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hasengeou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74619/answer/1105133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经济现象之一:赶上邻居琼斯(keeping up with Joneses):一个人的快乐与自己拥有财富并不大,但与自己比别人拥有多少财富关系很大。
经济现象之二: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当一个决议某些人反对时,而大多数人觉得无所谓或碍于某些人的权威时或此决议于己无关轻重,那么社会将无效率。如刘少奇的被打倒。
经济现象之三:庞兹骗局(Ponzi scheme):意大利人庞兹到新大陆美国“淘金”,他通过不断集资并许诺投资者高回报。其实是通过后加入者的资金来付给先加入者回报。这种高回报加上庞兹的抽成减去集得资金的收益必定无法维持,如同空中玄梯一般。现代版的是前纽约证交所主席鲁道夫
经济现象之四:赢者的诅咒(the curse of winner):中标者以高于标的真实价格而中标,而这中间的差价无任何生产或服务活动,这是西方经济学所掩盖的!
经济现象之五:民主困境(democratic delimma):当大多数人同意而少数人轻微反对,则方案通过;而这少数人强烈反对时,则方案重审。然而美国政府从俄国人手中购买阿拉斯加却驳斥了这一切。因此政府的权力范围应该有多大成为争论焦点,对有无普遍适用的民主制度也成为经济学的热衷话题。
经济现象之六:马赫卢普夫人衣橱理论(Mrs.Machlup's wardrobe):马赫卢普注意到一些货币当局热衷于增加其所管理的货币储备以应对资本外流和用于进口从而维持金融稳定。他把货币当局这种追求货币储备最大化的行为,比喻为他太太对衣橱中更多新衣服的追求。
经济现象之七: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荷兰[北欧小国]因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导致贸易顺差,荷兰盾升值,制造业出口受损;劳动力资源流向能源部门进一步使制造业劳动成本推高。能源部门的收入增加使服务业等不可国际贸易产品受益,而对制造业的需求却因本币升值转而购买国外制造产品。
经济现象之八:中等收入陷阱(the middle income trap):当一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经济进入停滞或衰退。其表现为: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 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这也是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经济现象之九:斯蒂格利茨怪圈(Stiglitz cycle):像金砖四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依靠制造业、自然资源等获得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或者吸引了巨额外资,从而获得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这时候这些新兴国家不得不通过购买发达国家国债等将资金回流给发达国家以维持自身国家币值的“低估”。
经济现象之十:价格剪刀差(price scissors):在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业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由此出现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现象。此概念最初由斯大林提出。新中国工业化的实现也得益于此。国贸中,发达国家也利用剪刀差压低初级原料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
经济现象之十一: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将进入老龄化阶段。
经济现象之十二:产官学结合(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official and university) :“产”是指产业界、企业,“官”是指政府,“学”是指学术界,包括大学与科研机构等。日本政府及学者专家与企业通力合作,实行产官学三结合的体制,是日本战后经济起飞的重要经验。
经济现象之十三:文牍主义(red tape):原本作为管理手段的文牍案卷掩饰、遮蔽工作目的本身,惟烦琐、因循的程式化、形式文书、表格为上,不务实际、不求实效的管理作风。像本可一步传达到位的文件却经层层传递亦属文牍主义。
经济现象之十四:特里芬难题(Triffin delimma):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元作为唯一国际货币要保持贸易顺差以维持各国信心;但是美元同时作为世界流通货币必须保持贸易逆差以输出美元。于是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经济现象之十五: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世界银行、IMF和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利率、外贸、汇率和外资等的全面自由化,解除政府对产业、工资和金融方面的管制,实行全面的国企私有化和市场化。在这套政策运用到俄罗斯、东欧和南美等国家的转型和改革时确失败了。
经济现象之十六:后华盛顿共识(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强调制度因素,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包括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 它还从信息不对称出发,指出市场力量不能完全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承认政府的积极作用。
经济现象之十七:欧洲价值观(European values):基于欧洲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念,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欧洲价值观在北欧如挪威、瑞典和芬兰得到了成功贯彻。
经济现象之十八:亚洲价值观(Asian values):这种具有威权主义色彩的官方意识形态以家庭伦理和集体伦理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个人纪律与社会稳定为辅助,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中心,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东亚奇迹因为官商勾结、法治缺失、金融脆弱而最终破灭。
经济现象之十九: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核心概念 ——创新、不对称性、注重平等、 探索有关公民地位的新思想。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 、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等特点。它对发达国家的华盛顿共识构成了挑战。
经济现象之二十:苏联模式(Soviet model):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及其后任们。
经济现象之二十一:中国模式(China model):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中共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化道路。但中国模式不被中国所承认。
经济现象之二十二:巴黎俱乐部(Pairs club):也称“十国集团” (Group-10) ,成立于1961年11月, 是一个非正式的官方机构,由于其经常在巴黎克莱贝尔大街的马热斯蒂克旅馆聚会,故称巴黎俱乐部。 现由全球最富裕的19个国家组成,专门为负债国和债权国提供债务安排,如债务重组和宽免、甚至债务撤销。
经济现象之二十三:金融恐怖平衡(balance of financial terror):由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提出。即若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政府为报复和打击美元的国际地位,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导致其价格下跌,美元贬值。一旦它们刚抛售,它们手中剩余的资产也会遭受巨大损失。这样形成一损俱损的局面。
经济现象之二十四: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英国在海外殖民扩张时,对本国羊毛的需求扩张致使资产阶级新贵族对公共地和农民的土地进行无偿占领,以开发出来用作农场和牧场,使得农民不得不进城成为雇佣工人,为英国经济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不过,从另一角度看,以一种野蛮方式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经济现象之二十五:蓝色圈地运动(blue enclosure mvement):进入21世纪,因资源紧张,各国纷纷对公海—北冰洋为典型—宣示主权,以获得其深海中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中国也要赶快行动啊!
经济现象之二十六:翘尾因素(carryover effects):用于股市或物价上。指上年后期价格的涨跌会影响下年。若上年后半期价格一直上升,下年价格继续保持,则称为正翘尾因素;另则为负翘尾因素。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早,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小;而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晚,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大。
经济现象之二十七:巴菲特规则(Buffett rule):对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年收入征收至少30%的联邦所得税。年收入达到这一水平的家庭将不能享受抵押贷款利息、或医疗费用和育托费用的税项减免。这项建议由“股神”巴菲特提出,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命名,但至今未实施。
经济现象之二十八: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最早于2001年用于日本。在2001~2006年间,日本央行在经济衰退和利率本已很低情况下,推出量化宽松,即定期购买日本政府长期债券使名义利率接近于零。近期美国量化宽松很出名。量化宽松是对衰退经济的猛药,也可能是毒药。
经济现象之二十九: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广场协议后美国贸赤字并没有得到逆转,反而美元的贬值重挫投资者的信心,为此在法国卢浮宫达成协议:日本和西德等实施刺激内需计划,美国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G7国家加强外汇市场“干预协调”,秘密保持美元对日元和马克汇率的5%非正式浮动区。
经济现象之三十:广场协议(Plaza accord):里根政府时期,为应对滞胀[两次石油价格飞涨],采用供给学派的政策,即减税的松财政和紧货币,但却分别造成了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为此,G5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协议:五国在外汇市场上联合抛售美元使美元贬值,促进美出口,消除双赤字。日德的目的是本币国际化。
经济现象之三十一: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以作为宏基的策略方向。微笑曲线上游是技术和专利,中游是组装和制造,下游是品牌和服务。上游和下游为获利高位,中游为获利低位。
经济现象之三十二:浮士德式交易(Faustian bargain):它是一种心理瘴碍。主要内容是,一个人对一种看似最有价值的物质的盲目崇拜太大 ,从而使他失去了理解人生中其他有价值东西或精神的理由和机会。这种症状,会使他永远沉浸在理念与结果的落差中,从而使他进行着贬低他人的行为。
经济现象之三十三: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可分外部和内部协同,外部协同是指企业间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经济现象之三十四:巴山轮会议(Bashan wheel meeting):1985年中外经济学者(如托宾、科尔奈、林重庚、小林实、薛暮桥、吴敬链等)在从重庆出发到武汉的巴山轮上召开一次关于中国应该怎么认识和管理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的失衡现象。这次会议是中国宏观经济认识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经济现象之三十五:韩国折价(South Korea discount):这个词为专业投资者所用,他们认为由于朝鲜对韩国构成风险,因此韩国的资产价值要相应地打一个折扣。
经济现象之三十六: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 是日本为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即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即0.01mg/公斤。
经济现象之三十七:第三意大利模式(the third Italian mode):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地区在欧洲国家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快速的产业增长。其典型特征就是存在专业化的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集群,大量的中小企业发展了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典型行业有纺织、制鞋、家具制造等。
经济现象之三十八:城市首位律(law of primate city):1939年,杰斐逊提出了城市首位律,作为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首位城市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异常突出的影响。
经济现象之三十九:丁伯根原则(Tinbergen rule):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1962)一书中提出: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经济现象之四十: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特尔斐是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太阳神阿波罗常在此宣布神谕,因此特尔斐有聪慧之意。20世纪60年代,兰德公司的赫尔默和达尔基在意见表决和汇总评述中首先提出这个方法。
经济现象之四十一:SWOT分析(SWOT analysis):也称态势分析法。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法就是确认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据此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最大程度地利用内部优势和机会,使企业劣势与威胁降低到最低程度。
经济现象之四十二: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认识到,任何国家很难独自防止危机的蔓延。2000年5月,“10+3”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协议》:首先,扩大东盟互换协议的数量与金额;其次,建立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的双边互换协议。
经济现象之四十三: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指一种产品线上发生的技术革新能够被其他产品线利用。这种外溢效果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企业越是能够抑制这种外溢并使其独家利用,则这项技术革新越具有专用性,企业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
经济现象之四十四:霸权安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首创,吉尔平等人发展。它认为:一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决定对外经济政策。当国际体系中具有超群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某一突出国家出现时,它必然要求并试图建立开放的国际贸易体制,并通过制裁等手段来执行规则。
经济现象之四十五:普雷维什—辛格命题(Prebisch Singer hypothesis):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分析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原因及后果的理论。原因:技术进步对各国效应不同,制成品的市场结构较初级产品更具垄断性和需求增长幅度不同。由此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和进口替代政策。
经济现象之四十六:新加坡议题(Singapore issues):其主要内容包括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最早在1996年世贸组织于新加坡召开的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但新加坡议题最终遭放逐。
经济现象之四十七: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指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此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也称非中介化。金融脱媒迫使中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和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同时国家对货币政策管理也更难。
经济现象之四十八:螃蟹效应(crab bucket syndrome):当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里时,单个螃蟹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好几个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这时底下的那个就不干了,拼命爬出来,并且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螃蟹文化的存在对企业的激励机制构成了挑战。
经济现象之四十九:钓鱼投资(fished investment):指地方政府、国营企业通过夸大经济投资,低报投资额,千方百计向上级政府申请项目。一旦批准,国家就会从贷款、实物各方面予以保证。但由于低报投资额,致使实际投资额不足,项目无法完成,上级不得不追加投资,否则损失将会更大。
经济现象之五十: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4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充斥市场。该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