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讨论了需求曲线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本章我们继续来讨论供给曲线后背的经济学原理,看一下是由什么样的经济学原理决定了厂商如何进行决策,来决定自己向市场提供多产产品的。本章先从实物的角度来分析厂商的行为,下一章将从价值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本章要使同学们掌握生产者如何进行理性选择,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中三条产量曲线的关系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及合理的经济区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和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中两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本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4. 生产论(5学时) [1]厂商 [2]生产 [3]短期生产函数 [4]长期生产函数 基本要求: ①了解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②掌握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等产量线的含义与原因;等成本线的含义。 ③熟练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本章首先介绍了厂商的概念,厂商或者企业是生产者的统称,是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最小的单个经济单位。可以有三种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然后介绍了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对企业的性质的分析,他指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节约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厂商经营的目标可以多种多样,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厂商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接着本章又介绍了生产函数的概念,并且区分了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 短期生产函数介绍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并且着重介绍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是整个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依据,介绍了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并指出了合理投入区域。 长期生产函数主要介绍了等产量线,并分析了规模报酬问题,区分了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