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Sandam    时间: 2017-12-25 19:01
标题: 读《致命的均衡》有感
本帖最后由 Sandam 于 2018-1-30 17:17 编辑

致命的均衡》是由作者美国作家杰文斯编着的一本书籍。是一本以经济学知识为基础,以侦探破案情节为媒介的经济学书籍。是奇案中的经济学,使人在阅读侦探小说中学习经济学原理。美国一些教授,为避免枯燥乏味的经济学理论使学生失去兴趣,而编写的新教材,把一些干巴巴的经济学术语溶合在情节曲折生动的凶杀奇案中。哈佛发生了凶杀案,主人公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作为分析推理的思考逻辑,最后查出真凶。书中通过各种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深奥的经济学基础原理解释得通俗易懂,使读者在阅读侦探小说的乐趣中,发现经济学的乐趣,并产生学习兴趣。
节选:在会议上,维勒莉·丹泽提出对经济学循环性的错误看法,而身为经济学教授的斯皮尔曼结合维勒莉手中拿着的可乐并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相关理论对此做出完美的解释。你在一小时内喝的第10瓶可乐,确实是没第1瓶好喝;但是,对于你在一个月中喝的第10瓶可乐,就不会比你喝的第1瓶难喝了。所以,如果你买了100 听易拉罐储存在家里,而且按照一定的速度来喝它们的话,每个易拉罐给你的口感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我的第二个观点。当软饮料放在自动售货机里时,你弯下腰,只能得到你付了钱的那个易拉罐。现在让我来问问你这个问题。当你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纽约时报》时会怎么样呢? 你把硬币扔进去,然后整个一堆报纸都出来了。有一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点:人们在购买软饮料时没有购买报纸那么诚实。但是,对于同一个人,这个结论就好像不对了。因为购买者经常都是同样的人。如果我是一个好打赌的人,我会把我的钱押在效用假设上。确切地说,报纸有一种极快速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旦你得到一份今天的报纸,它立刻就没有什么边际效用了。
经济学知识点: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满足程度高,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解释: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心理原因:人性。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经济合理性原则,.消费者总将第一个单位用在最重要用途,第二单位的用在次要用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应使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效用都相等。
个人感想:书中所说的边际效用理论就是认为价值取决于不满足程度。由于人们满足的程度越高,对商品的需要程度越低,这种情况使得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来讲: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的需要程度与一个饱食的人对食物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饥饿的人肯定愿意出更高的价钱购买食物,而饱食的人可能只愿意出很低的价钱购买食物。因此,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要程度。也就是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效用。由于人们满足的程度越高,对商品的需要程度越低,这种情况使得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看了《致命的均衡》这本书,使我知道了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理论的一些道理,也就是效用最大化,通俗点讲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没利益最大化,平常我们做事情也没考虑这么多,有时候看人家买东西为了便宜几毛钱而跟人家讨价还价半天,所获得的利益也就几毛钱,却浪费了好多时间想想也不值得,而有些人为了一点钱到处去逛,哪里更便宜,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浪费了精力,想想也不划算。要是买大样物品,那就不一样了,稍稍便宜一些都是挺多的,为什么人们买大样的东西往往会货比三家,而不会轻易就买下来,也就是这个道理。

将经济学知识放入侦探类小说之中,在整个奇离的故事情节中学习,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

冯思洁 16财管16211220117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