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17金融1班 沃晨琪17210180133 [打印本页]

作者: 木柚    时间: 2018-1-3 16:42
标题: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17金融1班 沃晨琪17210180133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在算计,并且按照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选择。
  在《致命的均衡》中,经济学的这一假设遭到了来自其他许多学科的专家的怀疑和批评。对此,经济学家斯皮尔曼的回答很精彩。他说,化学家做实验,实验对象不会和他争论,或诱骗他,因为实验对象跟人不一样。但经济学家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是可以忽略的例外),因为如果经济学家们做实验的话,“被实验”的人们会和你争论,会欺骗,会提供假信息,你无法得出可重复实验的结果来。所以,谈论经济学科学不科学不能用是否可以做实验这样我们通常认为的“科学”的办法来衡量,而要用经济学自身的“科学”的评估标准来衡量经济学。那么,什么是经济学的评估标准呢?就是经济学的理论能否很好地预测结果,或者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经济学家假定人是高度有理性的,做事情时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这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家的一种虚构,并不表明经济学家是在阐述一种他认为和实际相吻合的人性观点。但经济学家们必须这么来假定和虚构,为什么呢?因为理性人或者说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是最强有力的归纳和概括,其预测的实用性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了。
  并不是基于不切实际的假定所构想的理论就不能预测未来、指导实践。人类社会的市场经济制度正是建立于这一基本假设之上,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戏剧性竞赛的结果印证了市场制度是多么地重要,也印证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