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东西就是考虑得越多、想得越全面,反而越没办法看清本质,抓住要点。比如,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下面就尝试下用简单的逻辑搞清楚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什么鬼,我们会不会陷入其中。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能完善的。在标准化工厂、大型工业设备、运输网络、码头、港口等等基础设施都无力建造,甚至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的时候,这个国家是难以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分取一份收益的,也就无法快速脱贫,即是所谓“贫困陷阱”。 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有了工厂、港口,能够发展出口贸易,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了,又用分工中所得的收入继续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进而获得良性循环,也就是进入了所谓“起飞阶段”。 但继续发展下去,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红利消失了,人力成本却开始升高。人力成本的升高其实就是人们普遍开始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没有道理要求一个国家的国民长期拒绝经济发展的成果,每日辛苦工作却仍要维持贫穷时期的生活水平。而当人力成本提高之后,也就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却又无法像发达国家一样利用科技、金融、全球布局来获得增长,于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讲了这么多,那么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更穷更努力工作的人在和你竞争,你就无法通过打工变成有钱人。 虽然如果加入政治、文化等因素,能够更好的解释为什么拉美国家会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自拔,而能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本都是东亚文化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但是像上面那样更简单的理解,其实更本质,在运用上也更有优势。 比如运用在对中国的分析上。我们到底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 对照上面简单的结论来看,有人比我们更努力工作吗?没有。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全世界对于工作这件事的虔诚,整个东亚文化圈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有人比我们穷吗?有,但是这些人有能力抢走我们的工作吗?很少。不难发现,国内很多低端制造业确实有往东南亚迁移的现象,但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复杂电子设备的制造,目前只有中国有这个制造能力。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中国是个大胖子,雇佣这个大胖子的要价虽然抬高了,但是目前只有他举得动复杂制造的锤子,其他发展中的小国家根本拿不起来。既然拿不动,那这钱还是挣不到。 再说,要完全把中国这种体量的制造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三两下能做到的事。换句话说,世界经济要发展,还是少不了中国的制造能力。 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说可能并不存在。 对于小国家来说,转换发展方式,积极引进高科技产业“腾笼换鸟”,可能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好办法。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盲目的转换发展方式,主动降低我们的制造能力,去大力发展高科技行业,可能反而是有害的。当然我说的不要主动降低制造能力不是要保留那些没有市场了的落后的制造能力。 其实想想印度就能明白,印度人口数量也不能小瞧,制造业发展如何呢?印度IT行业这么有名,能够带动多少人口参与其中呢? 也许制造业不仅不会是我们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还会是帮助我们改变国际分工格局,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力量。那个全世界唯一能举得动锤子的胖子,会一直接受很低的收入吗? 以上的观点当然不一定正确,但是说出来并不是为了正确,也不是只有正确的才有价值,不是吗? (作者微信公众号与新浪微博为:狗头山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