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7 0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结束语
总之,要理解和正确应用现代经济学,就需要了解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本文讨论了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1) 界定经济环境;(2) 设定行为假设,(3) 给出制度安排;(4) 选择均衡结果;及(5)进行评估比较。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及提供分析工具。这种规范性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使得现代经济学在过去六十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影响巨大,已成为一门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体系严谨的社会科学领域。即使专门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也只能了解为数有限的分支中的很少一部份内容。不花一番工夫,是很难真正地理解其中一些经济理论的精髓。实际上,笔者发现对一门学问钻进去越深,感觉自己懂得越少,写东西的时候越发谨慎,很难下笔,海阔天空发议论就更难。现在不少人不管弄懂没有就喜欢胡乱议论,提出一些看似标新立异、耸人听闻,以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看法,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广识、博学和多才”, 当然也许是为了引人瞩目、出名,而夸大自己的结果,这在当前中国经济学界好像是一种时髦。但不幸的是,这些人即使是学有专长,在没有弄清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往往会说出一些出格的话,更何况是严重地误导了众多的学子。
在经济问题的讨论中,要区分价值判断分析与实证性分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差别,理解经济理论的作用,一般性与相对性,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学习经济学,不仅仅是了解它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习它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也有利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甚至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
*本文是为上海财经大学作讲座而准备的报告稿。在此感谢(按拼音顺序排列) 艾春荣、陈志武、费建平、甘犁、李利明、柳永明、谭国富、王一江、文贯中、周晓娟等人的宝贵批评意见和建议,使得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了很大的改进。
参考文献:
1.Aivazian, V. A., and J. L. Callen, “The Coase Theorem and the Empty Cor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4 (1981), 175-181.
2.Arrow, K. J.,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uarket Allocation,” i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The PPB System, 1969.
3.Arrow, K. J., “The Property Rights Doctrine and Demand Revelation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Michael J. Boskin (ed.), Economics and Human Welfare: Essays in Honor Tibor Scitovsk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3-39.
4.Arrow, K and G. Debreu, “Existence of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Econometrica, 1954, 22.
5.Chipman, J. S. “A Close Look to the Coase Theorem,” in The Economists' Vision: Essays in Modern Economic Perspectives, eds. by James and Buchanan and Bettina Monissen, Frankfur/Mmain: Campus Verlag, 1998, 131-162.
6.Coase, R.,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1960), 1-44.
7.Debreu, G. (1959), Theory of Value, (Wiley, New York).
8.Davis, L., and D.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30 (1970), 131-149.
9.Davis, L., and D.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71.
10.Friedman, M. and R. Friedman, Free to Choose, HBJ, New York, 1980.
11.Hurwicz, L.,“On Informational Decentralized Systems,”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Radner, R. and C. B. McGuire, eds., in Honor of J. Marschak, (North-Holland), 297-336,1972.
12.Hurwicz, L., “What is the Coase Theorem,”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7 (1995), 49-74.
13.Moffatt, P. G., “Is Giffen behavior compatible with the axioms of consumer theory? ”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ume 37, Issue 4, July 2002, Pages 259-267.
14.North, D.,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0.
15.Nash, J. (1951). “Non-cooperative games,”Annals of Mathematics, 54, 286-295.
16.Ruttan, V. W.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pp. 327-357 in: H. P. Binswanger and V. W. Ruttan (eds), Indu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1978.
17.Schultz, T. W., “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0 (1968), 1113-1122.
18.Scarf, H., “Some Examples of Global Instability of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 (1960), 157-172.
19.Samuelson, P., “Some Uneasiness with Coase Theorem,”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7 (1995), 1-7.
20.Starrett, D. A., “Fundamental Nonconvexities in 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4 (1972), 180-199.
21.Tian, G. Lecture Notes on Microeconomic Theory, Texas A&M University, 2004. http://econweb.tamu.edu/tian/class.htm.
22.郎咸平:“中国需要立刻停止国企产权改革” , 凤凰卫视8月27日。http://www.phoenixtv.com/home/fi ... 408/27/318836.html.
23.郎咸平:发言讲话,资产流失与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 2004年8月28日。http://bbs.cenet.org.cn/dispbbs. ... mp;star=1&skin.
24.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祝贺创刊40周年”,《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
25.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经济研究》2001年。
26.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27.田国强,《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28.田国强,《就美国公司变革的理论背景与崔之元商榷》,《当代中国研究》, 5 (1996) , 95-106。http://econweb.tamu.edu/tian/mcy96.htm。
29.田国强,前言,《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发展前沿》,商务印书馆,2002年.
30.田国强、张帆,《大众市场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智慧出版有限公司,1993。
31.汪丁丁,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及其现代危机,2001, 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5766。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 in Modern Econoimics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is typically used to study particular economic issues and questions that economis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usually consists of five steps: (1) characterizing economic environments, (2) specifying behavior assumptions, (3) providing an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4) choosing an equilibrium, and (5) making evaluation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basic analytical methods widely adopted in modern economics, such as providing various analytical platforms, establishing reference systems, giving measuring criterions, developing analytical tools, noticing the boundary and arrange of an theory, etc.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 can help to classify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modern economics, and can also help to use the basic economics principle or develop new economic theories to solve economic problems under various economic environments, different human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 arrangements.
Key words: analytical framwwork, research method, reference system, analytical tool, generality and limitation of a theory
JEL classification: B40, B41.
--------------------------------------------------------------------------------
[1]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区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区分,没有严格的界定。当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时,它实质上就可看成为制度环境。比如,当考虑经济制度的选择时,市场制度可看成为经济制度安排。但将市场制度作为给定,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现象时,市场制度可看成为经济制度环境。
[2]完全准确的描述甚至也可能没有价值的。比如,将这个世界看成是一幅世界地图应该是完全精确,但它却毫无价值。
[3]由于每个人都对商品的消费具有偏好,每个厂商都采用一定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偏好关系和生产可能集应属于个人的经济特征。然而,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时决定了经济人的行为方式。例如,假定偏好关系关于自己的消费是单调递增的,这就意味着人是利己的,这个利己性假设就是行为假设。这样,行为假设和经济特征的区分就不是那么明确。不过,如果更进一步假定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那么在现代经济的研究中,就可以将它们看作典型的行为假设。
[4]这里,私人价值(private value)指的是:每人知道自己所得结果的价值,共同价值(common value)指的是:所有人的结果有一个共同的价值,但他们都不知道价值的大小,但有一个估价,关联价值(affiliated value) 指的是:所得结果的价值依赖于经济人的私人信息及某些共同的不确定因素。
[5]经济机制、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经济体系这些术语在文献中经常互用。不过,经济体系可能包括面更广,经济制度其次,经济机制包括面最小。赫维兹将经济制度定义为经济机制的集会。在本文中,经济机制等同于经济制度安排。
[6]当经济制度安排作为外生给定时,它也看成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当它是内生决定时,它就是典型的制度安排,而不是经济环境的一部分。
[7]类似不用数学,但对现代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前面提到的凯恩斯的工作。凯恩斯的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家出身的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没有用到什么数学,我们现今看到的形式简洁明了的数学表达,是经过希克斯(J. Hicks),托宾(J. Tobin),克莱茵(L. Klein),蒙哥拉蒂尼(F. Modigliani)等许多经济学家逐步完善才得到的。他们四人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8] Nash在1950年的另外一篇论文给出了纳什谈判解的定义,它是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础。
[9]让人不解的是,应用赫维兹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开创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理论的米尔利斯和维克瑞在1996年同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不是赫维兹获奖或至少同时获奖。许多知名教授和经济学大师们都为此感到遗憾和不平,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好比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先授予威廉姆森(Williamson)而没有授予科斯一样可笑。当然,获奖与否具有一定随机性。不过,不太遗憾的是,赫维茨教授获得了许多其它重要荣誉,包括美国总统奖,这个奖对美国人来说,比诺贝尔奖还难拿,至今只有四位美国经济学家拿到总统奖,其他三人是阿罗,、萨缪尔森(Samuleson) 及弗里德曼。从此点可看出赫维兹的显赫学术地位。赫维茨教授是我至今遇到的最聪明,最有才智的人(其余3位总统奖得主笔者没有机会交流过)。
赫维茨还做了许多其它开创性的工作: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早在1947年就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 理性预期学派已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主流,使得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分别获得1995年和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性预期学派当中的其他几个大人物,象萨金特, 巴罗(R. Barro) 今后也很可能获奖;赫维兹对如何从需求函数的存在来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这一可积性结果也作出了重要工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果。效用是现代微观经济学消费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整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效用是一个唯心的概念,它不存在,在以往的国内政治经济教科书中,效用一直受批判;他和阿罗等人还对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稳定性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当然还值得欣慰的是他的学生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赫维兹今年87岁,身体还很好,思想还异常活跃,还在参加学术会议,直到最近还在写理论性很强的论文,在此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
[10]需要指出的是,我批评小凯的超边际分析中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不表示我不欣赏小凯的学识和人品。相反,我认为小凯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学问、具有非凡道德勇气、正直、敢于说真话的、具有中国典型士大夫气质的一代学人。我和他相识22年,与他的私交也不错,他喜欢和我讨论他的经济理论,我也不时对他的理论给出我的看法和批评,特别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三、四个月,我和他及他夫人小娟交往较多,主要是为小凯联系来美治病及住宿的事,我还历历在目2004年6月21日从中国飞达美国芝加哥机场最后一次和小凯通电话的时候,可能我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中最后与他通话的人。想不到,17天后,小凯于2004年7月7日去世,实在让人痛惜!
[11]感谢朝镛同学建议加写此段。建议笔者讨论学习现代经济学需要哪些方面的基本数学课程。
[12]注意,笔者这里讲建立经济模型一般采用数学模型,但也有例外,如前面讨论的科斯定理。
(作者单位:德克萨斯A&M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