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温州大学精品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6|回复: 0

陸上將:古寧頭一役全軍覆沒全因輕敵

[复制链接]

807

主题

1201

帖子

40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37
发表于 2017-1-2 1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共軍金門之戰全軍覆没。(圖/新浪網)


    近日,陸媒刊登解放軍金門之戰失利原因,文章引述解放軍現任上將劉亞洲《金門戰役檢討》一書,稱登島共軍全軍覆没主要原因在於輕敵及情報不足,例如,在首波登島船隻中竟載有準備慶功的豬隻。

    1949年10月24日,中共建國的第24天,解放軍28軍下屬3個團共9000餘人渡海進攻金門,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全軍覆沒。這次戰役的失敗,直接影響到兩岸的政治格局。

    ●金門之役影響兩岸政治格局

    劉亞洲認為,金門之戰是一次兩棲登陸與反登陸作戰,與未來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模式是一樣的。金門之戰是一面鏡子,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今天仍不同程度存在。共軍必須吸取金門之戰血的教訓。

    在劉亞洲看來,金門戰役失敗的首要原因是輕敵。三野第10兵團在葉飛率領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平山東,掃淮海,跨長江,克福州,戰無不勝。1947年10月17日攻取廈門,金門頓成一座孤島。島上國民黨軍隊約2萬人,而共軍10萬之眾隔海虎視,根本不把金門2萬殘兵放在眼裡。

    28軍也輕敵,以為取金門易如反掌。在渡海船隻不夠,第一波攻勢只能運9000士兵的情況下,就貿然渡海進攻金門。然而,蔣介石早已下了固守金門的決心,十幾天之內,在古寧頭到一點紅之間寬達10公里的海岸線上,200多個碉堡聳立起來,給後來的解放軍登陸部隊帶來了災難。

    就解放軍在金門戰役戰術上的失誤。劉亞洲說,傳統的渡海作戰,有兩條原則必須遵循:一、第一攻擊波要具有突破防線並向縱深發展的充裕力量,對渡海工具要求甚高;二、建立穩固的灘頭陣地。金門之敗,就敗在這兩條,尤其是渡海工具。

    ●蔣介石下令炸毀閩浙蘇船隻

    當時,蔣介石下令,派空軍將大陸沿海的船隻全部炸毀。台灣飛機不只炸光福建的船隻,連浙江、江蘇沿海的都炸了,甚至炸了上海造船廠。解放軍第一梯隊3個團9000餘人登陸之後,第二梯隊、第三梯隊隔海待命,盼望第一梯隊的船回來,但因潮汐之故,船在金門擱淺,隨即被國軍全部炸沉。而第一梯隊渡海之後,並無師級首長統一指揮,3個團各自為戰,沒有立即修築工事,鞏固灘頭陣地,結果被國軍隊擊潰。

    劉亞洲認為,一旦「台獨」勢力宣佈台灣獨立繼而發生台海戰事,共軍要對台作戰,第一梯隊登島人數必須在30萬以上,與台軍總兵力大體相當,否則不足以制敵。劉亞洲斷言:一旦台海戰爭爆發,美國必然參戰。

    當年共軍確實以為打金門如探囊取物,三野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號稱「小葉挺」,善戰、多謀、常勝。打金門的兩年多前,十兵團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1949年10月泉州召開的兵團作戰會議上,葉飛意氣風發地說了四個字:此役必勝!

    ●運兵船載有慶功肥豬

    有人對到福建調研的劉亞洲說:葉飛在老虎洞宴請廈門地方領導,用筷子指菜盤,道:金門就是這盤中的一塊肉,想什麼時候夾,就什麼時候夾,跑不了。說畢大笑,豪氣溢於言表。

    首攻的二十八軍副軍長蕭鋒明知船隻緊缺,第一波只夠載運9,000餘兵員,有些船上卻裝了不該裝的東西:主攻團的幾條船上載著大量新印製的人民幣,據說是準備用來慶功時大把花銷的。另一個團的船上裝了風浪裡顛得嗷嗷叫的肥豬,也是準備用於慶功宴的,還有船上堆著小山似的辦公桌椅,以便戰鬥結束後新政權馬上可以開張。

    古寧頭大捷,歷時三晝夜、前後共56小時的戰鬥中,解放軍官兵全軍覆沒,無一返回對岸,亡者三千餘人,傷殘、被俘者七千多人。國軍傷亡三千多人。

    1952年,解放軍被俘的三千餘人被分批遣返大陸,回來後一律被開除黨籍、軍籍,遣返老家種地。一部分人被定性為叛徒而遭判刑,文革中更是飽受折磨,縱是做農民也不能倖免。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苦戰三天,受苦三十年。此次戰役的總指揮葉飛,則自請處分,但毛澤東原諒了他。其地位始終未受影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微观经济学--温州大学精品课

GMT+8, 2024-12-22 00:42 , Processed in 0.1903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