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标题: 15210140160余承运15市销2 [打印本页]
作者: 余承运 时间: 2017-12-24 19:56
标题: 15210140160余承运15市销2
“人们做一切事情时,头脑中仅有一个目标,而丹泽认为这个目标就是一心一意地追求幸福。”
“有哪个人不在计算呢?所有的人都在计算。有的没那么精确,而有的精确些;但是所有的人都在计算。”
———《致命的均衡》
读马歇尔·杰文斯的小说,是少有的愉快经验,这是作者文笔甚佳,把事实与虚构情节糅合得天衣无缝有以致之;对欲望的描写还有一份严肃学者的矜持。对于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读者来说,不仅大增读趣,不少难题且因此豁然贯通,因此绝不感其累赘,反有不胜之喜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大概是身为经济学家的原因,在文中也流露出了一种经济学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想法。但就目前经济学的发展来看似乎还远远不够。而作者为了突出经济学家的重要性,把文中的其他学科的教授也写的过于弱智了。
从我的角度看,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对于边际效用的诠释。我们换一个词就方便理解了。把边际效用改个词,称为“主观效用”。就瞬间简单了。我们有必要讲解一下边际效用一词的前后历史。
边际效用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卡尔.门格尔 杰文斯与瓦尔拉斯 的经济学边际革命带来的。是经济学界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彻底的变革了经济学,也是古典经济学与近现代经济学的换位。而在此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往往都是客观价值论,同时期有主观价值论与边际效用的雏形但是并不完善,如:杜尔阁 理查德.坎替隆(被罗斯巴德称为真正的经济学之父) 萨伊,巴斯夏还有西尼尔这个少数另类英国人。
边际效用(主观效用)是指:商品的效应与价值 取决于对人(个人)的主观效用与主观评价而不是取决于所谓的“客观价值论”。对于商品的效用或不同商品的价值评价上是用序数而不用常数。而且因为是主观且属于个人,也无法计算出主观的常数量。
而现代所理解的边际效用往往都是被静态分析化的静态模型。(就是类似如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最后的边际单位……)
而且在理解边际效用上往往需要引入机会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理论是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所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费里德里克.巴斯夏。
机会成本是指行为人在选择手段时所放弃的(主观)评价更低的手段。
同时值得补充的,我们现代所用的“边际效用”这一个词 就是由 维塞尔 所提出的。哈耶克所代表的,也是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传统(米塞斯则是庞巴维克的传统,虽然米塞斯改变哈耶克)。
这本小说是如此令人如痴如醉,如此引人入胜,如此构思精巧。要完整地学习经济学原理,很难找到一种比阅读此小说更愉悦、更轻松的方法了。我忍不住再去看配套的另外两部曲《奇案中的经济学三部曲:边际谋杀》和《奇案中的经济学三部曲:夺命的冷漠》。
欢迎光临 经济学原理 (http://wdjjlt.org/yl/)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