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福海,王 莉(扬州大学教务处,江苏扬州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认识精品课程、如何创建精品课程及建立完善的精品课程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精品;课程;创建;评价;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等学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及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无疑这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部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决定实施“质量工程”,而其中第一项内容就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
解读所谓“精品”,就课程而言,其“精”就在于其一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观念等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其二是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即注意追踪该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有先进、适用的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新出版的教材;有科学先进安排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课堂信息量丰富。其三是精深的教学艺术,讲解生动通俗、详细得当,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言简意明,重点突出,富于逻辑性;教学上注意直观性与生动性。其四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得当,注重因材施教。其五是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志的安排进行授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私自削减教学内容,严格课堂纪律;注意课后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其六是优秀的教学效果,传授知识准确、前沿,教案优秀,领导、专家、同行、学生测评优秀。其“品”就在于品牌和特色,具有独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自己的“亮点”,而不是盲目的去模仿、克隆或抄袭,其一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创新,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国内外多所同类型院校借鉴或采用。其二在于有一支名教师队伍,课程负责人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其三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其网络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受到外校和本校学生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二、创建精品课程的具体方略与举措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办出特色,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学队伍,大力推进教授上讲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背景下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以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加强实践性教学与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1 教学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有了名师,可以凝聚成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组合中心,高水平的学科中心,成果卓著的科研中心,可以支撑起一个著名的课程或课程群。高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师、教学任务分配、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学术组织者、领导者,对该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与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课程体系改革要结合学分制的实施以及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有些专业要按照国际通用的评估标准改革课程体系。要通过引进、改造、借鉴等途径,大力加强与国外高校在课程改革与建设领域的合作。新的课程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突出显示多样化、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
3 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
既注重基础教育,又重视专业教育;既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又重视科学精神的教育;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防止片面强调教材自成体系而偏离培养目标的倾向。优先选用部省级以上的优秀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通过构建“学习包”等形式,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要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努力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对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学科和专业可以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理工类、财经政法类和农林医药类专业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达到80%左右。要以突出基础性、科学性和综合性为重点,加大课程包括实验课程的合并调整力度。
4 突出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努力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校区、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将课时较少的实验从专业课程中剥离出来,分类组成实验课程。严格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保证实践课程的开出率、开课条件和教学质量。加强现代化实验网络的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网上实验选课系统的研究。
5 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
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积极为大学生早期参加科研和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要积极为人才培养服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其他各类实验室均应对本、专科大学生开放,并将开放情况和效果作为对其考核评估的内容。要有计划地安排本、专科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大力推广学生科研课题制度,创造条件扩大学生的参与比例。
6 营造数字化、信息化和外语教学环境。
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品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放在网上,建立答疑讨论专区,每门课程或课程群必须有一定的作业量或设立课程论文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国内外有关材料完成。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或双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程教学。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院、专业,对部分课程可以先采用原版外语教材,用双语授课。
7 加强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要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必须有一套适合本门课程教学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多数学生所接受。进一步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每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应覆盖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所有内容,包括教科书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内容以及教师要求学生查阅的有关材料,彻底改变考笔记的做法。考核形式根据课程特点而定,切忌死记硬背。政治课的考核应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辨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应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既要检查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亦要检查学生自我设计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推行考教分离和试题库制度,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管理规定,尤其是试卷的评阅以及试题库的管理等要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监督管理机制,对那些作风严谨、教学评价高、课程教学有突出特色的教师予以充分的考核自主权。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课程评价是办学主体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对被评课程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教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效果等诸方面的价值判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检查,以评估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要促使课程建设出“精品”,使被评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始终保持课程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评价指标首先要突出质量意识。提高教育质量是21世纪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主题,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使有限的课程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好的教育效益最大程度地提高教育质量。要特别注意体现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第二,要放眼世界教育和课程发展总特征和总趋势,及时准确地反映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和课程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把课程的发展放在国际课程的整体体系中加以审视和评判,使课程具有国际视野,面向世界。
三是处理好课程关系,即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和课程编制者之间的关系。所制定的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实施后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又有利于不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实施有特色的教育,获得有个性的发展。
四是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即容易被人们用来指导课程实践,并很好地获得课程实践的信息反馈,分析课程实践的效果。
五是保证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更大范围的教育政策改革的一致性。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鼓励较多的名教师上本科生的课,鼓励教授为学生讲授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二是要以人为本,在素质教育中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鼓励有特长的学生扬其所长,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与创新改革意识,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不管是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改革,都必须通过课程主体的作用才能顺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只有充分调动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各环节和阶段的课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实现。
来源:网络转载
来源:网络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