有一家卖保健品的公司,为了能够让消费者买到更加便宜的维生素,觉得定价为9.9元。结果消费者不认账,销量一直平平淡淡。在哪个时候,消费者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有好货。后来公司为了生存,把产品定价为100多元,结果成为了市场的知名的品牌,非常成功。也许这两种维生素的效果差不多,但是价格却差别很大。在保健品市场,保健品除了自己服用,很多时候都用来送礼,如果产品价格低,都不好意思拿出手送给别人。消费者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很难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低价肯定是劣质货。除此之外,在医药行业很多病人会要求用最好最贵的药,感觉这样就会好得更快,这就导致很多医药公司研发新药贵药,许多有使用价值的药品因价格低廉而面临断产。
4.感想:
我们买东西买对的是“实用性消费”,就是买这个商品的实用功能,包的实用功能就是装东西,护肤霜的实用功能就是保湿,车的实用功能就是代步工具。我们买东西买贵的是“炫耀性消费”,就是买这个商品的附加功能。爱马仕限量款包包,售价为73万元,你会买么?即使你不会买,依旧不影响那些想买的人预约购买。因为这些人买的已经不是包,而是一种身份认同。如果你的经济实力有限,那你就遵从“实用性”性消费,只买对的。如果你是富豪,那当然可以选择“炫耀性”消费,不过据说炫耀财富的是“土豪”,低调的“富豪”。在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度到追求格调与身份上来,而知晓凡勃伦效应或许会让我们以后的消费更加理性。
5.个人信息:
魏欣怡,20国贸,20210120134





作者: 就是我    时间: 2021-6-12 15:30
本帖最后由 就是我 于 2021-6-12 15:31 编辑

1、情节:【《致命的均衡》  第一节】
“正如戈森告诉学生们的那样,当他们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 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点。
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多花点时间去找那些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在哪里出现呢? 戈森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出来的职业上。而他的统计数据表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2、经济学原理:效用最大化
基本内容: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的一种现象。

3、现实例子:
① 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总是货比三家,希望能够用有限的资金购买到自己认为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同类型商品。在购买到商品后,消费者会尽可能挖掘产品的各种性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满足效用最大化,使自己的钱花的“值”。
②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划算”一词来形容购买到的某件商品的价值。“划算”就是消费者在相对合理的价格下购买到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该商品的实际价格与质量、效能不匹配,因此使消费者认为“划算”。这是一种效用最大化的体现,消费者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作用,买到了高品质的产品。

4、个人感悟:
效用最大化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它不仅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更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选择上。正如《致命的均衡》中戈森告诉学生们,某些公司实行工资差别制与无差别制对求职者工作选择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效用最大化理论还是其他经济学理论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经济学理论对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等都有着巨大作用。

5、20国贸  20210120121  李柯颖





作者: fika    时间: 2021-6-14 18:18
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一、情节
哈佛大学的学生丹尼斯·戈森不愿意去办公室见哈佛教授斯皮尔曼,坚持在他家中等待他回来,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跟教授说。原本,斯皮尔曼不愿意回家,但是这次他选择回家去,因为对于他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这次被打扰转化为了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斯皮尔曼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很多事情。他的父亲总是对客人彬彬有礼,但是一回到家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满腹牢骚,对家人漠不关心。现在,斯皮尔曼能够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他父亲的行为了。他的父亲和其他裁缝之间的竞争很激烈,而父亲的服务创造的价值要使他致富显得太少了,但却足够服务得到大部分的顾客,也就是供应量等于需求量。如果所有人排队等待他做衣服,他有差别的对待某些顾客, 因为这是对他来说不存在的经济成本。但是,糟糕的服务会吓跑顾客,这样他的代价就是收入的减少。这个原理也解释了很多其他的事情。斯皮尔曼在回家途中遇到了自己的学生,但是无心打招呼。而后,在停车后,斯皮尔曼看到了英语教授卡尔文·韦伯留在他车上的纸条,他很高兴。但因为见到丹尼斯,他的心情瞬间又变差了。丹尼斯到他家来是为了和他谈论升职的事情,但是斯皮尔曼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不愿意再说下去。丹尼斯恳求他,但是他不动于衷。(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二、经济学原理
   1、成本
         斯皮尔曼教授不愿意回到家中见丹尼斯,因为他认为其中的成本太大。他回家意
      味着工作时间损失四个小时,而这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
           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化称之为
           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成本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
   2、效益
         斯皮尔曼教授权衡成本与效益,认为回家接到丹尼斯十分不值得。
      效益:指效果与利益或者收益。
   3、机会成本
         斯皮尔曼教授这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
      观的收入。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客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
               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放弃的另外一种收入。
   4、供求平衡
          斯皮尔曼的父亲的服务态度十分好,是因为市场上裁缝的供求量等于需求量,如
      果他服务态度糟糕,就会吓跑客人,他的代价就是收入的减少。
      供求平衡:指消除供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使供应与需求相互适应,相对一
                致,消除供求差异,商品的需求量及其供应量保持平衡。
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1、成本:一个商品生产出来到销售所需的费用,如一支铅笔的成本包括原材料、运
            费、销售成本等。
    2、效益:在学习时,不专注,效益就小,若专心、投入,则效益就大。
    3、机会成本:今天有两种选择,一是去看电影,二是去打工。如果选择去看电影,则
                打工损失的收入就是你选择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4、供求平衡:二战时期的屠夫待顾客会粗暴无礼,因为那时候牛肉的价格收到了人为
                控制,那个时期,对销售同类商品的其他商人关注很少,这使得3顾客一
                大清早就排队等候在这些商店外,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能够买到商品。
四、自己的感想
    在阅读了《致命的均衡后》,发现生活中很多人类的行为,不仅是可以靠人类行为学来解释的,还有很多是可以靠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的。在分析某一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后,便能够明白这一行为的原因、目的,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身边的现象,感受生活。
    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机会成本原理,理性的做出选择,在分析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减少机会成本 。我们要学会取舍,懂得如何取舍。
五、班级:20国贸;学号:20210120105;姓名:陈月雅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15 16:43
本帖最后由 周安智 于 2021-6-15 16:49 编辑

1.《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在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城,那里的商品标价有点与众不同。它是一个体系,人类的创造性、对最大效用和最大利润的追求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非常吸引人。百货大厦地下商场区域的喧闹声非常有特色。走下自动扶梯,斯皮尔曼看到两个小伙子各自拽着一件粗花呢运动夹克的一只袖子。突然,其中一个不想再争了,获胜者赶紧跑到收银台宣称那件夹克是他的战利品。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地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它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

2.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①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在地下商场,顾客们虎视眈眈地等价格降到最低买走打折商品。
②消费者消费商品的动机来源于消费者本身的欲望。欲望驱使下的消费者行为可描述为在可支配的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所消费的商品数量结合,力图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
③不确定性是指各种可能的结果出现的概率不存在或者不可知的情况,如果一项选择行为所对应的结果不唯一,那么决策者就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地下商场,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无法预知的是商品是否会被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3.例子
荷兰式拍卖亦称“减价式拍卖”。一种特殊的拍卖形式。拍卖标的竞价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达到或超过底价)时击槌成交的拍卖。减价式拍卖通常从非常高的价格开始,高得有时没有人竞价,这时,价格就以事先确定的降价阶梯,由高到低递减,直到有竞买人愿意接受为止。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价人同时应价时,转入增价拍卖形式。在大部分减价式拍卖中,实际上有许多竞价。因为减价式拍卖经常用于拍卖品具有多样品质的场合,如质量上的不同,第一个出价最高的竞买人可以买走全部物品,但往往只以最高价买走这些物品中最好的,然后拍卖继续,价格下降,当另有竞买人愿意接受竞价,他也有同样的选择,也是买走余下中最好的,然后拍卖又继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竞买人大部分时间都沉默不语,但是在竞买者之间确实存在持续的竞争。减价拍卖最大的优点在于:成交过程特别迅速,尤其是使用表盘式无声拍卖方式,使拍卖过程机械化、电子化,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叫价递减过程往往导致竞买人坐等观望,企盼价格不断减低,因而现场竞争气氛不够热烈,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4.总结
①价格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②消费者通过消费来获得欲望的满足。③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
通过阅读《致命的均衡》,帮助了我认识掌握经济学原理,作者通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深奥的经济学原理解释得通俗易懂,使我在阅读小说中发现经济学的乐趣。

5.20国贸 20210120148 周安智


作者: 20210120108    时间: 2021-6-15 21:06
1、选取小说中的某一个情节,叙述该情节内容并注明来自于第几章。
选取《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在竞争的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就是马歇尔所谓的消费者剩余。设计出菲琳百货大厦廉价商品部的人把这一概念很好地投入到了有利可图的实践中去。“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韦伯现在对此很好奇,也顾不了他自己了,因为斯皮尔曼的热情是极具传染性的。
  “为菲琳百货大厦尽可能多地索取消费者剩余。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在通常的拍卖会中,你总是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竞投你非常想要的任何商品。如果其他竞投者不想要这件商品,你还可以在他们放弃后用较低的价钱得到它。这样,你的消费者剩余可能很多。但是菲琳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像荷兰的拍卖会。如果这里的购买者太过努力去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他也将冒着彻底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如果一个人被这件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努力成为第一个去竞投的人,从而放弃通过等待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2、说明选取的情节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论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由消费者剩余可知:
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
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3、从现实世界寻找出相应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原理。
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元。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又例如买电脑,虽然都知道威力公司的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假如现在威力公司就只有l台笔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收益是多少呢’比起他之前愿意出的9000元来,他就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
4、自己的感想、或对原理的认识、或自己得出的结论总结。
看完这本《致命的均衡》后,在书中看到了许多经济学原理,没有想到经济学原理也可以和破案结合起来,生活中也有很多现象是经济学原理的体现,只要用心去体会。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将经济学的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书中抽象的原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多多看这种与经济学有关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经济学知识
5、注明个人班级学号姓名。
20国贸20210120108杜雨霏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17 22:42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17 22:48 编辑

一、选取情节:           戈森所关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在这个领域,搜寻信息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寻找报酬更多的工作。搜寻,理所当然地就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克服搜寻中遇到的各种麻烦。但是戈森却发现了一个不是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  正如戈森告诉学生们的那样,当他们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 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点。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多花点时间去找那些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在哪里出现呢? 戈森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出来的职业上。而他的统计数据表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致命的均衡》第一章
二、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1.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体现了初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原理。初次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要素的第一次分配按照边际生产力原则。要素的丰度以及生产力的差别会导致要素收益出现差别。不同所有者对物资要素所有数量的差别,也会导致初次收入分配出现差别。
        2.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 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体现的是不公平。公平与效率: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三、例子:
        初次分配中存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第一,企业之间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分配不公平,典型的例子是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第二,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均衡)第三,由于劳动力流动受阻和就业不充分而引起的分配不公平。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动趋势基本上符合西·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形曲线”假说,当然,也有中国的特点。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特征可概括为:城乡收入差距在高位徘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稳定,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显著,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四、感想:
        要正确对待收入分配差距。任何收入分配公平都是一种相对的公平,不可能是一种绝对的公平.要实行一种绝对的公平,那就必然要抹杀劳动者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事实差异,不问效率高低,不分贡献大小一律实行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最大的弊端在于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收入分配的公平,最终导致共同贫穷.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当然,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是一种低层次水平上的平均,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显然不能停留在一种低层次的平均水平上.因此,以效率促发展,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必然之举。
     “相对公平”就是收入分配的水平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差距,并非一味地追求平均.这样既可以兼顾效率,又可以照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鞭打慢牛,鼓励和保护先进”,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可以照顾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予其基本的生活保障,消除人们在利益上的心理对抗。
        当然,收入存在着合理差距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其必然性在于:其一,劳动者每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与数量是不同的,且其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效能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劳动者个人收入差距的存在;其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区域的资源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差异较大,根据事物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定要有先有后地发展,必然会出现先富和后富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存在;其三从行业发展上看,由于国家的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必然要优先发展,否则会造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这就产生了行业的优先发展问题,造成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存在.其四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同等富裕,富裕的水平必然不一样,所以收入差距必然存在.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收入差距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这个限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此限度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贫富差距不能超过国民的物质承受力;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分配不能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相背,即贫富差距不能超过国民的心理承受力.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就是合理限度的体现.一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及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既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否则将会破坏社会稳定,又要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否则将妨碍社会发展.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29   姓名:邱钰



作者: fika    时间: 2021-6-18 21:51
情节:  “亨利·斯皮尔曼只好不大情愿地同意回家去。这个个头不高,秃头的教授摘下角质架眼镜,用手帕擦去上面的雾水。他总是不能温文尔雅地应付这种干扰。但是这次是他自己选择回家去的。对于斯皮尔曼这样的经济学家来说,选择处理事情的方法就跟选择商品一样——都是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曾经有段时间,他会很乐意被打扰。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那段时间,即使他将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他也不会损失很多收入。因此,被打扰让他付出的代价是很小的。
  而现在,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明星人物之一了。但矛盾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他觉得自己不那么承受得起这种打扰和分心了。公开演讲、在报刊媒体上发表特约专栏评论以及著作的销售让他挣了大量的钱。现在回家意味着在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的工作上要损失4 小时的工作时间。而要补回这4 小时的工作,又意味着他将失去做演讲、出专栏或是写书的4 小时时间。
   这样,此次被打扰的成本将是新闻杂志上的一篇专栏。他本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的。用经济学的说法,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是丹尼斯·戈森到访的机会成本。”

原理: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结合现实,本文中亨利在继续工作和回家招待客人中抉择,最后通过比较选择了回家,这是对工作的放弃选择的回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选择,比如现在我选择在打字完成这个作业,放弃了洗衣服,这就需要我们权衡利弊,进行分析。

感想:《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从一件凶杀案展开讲述,将经济学原理融汇其中,将本来枯燥的知识融进有趣的小说之中,让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本书我很喜欢,感谢老师的推荐!
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04 陈梦婷


作者: fika    时间: 2021-6-19 14:59
一、情节
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 540e." >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这时候,如果还有商品没有售出的话,根据菲琳百货大厦的政策,它们将被捐献给慈善机构。

    除了浮动的折扣外,菲琳百货大厦和传统的廉价商品部不一样。他们廉价出售商品不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差。恰恰相反,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商品原先都是摆放在上面楼层一些最时髦的商品部的货架上的。除此以外,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其他的商品贴有美国一些最著名的百货大厦的标签。

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二、原理
   市场均衡。均衡是指经济系统中的某一特定经济单位、经济变量或市场等,在一系列经济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在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使得市场趋向于均衡。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相对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数量不足,生产者不能在该价格下销售所有的产出,市场价格就会降低;相反,如果价格太低,消费者的需求量相对于生产者的供给量过剩,消费者就不能购买到想想要的数量,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当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三、生活例子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需求)增加了,而歌手的数量(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会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数不变,而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

四、感想
这学期我们从微观经济入手,学习了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课上,老师常常以书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让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并不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关键的是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常识。
20国贸 20210120102陈洁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21 16:00
情节(全文)
  一位因未通过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留任审查而绝望的年轻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被人谋杀作为楔子,然后从头开始叙述了在委员会开始评定到真正的杀人凶手投海自尽的整个过程。

现实生活中现代经济学的应用
    斯皮尔曼教授是如何在这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恍然大悟地发现了真凶呢?原来经济学还不只是能帮我们理解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还能帮助破案。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噱头,实际上,斯皮尔曼也只是应用到了他所掌握的经济学理论,马上看出了凶手的破绽。而这一破绽也确实曾被年轻的经济学教师丹尼斯·戈森发现,并最终导致了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作为人类学家的克莱格院长在自己视为学术生涯颠峰之作的作品里,编造了完全不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规律的所谓实地调研数据,戈森作为研究价格的学者,在与院长就数据问题讨论时发现了这一点,并想与其交易,保证如果自己能够被留任,就不检举揭发这一学术造假丑闻。而当院长得知丹尼斯·戈森曾经试图与其他评委联络,可能会对他造成名誉伤害时,投下了最关键的一张否决票,导演了丹尼斯·戈森自杀和另外两位他接触过的两位教授被杀的惨案,并巧妙地嫁祸于戈森的未婚妻梅丽莎。当院长意识到斯皮尔曼教授也发现到了同一个破绽后,他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以结束无法承受的心理负罪。真相大白之后,其实经济学也只是找到了凶手作案动机的根源,并不是说经济学可以代替专业的刑侦手段。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现代经济学如何使用于日常生活。现代经济学向模型化发展的结果,使得其趣味性和通俗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经济现象确实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和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又缺少基础的研究数据,应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避免误区。
    现代经济学不能够帮助我们自动形成经济管理的对策。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如此,即使在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的欧美,也不可能完全借助模型来制订经济政策。这就像你无法直接使用牛顿力学来计算火箭运行轨道一样。尽管我们可以用简单抽象的公式和模型了解到火箭在巡航时遵循的一般规律,但精确计算还需要更为复杂的工具和方法。国内有些信奉西方经济学的信徒,过度夸大了现代经济学这方面的能力,试图简单套用模型和理论,这是滑稽和不现实的做法。但是,现代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发生的经济现象,并对即将发生的经济问题做出方向正确的预测,运用得当,能够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坦率地说,国内经济数据的缺乏使得现代经济学的运用基本上停留在经济学原理的水平,因为更为高级的模型不具备应用的条件,而这些简单的概念和原理就已经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判断了。

个人总结
    不要使用现代经济学进行道德判断和评议。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基础是效用,是主观体验,不是劳动和价值,不讨论剥削和附加价值的来源和分配。其实她要研究的就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和交易行为,那些希望借助这一工具进行道德批评的企图是不合时宜的。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的科学,不是进行道德评判和政策建议的规范性研究。国内一些经济学者将其作为向政府献计献策的技能,与现代经济学的主旨相去甚远。经济学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规范,经济学研究也具有特定的“游戏规则”,超出这些客观条件提出过高的要求,是现代经济学无以承担之重。

20国贸 20210120140 杨彩霞


作者: 20国贸金家鹏    时间: 2021-6-21 19:58
1.情节概括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十七章
小说至此,杀害了哈佛教员丹尼斯·戈森、教授莫里森·贝尔和福斯特·贝瑞特的真凶已经揭露谜底,凶手就是哈佛经济学院院长丹顿·克莱格。起因是他在著作《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中数据造假,被戈森发现后,他害怕被无休止勒索,于是杀人灭口来保守秘密。
但事实上,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已经凭借经济学知识,发现了克莱格数据存在的问题。斯皮尔曼教授是这么说的,“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2.结合原理分析以及我的观点
为什么“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这个价格差异量是错误的呢?这是因为在竞争性市场中,购买者往往都是某一既定商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将依据这个既定的价格决定各自最优的购买量和消费量,以实现消费满足程度即商品效用的最大化。而竞争市场里存在大量的销售者,如果消费者不喜欢一种交换条件,或者觉得价格不够合适,他们就会去寻找其他的提供更好条件、更低售价的销售者。如果针对同一种商品,消费者寻找更低价格所花费的成本与找到低价后所节省的钱是相等的,这将使得人们愿意去寻找低价销售者。
本事例中,由于独木舟售价高昂,消费者愿意花时间去寻找更划算的交易,独木舟商家不能用比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所以即使独木舟本身价格高,市场价格差异反而小。比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挑选一辆价格合适的汽车,与经销商进行讨价还价,因为所得到的折扣是值得的。
但山药这类商品却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去爬山,景区里的一瓶水标价8元,一根烤肠标价10元。实际上,景区外的超市里一瓶水只需3元,香肠5元。即便如此,旅途中的游客仍愿意花钱购买景区里的水,而不会特意跑到山脚下去购买小店里的水,因为3到5元的差值远小于来回一趟购买成本,节省下来的钱太少了。这样,水和香肠这类较低廉的商品,价格变化范围却会相对较大。
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和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大化效用满足。消费者通过寻求效用最大化来进行消费选择,由此对市场造成影响。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不同商品的价格差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在景区旅游的我本预计花10块钱才能买一瓶水,但实际只花了8块钱,多出的2块钱,将会成为我的消费者剩余。这是我为了得到一瓶水所愿意支付的数额和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差,是我在这个市场里得到的好处。

3.学习感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微观经济学和我们在高中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大不相同。比如商品的价格,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价格由价值即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决定。而在微观经济学学派的观点中,商品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均衡点决定的,是消费者(家庭)和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相较之下,微观经济学会多采用数学分析和经济模型,比如各种边际曲线和均衡模型、完全竞争市场和科斯定理等,来探究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可以说这学期只是个起点、入门,要更深入的学习西方的经济学体系,我还在路上。
4.个人信息
20210120114 20国贸黄梦迪


作者: 李芷轩    时间: 2021-6-22 22:19



一、情节
虽然斯皮尔曼正在休闲放松,享受着这次海上旅行,但是,过去几个月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不是可以轻易地从他的脑海中抹去的。他总是想起梅丽莎‘香农。一位看上去很甜美,很通情达理的年轻女士竟然为了报复亨利的两位熟人,而制造了两起残忍的谋杀案。在经济学中,并没有人们通常很有理智这一说法。但是这些行为太不理智了。很难明白梅丽莎.香农是怎么通过全盘考虑,相信谋杀两个人能够增加她的效用。仅仅因为他们在她未婚夫的晋升上投了反对票。从斯皮尔曼的角度看。丹尼斯·戈森所做的事情是很愚蠢的。而现在,梅丽莎的报仇仅仅是增加了这种事情的不理智性。她不可能没想到过她会被逮住。但是,也许她的心神太混乱了,终究还是没能清楚地进行推理。对于斯皮尔曼来说,很难在经济学的框架中理解不理性的行为。因为在经济学里,理性是一个基本的假定。梅丽莎·香农的行为就像是一个狂热者的行为。狂热者的人性注定他们不会这种考虑。要么是全部,要么是一无所有。对于利润,他们不会进行精确的计算。不去权衡成本与收益。他们不会互相体谅,不会采取什么特殊手段的。经济学涉及的是良好行为的优先功能,正如渥兹华斯描述的是“或多或少被精确计算过的学问”。对于像梅丽莎·香农这样的行为,亨利·斯皮尔曼感到震惊。因为这看上去与对得到与失去的精确计算是不一致的。这种行为没有经过成本的计算。对于或多或少的精确计算,梅丽莎·香农似乎没有留心。(选自《致命的均衡》第16章)
二、经济学原理及其基本内容
1.效用论:指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2.理性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西方经济学者指出,所谓“经济人”假设,也称“合乎理性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3.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纯经济学的角度,企业的行为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近期的经济学也加入伦理学的角度。相信以长线而言,只有具商业信誉、社会责任的企业,其利润才会有最大化。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C=MR),利润达到极大化。
4.成本论:经济学从稀缺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①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② 生产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会计学成本。
三、现实例子
1.效用论: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
这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2.理性人假设:
小明现在需要买苹果,他货比三家。在相同品质下,他选择了单价最小的那家,因为他花的钱最少。
3.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对厂商而言,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是亏损的,只有减少产量,才能增加利润。只要边际收益不等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时厂商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
4.成本论
生活中,我们能发现大商场晚上仍然敞开大门营业,而银行一般下午五点就停业了,除了ATM。这是由于延长营业时间给银行带来的收益远小于成本,而大商场相反。这些成本包括直接的水电费,也包括由于延长工作时间而支付给职员的加班费。
四、感想
读完《致命的均衡》后,第一次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其魅力所在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从经济学原理解开一所命案看出,经济学不是纸上谈兵,其原理是真实有效的,它们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经济学原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有规律可循。
在我看来,经济学知识不仅能为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它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合作诚信的精神和平等待人的价值观。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懂得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处理好和周围人群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社会责任。它可以让每一个人去思考经济的运行、政策的制定、以及实际经济体与政策的互动关系,可以去思考自己的菜篮子,可以去思考自己周围所接触的一切。
总的来说,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个人决策,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改进我们的思考方式。
《致命的均衡》不仅仅是一部侦探小说,更是一扇让我走进经济学的大门,值得一读。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51
姓名:李芷轩

作者: 朱心怡    时间: 2021-6-24 15:33
一、情节
斯皮尔曼与女儿去到菲林百货购物,发现地下商场的定价方式与普通定价有明显区别,这里的商品价格会按照比例一步步打折,但当价格无法再低时就会直接捐给慈善机构,由此他想起了他参加过得荷兰式拍卖的场景,与该商场定价方式大同小异。此时斯皮尔曼遇到了韦伯,在聊天中从韦伯胸前的圆珠笔展开了对消费者剩余的探讨。(选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原文:1.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菲林百货由林肯·菲林主导,他设计了一套定价系统,用在波士顿市中心的百货商场地下楼层,与店内其他区域有所区隔。地下楼层摆放的都是特价商品,但打折的方式并不只是单纯按照定价给予固定折扣,而是随着时间,按照比例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增加折扣。首先,地下楼层所有商品都打上一个特惠价格,但是这些价格每个星期会再减少25%,这些商品留在店里的时间不会超过四个星期,因为此时的售价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到了这时还卖不出去的东西,菲林的策略就是捐给慈善机构。撇开“流动折扣”不谈,菲林和一般的地下廉价商场不同,不是因为质量较差所以卖得便宜,事实刚好相反,菲林地下楼层所售卖的商品,原先可能摆在楼上最高级的部门,为商品陈列架增添光彩。除此之外,从某些商品的标签上可以看出,它们来自美国最高档的百货公司。稍有了解的顾客都知道,在三十天的期限内,随着时间同一件商品每周都会变得更便宜,但无法预测的是不是有其他客人也在注意这件商品,会不会有人在价格降到最低点之前抢先下手。最低价格是促使顾客等待的诱因,可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学习到,必须面对商品被其他人买走的风险;但是同时,太早下手又意味着放弃省钱的机会,同一件商品只要稍等一阵就会变得更便宜。在太早与太晚之间,光顾菲林地下楼的客户仿佛游走在剃刀边缘。
2.经济学家的食指往上移,指着韦伯的脸。“好,但是你知道吗?米尔顿·雷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明圆珠笔,而且独占圆珠笔生产的时候,一支笔要卖到18美元!现在有很多家厂商生产圆珠笔,你花不到50美分就可以买到一支。也许你不会当那个付18美元的冤大头,甚至16美元也不愿意付,可是我敢说,和钢笔比起来,为了获得圆珠笔所能提供的方便,你愿意出的钱绝对比50美分多许多。不论这中间的差价有多少,都称为你的消费者剩余。而且你要知道,卡尔文,到处都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在一个有竞争的消费体系中,通常绝大部分商品的售价,远远低于人们愿意为这项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这个差价就是马歇尔提出的消费者剩余。不管是谁发明了菲林的地下楼层特价商场,他确实是把这个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摘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二、原理
1.博弈论: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在文中,商场通过定期不断降低商品定价使买家心中产生心理博弈,使买家需要在商品达到心理价之前时刻提防别的买家将商品买走,也要防止商品降到最低从而直接被捐给慈善机构。在商品降价的过程中所有买家间都存在着博弈。
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价格受需求影响,在需求影响下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地下商场在商品无法卖出、没有需求时就会采取降价的措施,通过降低价格使需求适量增加,但当商品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即低到该商品的价值时,价格就不会继续下降,而是直接捐赠。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圆珠笔为例,50美分就可以买到一支圆珠笔,但在买家的心中,买家愿意为圆珠笔的价格而付出的金钱往往会大于50美分,商品售价一般都会低于买家心中该商品值得的最高价值。而购买圆珠笔超出50美分的部分即为消费者剩余。

三、例子
1.博弈论:旅行者困境,即两位旅客下了飞机提取行李时发现花瓶破碎,要求赔偿,航空公司则让二人在纸上写下花瓶价格,若二人写的一样则按纸上数字进行赔偿,若不一样则价格低者为真话,高者为假话,且在花瓶赔偿外对真话者进行2元奖励,对假话者进行2元处罚,为获取最大赔偿,两名旅客便要进行博弈。
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在商店中,卖不出去的商品会进行打折促销的形式以吸引消费者,使其提升需求。
2.消费者剩余:在我们买衣服的时候,有时可能会表现出特别喜欢某一件衣服,询问价格时店员就有可能会把价格故意抬高,也许衣服原本的定价只有150元,但是由于我们特别喜欢这件衣服,所以即便是店员将价格提到200元我们也会购买。

四、感想
从《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中我们应该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桩凶杀案及破案过程,也应该去深究其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其带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微观经济学这门课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很好地解释了身边现象并拓展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例如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我们也应该实际考虑商品对我们而言的价值大小,而不能盲目因为价格的降低而去增大我们的需求。再比如消费者剩余,在消费者剩余较大时,若尊重买家偏好,则消费者剩余也是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朱心怡
学号:20210120150

作者: 谢歆语    时间: 2021-6-24 22:41
一、小说情节(《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亨利·斯皮尔曼回忆他的父亲:作为一名裁缝,他的父亲的良好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衣服做得好,更是因为他对顾客的礼貌与友好。因为在自己的裁缝店里,老斯皮尔曼总是对顾客彬彬有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当父亲沿着楼梯爬到裁缝店上面的褐砂石房屋时,他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本彬彬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在家里,他从来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妻子和孩子们需要些什么。亨利·斯皮尔曼还记得母亲曾经对父亲说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在店里,你对每个人都那么和善。但是一回到家,你就总是满腹牢骚。当西尔弗曼先生在和你说有关袖口的问题时,你会认真听他所说的每个字。而对我呢,即使是谈论我们女儿的结婚礼服,你也漠不关心。”

二、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亨利·斯皮尔曼的父亲并不是说比起妻子和孩子来,更喜欢西尔弗曼先生,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很关心全家人,但他做生意要和其他的裁缝店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要从事裁缝这个行当,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的投入或接受什么专门训练,而且市场决定了做一件衣服的价格。所以这时候,相同的价格下,礼貌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招徕回头客,粗鲁的态度和糟糕的服务则会吓跑顾客,减少收入。

三、例子
(1)在大学课余时间,是选择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还是选择呆在宿舍休息。如果选择自习,那自习的机会成本就是无法享受休息时带来的轻松、快乐;如果选择休息,那休息的机会成本就是失去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知识等。
(2)如果一家公司所拥有的原材料可以生产120件A产品并获利20万或生产150件B产品并获利15万,那么选择生产A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15万,选择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20万。

四、感想
有时候觉得经济学离我很远,离普通的日常生活很远,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经济学的学问,处处都充满了机会成本的学问。就比如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我有时会忍不住熬夜刷剧,看综艺等,但是很多时候第二天都需要早起,所以面临每次这种情况,第二天上午就会很疲惫,精神不振,上课的时候也会昏昏欲睡,无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熬夜的机会成本就是第二天学习的精神与专注力,无法及时地获取知识,并且之后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学习上课的内容。
人生面临的选择何其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而人们的选择往往与机会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不愿放弃任何有益的选择。但是,有时我们必须二选一,甚至是三选一,在这时,机会成本的考就将显得尤为重要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我们要善于比较两者甚至更多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权衡利弊,有所取舍,最终做出最优选择。

                                                                                                20国贸 20210120137 谢歆语


作者: rsy    时间: 2021-6-25 11:50
1.情节
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
他曾经这样做过吗? 我很想知道。如果只有一个好牌子,那么真正的最佳数量是什么呢? “”一个好牌子“这几个字乌斯提诺夫说得很慢并加以了强调。”只是一个牌子。我会要了这件商品,接着去付钱,然后离开。现在,如果不止一个牌子呢。那么最佳数量又是什么呢? 你告诉我呀。“
(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九章)
2.原理
“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在文中消费者买了一份报纸,而之后再购入报纸,所获得的效用极低。而购买软饮料,随着消费者对软饮料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从软饮料中所得到的效用量虽也是递减,但没有报纸递减的速度快。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有饱和点。
“如果不止一个牌子呢。那么最佳数量又是什么呢?”文中这句话问不同的商品该如何选择购买数量,这是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均衡,指在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在多个品牌内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3.例子
生活中消费者购买馒头,饥饿时馒头给消费者带来饱腹感的效用较大,但到2个3个4个馒头时,每个馒头对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随着吃更多的馒头,吃撑了,越吃越痛苦,此时边际效用为负值。
消费者购买馒头和水果,馒头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比水果快,消费者会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随后一元钱边际收益相等。
4.感想
经济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经济学所适用的范围,学习了经济我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商业行为,完善对商业行为的判断。尤其是在《致命的均衡》中,许多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其展示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帮助是巨大的,不仅在学习当中,在生活中我们也能运用这些原理,看透每一个商业行为、每一个数据变化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心中深知原理,方能正本清源。
5.个人信息:20210120139 徐骏 20国贸

作者: 123    时间: 2021-6-25 18:14
一、选取情节——《致命的均衡》第七章
“恭喜你呀,得到了那张英属圭亚那1 美分邮票。有天下午我开车过来,刚好看见它在展示柜台里。”亨利·斯皮尔曼对波可哈德说道。
“我太走运了,”波可哈德回应道,“一位来自荷兰的中间人告诉我,他代表的一位新加坡收藏家指示他出的价格是75万美元。这位中间人相当自信地说这价格够高的了。而我要价80万美元。不会再多了。这样一来,交易几乎失败了。在这种高价面前,人们都讨厌因为区区几千元而导致交易的失败。但那对于我却意味着拿不到一点儿佣金了。”波可哈德笑了笑,看着斯皮尔曼。“这样一张小小的纸片竟然能卖那么多钱。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你对此一定很不解。还是我错了,教授? ”
“从大小和重量上来讲,它肯定是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了。但是我对它的价格一点儿都不吃惊。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

二、经济学原理及基本内容
1.边际理论
边际理论:即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及其对人们决策的影响的理论。
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一件物品的价格与成本也并无关系,这完全取决于顾客对其效用的主观判断。就比如小说中的英属圭亚1856年的面值1美分的那张邮票,对于那些有特殊偏好的人物来说,它值多少钱不是看劳动,也不是看面值,而是看这张邮票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稀少的邮票,因此他们能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很大的满意度,因此愿意出高价。
2. 博弈论
博弈论:在博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和行动来使自己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大。  
另外的一些人预知有人愿出高价来买它,就会通过拥有这张邮票的办法来进行安全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从而让这张邮票产生“保值的效用”。
3. 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一位来自荷兰的中间人告诉我,一位新加坡收藏家指示他出的价格是75万美元。这位中间人相当自信地说这价格够高的了。而我要价80万美元。不会再多了。这样一来,交易几乎失败了。在这种高价面前,人们都讨厌因为区区几千元而导致交易的失败。

三、现实例子
1.边际理论
股票投资中,股票价格上涨,收益增多,股民预测还会继续上涨,带来更多的收益时便会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增仓。
2.博弈论
生产彩电的某企业已决定转产而不再生产彩电,它就不会与其他彩电企业继续价格方面的合作,而可能对库存品低价甩卖,因为这样别的彩电企业对它就没有报复的机会了。
3.沉没成本
同学们一起去吃饭,有个消费三百返三十的活动,当时已经吃了270了,但是非常难吃。这个时候,有人提议我们再点三个冰淇淋,凑够300好了,反正也一样是270。于是不仅吃了难吃的饭,还继续吃下了一样难吃的冰激凌。

四、感想
1.如果边际效益呈现增长的趋势,那么投资获得的效益一次比一次大,投资是成功的。但是,边际效益不会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是在达到一个均衡点后开始回落递减。
2.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享受博弈论的分析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论的思想既然来自于现实生活,它就可以高度抽象化的用数学工具来表述,也可以用日常事例来说明,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要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
3.在沉没成本面前,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地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沉没成本不该影响以后的决策,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下。昨天发生的所有事都无法挽回了,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是无济于事的。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彭颜
学号:20210120125

作者: 谢丽婷    时间: 2021-6-25 20:24



一、小说情节(《致命的均衡》第九章)
奥利弗*吴在会议时指正了维勒丽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他提出:第一口可乐比第二口好喝,第一瓶饮料比第二瓶好喝。但这是在特定的时间点下面才成立,当你一个月喝了十瓶可乐,第十瓶可乐带来的感受可能和第一瓶可乐一样。但是报纸和可乐相比就不一样,当我们投币进报纸售卖机,我们获得了今日的报纸,那么投再多的硬币我们拿到的报纸也没有用了。今天没有喝的饮料过两天还可以喝,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二、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总效用增加,但增加的消费带来的效用增加两却是递减的,这表明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趋势。

奥利弗说的边际效用递减,其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消费数量下,边际效用的递减速度是不同的,不同商品的递减效率也是不同的。其实这也反映了商品的“实用性”,当我们购买商品时,我们考虑其数量,往往是处于其实用性的角度。

三、例子
(1)当我非常饥饿时走进一家餐馆,在吃第一道菜时我会觉得它异常美味,但当我吃第二道第三道菜时,我会认为食品的美味成程度不断下降,一直到吃饱,我甚至觉得桌上的菜令人反胃。
(2)当我们从工作岗位上晋升,原来我们是一个小小的科员,拿着微薄的薪水,在忙只要能够多赚钱也是满足的。过了几十年我们晋升当了主管,薪酬很多,但是我们更希望能够陪伴家人,这个时候钱对我们的效用就大大降低了。

四、感想
一个企业卖产品,必须不断创新,因为顾客对一种商品持续的消费后,效用递减,越来越不愿意支付商品费用。由此企业要不断创新,更新产品,依照消费者需求创造满足他们的产品。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也要适度,当你一开始购买少数产品时,你内心获得的喜悦很多,但当你买了太多同样的产品,你不会感到快乐,甚至是感到厌恶。
                                                                                                           20210120136  谢丽婷

作者: rsy    时间: 2021-6-26 16:31
1.竞拍污染排放量(资源高效配置,市场调节)
关于污染的排放,我们想的都是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杜绝他,但经济学家却是不一样的看法。他们假设污染是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所以就想着如何做到排放放所获得利益最大。由此提出污染量竞拍的问题,市场上的供给竞争,能够保证每个企业所获得排放与自身的产出所符合,甚至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末尾的企业,从反方向来引导发展。
2.反向拍卖(供给关系,博弈)
正常的拍卖是低往高叫价,书中讲到的拍卖确实反过来,从高到底,第一个叫价的人就得到这个商品。看上去似乎不合理,但仔细想想发现有很多细节。
这像是一个人囚徒困境,有着博弈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其中。有点微妙的改变了拍卖市场中的供给关系。个人决定供而不是市场的配置决定供。而需求在这里成为了加剧人们心里博弈的因素。在这种不一样的环境中,商品的价格反而高出正常的竞拍家。每降低一点价格,看不见的竞争就就剧烈一点,是人和别人,人和自己的竞争。因而害怕商品被抢而加快叫价的,是其中必然的结果。
这两种竞拍的方式区别就在于设不设定限定,正向竞拍有人和你竞争,限制的价格清晰可见,而在降价的竞拍中这种限制变成了虚无的,难以揣测的。
3.不要和律师谈论天气(机会成本)
   这其实讲的是机会成本的例子。你与律师见面是有一定的目的,为了解决你的困惑,解决你的案件。而你在和律师谈论天气的时候,你潜在的能够解决你困惑的机会被占据,也就是你可能通过这段谈话收益良多,但你却用来聊天气,通俗的讲也算是浪费时间了。
   后悔其实也算是机会成本的体现,在看电影和吃饭中你选择了看电影,但看完电影后十分后悔。这就是机会成本的体验。你选择看电影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吃饭和看电影所需的时间。后悔的具体含义就是看电影所带来边际效应不如吃饭。所以做选择时,机会成本也是我们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4.效用收获 评价
   我们会花五元钱点一盘土豆丝,为几百块的商品斤斤计较,砍价,却对上万块的物件挥手大方不在在意多一点零头。这是基于我们对于不同物件的理性的效用评价,认为这值不值得。生活中有很多的贪官,从经济学上讲他们是理智的,应为受贿所带来收益,享受远超常人的生活,远远大于几率性被检举,判刑的损失,他们还可以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以减轻罪行。


20210120131 任铮宇

作者: 周嘉慧    时间: 2021-6-26 20:25



   《致命的均衡》的第十二章中“他们要么买得多点,要么买得少点。他们搬到这里来住,而不搬到那里。他们选择了这份工作而不是另一份工作。他们多花了一小时在工作中,这样,他们牺牲了一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反映了经济学原理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它是人们做决策时的相关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生产成本,将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机会成本在生活中的例子:晚上妈妈叫你去外婆家,说外婆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说奶奶给你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这时就有三种选择,你要开始选择了,于是你选择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弃肯德基和自行车,这时比较自行车和肯德基,取价值大的自行车,所以你去外婆家获得笔记本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一辆自行车。
         感想:读完《致命的均衡》这本书,才发现平凡又平淡的生活中,原来包含着这么多的经济学原理,多思考和多应用,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事情并不是只有简单的表面,而要透过事情的表面,看到其中的本质,这样才能使脑子得到更多的锻炼,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自我的一种锻炼也是挑战,但是当问题解决了,其中的成就感是不容言说的。
     ------20国贸20210120142张楚怡



作者: fy20020517    时间: 2021-6-26 21:50
1.选取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卡尔文,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与你不同。就拿你衬衫衣袋里那支圆珠笔来说吧。你是多少钱买来的? ”
   韦伯低头看了看别在衣袋里的那支绿白相间的圆珠笔。“50美分。”他试探性地回答道。
   这个经济学家举起食指,向上指向韦伯的脸。“对。但是当米尔顿·雷诺在二战后发明圆珠笔并拥有生产专利权时,他每支笔能卖到18美元。这你知道吗? 现在有很多人生产圆珠笔,所以不用花超过50美分你就可以买一支了。也许你不乐意用18美元来买一支圆珠笔,甚至就是16美元你也不愿意。但是我敢打赌,你为了书写方便,肯定乐意花比50美分更多的钱来买一支圆珠笔用来代替钢笔。而其中的区别就是你的消费者剩余。不要再犯消费者剩余的错误了,卡尔文。你到处都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概述:二战后米尔顿·雷诺发明了圆珠笔,当时每支笔可以卖到18美元。但是随着圆珠笔的大量生产,现在不到50美分便可以买到一支。但是人们为了书写方便,还是愿意花对于50美分的钱去买一只圆珠笔。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商品的预期价格总是高于商品的实际价格。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能得到消费者剩余。

2.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一支圆珠笔价格不到50美分,但是我们为了方便书写,愿意用大于50美分的价格购买,其中的价格差值就是消费者剩余。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对书写有需求,因此愿意购买圆珠笔。

  边际效用递减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由于存在消费者剩余,且假设中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此我们更愿意去买更多的圆珠笔,但是从第二支开始我们得到的满足感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具体的例子:
  奶茶的“第二杯半价”活动。假设一杯奶茶的定价是15元。

  需求:夏天容易口渴,因此许多大学生会偏向于买一杯解暑好喝的奶茶。

  消费者剩余:假设一杯奶茶在我心里的定价是15元,若在第二杯半价时买两杯,那么一杯的价格就是11.25,低于心中的定价15元,就是我赚了。由于在经济学假设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我会倾向于买两杯。通俗地讲,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占的便宜,因此当我买两杯奶茶时,我便获得了消费者剩余。我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是30-22.5=7.5

  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我非常非常口渴的时候,喝第一杯奶茶,会很有幸福感,喝第二杯的时候,幸福感会有,但是会比喝第一杯的感觉少,喝第三杯时,幸福感会越来越增长地少,喝第四杯的时候,只会更痛苦了。这里的幸福感即效用,即边际效用递减。

4.心得感想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微观经济学看似艰涩难懂,实则贴近生活,以经济学上的案例来教我们做最优的决策。
  除此之外,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图形、表格、线段等来说明原理,足以可见经济学家的智慧。
  尤其是在学习机会成本等概念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印象最深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我们获得的每一种好处都是有成本的,这点我在生活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
  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并不是一味的公式推导,如何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我学这门课的重要体会。

班级:20国贸
姓名:方瑶
学号:20210730105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27 20:27
本帖最后由 周安智 于 2021-6-27 20:28 编辑

1.情节:“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亨利•斯皮尔曼觉得眼前这种饭桌上的交流比面前的早餐更有吸引力。但是在他回应女儿的话前,布里奇赶紧把话题转开了。因为凭着多年的经验,她知道一场经济学的演讲就要开始了。
“帕蒂,你去年夏天回家时说你给一头大象拔了牙。你有没有再见过它啊? ”
“噢,妈妈,是艾克,动物园里的非洲象。它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在动物园工作的原因之一。去年七月,艾克牙痛。我们不得不给它做拔牙手术并清除感染源。在艾克看来,我能让它减轻疼痛。每次我去动物园,它都活蹦乱跳地来看我,就像小狗似的。”“确实像只小狗呀! 你得小心,别被它踩着了哟。”布里奇一边提醒她,一边抿着刚煮好的咖啡。
布里奇和丈夫都为女儿的职业成就感到自豪。现在,进一所兽医学校比进一所医学院还难。事实上,如果他们的女儿当初进不了兽医学校的话,她就会成为一名医生的。但是她的本科成绩让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州大学都很乐意接受她。她想离家近点,因此很轻易地选择了康奈尔大学。“我能想像出你为小狗小猫治病的情形,”布里奇‘斯皮尔曼继续说道,“但是你去动物园……我真的想像不出你是怎么为狮子做手术或是为大象拔牙的。”“但是妈妈,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大动物啊。我才开始职业生涯,动物园就能叫我去,我觉得很幸运。”“动物园打电话让你去? ”她的爸爸问到,“人类医生很早就不上门服务了。都是顾客自己上门来找他们的。你为什么要跑去动物园的笼子里去给动物瞧病呢? ”
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立即意识到情况已经逆转了。她才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呢。“爸爸,为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呢? ”
亨利•斯皮尔曼有点畏缩了。他不习惯想出一些好的经济学观点来为自己解释,特别是在自己的家里。他很期待地看着女儿。“经济学? 什么经济学原理使得兽医的行为与人类医生的行为不同呢? ”“需求法则。你经常说那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你能想像一下,如果我的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来我这里让我给他们的宠物看病呢? ”听完这句,斯皮尔曼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就像一个人刚听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双关语。布里奇和帕特丽夏都被他的表情逗乐了。斯皮尔曼也不想破坏她们的兴致。出于这个原因,他没有告诉她们他之所以做出那种夸张的表情是因为女儿犯了一个错误。她把“需求”与“需求量”搞混了。他默默想着: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严重的过失,但是对于一个兽医这不算什么。斯皮尔曼对解释二者的区别很感兴趣,但是更吸引他的却是布里奇夹过来的第二块煎饼。在这两个选择之间,即使是爱好教育人的教授也不会犹豫的。(选取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2.原理: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越多。需求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3.例子:一.在202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猛涨,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二.一些大品牌的服装或鞋子涨价时需求明显减少,降价时需求明显增多。
4.感想:学习经济学之前,我以为它是一个结果,学习了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手段,一种方法。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我们一个视角去感知这变化多端、复杂奥妙的世界,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一个可以值得商榷的分析我们的生活和作出决定的方法,微观经济学不是仅仅的必然性的集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准则,他充满太多的偶然性了。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我才知道原来经济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多应用,因此,我们要注意观察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而且,它的原理都是取之生活用之生活。总之,学习经济学改变了一些我对价值的看法,值得深入学习。
5.个人信息:
20国贸
徐杭涛
20210120138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27 20:29
1.情节:“兽医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吗? ”亨利•斯皮尔曼一边问一边用叉子切着一块煎饼。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结束了在康奈尔大学的兽医学学习之后,一年多以前在费城开始了实习。“我不知道需求是否在增加。但是我真的很忙。有时候我甚至在怀疑我能不能熬得下去。所以现在可以回家待几天真的是太棒了。不用面对那些生病的动物,动物园的人也不会打电话让我过去——真是一种奢侈呀。”
“如果你不想那么忙的话,”亨利•斯皮尔曼说,“这问题太好解决了。只要提高你的收费就行了。”斯皮尔曼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东西,一边说。
“爸爸,如果我提高收费,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光顾的。在费城,有些人根据收费的高低来选择兽医的。他们乐意去找收费最高的兽医给他们的宠物看病。”
亨利•斯皮尔曼觉得眼前这种饭桌上的交流比面前的早餐更有吸引力。但是在他回应女儿的话前,布里奇赶紧把话题转开了。因为凭着多年的经验,她知道一场经济学的演讲就要开始了。
“帕蒂,你去年夏天回家时说你给一头大象拔了牙。你有没有再见过它啊? ”
“噢,妈妈,是艾克,动物园里的非洲象。它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在动物园工作的原因之一。去年七月,艾克牙痛。我们不得不给它做拔牙手术并清除感染源。在艾克看来,我能让它减轻疼痛。每次我去动物园,它都活蹦乱跳地来看我,就像小狗似的。”“确实像只小狗呀! 你得小心,别被它踩着了哟。”布里奇一边提醒她,一边抿着刚煮好的咖啡。
布里奇和丈夫都为女儿的职业成就感到自豪。现在,进一所兽医学校比进一所医学院还难。事实上,如果他们的女儿当初进不了兽医学校的话,她就会成为一名医生的。但是她的本科成绩让康奈尔大学和密歇根州大学都很乐意接受她。她想离家近点,因此很轻易地选择了康奈尔大学。“我能想像出你为小狗小猫治病的情形,”布里奇‘斯皮尔曼继续说道,“但是你去动物园……我真的想像不出你是怎么为狮子做手术或是为大象拔牙的。”“但是妈妈,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大动物啊。我才开始职业生涯,动物园就能叫我去,我觉得很幸运。”“动物园打电话让你去? ”她的爸爸问到,“人类医生很早就不上门服务了。都是顾客自己上门来找他们的。你为什么要跑去动物园的笼子里去给动物瞧病呢? ”
帕特丽夏•斯皮尔曼立即意识到情况已经逆转了。她才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呢。“爸爸,为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呢? ”
亨利•斯皮尔曼有点畏缩了。他不习惯想出一些好的经济学观点来为自己解释,特别是在自己的家里。他很期待地看着女儿。“经济学? 什么经济学原理使得兽医的行为与人类医生的行为不同呢? ”“需求法则。你经常说那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你能想像一下,如果我的候诊室坐着一只大猩猩,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来我这里让我给他们的宠物看病呢? ”听完这句,斯皮尔曼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就像一个人刚听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双关语。布里奇和帕特丽夏都被他的表情逗乐了。斯皮尔曼也不想破坏她们的兴致。出于这个原因,他没有告诉她们他之所以做出那种夸张的表情是因为女儿犯了一个错误。她把“需求”与“需求量”搞混了。他默默想着: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这是严重的过失,但是对于一个兽医这不算什么。斯皮尔曼对解释二者的区别很感兴趣,但是更吸引他的却是布里奇夹过来的第二块煎饼。在这两个选择之间,即使是爱好教育人的教授也不会犹豫的。(选取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2.原理: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就越多。需求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3.例子:一.在202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猛涨,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二.一些大品牌的服装或鞋子涨价时需求明显减少,降价时需求明显增多。
4.感想:学习经济学之前,我以为它是一个结果,学习了之后,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手段,一种方法。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我们一个视角去感知这变化多端、复杂奥妙的世界,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一个可以值得商榷的分析我们的生活和作出决定的方法,微观经济学不是仅仅的必然性的集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准则,他充满太多的偶然性了。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我才知道原来经济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多应用,因此,我们要注意观察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而且,它的原理都是取之生活用之生活。总之,学习经济学改变了一些我对价值的看法,值得深入学习。
5.个人信息:
20国贸
徐杭涛
20210120138


作者: rsy    时间: 2021-6-27 22:21
1.情节选取
现在亨利.斯皮尔曼找到了解释父亲原本难 以理解的行为的说法了,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席尔曼先生多于自己的妻儿,相反,亨利知道父亲对 全家人都有深厚的感情。亨利.斯皮尔曼所受的经 济学训练,让他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件事 他父亲必须和其他裁缝店抢生意,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进入这一行不需要什么金钱或教育资本,而他父亲裁缝服务的最后定价,虽然不足以赚大钱,却足以确保不会有大排长龙的客人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就是供给和需求达到平 衡。如果每天上门的客人源源不绝,老斯皮尔曼大可以对客人呼来唤去或挑三拣四,无须负担任 何经济成本;但是在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时,微 笑和服务就成了争取客户的手段,恶劣的态度和 服务只会吓跑客户,到时候老斯皮尔曼就会尝到 “回家吃自己”的苦果。

一旦了解了父亲的表现,其他许多行为也就 突然说得通了。举例来说,房租受到法律限制无法达到市场均衡价格的时候,房东往往对房客态度恶劣;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粗暴的肉贩,因为当时牛肉价格固定;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期,进货时有幸拿到尼龙丝袜的店家,对于那些 早起排队等候的客户,也是不会抱持任何同情之心的。


2.经济学原理
供给和需求分别对应的是两方,简单来说是厂商和消费者。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是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原因在于,若在垄断市场,垄断者会为了自身利益调整供给或者价格,消费者对此无能为力。而回到竞争性市场,对应一给定的价格,厂商愿意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者有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3.例子
一旦出现长生不老药,或者在沙漠中贩卖水源,贩卖者可以坐地漫天要价,不用看顾客的脸色。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烂大街,就以营销手段为主,取悦顾客。
4.感想
致命的均衡这本书文笔诙谐幽默,写出了在资本主义欧美社会人们用经济学原理过日子的,不同阶级的生活,让我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相关知识.
5.个人信息
20210120144张路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28 18:40
1.小说情节
第十一章节选:你在一个小时内,你喝的第10瓶可乐没有第一瓶好喝,但在一个月中你喝的第10瓶可乐可能就不会比你第一瓶难喝了,这样的话,你储存更多的可乐,按合适的速度去喝它,那么每瓶可乐味道都会是相同的,所以你在自动贩卖机买可乐,投入一瓶可乐的钱就只能得到一瓶可乐。但是在报纸贩卖机前,你投入一份报纸的钱,却可以得到一堆报纸,这是因为一旦你得到今天的报纸,它就立刻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
2.经济学原理
这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本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短时间内,持续喝可乐(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第10口的可乐所带来的快感远远不及第一口的幸福感(兴奋程度下降)。
3.例子
就像近年来选秀节目的逐渐兴起,在第一档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初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时,人们对其充满新奇感,吸引了很高的热度。但随着短时间内接二连三地一档又一档的相同类型节目的涌现,人们对其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兴趣逐渐降低,热度也不及从前。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在偶像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节目组没有找到与第一档节目中练习生质量一样的参赛选手,反复让已参加的选手重新参加节目,如果能停个两三年,等更好的苗子出来,人们对这类节目的新鲜度将会像以往保持一样。
4.我的感想
边际效用递减,是人类作为感情动物的毛病,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让人轻易为某件事、某个人疯狂。所谓“酒饱后足”,就是吃的最后一口,喝的最后一口,边际效用都是零 。不过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实际上做不到。我们的收入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每种商品都买到边际效用是零的那个状态,没有那么多钱。
5.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46张耀尹

作者: fika    时间: 2021-6-29 11:09
1、该情节来自《致命的均衡》第三章:
工作被打断的时候,斯皮尔曼一向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但这是出自他自己的选择。对他而言,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表现,就像选择任何商品一样,通过成本效益的比较来决定。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以比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干扰工作的事务,那时候他可以允许自己分心去做其他事,因为被打断时需要放弃的收入较少;也就是说,必须付出的成本较低。
现在他是哈佛经济系的明星,但讽刺的是,薪水越高,他越是感到无法拨出时间去做其他事。他靠公开演讲、为报章杂志写客座专栏、撰写书籍等赚了大笔金钱。现在打道回府,代表将会损失四个小时的教评会工作时间,而这四个小时必须拿演讲或写书或写专栏的时间来弥补,所以今天晚上中断工作的成本可能是少写一篇新闻杂志专栏,因而减少一笔可观的收入。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这笔可观的收入是丹尼斯·高森来访的机会成本。
2、经济学原理:
(1)成本效益是指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从事某项活动。对于斯皮尔曼而言,此时被打断工作所付出的时间和收入成本,大于他回家见丹尼斯的收益。
(2)机会成本是指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成本。如果他回家见丹尼斯,就会放弃掉四个小时的写专栏的高昂收入这一机会成本,所以斯皮尔曼对此没有好脸色。
3、现实事例:(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是按照成本效益选择商品的,当商品带来的收益(效用)大于付出的货币成本,人们才会认为商品物有所值。(2)对于高收入的人而言,机会成本可能比较高昂。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如果用于休息就不能用于工作。收入越高,休息时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会减少休假。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的机会成本低,玩手机、逛街等休闲娱乐机会成本高。
4、感想:(1)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增后减。当工作时间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即便能带来高收入,人们却倾向于休息。因为此时的身心已经十分疲劳,是收入无法弥补的成本。(2)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经济学思维做出理性的选择,以大学生为例,尽管他们知道娱乐比学习的机会成本高,但是由于人的惰性和缺乏自律,导致娱乐时间大于学习时间。
徐梓瑶20国贸19210120145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29 21:31
一、情节
“关于可乐有两件事情。我敢保证你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们太普遍了。但是它们对效用理论有很大的暗示。第一件事情是:第1 口可乐比最后一口好喝。第1 瓶软饮料比第2 瓶好喝,当然,也比第10瓶好喝。”
 “这我并不反对。”她说。
 “你别急着应和我的观点。因为它是错的。更确切地说,除非我很仔细地说明了时间段,不然这一说法就是错的。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 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所以自动售货机没有必要依赖于你的诚实。你仅仅只会取走一份报纸,即使投入同样的硬币你可以得到一打报纸。这样,出售报纸的自动售货机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机器。但是,出售软饮料的人需要一个复杂得多的机器。这样才能阻止你多得到一个易拉罐,除非你是付了钱的。这是因为你今天没有喝的软饮料可以明天再喝,甚至明年再喝。所以,当人们只是投入了一个易拉罐的钱时,他会受到很大的诱惑去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易拉罐。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假设能比边际效用递减更能解释我们发放出售这些商品时所采用的不同的科技手段。
二、经济学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同时虽然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但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消费数量下或者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边际效用的递减速度是不同的。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速度也不会相同。
三、例子
当你获得了几块预约了几天的每日限量售卖的蛋糕,当吃第一块时觉得这块蛋糕十分美味,毕竟让自己等了这么多天才吃到,吃得很开心。在吃第二块蛋糕时就感觉平平无奇了,或许感到口感有丝丝甜腻。在吃第三块蛋糕时,已经感觉难以下咽了,而第四块蛋糕也会在下一秒被放进冰箱。
但是如果是预约了几天,获得了每天购买一块限量蛋糕的机会,那么,第四天得到的第四块蛋糕就不会难以下咽了。
四、感想
  当你在需求很强烈的时候,获得了某样东西满足了你的需求,那你在那一刻一定会非常满足。但是如果这样东西并不是你时时刻刻所需要的,他只是满足了你一时的需求,那么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同时产生的就不会是满足了甚至是厌恶。
  把这项原理投放到社会生活中也同样适用。对一个人好,夸赞她赞美她,对方可能会短暂的对你感恩并予以回报,但是如果这种付出持续输出,对方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事是理所应当,甚至会觉得对她的好是一种负担并产生厌恶心理。
  一切事物都有适度的原则,当你获得的回报不及边际的付出,就要及时止损,以获得最大利益。
五、个人信息
张王檬 20国贸 20210120145

作者: fika    时间: 2021-6-30 11:18
一、        情节:
(1)多年来管理这个百货大厦的林肯·菲琳是个管理天才。他在很久以前就为他的这个坐落于波士顿市区的商厦里的地下商场制定了一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与其他楼层使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在地下商场,商品都是打折出售的。但是降价并不是简单地对价目表上的价格实行一成不变的折扣。折扣是浮动的。它的变化趋势和大小都是系统化的、可以预测的。地下商场的所有商品最初都标有售价,但是这些价格每周都会降低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 周,到了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
(2)        但是在荷兰,整个程序恰恰是相反的。没有拍卖人在有节奏地叫喊着价格。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但这不是真正的钟。表盘上面的数字并不表示时间;它们代表的是价格。而且只有一根指针,而不是两根。这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会有一个购买者按下按钮,停止了大钟。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投到了这件商品。
(均摘自《致命的均衡》第六章)
二、        原理
(1)博弈论:各参与人作为“经济人”,即“理性人”,通过在策略性环境中选择最优的决策和行动来使自己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大。 而地下商场和荷兰拍卖都是利用心理博弈的方式进行扩大销售,即通过不断降价的方式来吸引顾客,但是同时也必须要提防被同样虎视眈眈的顾客以高于你心理价位的价格买走。虽然你的竞争者都沉默着,但博弈无处不在。
(2)“理性人”假设: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时,会深思熟虑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进行权衡比较,挑选出最佳方案,以实现最大满足或最大效用。 地下商场和荷兰拍卖的消费者们一般情况下肯定不会在商品处于最高价格时就出手购买。
(3)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特定环境中也简称为价格弹性或者需求弹性。而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中有“商品的重要程度”。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而地下商场所卖的都是“最时髦商品部货架上的”,所以当实行打折策略时,才会有那么多消费者竞争。
三、        生活例子
(1)博弈论: 前几天新闻里有个“钱大妈肉铺”,为保持零库存,每天晚上从7点起,全场生鲜9折出售,每隔半个小时再降一折,到晚上11点降到全场1折,11点半之后则免费派送。商品的价格随时间不断下降直到售出,这与该书中的地下商场和荷兰拍卖如出一辙。
(2)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食品、医疗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食盐的需求价格弹性甚至接近于零,而奢侈品、文娱旅游等的需求弹性就较大。
四、        感想感悟
这本《致命的均衡》把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奇案”的主线中,让我们真切体会到经济学的魅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让我感觉到学好经济学能对许多社会现象拥有更深的理解,抽离出本质,就像书中所说的地下商场、荷兰拍卖、面值1美分的邮票价值连城,甚至“污染执照”,如果没有经济学的指导,这些事在我们看来就是极其荒诞难以理解的。
20国贸  20211100318 刘鸿鑫



作者: 焦糖味南瓜    时间: 2021-6-30 22:29
本帖最后由 焦糖味南瓜 于 2021-6-30 22:31 编辑

情节: 每个有经验的顾客都会发现,在这30天中,商品的价格每周都会降低。但是你无法预知的是:是否会有其他购物者也对这件商品虎视眈眈,并在价格降到最低前把它买走。在一定限度内,等待是受到鼓励的。但是在等待过程中,许多失望的顾客发现等待的同时也要冒着失去这件商品的危险。另一方面,买得太早就不得不放弃将来以更低价钱买入这件商品的可能性。菲琳百货大厦地下商场的顾客总是处于买得太早和等得太久的分界线上。 ——节选自《致命的均衡》第五章
经济学原理:
在这个百货大厦的一幕幕场景体现了这里的消费价格体系对于“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的利用。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总效用与综的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商品在其他的地方,或者说原价本来是1000,但在这个商场的这层楼每周都会有打折销售,这样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就会增加,消费者也会更有意愿在这个商场等待消费。 而由于商品的供不应求,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在等待的过程可能会面临着失去这个商品的可能性,也就会有在打折力度在商场愿意接受并且利润较高的情况下,就有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情况。商场利用了这些经济学原理,在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满足自身利益需要,实现利益的相对较大化。
例子:
如果一个商品你本来对它的估计是10元,但你去了商店看到这个商品只要5元,你就会觉得很便宜。网购这个模式就满足了许多人内心的消费者剩余。许多商品在网络销售比原价更便宜,这也是网购消费最开始盛行的原因,因为价格的网络与线下差距,提高了“消费者剩余”,也就提高了他们在线上消费的意愿。“618”,“双十一”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在这些消费节的时候,商品会进行打折或者满减优惠,以增加消费者消费的意愿,大大提高了销售额。
感想:
1、 作为销售方要学会合理提高人们的“消费者剩余”来谋求利益。比如说在产品的包装上下功夫,包装的精美化往往会提高人们内心对该商品的预期消费。还有在定价销售上学会利用“消费者剩余”,一个商品的成本为6,往往定价要更高,而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如果他的意愿较低就可以在定价的基础上,运用折扣提高“消费者剩余”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
2、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避免进入销售的陷阱,比如说现在很多的消费节都是先提价到节日再降价,我们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需求,降低自己的预期消费,避免“消费者剩余”的虚高。而当我们去买商品砍价的时候也要利用这一点,不要表现出渴求的一面从而提高了销售方对你的消费预期而进行提价。
20210120124 彭诗琪



作者: 周安智    时间: 2021-6-30 23:00
1.情节:
戈森所关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在这个领域,搜寻信息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寻找报酬更多的工作。搜寻,理所当然地就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克服搜寻中遇到的各种麻烦。但是戈森却发现了一个不是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正如戈森告诉学生们的那样,当他们出去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会发现老板们对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薪水差别很大。这时候,如果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将对自己非常有利。为什么呢? 因为求职者知道下次面试的工作比起上次的薪水可能会更高点。老板们实行工资无差别制时,一个求职者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是要比实行工资差别制时小的。而在两种情况下,寻找工作付出的各种努力和支出是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更乐意多花点时间去找那些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失业最容易在哪里出现呢? 戈森得出的结论是最可能出现在薪水全部公开出来的职业上。而他的统计数据表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致命的均衡》第一章
2.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和工资的决定”
原理的内容: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均衡的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且随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情节分析:一般而言,工资水平的提高会提高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水平已经非常高时,它的进一步提高反而可能会使消费者减少其劳动供给量。文中的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都选择继续找工作。不过,在继续找工作这条路上他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找实行工资无差别制的公司,另一种是寻找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公司。而他们更乐意寻找后者的原因是,在实行工资差别制的公司中,员工在将来得到更高薪水的几率更大。

3.现实例子:在很多企业中,工资水平的提高会提高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这一点理所当然可以得到验证,调研表明,一大部分人都愿意为了加班工资而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补贴津贴忙得像一只小陀螺,这和企业的激励机制分不开,薪水就是最好的内驱力。
4.感想与总结:作为企业家来说,要给员工开出合适的工资,得到最优性价比,才能让员工不仅有动力去好好工作的同时不让他们有想要偷懒摸鱼的想法。

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姓名:杨扬
学号:20210120141

作者: 20210120110    时间: 2021-7-7 00:33
《致命的均衡》第十七章
一.章节梗概:
在上一章节中,审判结果让主人公亨利·斯皮尔曼深感不安,决定回顾事件,在静心阅读中发现了端倪,找到了真正的凶手。索菲亚·乌斯提诺夫询问亨利是如何知晓克莱格伪造数据的,亨利考虑到一旦克莱格认罪并自杀的消息传播出去,自己作为第一发现者,在这船上剩余的旅途时间将被无数数不清的询问淹没。为节省时间,亨利征得船长同意邀请朋友们参与私人会议,借此解释自己是如何发现端倪并理清案件思绪的。在会议上朋友们一一提出心中困惑,亨利·斯皮尔曼从经济学角度作出答复,解决疑惑,将案件真相和个中缘由解释的通俗易懂。
二.反映原理:
1.
事例:
“……买一个独木舟要用300根红色羽毛,这跟用一百万根红色羽毛有什么不一样?我不明白。……”索菲亚·乌斯提诺夫做着手势,由于惊讶……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索菲亚,价格不可能是任意的。相对价格——一件东西相对于另一件东西的价格——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价格会对这些经济力量做出反应的。至于如何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原理进行预测。”
原理:
价格不可能是任意的。“经济力量决定的”指需求与供给。市场机制存在自发调节,使市场最终处于均衡状态。
2.
事例:
斯皮尔曼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克莱格叙述说,在岛民的饮食中,山药是一种不经常吃的很便宜的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我之所以知道丹顿·克莱格是凶手,是因为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价格的变化相对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小。山药的价格从4 条到5 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只是一条腰带的差异。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 条到1100条。那可是320 条红色羽毛腰带的差异——独木舟的价格差异是41%,而与之相比,山药的价格差异是25%。但是如果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种价格差异应该是相反的。山药价格的变化相比独木舟价格的变化要大。那是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预测的结果。”
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价格变化与效用最大化原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低档品、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
3.
事例:
“如果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是效用最大化者,那么他或是她会不停寻找更低的价格,直到寻找到的另一个更低的价格所节省下来的钱与这次寻找花费的成本等同时。到了那个时候,美拉尼西亚人,或者是其他人,都不会再去寻找另一个卖方了,而会从已经报出最低价的这个卖方那里买下这件商品。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去另一个村子寻找另外一个卖方节省下来的价格差异超过了寻找花费的成本,这个岛民在这趟搜寻中是有收获的。而另一方面,如果可能的收获少于额外寻找的成本,那么美拉尼西亚人不再寻找反而会有所收获的。”
原理: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消费的目的就是获得效用并且是获得最大的效用。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即预算约束、商品价格及个人爱好。
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说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入。
4.
事例:
“我们同样可以预测,当美拉尼西亚人要买像独木舟这样的大件商品时,为了寻找更低的价格,他所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买一件像一篮子山药这样不经常用的、便宜的商品所用的时间多。在买独木舟时,节省l %可能就是10条红色羽毛腰带;而山药呢,节省1 %只有1 /10根红色腰带。所以,我们可以预测,一般的圣塔克鲁兹岛的岛民在购买独木舟时,会比购买山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更低的价格。由于独木舟比起山药来,要花去典型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多的收入,如果卖独木舟的人想以比他的竞争者相对高很多的价格卖给顾客,那么大多数顾客会继续去其他地方寻找一个更划算的交易。可卖山药的人却不一样。顾客更愿意不再去寻找更低的价格,因为从寻找另外的山药商人中节省下来的钱相对来说少多了。”
“我给你们举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吧。去年年末,我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去选购一辆新车。我却不会花那样多的时间去购买一件小小的厨房用具。如果有这么一个商人,他能给我比别的汽车销售商多一点的折扣的话,那么我再多花点时间去造访他也是很值的。但是如果是买像一把削皮刀这样的商品,我多余的造访就不值得了。就算在削皮刀上给我打50%的折扣,我也不会开车穿过整个城市去买的。但是对于一辆新车,哪怕是1 %的折扣,也是很值得去琢磨琢磨的。无数的顾客都是这样的。其结果就是,他们的这种购买行为使得汽车的价格更加接近。但是削皮刀却不是这样的。
原理: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商品的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间存在差额。商品的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
三.生活例子:
1.效用最大化
在购买手机或者其他物品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虑该商品可以满足我们多少需求。常言“货比三家”就是在不断的对比中寻找最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商品,实现我们期望达到的最高价值。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某型号的手机大火,而该企业在后续的发展中连续生产这一种型号的手机,即该型号手机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在递减,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就低了。
3.消费者剩余
购买电影票观看电影的过程。假设一张电影票票价为40人民币,可是在对该电影赞赏有佳的消费者眼中,其价值为80人民币,那消费者剩余则是40人民币
4.利润最大化
如今的大学生,在期末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时间,实现各科学科的相对均衡,有取有舍,实现利润最大化。考场上,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遇到不会或者一时无思路的题目,选择暂时跳过,为卷面挣得最大的“利润”——成绩
四.感想
《致命的均衡》打破了我对经济学是枯燥乏味的看法,它将理论性的知识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在不失经济的严谨性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它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并不遥远,反而可以说就是生活。经济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它从生活中来必然会回到生活中去。知识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我想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意义。
五.个人信息
班级:20国贸
学号:20210120110
姓名:何佳玟


作者: 20210120109    时间: 2021-7-7 23:29
一.情节
小说第十五章
“我给你们举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吧。去年年末,我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去选购一辆新车。我却不会花那样多的时间去购买一件小小的厨房用具。如果有这么一个商人,他能给我比别的汽车销售商多一点的折扣的话,那么我再多花点时间去造访他也是很值的。但是如果是买像一把削皮刀这样的商品,我多余的造访就不值得了。就算在削皮刀上给我打50%的折扣,我也不会开车穿过整个城市去买的。但是对于一辆新车,哪怕是1 %的折扣,也是很值得去琢磨琢磨的。无数的顾客都是这样的。其结果就是,他们的这种购买行为使得汽车的价格更加接近。但是削皮刀却不是这样的。在波士顿地区的事实情况在岛上的市场中也应该是真实的。因此,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效用这一原理不可避免地就会引出这样的预测:在圣塔克鲁兹岛上,山药的价格变化范围应该比独木舟的价格变化范围大。但是克莱格的数据表明的是什么呢? 刚好相反的形式。不是效用最大化的原理有错误就是克莱格编造了他的数据。面对这样的选择,没有经济学家会犹豫的。”斯皮尔曼停了下来,等待着听众们的提问。没有人提问,所以他又继续了。

二、原理
效用最大化:当消费者最为满足的时候效用达到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解释:消费者不愿意为了铅笔较高的折扣去做讲价的努力,但是会愿意为了汽车1%的折扣去做很多不知道能否争取到的利益,因而消费者是始终想要是心啊效用最大化的,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最喜欢的东西,这是在消费者消费时矢志不渝的信念。克莱格的数据违反了这一定理,所以必定时其伪造了数据,从而得出他可能犯罪的动机的推测。

三、例子
1.讲价
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主动讲价,使得商品的货币价值能够最大程度贴合商品的实际价值,就是为了依照心中对商品的估价来以最理想的价格买入商品,从而满足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心理。就像是菜场买菜的大妈为了3.5还是3块的白菜价格挣扎一样。
2.折扣
类似的,商家利用顾客在消费中想要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心理,会政策性地推出折扣与优惠的宣传措施,利用顾客想“占便宜”以及“追求性价比高”的消费心理,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

四、感想
经济学史实际上不仅仅活跃在经济领域,同时也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生活不仅仅是哲学的,更是充满理性的,所以在本书中,经济学家的故事处处涵盖经济学,甚至破案也与此息息相关。因此在生活中,要有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每件事情背后的原理与本质,从而品味生活的智慧与乐趣,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学习中,广泛地接触多个领域的学习,拓宽视野、完善思维方式,承认每个学科都有其深远的智慧与意义,从而在尊重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科的学习与探索。就像是效用最大化的原理,就真切地存在于经济生活中,通过学习了解原理,通过观察品味原理,通过实践检验原理以至成就事业成就自我的价值,故而促进实现学习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将学习养成一种终身的习惯。;

五、个人信息
20国贸 20210120109 高艳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